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部编版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部编版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案第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部编版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案第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部编版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检测预习,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堂回顾,交流收获,作业设计,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材分析:《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作家吴然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描写了大青树下一所富有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的小学中孩子们快乐幸福的学校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文章层次清晰,先写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的情景,最后表达了自豪和赞美之情。语言优美、表达富有特色是本篇课文的一大特点,因此学习重点是体会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旨在让学生在课文丰富的表达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教学目标: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生字,会写“早晨、穿戴”等21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团结及他们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教法学法:情境导入、引导法、讲授法;朗读法、书写法、练习法。教具准备:课件、课本;生字本、摘抄本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引导学生形成单元整体印象,从单元整体学习目标过渡到课文学习。导语: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很高兴和大家共同踏上新的语文之旅!现在,你们已经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在这段新的旅程中,我们将去到更多的地方,比如亲切的校园、美丽的大自然、奇妙的想象天地,还能读到更多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我们还会掌握更多的学习本领,有更多的探索和发现。在旅途开始之前,老师想请大家准备一个摘抄本。干什么呢?去旅行总要照相留影对吧,我们就把那些自己看到的、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照”下来放到我们的摘抄本上,大家随时比一比,看看谁是“最佳摄影师”,好吗?这是我们今天的第一个任务——准备摘抄本。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第一单元的学习了。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学校生活”,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内容。同学们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这里有自己喜欢的老师,有可爱的小伙伴,能参加自己喜欢的小组活动,生活丰富多彩!那同学们想不想了解别的地方的小朋友是怎样过校园生活的?除了我们,你们知道还有谁每天也必须上学吗?你们知道以前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吗?学完第一单元的课文,大家就知道了。准备好你们的摘抄本哟,我们今天的第二个任务就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这也是我们第一单元的重点学习任务。现在,我们开始学习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出示资料袋中的图片,观赏画面,安排几位学生戴上相关民族的头饰,简要介绍相关民族的资料。瞧,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让他们自我介绍一下吧!2.学生介绍民族,课件出示词语“傣族、景颇族”等。3.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勾画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4.检测字词预习情况。(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2)指导归类识字、积累。◆部件归类:羊:鲜(新鲜)——洋(海洋)——样(花样)分:扮(打扮)——份(两份)——粉(粉红)(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示范书写重点字,指导生字书写。◆书写指导:[晨]上短下长,下边部分笔画多而紧凑。上边的日字头要写得短而扁。下边的“辰”,第一笔横要长,第二笔撇要舒展。[绒]右边部分,“戈”横短斜钩长,“”的竖撇要穿插到左边部分提的下面。[服]左右同高,左边的月字旁要写得窄而长,右上横折钩的折要短一些,右下的捺要舒展。[装]上边的“壮”要写得略扁,下边的“衣”横画不要太长,撇、捺要舒展。◆易错提示:[晨]下边不要漏写里面一短横。[服]“”不要写成“”。(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圈画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2.评价朗读情况,交流圈画内容,教师相机点拨理解重点词语。(1)“鲜艳、服装、摔跤、孔雀舞”等词语可以结合图片、实物,或是演示动作进行理解。(2)理解“绚丽多彩”。3.指导短语归类识记。◆词语搭配:(鲜艳)的服装  (绚丽多彩)的校园  (欢唱)的小鸟  (敬爱)的老师(飘扬)的国旗  (古老)的铜钟  (粗壮)的枝干  (洁白)的墙4.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小组合作,逐段圈画每一段的主要信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什么+怎么样)。(2)出示填空,交流完成: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场景的内容?填空:课文先写(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再写(上课和下课的情景);最后写(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抒发了(喜爱、赞美)的感情。(3)顺势集体完成结构层次划分。(第1自然段/第2~3自然段/第4自然段。)5.组织朗读比赛,引导学生读出感情来。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表扬学生的课堂表现,布置课后思考题。今天这堂课,我们先是了解了我们国家的一些民族,又通过做游戏学习掌握了生字新词,大家还通过合作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划分了结构层次,最后进行了朗读比赛。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过渡:接下来就请大家回想一下,在这堂课上,你对哪个环节印象最深,你从中学到了什么。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也可以摘抄课外你觉得“新鲜”的词句。◆摘抄分类示例: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                               表示动作的词语:描写事物或人物的词语:描写事物或人物的句子: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1.书写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并组词。(ABC)2.熟读本课课文,感受学校生活的美好。(ABC)3.完成小练习册第1课。(ABC)4.在摘抄本上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或者段落。(AB)5.把课文内容讲给父母听(A)1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时安排:2课时(1-1-2-3)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2.进一步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别。3.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所小学的特别。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教学重难点:1.依托学生的主观感受,引导学生朗读、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体会这所小学的特别。2.鼓励学生完整地表达对这所小学的印象,引导学生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词句和自己积累的词句,说说自己选择的校园生活场景。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早晨  穿戴  鲜艳  服装  打扮  校园  敬爱  国旗  敬礼  铜钟  教室朗读  安静  树枝  这些  好奇  招引  古老  粗壮  枝干  影子2.指名说一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是按照“上学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的顺序来写小朋友在小学里幸福、快乐的生活的。这节课,我们就具体去看看那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完成上节课布置的思考题。出示课件:这是一所(  )的小学,我是从文中(  )这一句里感受到的。2.汇报交流,品析美文。(1)这是一所(美丽)的小学。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边疆小学矗立在山花烂漫的环境中,真美!)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灿烂鲜艳,色彩丰富,真美!)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校园里的景物、事物,都那么美啊!想一想,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呢?)c.比较体验句子的表达效果。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早晨,许多小学生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明确:长句变短句,表达更精练优美。……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小学生,有傣族的小学生,有景颇族的小学生,还有阿昌族的小学生和德昂族的小学生。明确:运用“的”字结构时,可以省略短语中相同的部分。方法拓展:“从……从……从……”和“有……有……有……还有……”构成排比句式。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你会仿写吗?d.指导朗读,再次品味校园的美丽。这是一所(团结)的小学。a.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找出的句子,其他学生帮忙补充并朗读。b.教师出示重点语句,进行分析点拨。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各民族的孩子欢聚一堂,团结友爱。)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不同”“同一间”重读。孩子们的民族不同,但团结互助,不分彼此。)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大家齐声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多么有凝聚力啊!)c.指导朗读,再次品味校园的团结。(3)这是一所(祥和)的小学。a.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找出的句子,其他学生帮忙补充并朗读。b.教师出示重点语句,进行分析点拨。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c.模仿表达。想一想,还可以写什么来表现“安静”?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                                         这时候,教室里十分安静,                                       d.指导朗读,再次品味校园的祥和。(4)这是一所(欢乐)的小学。a.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找出的句子,其他学生帮忙补充并朗读。b.教师出示重点语句,进行分析点拨。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c.回顾“有……有……还有……”句式,结合平时的学习生活,想象表达。大青树下多热闹啊!有(  )的,有(  )的,还有(  )的。他们的欢声笑语把()都招引过来啦!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啊!                                          d.指导朗读,再次品味校园的欢乐。来,再读一读这两句话,读出欢乐的感觉。三、联系实际,升华情感1.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读出感情。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美丽、团结、祥和、欢乐的边疆小学!同学们在这样可爱的校园里学习,多么骄傲,多么自豪!来,谁来读一读这一句——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2.分组合作,找出边疆小学和我们学校的“不同”与“相同”之处。3.引导学生完整地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自由交流感受。(1)这真是一所可爱的小学呀!上学路上,    ;上课时,     ;下课了,     。同学们在这样的学校里学习,多么高兴,多么幸福!(2)这所小学可真特别呀!那些学生民族不同,     ;学校的景物也很美丽,         ;同学们上课时,         ;下课后,             。这真是一所可爱的边疆小学。4.教师总结,升华情感。我们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手牵手、心连心,永远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伟大的祖国为我们创造了和平安宁的校园环境,无论在哪儿,我们都能享受美丽、团结、祥和、欢乐的校园生活!让我们再次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四、课外拓展,表达实践1.语言实践活动:创设情境,学生自由表达。2.指名学生选择下面某个场景说一说,教师相机点拨,提醒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词语、句式。教室里  操场上  花坛边  图书室里  教学楼前  大树下上课的时候……  放学了……3.课后,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写一封完整的信,向远方的朋友介绍自己的学校。学生的信可以在学习园地里展示。教师也可以从媒体上寻找信息,选择一所边疆小学的学生与本班同学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板书设计:作业设计1.让学生把自己在课堂上说的话写下来,或记录自己喜欢的表达。2.推荐阅读吴然的作品《孔雀舞》。 

    相关教案

    语文人教部编版1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1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共3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掲示课题,范读课文,总结全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分段读议,加深感悟,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