![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第三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68122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课时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第三部分,深层探究,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流程:
一、学习第三部分
学生自读第10~24段,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1.这部分是从哪些方面写三味书屋的?三味书屋的生活真的枯燥无味吗?又有哪些趣事呢?
2.作者为什么要写学生贪玩逃学的情节?
3.作者对三味书屋总的感受是什么?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1. 这部分是从“入学礼节”“教书先生”“教学内容”“同窗学友”这几方面来写三味书屋的。⑴一有机会就跑出去玩;⑵折腊梅花;⑶寻蝉蜕;⑷在座位上做各种游戏,画画儿等。
2.游戏是孩子的本性,总是要表现出来的,但在课堂上贪玩甚至逃学,一般来说是不允许的。课文旨在从侧面表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陈旧,学生对此不感兴趣。
3.与自由快乐的百草园相比,三味书屋是禁锢儿童天性的囚笼,令人深感枯燥。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二、深层探究
(一)探究写法。
本文在写作方面有怎样的特色呢?
明确:
1.以时空变换为序进行记叙描写。
从文章标题即可看出,全文写了两个地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在头绪纷繁的儿童生活中撷取两个生活片段,将它们连缀起来,表现其成长的历程,又服务于全文共同的主题。
2.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有条理地描写景物。
作者采用不同的视角变化来写园中的静物和动物,整体写景时先写静物再写动物,局部描绘时则先写动物再写静物。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3.善用修辞将景物写活,并表现儿童的心理。
如拟人句“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等,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的语言极富表现力。准确、形象的词语运用也是本文的语言特点。如写雪地捕鸟时,“扫开”“露出”“支起”“撒些”“系”“牵”等一连串动词,清晰、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和对捕鸟的喜好。
(二)探究内容
1.本文所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之间是否形成对比关系?
文中所写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百草园的生活自然是充满无限的乐趣,确实是孩子们的“乐园”,但三味书屋也并非就是一个了无生趣的地方,这里的老师很“和蔼”,有机会也可以跑出去玩,寻找读书以外的乐趣。还可以趁老师读书入神时,在座位上做各种游戏、画画儿等。所以说贯穿全文前后两部分的,是对儿时生活的甜美、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主旨所在。固然,相对于百草园的无尽乐趣,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也有它呆板无趣的地方,文中客观上也流露了对这种读书生活的不满,这也是我们在阅读本文时应该注意体会的地方。
2.文中的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 作者对他的态度怎样?
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他为人“和蔼”,秉性慈祥,因此,他深受作者的尊敬与爱戴;他也是一个旧式塾师,他的教学态度与教学方法都是陈旧的,他泯灭着儿童的求知欲,所以鲁迅先生在表示“恭敬”的同时,也客观地给予了恰如其分的否定。
3.文中是怎样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
第一、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如写昆虫,既写出它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的特点,又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写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有的感受。这里的自然环境给人以鲜艳的色彩、悦耳的声音、可爱的形象,因而激起了“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第二、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冬景皆备。“碧绿”“紫红”写色;“肥胖”“高大”“拥肿”写形;“鸣蝉”“长吟”“ 弹琴”写声;“又酸又甜”写味。桑椹、菜花是春末之景;蝉鸣出现在盛夏;蟋蟀到秋天才叫,与后文写到的冬天的百草园合起来构成完整的四季图。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巧。
第三、层次井然,条理分明。作者先用两句“不必说……”从整体来写百草园,再用一个“单是”将落笔的重点放在局部的“泥墙根一带”,这里用的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使写景层次分明而又活泼多姿。
4.本文中写了几方面的学习生活情况?
作者写了三味书屋五个方面的学习生活情况:一、敬慕先生的学问,问“怪哉”虫是怎么回事。二、单调的学习生活:正午习字,晚上对课。三、逃课到小园中去折腊梅花、寻蝉蜕、 捉苍蝇喂蚂蚁。 四、师生一起朗读时的情景。五、趁着老师读书入神时画画。
三、课堂小结
本文是作者儿时生活的一段美好回忆。这段生活经历对作者的人生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通过学习,我们懂得了要保持儿童纯真活泼的天性,要有求知的欲望和进取心。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变了,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把自己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开头的写景部分,仿照原文写法,以一个“活动场景”为题材,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子通顺,语意连贯,标点正确。
附: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预习检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达标检测,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设计,共7页。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课后预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