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学类作品阅读之叙事特色 课件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学类作品阅读之叙事特色  课件第1页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学类作品阅读之叙事特色  课件第2页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学类作品阅读之叙事特色  课件第3页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学类作品阅读之叙事特色  课件第4页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学类作品阅读之叙事特色  课件第5页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学类作品阅读之叙事特色  课件第6页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学类作品阅读之叙事特色  课件第7页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学类作品阅读之叙事特色  课件第8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学类作品阅读之叙事特色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学类作品阅读之叙事特色 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叙事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高考答题错因分析萧红《呼兰河传(节选)》12题: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6分)答题情况:1. 乱凑答案,答非所问;2. 答案不全面,或仅答出一个要点,或只笼统地回答“叙述上特色鲜明,使用第一人称,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故事,使故事显得真实,顺序清楚、流畅”等。
    错因分析:1.不清楚“叙述特征”概念;2.不会利用已知、已学、已考内容。(应当联系必修教材的小说、《外国小说欣赏》专题知识、高考题模拟题)
    萧红《呼兰河传(节选)》参考答案:用第一人称,显得真实、自然、亲切。通过孩子的视角,呈现天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叙述散文化,节奏舒缓。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细腻、生动、传神。
    二、概念分析与答题方向 “叙述特征”又称叙事特色、叙事技巧等,有些试卷直接问“小说是如何讲述故事的”。 这涉及小说的叙事艺术,对作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英国作家格雷厄姆说:“对于小说家来说,如何开头常常比如何结尾更难把握。”因为开头就意味着作家确定讲故事的方式,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多。余华曾说,当他费尽心机写下《活着》第一句,他才确定了写作的把握性。 《活着》开头第一句:“我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 这一句确定了什么?
    (1)第一人称限知视角(2)叙事者身份(3)回忆(4)叙述腔调
    答题方向(一)叙事人称(二)叙事角度(三)叙事顺序(四)情节安排技巧(五)呈现故事的形式
    叙事人称与视角 小说的叙事角度决定了故事的讲述方式和进程。常见的叙事角度包括:第三人称全知叙事、第三人称限知叙事、第二人称叙事、主要人物第一人称叙事、次要人物第一人称叙事,以及上述叙事方式的组合体。谁在讲故事对于读者非常重要,因为叙事的角度限制了读者对于小说事件的认知和理解。
    (一)叙述人称及作用 1、第一人称: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和亲切感,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发表评论、描写心理。但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如伯尔《流浪人,你若到斯巴……》2、第二人称:直接对话,真切自然;直面对象,便于抒情;若对象为物,则具有拟人化作用。比较少见,如严歌苓《扶桑》3、第三人称:以旁观者身份来讲述故事,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叙述相对自由。流行小说多数采用。4、两种人称,故事套故事: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活着》
    例:《第九节车厢》13.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
    第三人称叙述。①突破开篇以第一称写“我”的所见所闻的局限,较为自由的展现事件过程、人物心理,以及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②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更具客观性。
    (二)小说的叙述视角:除全知、限知视角外,要关注以小说中的人或物来讲故事的特殊视角。1.儿童视角:以儿童观察描述成人世界,陌生化效果。高尔基《童年》第一节写父亲去世:“在幽暗的小屋里,我父亲躺在窗下地板上,他穿着白衣裳,身子伸得老长老长的;他的光脚板的脚趾头,奇怪地张开着,一双可亲的手安静地放在胸脯上,手指也是弯的;他那一对快乐的眼睛紧紧地闭住,象两枚圆圆的黑铜钱,他的和善的面孔发黑,难看地呲着牙吓唬我。”
    例:我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酒店里当伙计,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得有些单调,有些无聊。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思考:《孔乙己》中为什么以咸亨酒店小伙计的视角来叙述故事?
    ①“酒店伙计”是一个能够观察到酒店所有人的最佳人选。他可以比较全面、客观地观察各种人性。②小伙计年纪小,不世故,没有掌柜、顾客那般冷漠、麻木,多了一份对孔乙己的同情。
    2.动物视角:2001年高考满分作文蒋昕捷《赤兔之死》片段(诚信主题) 赤兔马叹曰:“公言差矣。吕布此人最是无信,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术而斩其婚使。‘人无信不立’,与此等无诚信之人齐名的,实为吾平生之大耻!后吾归于曹操,其手下虽猛将如云,却无人可称英雄。吾恐今生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后曹操将吾赠予关将军,吾曾于虎牢关前见其勇武,白门楼上见其恩义,仰慕已久。关将军见吾亦大喜,拜谢曹操。操问何故如此,关将军答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得见矣。’其人诚信如此。常言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吾敢不以死相报乎?”
    3.多视角:用多种视角从不同侧面讲同一个事件,展现事件的真相或复杂性。黑泽明电影《罗生门》:武士金泽武弘被人杀害在丛林里。目击者樵夫、强盗多襄丸、死者的妻子真砂、死者的魂讲述事件,因他们怀着利己的目的,竭力维护自己,以至讲述各有差异,武士究竟如何死的,就显得扑朔迷离了。福克纳《喧哗与骚动》:讲述的是南方没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剧。老康普生嗜酒贪杯,其妻自私冷酷,长子昆丁绝望地抱住南方旧传统不放,妹妹凯蒂风流成性、竟至溺水自杀,次子杰生冷酷贪婪,三子班吉则是个白痴。全文通过这三个儿子的内心独白,围绕凯蒂的堕落展开,最后则由黑人女佣迪尔西对前三部分做一一补充。
    (三)叙述顺序 顺叙: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此点,因为常见,容易忽略。 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往往有制造悬念作用。《祝福》开头交代:“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死了”《清兵卫与葫芦》开头:“这是一个叫清兵卫的孩子跟葫芦的故事。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清兵卫和葫芦就断了关系。过了不久,他又有了代替葫芦的东西,那便是绘画。正如他过去热衷于葫芦一样,现在他正热衷着绘画……” 插叙: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 补叙: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分叙:多条线索分开叙述,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长篇小说较多。
    (四)情节安排技巧 1.情节紧凑:矛盾突出,情节一波三折。通俗小说比较典型,《三国演义》《水浒传》,欧·亨利小说。例:浙江高题《一种美味》13.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①情节在结尾处突然逆转,在出人意料的戏剧性效果上,与“欧·亨利式”的结尾有暗合相通之处。②因前文设置的伏笔若有若无(“掀锅盖”“不记得细节”“忘了味道”等),让结尾呈现出某种魔幻色彩。③结尾情节安排表明“鱼未入汤”,诡异之处有深意,引发读者对美味意蕴作深度的思考与探究。④结尾提示了“美味”的含义有表里两层,与标题“一种美味”构成呼应。
    2.情节淡化,散文化叙述,没太强的故事性,如废名、沈从文、汪曾祺、孙犁,蒲宁《安东诺夫卡苹果》。例:师陀《邮差先生》14.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参考答案: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的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3.抑扬结合: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先扬后抑 4.借助某种道具(线索、道具):斯特林堡《半张纸》 其他:铺垫、悬念、伏笔、衬托、对比
    (五)叙述方式 1.对话:小说以对话形式讲述故事。海明威《桥边的老人》 2.内心独白(意识流),如伯尔《在桥边》、伍尔夫《墙上的斑点》3.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如阿成《赵一曼女士》 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 赵一曼女士是在珠河县被日本宪兵枪杀的。  那个地方我去过,有一座纪念碑。环境十分幽静,周围种植着一些松树。  我去的时候,在那里遇到一位年迈的老人。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我说,对,赵一曼。
    题目: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参考答案:①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③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
    4.小说的叙述与历史资料的互为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如小说《茶魂》结尾部分: 《太平县志》载:邑人郑爽巧与日寇周旋,赢得宝贵时间,将库存数千斤太平猴魁茶秘密运往岩寺新四军军部,杀己身以成大义,毁家业而纾国难。5.故事新编,传说、寓言、故事的改编或演绎。 2019全国卷I鲁迅《理水》,以现代口吻来写大禹治水传说:题目:《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①大禹治水的“故事”本身于史有据,作品查考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②“新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语词掺入、杂文笔法使用,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③对“故事”进行“新编”,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观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例:《长不大的小白马》Z20联盟2019第三次联考 他们,都挤在河边。像童话里说的一样,过了河,小白马就长大了,变成千里马。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版图,还在等着他们去开拓呢。不过有些人总是太调皮,过河后跑着跑着就变了样子。比如李白,跑到青崖间,成了一只白鹿。还有辛弃疾,带着朋友兼敌人义端和尚一起跑。义端发现他变成了一头黑犀牛,吓坏了,请求饶命。他手起刀落,砍了义端的脑袋。6.场景描写与情节相结合,有反讽、对照、象征等效果。 例: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参考答案:特点:封闭压抑,阴沉死寂。作用:营造忧伤、压抑的氛围,渲染“我”孤独、烦闷的心情。
    7.画面移接。例:陈村的小说《一天》讲述了冲床工张三自清晨至傍晚这一天的工作与生活流程。作者陈村巧妙地运用了画面移接的手法,将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及下午四个时段分别对应张三人生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四个时期,在这荒诞的景象拼贴中展示出作为万千大众代表的张三一生的生命流程。“匡汤匡汤”的冲床,单调而烦闷,不仅销蚀了父辈的生命,磨尽了张三的年华,又将打磨尽下一代人的青春活力。
    全知、限知、儿童、动物、多视角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并叙
    情节紧凑、情节淡化、抑扬结合、道具线索、铺垫、悬念、伏笔、衬托、对比
    对话、内心独白、历史与现实交织、引用文献、故事新编、场景描写、画面拼接
    叙事特色取决于作家的独创性,具有无限可能性。具体文本具体分析。
    三、典型习题讲解典型习题1:2014年全国卷新课标1 叶紫《古渡头 》题目: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②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④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
    典型习题2:2019年高考模拟题 秦牧《情书》题目:11.这篇小说是怎样叙述荣嫂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让荣嫂自述其故事,选取的事件多为家长里短,且有无序性,口吻带有农村妇女特色,使叙述更具有真实感;②采用对话形式,使小说叙述更集中;③故事的叙述中不断插入对荣嫂的心理活动及心情的描写,强化她对丈夫的记挂和一人承担家中事务的艰辛;④荣嫂的絮叨讲述与卧云居士的简练概括形成对比,富有艺术张力,反衬荣嫂的深情。

    相关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之叙事顺序与叙事节奏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之叙事顺序与叙事节奏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叙事顺序,叙事顺序·顺叙,叙事顺序·倒叙,倒叙有怎样的效果呢,国家大事,一件小事,叙事顺序·插叙,插叙有怎样的作用呢,叙事顺序·平叙,叙事节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散文专题复习之叙事散文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散文专题复习之叙事散文 课件,共60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分析叙事艺术)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分析叙事艺术)课件,共16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