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五十一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五十一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1. 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B. 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dm
C. 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D. 人感觉比较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5℃
2. 我们能分辨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具有不同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
3. 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气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 “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
D. 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4. 如图所示是用刻度尺测木块长度的实验,记录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
A. 3.27cm B. 5.27cm C. 3.270cm D. 5.270cm
5. 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B.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C. 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D. 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6.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初春,积雪消融 B. 草叶上形成的露珠
C. 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 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7. 下列事例中的物态变化过程属于放热的是( )
A. 从水中出来的人感觉冷 B. 可乐中冰越来越小
C. 放在衣柜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D. 冬天说话时嘴边有“白气”
8. 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
A. 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B. 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
C. 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D. 把蔬菜放入冰箱内保存
9. 在室温为25℃的教室内,小亮给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下图表示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 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11.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 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
C. 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 速度v的大小不变,与路程s、时间t的大小无关
12.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A. 2:3 B. 4:9 C. 1:1 D. 9:4
13. 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水能传播声音
B. 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得越远,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变高
D. 抽取玻璃瓶内的空气,听到瓶内的音乐声减小,推理得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运动得越快,速度越大
B. 速度越大,运动得越远
C. 甲、乙、丙三只小兔分别以4m/s、180m/min、18km/h的速度从同一起跑线同时出发进行20米赛跑,乙先到达终点
D. 百米赛跑,采用的是定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比较快慢的
15.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需要吸热
B. 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C.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
16. 如图是冰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冰的熔点是0℃ B. 冰在CD段是液态
C. 水的温度达到0℃就会结冰 D. 冰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
17. 在操场直跑道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车从t=0时由同一起点同方向运动,两者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的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在0∼5s内甲车运动得较快
B. 在0∼5s内乙车的速度是1m/s
C. t=10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
D. t=10s后乙车超过甲车
18. 如图所示,体温计的量程是______,分度值是______。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使用前,要先______,常用温度计不能这样操作。
19. 小明用同一把刻度尺测一物体的长度,他不怕麻烦测了5次,这是为了______,5次测量记录分别是:12.32cm、12.33cm、12.31cm、12.51cm、12.33cm,但以上测量记录有一次记错了,是______。删除错误数据后,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_。
20. 人能感知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在20Hz到20000Hz之间,物理学中把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声音;还有听不到的声,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______,把低于20Hz的声叫______。
21.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医护人员必须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眼罩,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由于水蒸气的______现象而形成的(填物态变化),这种现象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22. 在我国北方的冬天,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______(填“凝固”或“汽化”)过程中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使窖内的温度不会太低,菜不致冻坏.
23. 2022年2月4日冬奥会在北京开幕。滑冰比赛时,为了消除冰刀滑行造成的划痕,常需进行“补冰”。“补冰”时,工作人员在冰面上浇水,并向浇水处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______(选填“吸”、“放”)热,使水______成冰,快速“补冰”。
24. 如图,甲实验: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乙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将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若在月球(真空环境)上分别做甲、乙两个实验,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实验是______。
A.甲实验
B.乙实验
C.甲、乙实验都能
D.甲、乙实验都不能
25. 进行“测量平均速度”实验。
(1)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便于测量时间,应选倾斜角度较______(选填“大”或“小”)斜面的。
(2)测得小车的平均速度vAC=______m/s。
(3)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比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______。
(4)如果在实验中,释放小车后,稍后才开始计时,他们测得的平均速度会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6. 如图所示为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图中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______;
(2)实验前,应按照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实验器材;图甲中加热方式叫水浴法,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______。
(3)海波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杯口有“白气”冒出,“白气”是______(选填“水蒸气”或“小水珠”);
(4)完成实验后,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海波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5)由图乙可知波的熔点为______℃,该温度下的海波状态可能为______。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
D.以上都有可能
27. 如图甲所示,是“研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装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1)判断沸腾与否的依据是观察气泡的形状,出现图乙中______(选填“a”或“b”)所示的情景为沸
腾现象。
(2)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象。
(3)实验中在观察到水开始沸腾后,接下来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A.调大酒精灯的火焰,继续加热直到水温达到100℃
B.撤掉烧杯上的纸板,继续加热直到水温达到100℃
C.撤去酒精灯,继续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数据
D.继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数据
(4)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此时此地液面上方气压强______1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将______(选填“不变”、“降低”或“升高”),从此以后,小华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______(选填“保持大火”“调为小火”)的原因了;
(6)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填序号)。
A.得到可靠的结论
B.减小实验误差
28. 探究蒸发快慢影响因素的实验中,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上等量的水,如图中A、B、C、D所示。
(1)选择A、B两图进行实验探究,可以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______是否有关。
(2)选择______两图进行实验探究,可以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是否有关。
(3)通过A、D两图的对比。可以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表面的空气流速是否有关,实验中如果利用电吹风来改变空气流速,______(选填“应该”或“不应该”)使用热风。
(4)我们选择时,运用研究方法是______。
29. 如图甲所示,轿车在高速路上,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车内的仪表的速度如图乙。求: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
3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表是由广州出发的城轨C7225次列车的部分时刻表。
站名
到站时间
出发时间
运行时间
运行总里程
广州南
11:40
顺德
11:48
11:55
15km
古镇
12:12
12:14
32min
54km
江门东
12:21
12:23
41min
65km
新会
12:28
12:30
72km
(1)城轨从广州南至顺德,运行时间是______min;
(2)城轨从广州南至新会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3)列车在行程中将要通过长8.82km的容桂水道特大桥,列车长180m,若列车以上一问算出的平均速度运行,列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3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7
−49
−43
−46
−28
混合液的沸点/℃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过高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__。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______。
A.30%
B.40%
C.60%
D.90%
(3)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A正确;
B、全新的2铅笔长约18cm,故B错误;
C、课桌的高度约为0.8m,故C错误;
D、人感觉比较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5℃,故D错误。
故选:A。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一些物理量。例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力、速度、电功率、电流、电压等。此题就是估测题题型,知识覆盖面广,应答估测选择题的方法:利用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一些数据作为根据,进行单位换算,有时要利用基本公式求未知物理量。
此类题目考查学生对常见物理量的估计和判断,根据生活经验解答即可。
2.【答案】C
【解析】解:不同的乐器即便演秦相同的乐曲,发出的音色也不相同,故可用音色来辨别。
故选:C。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物体的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本题考查了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分,关键要知道不同的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3.【答案】C
【解析】解: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故A错误;
B、“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故B错误;
C、“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响度小,故C正确;
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声,故D错误。
故选:C。
(1)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介质的种类、温度有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最慢;
(2)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的过程中;3.在人耳处减弱。
(3)声音的特性有:音调、响度和音色;
(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全面,声速、减弱噪声的方法、声音的利用等知识点,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基础。
4.【答案】A
【解析】解: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5.37对齐,则木块的长度为3.27cm。
故选:A。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本题考查了刻度尺使用,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5.【答案】D
【解析】解: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面位置没有变化,所以说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故A错.
B、飞机在空中加油时,受油机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着改变,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故B错.
C、漂流而下的小船,相当于河岸位置发生着改变,所以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运动的.故C错.
D、月亮在云中穿行时,月亮相对于云位置发生着改变,所以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故D正确.
故选:D.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就看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运动,位置不发生变化,则物体静止.
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一般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①确定被研究物体;②选定参照物;③判断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来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6.【答案】B
【解析】解:A、积雪消融,雪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
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C不符合题意;
D、冰冻的衣服变干了,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7.【答案】D
【解析】解:A、人身体上的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汽化吸热,故A错误;
B、可乐中冰越来越小,是熔化,熔化吸热,故B错误;
C、放在衣柜的樟脑丸逐渐变小,是升华,升华吸热,故C错误;
D、冬天说话时嘴边有“白气”,是液化,液化放热,故D正确。
故选:D。
(1)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2)先根据现象辨别属于哪种物态变化,然后再判断是吸热还是放热。
此题考查的是对物态变化过程的判断及物态变化过程的吸热和放热的判断。
8.【答案】A
【解析】解:A、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增大了表面积,可加快蒸发,故A正确;
B、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使蔬菜与外界隔绝,减慢了蔬菜上方空气流动,所以减慢了蒸发,故B错误;
B、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控制了表面积,避免了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的影响,所以减慢了蒸发,故C错误;
D、把蔬菜放入冰箱内保存,降低了水份的温度,也避免了液面上方空气流动的影响,可以减慢蒸发,故D错误。
故选:A。
要加快液体的蒸发,根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
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并能利用这三个因素分析实际问题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酒精蒸发吸热,能使它附着的物体温度下降,低于25℃.随着酒精迅速蒸发掉后,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周围温度相同时,不再上升。即温度计的示数会从25℃下降,然后又上升到25℃.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蒸发具有致冷作用,能使温度下降;但酒精蒸发后,受周围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
此题通过图象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考查了蒸发特点和现象,要注意分析;大部分学生知道酒精蒸发吸热,使温度计温度降低,没有考虑酒精蒸发完毕后温度的回升,从而错选了B,因此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再做题。
10.【答案】B
【解析】解:①图象表示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②图象表示路程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静止状态;故B错误;
③图象表示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物体的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④图象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且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看清楚图象中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再根据图象的形状判断物理量间的关系或变化规律。
图象能直观形象地表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是物理上常用的研究物理物体的方法。
11.【答案】D
【解析】解: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个定值,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个定值,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的时间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运动方向都是不变的,而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无关。实际上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时间t是原来的几倍,路程s就是原来的几倍,其速度是不变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要让学生明白,不能只站在纯数学的角度理解物理公式,而应考虑它的物理意义
12.【答案】B
【解析】解: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v=st可以推出时间的计算公式t=sv;
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t甲t乙=s甲v甲s乙v乙=s甲v甲×v乙s乙=23×23=49。
故选:B。
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v=st推出时间的计算公式t=sv求出时间的比。
此题考查的是时间的有关计算,要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
13.【答案】BCD
【解析】解: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说明声音的响度和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B正确;
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变高,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故C正确;
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进一步推论得: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D正确。
故选:BCD。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响度和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但真空不能传声。
本题从课本实验的角度考查了与声音有关的多个知识点,是声学中的几个重要实验,属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在平时要注意积累,不光是理论知识的积累,还要注意对一些实验知识的积累。
14.【答案】AD
【解析】解: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运动得越快,说明速度越大,故A正确;
B、根据v=st可知,相同时间内,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得越远,选项中缺少时间相同这个条件,故B错误;
C、v甲=4m/s,v乙=180m1×60s=3m/s,v丙=18km/h=5m/s,甲、乙、丙三只小兔的速度从大到小依次为v丙>v甲>v乙,
甲、乙、丙三只小兔从同一起跑线同时出发进行20米赛跑,它们的路程s相同,由t=sv知丙兔的时间最少,最先到达终点,故C错误;
D、百米赛跑中,路程相同,谁先到达终点,谁用时最少,谁运动得最快,采用的是定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比较快慢的,故D正确。
故选:AD。
(1)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叫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根据速度公式分析解答;
(3)根据v=st可知,路程相同时,速度越大,所用时间越少;
(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得快;
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得快;
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运动得快。
本题考查速度的概念、速度公式的应用、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深入理解速度公式、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常用方法即可正确作答。
15.【答案】AC
【解析】解:A、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故A错误;
B、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故B正确;
C、晶体在熔化时,物体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C错误;
D、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故D正确。
故选:AC。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以及蒸发和沸腾的不同点是什么。
本题考查了沸腾的定义、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升华的定义,属于基础题。
16.【答案】AB
【解析】解:ABD、从图象可以看出,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0℃不变,所以此物质是晶体,且熔点为0℃,BC段处于熔化过程,在2min开始熔化,到第5min结束,冰熔化过程持续了3min,故在第6min它处于液态,故AB正确,D错误;
C、水的温度达到0℃,放出热量才能结冰,故D错误。
故选:AB。
(1)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升高,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
(2)晶体在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此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熔化完毕处于液态。
本题考查的是对熔化图象的理解,根据图象分辨晶体和非晶体,并能分析出各自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中考对这个知识点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17.【答案】ABD
【解析】解:A、由图像看出在0∼5s内甲车的路程大于乙车的路程,利用v=st可知在0∼5s内甲车运动得较快,故A正确;
B、由图像看出乙车0∼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m,所以乙车0∼10s内的速度是v乙=s乙t乙=10m10s=1m/s;乙车的图像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在0∼5s内乙车的速度是1m/s,故B正确;
C、由图像可知,t=10s时,甲车静止,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两车的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
D、甲、乙两车从t=0s时由同一起点同方向运动,由图像可知,两车在10s末相遇,t=10s后,甲车静止,乙车仍然向前运动,乙车超过甲车,故D正确。
故选:ABD。
(1)从图像中得出0∼5s内甲、乙车通过的路程大小,利用速度公式可知运动快慢;
(2)根据图像可知,乙的s−t图像是一条斜直线,则乙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任意一组路程和时间对应的值,根据v=st求出乙车的速度;
(3)根据图像得出t=10s时甲、乙两车的状态,然后比较速度关系;
(4)在s−t图像中图线的交点表示相遇,然后结合图像进行判断。
根据图像或图表探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来出现较多的题目,图像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此题关键是读懂图像,并能从图像中获取相关信息。
18.【答案】35℃∼42℃0.1℃36.5用力甩几下
【解析】解:图中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35℃∼42℃,其分度值为0.1℃,体温计的示数为36.5℃,由于体温计的特殊结构(有缩口),它能够离开人体读数,在使用前要用力甩几下,将水银甩回玻璃泡中。
故答案为:35℃∼42℃;0.1℃;36.5;用力甩几下。
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先要确定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末端所对刻度垂直。
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在温度下降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同时在使用前要用力甩几下,将水银甩回玻璃泡中。
本题考查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分度值和读数,比较简单,前两空要有单位。
19.【答案】减小误差 12.51cm12.32cm
【解析】解:小明用同一把刻度尺测一物体的长度,他不怕麻烦测了5次,这是为了减小误差;
12.51cm与其它四个测量结果比较,差别最大,所以此数值是错误的,应该舍去;
物体的长度为L=12.32cm+12.33cm+12.31cm+12.33cm4≈12.32cm。
故答案为:减小误差;12.51cm;12.32cm。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测量误差;
多次测量时,每次的测量值相差不大,如果所测某一数据与其它数据偏差较大,则该数据是错误的,应舍去;
然后求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所测物体的长度。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物体长度时,平均值并保留到与测量数值位数一样,这样更接近物体长度真实值。
20.【答案】超声波 次声波
【解析】解: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在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人们把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叫做超声波,把频率低于20 Hz的声叫做次声波。
故答案为:超声波;次声波。
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根据定义来完成本题。
本题考查学生对超声和次声定义的掌握情况,这部分内容需要多背多记。
21.【答案】液化 放热
【解析】解:
护目镜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起雾的现象,这是护目镜和面部之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过程放出热量。
故答案为:液化;放热。
(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22.【答案】凝固;放出
【解析】解:冬天,在地窖中放几桶水,温度降低时,水就会凝固,凝固要放热,可以使窖内的温度不会太低,使菜不至于冻坏.
故答案为:凝固;放出.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此题考查的是凝固放热的应用,是一道应用题.
23.【答案】升华 吸 凝固
【解析】解:“补冰”时,工作人员在冰面上浇水,并向浇水处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过程中干冰迅速升华,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划痕处的水凝固成冰,实现快速“补冰”。
故答案为:升华;吸;凝固。
(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24.【答案】振动 能量 A
【解析】解:如图甲,用竖直的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如图乙,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如果将甲的实验拿到月球表面去做,由于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将会观察到的现象是:只看到小球被弹开,但听不到音叉发声;
如果将乙的实验拿到月球表面去做,由于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
故选:A。
故答案为:振动;能量;A。
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本题考查的是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能传递能量,属于基础题。
25.【答案】小 0.16小 偏大
【解析】解:(1)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便于测量时间,应让小车在斜面上运动得慢一些,选择坡度小的斜面;
(2)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sAC=80.0cm=0.800m,tAC=5s,则vAC=sACtAC=0.800m5s=0.16m/s;
(3)因为B是AC的中点,则sAB=sBC,又tAB=3s,tBC=2s,通过相同的路程用时越短,运动得越快,所以vAB
故答案为:(1)小;(2)0.16;(3)小;(4)偏大。
(1)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便于测量时间,应选择坡度小的斜面;
(2)根据图示确定小车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再由v=st可求平均速度;
(3)由图可知,B是AC的中点,tAB>tBC,利用v=st进行判断;
(4)释放小车后再计时,测量时间偏小,平均速度偏大。
本题考查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掌握实验原理及误差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6.【答案】秒表 自下而上 使海波受热均匀 小水珠 晶体 48 C
【解析】解:(1)除图甲中所示的实验器材外,为了测量时间,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秒表;
(2)为确保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实验前,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设置安装。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可以使被加热物体受热均匀;
(3)海波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口有“白气”冒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4)由图像乙可知,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因此海波属于晶体;
(5)由图乙可知,海波在第4min−8min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处于熔化过程,熔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温度是晶体的熔点,所以海波的熔点为48℃,在该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
故答案为:(1)秒表;(2)自下而上;使海波受热均匀;(3)小水珠;(4)晶体;(5)48;C
(1)为了测量时间,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秒表;
(2)要确保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可以使物体受热均匀;
(3)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液化;
(4)晶体的熔化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熔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温度是熔点,晶体在熔化开始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
本题考查了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涉及仪器的选择和组装、物态变化,重点是晶体熔化的特点,要理解晶体熔化过程中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27.【答案】a D 99 小于 不变 调为小火 A
【解析】解:(1)水沸腾前,自下而上,气泡越来越小;水沸腾时,自下而上,气泡越来越大,故a是沸腾时的现象;
(2)根据描点进行画图,如下图;
(3)水开始沸腾后,应该多记录几组数据得到普遍规律,所以应该继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整理,故选:D;
(4)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水的温度一直在99℃,则根据水的沸腾特点可知,持续加热,温度不变,则水的沸点未99℃;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此实验中,水的沸点未99℃,低于100℃,且水的沸点随大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故此时液面上方的的大气压强低于1标准大气压;
(5)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在实际生活中,小华妈妈沸腾后就可调为小火,既可满足水沸腾持续加热的特点,又可以节约燃料;
(6)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可靠的结论。
故答案为:(1)a;(2)如下图;
(3)D;(4)99;小于;(5)不变;调为小火(6)A。
(1)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生成,且不断有水汽化为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的体积不断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
(2)根据数据描点画表格;
(3)水开始沸腾后应该持续加热,多获得几组数据,得到普遍规律;
(4)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根据数据特点判断水的沸点;
(5)根据数据可知,沸腾后持续加热,温度不变;炖汤时,沸腾后调为小火,既可以让水持续沸腾,还能节约燃料;
(6)收集多组数据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普遍规律。
本题考查“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的实验,需要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物理联系生活的能力。
28.【答案】表面积 AC 不应该 控制变量
【解析】解:(1)比较A、B两图看出是水的温度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相同,不同的是水的表面积,所以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
(2)要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应控制水的表面积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故选A、C两次实验过程;
(3)通过A、D两图的对比,可以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表面的空气流速是否有关,既必须温度相同,所以不能用热风;
(4)要想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情况有关,即需控制相同的表面积、相同的温度,不同的空气流动情况,故选A、D两图,通过这里能看出,此处运用了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的。
故答案为:(1)表面积;(2)AC;(3)不应该;(4)控制变量。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
(2)在探究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了解和掌握,以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29.【答案】解:图乙可知,所示速度v=100km/h;
从A地到B地的路程为s=120km−70km=50km,
由v=st得:
轿车从A地到B地的时间t=sv=50km100km/h=0.5h。
答:轿车从A地到B地的时间为0.5h。
【解析】由图可得车速度,求出从A地到B地的路程,根据v=st求出轿车从A地到B地的时间。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通过图象得出需要信息是本题的关键。
30.【答案】8
【解析】解:(1)城轨从广州南出发时是11:40,到达顺德的时间是11:48,城轨从广州南到顺德运行时间是8min;
(2)城轨从广州南到新会的出发时间为11:40,到站时间12:28,所以总运行时间为48min=0.8h,运行总里程为72km,
所以城轨从广州南到新会的平均速度v=st=72km0.8h=90km/h;
(3)列车从车头开始上桥到车尾完全通过该大桥的整个过程中,通过的路程等于桥长与列车长之和,
即路程s′=L桥+L列车=8.82km+0.18km=9km,
列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时间t′=s′v=9km90km/h=0.1h。
故答案是:(1)8min;
(2)城轨从广州南到新会的平均速度是90km/h;
(3)列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0.1h。
(1)城轨从广州南出发时是11:40,到达顺德的时间是11:48,可求出城轨从广州南到顺德运行时间;
(2)从广州南到新会的路程是72km,运行的时间是48min,利用v=st可求出城轨从广州南到新会的平均速度;
(3)列车通过容桂水道特大桥时,通过的路程等于桥长与列车长之和,利用t=sv可求出列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的时间。
本题主要考查速度公式的计算,注意列车通过大桥的过程中,列车运行的路程的计算是本题的难点。
31.【答案】D B 升高 防冻液含量增大
【解析】解:(1)据表中数据可知,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混合液凝固点先降低后升高,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因为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过高会影响散热效果,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而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所以混合液的凝固点以−25∼−30℃为合适,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因为防冻液(原液)不易挥发,而且混合液的沸点高于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所以长时间使用,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减少的主要成份是水,防冻液含量会增大,据表中数据可知,混合液的沸点会升高。
故答案为:(1)D;
(2)B;
(3)升高;防冻液含量增大。
(1)由表中数据可知,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混合液凝固点先降低后升高;
(2)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
(3)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减少的成份主要是水。
此题考查了凝固点、沸点等知识点,题型较新颖。
山东省青岛五十一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五十一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阅读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新疆乌鲁木齐七十一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新疆乌鲁木齐七十一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105m/sD,【答案】C,【答案】A,【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天津二十一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二十一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cm、18,5h内行驶了28kmB,6s,tAC=2,【答案】B,【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