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化龙初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化龙初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化龙初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化龙初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化龙初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化龙初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0mB,3℃,【答案】B,【答案】C,【答案】A,【答案】C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化龙初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1. 以下是某同学对自身情况的估测,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身高约1.60m B. 步行速度约1m/s
    C. 眨一次眼的时间约10s D. 体温约36.3℃
    2.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诗中描绘的意境如图所示。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白帝城 B. 轻舟 C. 两岸 D. 江陵
    3. 如图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挂钟,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为(    )
    A. 3:00
    B. 3:30
    C. 9:00
    D. 9:30
    4. 李彦宏在《朗读者》为大家朗读了《爱》,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B. 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C. 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D. 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5. 光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中不合理的是(    )
    A. 日食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 水面波光粼粼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 当你走近平面镜时,镜中的像逐渐变大 D. 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6. 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
    A. 发声的音叉使小球弹起,表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 抽出罩内空气,闹铃声减弱,表明真空可以传声
    C. 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行驶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D. 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7. 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 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C. 经过4s,甲乙相距4m D. 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
    8. 如图所示的情景中,涉及的物态变化需要放热的是(    )

    A. 图甲,人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
    B. 图乙,夏天剥去包装纸的冰棒周围冒出“白气”
    C. 图丙,寒冷的冬天,堆在户外的雪人逐渐消融
    D. 图丁,夏天晾晒的衣服很快变干
    9. 许多生活现象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生活现象:水池的实际深度比看上去深,不要贸然下水;物理知识: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B. 生活现象: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的伤情更严重;物理知识:水蒸气凝华放热。
    C. 生活现象: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鼓膜会破裂;物理知识:声能传递能量。
    D. 生活现象:黑板反射的光会“晃”着一些学生的眼睛;物理知识:黑板发生镜面反射。
    10. 弦乐器发声的音调高低可能与弦的长短、粗细和松紧有关。下表是小英同学在探究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的因素时,得到的有关数据。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次数
    材料
    长度AB/cm
    横截面积/mm2
    弦端所挂钩码的个数
    音调
    高低

    尼龙丝
    30
    0.5
    3
    较低

    尼龙丝
    20
    0.5
    3
    较高

    尼龙丝
    20
    0.3
    3
    更高

    尼龙丝
    20
    0.3
    5
    最高

    A. 分析①②两次实验情况,可得出:音调的高低与弦长度之间的关系
    B. 分析②④两次实验情况,可得出:音调的高低与弦粗细之间的关系
    C. 分析③④两次实验情况,可得出:音调的高低与弦松紧之间的关系
    D. 整个实验过程中,小英同学应用的主要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11. 小芳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图乙是水中气泡的情形,图丙是水温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图装置的错误是温度计碰到容器底
    B. 沸腾前水中气泡的情形如图乙中A所示
    C. 由图丙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先上升后不变
    D. 为缩短沸腾前的加热时间可以提高水的初温
    12. 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入射光线为AO,折射光线为OC
    B. 入射光线是BO,入射角的大小为60∘
    C. 入射角是∠BOM′,折射角是∠COM
    D. 反射角的大小为60∘,折射角的大小为35∘
    13. 如图,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经墙上的平面镜反射后,射入游泳池中,刚好被正在游泳的小明看到。请完成光路图。

    14. 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请你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15. 为了研究物体从斜面上滑下时速度的变化。小敏同学用小车、斜面、挡板等器材进行了实验。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实验中,除了电子停表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
    (2)小车经过间距均为40.0cm的ABCD四个位置时,电子停表显示的时间如图所示。则小车沿斜面滑下时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在测量时间时,若小车碰撞挡板前提前按下电子停表停止计时,则测得平均速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4)下列做法中,可以减小时间误差的是______。
    A.熟练使用电子停表
    B.适当减小斜面的倾角
    C.适当减小选定位置的间距
    D.用更精密的计时设备代替电子停表
    16. 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小丽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绕ON翻折的纸板ABCD竖直的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她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EO方向射向O点,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

    (1)为了清晰的显示出光路,纸板的表面应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些;如图甲所示,反射角大小是______;
    (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选填字母)______;
    A.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B.沿ON向后转动纸板的左半部分
    C.沿ON向后转动纸板的右半部分
    D.改变EO与ON间的夹角
    (3)实验过程中,进行下列哪项操作后,在纸板上仍可以看到反射光的是______;
    A.如图乙所示,将纸板的右半部分向后翻折
    B.如图丙所示,将纸板与入射光束一起以ON为轴旋转
    C.如图丁所示,将纸板与入射光束一起以CD为轴向后倾倒
    (4)若让另一束光沿F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OE方向射出。该实验现象说明______。
    17. 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薇同学准备了白纸、薄玻璃板、刻度尺、光屏和A、B两只大小相同的蜡烛。
    (1)实验时,薄玻璃板需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环境中进行;
    (2)如图所示,点燃蜡烛A,她应从蜡烛______(选填“A”或“B”)所在一侧观察蜡烛A的像,同时用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并记录位置;
    (3)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竖立光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4)使用刻度尺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______关系。
    18. 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组装器材时应按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组装。把装有碎冰的试管放到烧杯的水中加热,其目的是______;
    (2)将冰装入试管中,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熔化过程中试管中的冰逐渐变少,此过程冰吸收热量,温度______;
    (3)图乙是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此时温度为______℃;
    (4)图丙是对碎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第4min物质处于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冰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经历了______min;根据图象特征判断冰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5)实验过程中并没有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但烧杯中水面却降低了,原因是______。
    19. 现在很多公路上设有“区间测速”装置,就是在同一路段上布设两个相邻的监控点,基于车辆通过前后两个监控点的时间来计算车辆在该路段上的平均行驶速度,并依据该路段上的限速标准判定车辆是否超速违章。一辆轿车在经过如图甲所示标志牌后,通过相应“区间测速起点”和“区间测速终点”时的速度分别为75km/h和70km/h,通过两个监控点的时间如图乙所示。求:
    (1)图甲中“80”表示的意义;
    (2)轿车通过区间测速路段的平均速度;
    (3)在不违章的情况下,轿车通过区间测速路段所用的最短时间。

    20. 高速公路已广泛应用对过往车辆无需停车即能实现收费的ETC系统。如图甲是某高速公路入口处的ETC通道示意图。现有一辆汽车以如图乙所示的速度计所指的速度匀速行驶30min后到达收费站,在进入ETC收费岛区域前s1=50m处开始减速,经t1=10s后运动至ETC收费岛边界(图中阴影区域的左边),然后再以1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ETC收费岛,其长s2=35m。求:

    (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
    (2)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t2;
    (3)汽车从开始减速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21. 中国5G技术的研发应用领先世界,5G无人物品派送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事例。图甲所示为无人物品派送车沿直线路径前往派送点的情景。该车从出发点到达派送点,完成任务后返回出发位置,其行驶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从出发点到派送点所用的时间;
    (2)从出发点到返回出发位置的平均速度;
    (3)比较派送车在往返两段路程中哪段行驶更快。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此数值,在1.60m左右,故A合理;
    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大约为4km/h=4×13.6m/s≈1m/s左右,故B合理;
    C、人们常用“眨眼之间”形容时间短暂,正常人眨一次眼的时间不到0.5s,故C不合理;
    D、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体表温度略低一点,在36.3℃左右,故D合理。
    故选:C。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不合理的是哪一个。
    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2.【答案】B 
    【解析】解: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乘船的人是静止的,即人相对于船的相对位置没有改变,故是选择船(轻舟)为参照物的。
    故选:B。
    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同一物体处于同一状态,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其运动状态也一般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答案】A 
    【解析】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即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此时表的时间为9:00,则实际时间=12:00−9:00=3:00。
    故选:A。
    根据钟表在平面镜中成像判断实际时间;实际时间=12:00−钟表在平面镜中的时间。
    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辨识平面镜中钟表的示数是常考问题,应予以重视。

    4.【答案】B 
    【解析】解:A、音色指的是声音的品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所以观众主要依据音色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故A错误。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发声是声带振动,故B正确。
    C、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故C错误。
    D、朗读者声音大指的是响度大;频率指的是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音调的高低。故D错误。
    故选:B。
    A、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发声是声带振动。
    C、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D、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声速。综合了多个知识点,做题时需要仔细分析每种情况的对错。

    5.【答案】C 
    【解析】解:A、日食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光射到水面上会发生反射,使水面看起来波光粼粼,故B正确;
    C、当走近平面镜时,镜中的像大小不变,故C错误;
    D、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光经空气中的小水滴折射形成的,属光的色散现象,故D正确。
    故选:C。
    (1)日食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光射到水面上会发生反射,使水面看起来较亮;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物体和像的大小相等、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太阳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的现象称为光的色散,彩虹的形成也是光的色散现象。
    本题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光了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色散等知识点,属光学综合题,难度不大。

    6.【答案】A 
    【解析】解:A、发声的音叉使小球弹起,表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故A正确;
    B、抽出罩内空气,闹铃声减弱,推理可得出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故C错误;
    D、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弦振动部分的长度发生改变,声音的音调会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4)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
    此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及减弱噪声的途径等,难度不大。

    7.【答案】A 
    【解析】解:
    由图像知,甲和乙的s−t图线都是正比例图线,说明它们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由图像知,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所以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即乙的速度大,故B错误;
    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像知,4s时间甲车的路程为s甲=4m,乙车的路程为s乙=12m,
    则乙车在甲车的后方s=s乙−s甲=12m−4m=8m处,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CD错误。
    故选:A。
    (1)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是定值,即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由此根据甲乙s−t图分像析它们的运动状态;
    (2)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越大物体的速度越快,由此判断甲和乙的速度关系;
    (3)由图像可知两小车在4s内的路程,由此可判断两小车的位置关系。
    这是一道图像题,由物体的s−t图像,我们可以求:①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路程,②物体通过一定路程所用时间,③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④求物体的运动速度。

    8.【答案】B 
    【解析】解:A.人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是因为人身上有水分,水汽化吸热,故A不符合题意;
    B.冰棒周围冒“白气”,是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冰棒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符合题意;
    C.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逐渐消融,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C不符合题意;
    D.夏天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发生了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熔化、汽化、升华这三种物态变化需要吸热;
    (2)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固、液化、凝华这三种物态变化需要放热。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情况的判断,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9.【答案】CD 
    【解析】解:A.从岸上看清澈池塘的深度比实际的要浅,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逆着光线看到的是池底变浅的虚像,所以不要贸然下水,故A错误;
    B.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的伤情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量,故B错误;
    C.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鼓膜会破裂,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C正确;
    D.教室的黑板某些地方非常光滑时,会出现镜面反射,字和黑板都反射光,黑板反射进入眼睛的光较强,即入射光线被平行的反射到一些同学的眼中,从而“晃”到这些同学的眼镜,其原因就是黑板镜面反射,进入眼睛的光较强,故D正确。
    故选:CD。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2)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放热;
    (3)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4)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本题综合考查了光的折射、液化放热、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和镜面反射,属于基础题。

    10.【答案】ACD 
    【解析】解:A、①②两次实验中,琴弦的松紧和粗细相同,琴弦的长短不同,可得出:音调的高低与弦长度之间的关系,故A正确;
    B、②④两次实验中,琴弦的长短相同,琴弦的和松紧粗细不同,不可以得出:音调的高低与弦粗细之间的关系,故B错误;
    C、③④两次实验中,琴弦的长短和粗细相同,琴弦的松紧不同,可得出:音调的高低与弦松紧之间的关系,故C正确;
    D、整个实验过程中,应用的主要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D正确。
    故选:ACD。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弦乐器的琴弦振动快慢与琴弦的松紧、长短和粗细有关,可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弦振动时发声的音调高低与弦的粗细、长短以及松紧的关系,以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难度不大。

    11.【答案】AD 
    【解析】解:A、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部,故A正确;
    B、.水沸腾前后气泡特点不同,沸腾前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变小,因此B为沸腾时的情形,故B错误;
    C、由图丙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故C错误;
    D、适当提高水的初温,可以缩短沸腾前的加热时间,故D正确。
    故选:AD。
    (1)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
    (2)沸腾前,烧杯中的气泡上升过程中,其内的水蒸气会遇冷液化,气泡变小;沸腾后,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水汽化为水蒸气,故气泡会不断变大;
    (3)根据图丙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4)缩短沸腾前的加热时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水的初温、水量多少、火焰大小。
    本题主要考查水沸腾时的现象和特点,需要一定的理解,难度不大。

    12.【答案】BD 
    【解析】解:根据图可知,∠MOA和∠M′OB都为30∘,则∠BON=∠AON=90∘−30∘=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NN′为法线,MM′为界面,所以OC为折射光线;由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则BO为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此时的入射角为∠BON=60∘;折射角为:∠CON′=90∘−55∘=35∘;此时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光线是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故玻璃在MM′右侧;综上所述,BD正确。
    故选:BD。
    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此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难度不大。

    13.【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首先要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要注意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主要应用了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严格按光的反射定律解答此题。

    14.【答案】解:分别连接像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平分,作AA′和BB′的垂直平分线,即可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
    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此题主要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以往的题目都是根据物体作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而此题是根据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画出平面镜的位置,总之是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灵活运用。

    15.【答案】v=st  刻度尺  变速  偏大  ABD 
    【解析】解:(1)实验的原理是v=st,根据速度公式可知,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停表和刻度尺;
    (2)根据图中电子停表在不同位置显示的时间,可知小车在相邻两点之间运动的时间不同,由于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所以小车下滑过程中运动速度不相等,因此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3)若小车碰撞挡板前提前按下电子停表停止计时,测得的时间偏小,路程不变,根据速度公式v=st可知,测得的平均速度比真实值相偏大;
    (4)A、熟练使用电子停表,能够降低提前或滞后计时的情况,可以减小时间测量误差。故A正确;
    B、适当减小斜面的倾角,能够延长小车下滑所用的时间,可以减小时间误差。故B正确;
    C、适当减小选定位置的间距,下车下滑的时间缩短,计时更困难,测量时间更不准确,因此不能减小时间误差。故C错误;
    D、用更精密的计时设备代替电子停表,能更准确的测量时间,可以减小时间误差。故D准确。
    故选:ABD。
    故答案为:(1)v=st;刻度尺;(2)变速;(3)偏大;(4)ABD。
    (1)根据实验原理可以知道所需测量工具;
    (2)根据相等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可以判断出小车的运动情况;
    (3)小车碰撞挡板前提前按下电子停表停止计时,所测时间偏小,根据速度公式v=st可比较速度的大小;
    (4)为了减小时间测量误差,可以让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一些或者选择更精密的测量工具。
    本题目考查了小车的速度测量实验,从实验器材选取、实验操作、出现问题后的分析论证等,考点较多,综合性较强。

    16.【答案】粗糙  50∘DB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解析】解:(1)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是较粗糙,光线射在上面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看得清楚;如图甲所示,反射角是50∘;
    (2)在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时,为了得出普遍的规律,应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这样才能避免结论的偶然性,应进行的操作是改变光线EO与ON间的夹角,故D正确;
    (3)让入射光沿E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B上可以看到反射光;
    A.若将纸板B向后折,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后折不同角度不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反射光;
    B.如图丙所示,将纸板与入射光束一起以ON为轴旋转,在纸板上观察到反射光;
    C.如图丁所示,将纸板与入射光束一起以CD为轴向后倾倒,法线不在纸板的平面内,则反射光线不在纸板平面内,反射光线还在,但在纸板上观察不到反射光,
    故选:B;
    (4)让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即让光线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射向镜面,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即反射光线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该实验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为:(1)粗糙;(2)D;(3)B;(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屏表面凹凸不平,光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反射角的大小可直接在图上读出;
    (2)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实验中要多次验证;
    (3)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的特点进行分析;
    (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此题主要通过实验探究了光的反射定律。通过各个分实验分别探究了两角大小和三线之间的关系;实验探究题是中考中必不可少的题目,要加强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17.【答案】竖直  较暗  A 虚  距离 
    【解析】解:(1)为了使蜡烛B能够与像完全重合,实验时要把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成像的物体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并且越亮,物体成像越清晰,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因为虚像无法用光屏承接,并且必须通过光学元件进行观察,因此眼睛必须在蜡烛A的一侧观察蜡烛A的像;
    (3)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所以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4)用刻度尺测量物像到平面镜距离,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故答案为:(1)竖直;较暗;(2)A;(3)虚;(4)距离。
    (1)实验时要把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成像的物体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并且越亮,物体成像越清晰;
    (2)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的特点,应在物体一侧观察;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
    (4)用刻度尺测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本题考查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中考出题的一个热点,本题围绕这个探究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合理的思考和解释来考查同学的,值得我们关注。

    18.【答案】自上而下  受热均匀  不变  4 固液共存  4 晶体  烧杯中的水蒸发了一部分 
    【解析】解:(1)因为考虑到要用外焰加热,所以实验器材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水浴加热法可以使被加热物质受热更加均匀,加热过程更加缓慢,便于记录实验数据;
    (2)熔化过程中试管中的冰逐渐变少,此过程冰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且在0℃∼10℃之间,根据液柱上表面所对应数值可知温度值4℃;
    (4)由丙图可知,从第2min到6min,冰的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冰是晶体。2∼6min是冰的熔化过程,所以冰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经历了4分钟。在第4min,冰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处于固液共存态;
    (5)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纸锅里的水沸腾前,水会蒸发,蒸发导致烧杯中水少了一些。
    故答案为:(1)自上而下;受热均匀;(2)不变;(3)4;(4)固液共存;4;晶体;(5)烧杯中的水蒸发了一部分。
    (1)因为考虑到要用外焰加热,所以实验器材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水浴加热法可以使被加热物质受热更加均匀;
    (2)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3)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且在0℃∼10℃之间,根据液柱上表面所对应数值可得;
    (4)由丙图可知,从第2min到6min,冰的温度保持0℃不变。2∼6min是冰的熔化过程。在第4min,冰处于熔化过程中;
    (5)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
    此题考查晶体熔化过程的相关知识点,属于综合题目。

    19.【答案】解:(1)图甲中“80”表示的意义是限速80km/h。
    (2)由甲图区间测速长度8km,则轿车通过的路程s=8km=8000m;
    由乙图可知轿车通过区间测速路段所用时间t=5:15−5:10=5min=5×60s=300s,
    所以轿车通过区间测速路段的平均速度v=st=8000m300s=26.7m/s;
    (4)当轿车按限速的最高速度行驶时,所用时间最短。
    所以最短时间t′=8km80km/h=0.1h。
    答:(1)图甲中“80”表示的意义是限速80km/h;
    (2)轿车通过区间测速路段的平均速度26.7m/s;
    (3)在不违章的情况下,轿车通过区间测速路段所用的最短时间为0.1h。 
    【解析】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利用速度公式v=st可以计算出平均速度。
    本题目考查了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性题目。

    20.【答案】解:(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V=80km/h,t=30min=0.5h,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
    s=Vt=80km/h×0.5h=40km;
    (2)已知s2=35m,V2=18km/h=5m/s,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
    t2=s2V2=35m5m/s=7s;
    (3)汽车从开始减速到离开ETC收费岛的总路程:
    s总=s1+s2=50m+35m=85m;
    汽车从开始减速到离开ETC收费岛的总时间:
    t总=t1+t2=10s+7s=17s;
    汽车从开始减速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V总=s总t总=85m17s=5m/s。
    答:(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40km;
    (2)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是7s;
    (3)汽车从开始减速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5m/s。 
    【解析】(1)根据公式s=Vt计算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
    (2)根据公式t=sV计算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t2;
    (3)先算出汽车从开始减速到离开ETC收费岛的总路程。再算出所用的总时间,然后根据V=st计算出平均速度。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同学们要熟记公式,灵活运用。

    21.【答案】解:(1)由图像可知,0−9min是从出发点到派送点的过程,因此所用时间为9min;
    (2)由图像可知,从出发点返回出发位置,派送车通过的路程s=1.8km=1800m,所用时间t=18min=18×60s=1080s,
    所以,从出发点到返回出发位置的平均速度v=st=1800m1080s=1.67m/s;
    (3)由图可知,从出发点到派送点所用时间为9min,返回过程所用时间为18min−12min=6min。往返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根据速度公式v=st,可知在通过路程相等时,所用时间越少,运动的越快。因此,派送车在返回过程行驶的更快。
    答:(1)从出发点到派送点所用的时间为9min;(2)从出发点到返回出发位置的平均速度为1.67m/s;(3)派送车在返回过程行驶的更快。 
    【解析】派送车整个运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出发点到派送点,第二个阶段是到达派送点后,等待取货过程,第三个阶段是从派送点返回出发点的过程。根据速度公式v=st,结合s−t图像已知信息可以计算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s−t图像的理解。本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把实际运动情况与图像联系起来,再结合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