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题之炼字与答题规范 课件中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题之炼字与答题规范 课件中,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字词句,举例陆游《书愤》,“愤”字,三抓词类活用,蒋捷《一剪梅》,一由诗歌题目入手,二与补充注释结合,三从重点词句突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小妹与哥哥苏东坡和朋友黄庭坚一起玩吟诗游戏,苏小妹出了个对子要两位诗人填上两个字,把诗写完整,并能表达意境。这两句就是: 轻 风( )细 柳 ,淡 月( )梅 花 请同学们也学着填填看?A摇,映 B舞,隐 C扶,失鉴赏:“扶”拟人,绵绵情意,纤弱姿态。“失”月色朦胧,若隐若现,十分传神。例: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踏莎行》秦观)又如:雾失楼台,月迷津度 (《踏莎行》 北宋·秦观 )漫天迷雾隐去了楼台,月色朦胧中,渡口显得迷茫难辨。“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互文见义 首要的是炼动词,其次是一些活用的形容词,或表达心理状态的词句中的位置主要是句子的谓语
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句。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空有报国热忱而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怅惘和悲愤。
《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二)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5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图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 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指出该字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4)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例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
第三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 :(见以上分析)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直抒胸臆 对比 衬托 象征 用典 想象 联想 夸张 反衬 烘托 渲染 虚实结合 等等
第四类: 一词(或一句)领全诗型
1、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句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3、答题步骤:(1)该词句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句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如何寻找有效切入点,关注所有的信息,为准确理解诗意找到助手?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析:据诗题“近试上张水部”,可知诗意为临近科考时,把自己的诗作呈上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看,以征求意见,看看自己的作品是否符合主考的要求。
与诸子登岘(音“现”)山 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音户)而建。
析:羊祜为西晋名将,作者写这首诗是在盛唐,时隔四百余年,朝代更替,人事变迁,而羊祜因有政绩,其碑至今还立在岘山上,令人敬仰。作者由此想到自己,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不免湮没无闻,和这尚在的“羊公碑”相比,令人感伤,因之不免泪沾襟了,可见这是一首怀古伤情之作。
村 行 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荠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这首诗的主旨是思乡。前六句写在乡村路上看到的景色,尾联写看到与自己家乡相似的景物而触发怀乡之情。理解全诗的关键是最后两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答:
【参考答案】 ⑴“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⑵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答案】“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⑴.此诗颔联以 和 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2分) ⑵.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5分)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字题型 课件,共20页。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字” 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诗词鉴赏之,“炼字”,学习目标,考查方式,技巧点拨,从词性入手,从描写对象人手,从表现手法入手,从表达效果入手,从结构作用入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复习之炼字 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总结答题思路,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