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区域发展差异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区域发展差异 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东中西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经济发展速度差异,二>三>一,P15活动,4对外开放的差异,发展基础薄弱,南方与北方,南方与北方的差异,南方和北方比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
(二)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二)东、中、西部发展差异(1)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2)产业结构差异——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
“南轻北重,东轻西重”
图1-14,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比较 全国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东<全国<中<西东>全国>中>西东>全国>西>中
1、东部地带第二、三产业相对发达,中西部地带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对策: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中西部地带自然条件较差,历史基础薄弱,因而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带。
(1)该城市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基本稳定,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 从工业结构来看,轻工业比例大幅度上升,重工业比例逐步下降。
说说该市三次产业结构和轻重工业比列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趋势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和轻工业比例大幅上升能活跃市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促进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2)从三次产业的构成来看: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过大,第二产业需要进一步发展,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从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比例来看: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相对较弱,应进一步加强轻工业的发展。
试从三次产业的构成及其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所占比列两个方面,对该市2001年的产业结构进行评价。
(3)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从沿海到沿长江、陇海—兰新线,再到沿边境的全方位开放战略,在区域不平衡发展的背景下,东、中、西部地带出现了明显的对外开放差异。东部地带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的能力强,而中、西部地带对外开放的程度比较低。
(1)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发达国家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从而提高本地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2)有助于本地企业主动融入国际市场,及时把握研发动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
对外开放的差异: 东早西晚,东高西低
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
小结:我国东、中、西部地带的差异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外开放等许多方面,这些差异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交通设施齐全,网络稠密
交通线路较少,运输条件较差
产业结构相对较优,第二、三产业比重远大于第一产业,农村工业化程度较高,生产力水平较高
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大,乡镇企业不发达,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发展相对迟缓
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较好,近代工业首先出现在沿海
距海较远,长期处于较封闭的状态,缺少东部地带的区位优势
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在经济竞争面前有较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国际化程度高,与外界保持着密切的社会、经济和技术联系
我国的区域差异,除了东、中、西部地带的差异外,还集中表现为南方与北方的差异。通常情况下,我国北方与南方是针对东部地区而言的,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南方与北方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众多山脉
西部地区大多位于我国地形的第一、二级阶梯上。本区内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以及众多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祁连山、秦岭、横断山脉等。众多的地貌类型是形成中国西部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和自然资源丰富多样的基础。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课件微专题 土壤专题,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备考建议,知识框架,土壤专题,土壤专题高考高频考点,浙南第27题3,土壤的概念与组成,典题精练,土壤的形成过程,⑥土壤与人类活动,劣地改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石油 微专题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典例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海洋专题 专题复习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海南的天涯海角,维多利亚港,外力作用不同,组成物质不同,多优良港口,滩涂养殖,滨海旅游,海岸带综合开发,基础检测,海岸线曲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