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益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益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1.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 )
A. 入射角是30∘ B.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C. 反射角是60∘ D. 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
2. 如图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
B. 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
C. 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
D. 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3. 下列关于声的应用中,主要体现了声波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 声呐探测鱼群位置 B. 声波震碎玻璃杯
C. 老师用声音解读物理现象 D. 蝙蝠利用声音辨别方向
4. 如图,甲实验: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乙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将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若在月球(真空环境)上分别做甲、乙两个实验,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实验是( )
A. 甲实验 B. 乙实验 C. 甲、乙实验都能 D. 甲、乙实验都不能
5. 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是3.6千米/时
B. 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18℃
C. 冬天洗澡时适宜的洗澡水温度约70℃
D. 立定跳远成绩为5m
6. 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是瓶中水柱振动产生的 B. 声音是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C. 应从右向左敲 D. 应从左向右敲
7. 生活处处是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B. 夏天吃冰棍解热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C. 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D.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
8. 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 B. 夏天的傍晚,草叶上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
C. 秋天,浓雾消散是汽化现象 D. 北方的冬天,树枝上的雾凇是凝固形成的
9. 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火炬一定静止 B. 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C. 乙火炬一定静止 D. 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10. 图象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规律,如图所示,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哪一段( )
A. AB段和EF段 B. AB段和DE段 C. BC段和EF段 D. BC段和DE段
11. 下列测量中采用了比较合理的方法的是( )
A. 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时,先测出200页同样纸的厚度,然后除以200
B. 测乒乓球的直径时,直接用刻度尺测量就可以了
C. 测量铁路线长度时,用一根有弹性不太大的棉线和曲线重合伸直后用刻度尺来测量
D. 测数学书中一张纸的厚度时,先测出200页同样纸的厚度,然后除以100
12. 小吃街上出现了一种“冒烟”的冰激凌,只见店员将−196℃的液氮倒入容器中,然后放入液体牛奶和五颜六色的爆米花,冰激凌原料瞬间冷冻成型而容器中的液氮发生了肉眼可见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汽化
B. 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液氮汽化成的氮气
C. 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放热使容器中的水吸热后沸腾
D. 冰激凌周围的“白气”过一会消失是液化现象
13. 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
A. 甲物质的熔点可能比乙物质的熔点低
B. 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C. 甲物质在6−10min内可能没有吸收热量
D. 乙物质在6−10min内可能是固液共存态
14. 如图甲所示,被测铅笔的长度为______ 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
15. 夏天,我们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棒上常粘着一些白花花的“粉”,剥开包装纸看到冰棒直冒“白气”,其中“粉”和“白气”的形成分别是______和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根据你的观察,雪糕冒出的“白气”符合实际的是图______。
16. 诗词“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描述声音的______;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______。
17. 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小组同学多次改变入射角,得到了不同的入射角角度和
与之对应的反射角度数,此处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
(2)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
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
18. 战国时期,楚国有个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他的剑从船上掉进江里了,这个人急忙在船边刻下一个记号,说:“这是我剑掉下去的地方!”然后,便悠然地等船靠岸,船停下后,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问:这个人能否找到剑?请用物理知识进行解释原因。
19. 某车往返于甲、乙两地,由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为15m/s,返回的速度为10m/s,求其往返的平均速度:______。某船在静水中航速为v千米/小时,船在河中逆流而上,经过一座桥时,船上的一只木箱不慎被碰落水中,经过t分钟,船上的人才发现,立即调转船头追赶,在距桥s米处追上木箱,则水的流速是______米/秒。
20. 某物理兴趣小队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电子表做实验:“测量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 A、B、C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让小车从斜面的A位置由______开始下滑。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选填“大”或“小”)。
(3)请设计实验表格,并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记录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
21. 如图所示,小明想要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2. 牙科医生常用一个带杆的小圆镜给病人检查,如图甲所示。图乙为该过程的简化图,请在图乙中画出A点人眼通过平面镜看到病人口腔B点的光路图。
23. 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请你在平面镜前作出物体AB。
24. (1)某同学在做固体的熔化实验时,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20
25
30
36
42
48
48
48
52
56
60
经分析得,该固体为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根据数据和曲线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
(2)图1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乙,为______℃。分析表格中数据得到结论______。
时间t/min
0
0.5
1
1.5
2
2.5
3
温度t/℃
90
92
94
96
98
98
98
(3)如图2是小红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
她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
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沸点
物质
水
酒精
煤油
碘
铜
铁
金
熔点凝固
点
0
−117
−30
113.6
1083
1535
1064
沸点
100
78.5
150
184.25
2360
2750
2500
结合你的探究经历,描述小红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交流评估时,小明查阅了部分物质的熔点、沸点,他发现碘的熔点是113.6℃,碘的沸点是184.25℃,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400℃,他认为小红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红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碱升华的结论,请你针对小明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方案并扼要说明______。
25. 小薇从家中出发回学校,其中一段路程是小跑,一段路程是步行,中途还在士多店买了瓶饮料。整个过程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问:
(1)小薇步行时的速度是多少?小跑时的速度又是多少?
(2)小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6. 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______;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______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烛焰的正立像
D.烛焰的倒立像
(3)从右侧眼睛看过去,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人眼看到的塑料薄膜上的像是______(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
(4)为了增大烛焰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______;
(5)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其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______。
(6)薄膜上一直没有观察到像的原因是______。
27. 某农村中学8年级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是传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他们请一位同学在输送水的直铁管道(充满水)上敲击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其余同学沿铁管分别在不同位置耳朵贴近铁管听声。实验结束以后,A同学说自己只听到一次响声;B同学说自己听到两次响声;C同学说自己听到三次响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气=340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水=1700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v铁=5100m/s。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在铁管上某处敲响一次,A、B、C三位同学的位置到敲击点的距离各在什么范围内?(请写出计算过程和对结论的分析过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故本选项错误。
B、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60∘,所以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也是30∘,故本选项错误。
C、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60∘,故本选项正确。
D、当入射角增大5∘,变为60∘+5∘=65∘,所以反射角也变为65∘,则反射角也增大5∘,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角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在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此题主要考查了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同时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且要会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进行有关的计算。
2.【答案】C
【解析】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乙、丙振动的快慢相同,即都是振动了四个波形,故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
(2)甲、乙、丙的振动的幅度相同,故响度相同;
(3)甲、乙、丙的波形不同,故三个物体的音色不相同;综上所述,C正确。
故选:C。
(1)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品质有关。
(4)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
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和振幅。
3.【答案】B
【解析】解:A、声呐探测鱼群位置,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声波震碎玻璃杯,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故B符合题意;
C、老师用声音解读物理现象,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蝙蝠利用声音辨别方向,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声的利用的掌握,是一道声学的基础题,记住相关事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4.【答案】A
【解析】解: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音叉在振动;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表明声音可以传播能量;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如果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图甲中,音叉振动,能看到甲球能弹起,但听不到音叉发出的声音;由于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图乙中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不能发出声音,泡沫塑料不能弹起,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2)利用转换法将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两个方面分析解答,注意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和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的运用。
5.【答案】A
【解析】解:A、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是1m/s=3.6千米/时,故A符合实际;
B、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5℃,故B不符合题意;
C、冬天洗澡时适宜的洗澡水温度约40℃,故C不符合题意;
D、立定跳远成绩为2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需要对生活中的常见温度有一定的了解,需要结合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对生活常见现象温度数值的估计,需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解题。
6.【答案】D
【解析】解:AB、敲击瓶子时,是瓶子与水柱振动发声,水柱越高,越难振动,故AB错误;
CD、从左往右瓶内水的质量逐渐减小,从左往右敲击瓶子时瓶子振动越来越快(即振动频率越来越高),声音的音调会变高,所以最右侧的瓶子的声音音调最高,最左侧的瓶子的声音音调最低,即应从左向右敲击瓶子,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确的辨别发声体;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振动物体,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的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
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以及声音的特性,属于基础题。
7.【答案】B
【解析】解:A、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不合题意。
B、冰棍是固体,吃在嘴里变成液体是熔化,熔化吸热。符合题意。
C、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不合题意。
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需要吸热。不合题意。
故选:B。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熔化、升化吸热,液化放热。
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的常见的物态变化,要会用所学知识分析。
8.【答案】C
【解析】解:A、春天,冰雪消融是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
B、夏天,夏天的傍晚,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化形成的,故B错误;
C、秋天,大雾消散是小水滴汽化后,形成水蒸气散在空气中,是汽化现象,故C正确;
D、北方的冬天,树枝上的雾凇是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物态变化知识也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9.【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中的旗杆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国旗向左飘,说明此时有向左吹的风。
甲火炬火焰向左,有三种可能:
一是火炬不动,风把火焰刮向左;
二是火炬向右运动,风相对于火炬向左,把火焰刮向左;
三是火炬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火焰刮向左。
对于乙火炬来讲情况相对简单,风向左刮,要使乙火炬的火焰向右飘,只有使乙火炬向左运动,且火炬运动速度大于风速;如果乙火炬向左运动的速度等于风速,则火焰竖直向上(因为此时风与乙火炬相对静止);如果乙火炬向左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则火焰向左飘。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题目,要仔细揣摩。
【解答】
解:因为旗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么根据上面的国旗判断,风是从右向左刮的。如果乙静止不动,那么火焰的方向应该和国旗相同,而现在的火焰的方向明显和旗子方向相反,如果乙向右运动,火焰只会更加向左偏。所以,乙一定向左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比风速快,这样才会出现上图的情况。
故选:D。
10.【答案】A
【解析】解:左图为s−t图象,由A到B物体做匀速运动,从B点以后,物体静止;
右图为v−t图象,由D到E,物体做加速运动,从E点后物体速度不变,做匀速运动。
所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有AB和EF段,
故选: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速度)是一定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速度和时间的图象就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射线。
本题考查了我们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我们要学会分析图象和画图象,这是初中生必备的一种能力。
11.【答案】CD
【解析】解:AD、200页同样的纸,实际上是100张纸,因此一张纸的厚度等于200页纸的厚度除以100。故 A 错误,D 正确;
B、由于乒乓球直径的长度端点位置不易确定,因此不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故 B 错误;
C、测量铁路线长度时,用一根弹性不大的棉线和曲线重合,然后量出细棉线的长度,故 C正确。
故选:CD。
(1)对于某些长度端点位置模糊,如球体等,需要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将待测物体卡住,把不能直接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
(2)在长度的测量中,要求刻度尺应紧靠被测物体,在实际测量中,有些长度并非直线,可以借助于易弯曲但弹性不大的细棉线等,与被测物体紧密接触,然后量出细棉线的长度即可;
(3)由于测量工具精确度的限制,某些微小量,无法直接测量,在测量时,以把若干个相同的微小量,集中起来,做为一个整体进行测量,将测出的总量除以微小量的个数,就可以得出被测量的值。
本题主要考查了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属于基础题。
12.【答案】A
【解析】解:氮在常温常压下是气态,所以液氮倒入容器后迅速吸热汽化,导致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白气”,冰激凌周围的“白气”过一会消失是汽化现象。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3.【答案】AD
【解析】解:AB、甲、乙两种物质不能确定其原来的状态,不知道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故不能确定是熔点还是沸点,如果原来都是固体,甲物质的熔点可能比乙物质的熔点低,故A正确、B错误;
C、甲物质在6−10min内,温度不变,持续吸收热量,故C错误;
D、若图像是晶体的熔化图像,乙物质在6−10min内就可能是固液共存态,故D正确。
故选:AD。
晶体的熔化和液体的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此题通过图像分析考查了学生获取有关信息的能力。
14.【答案】2.004min7.5s
【解析】解:图甲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3.00cm对齐,故物体的长度为2.00cm;
图乙中,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4min和5min之间,没有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7.5s,因此秒表读数为4min7.5s。
故答案为:2.00;4min7.5s。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本题考查了刻度尺和秒表使用,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和秒表,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15.【答案】凝华 液化 乙
【解析】解:水蒸气遇强冷时会直接凝华小冰粒附着在冰块上,这就是“粉”;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雪糕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液态小液滴,即白气;
因为雪糕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许多小水珠,水珠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小水珠会下沉,故图中的乙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凝华;液化;乙。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态小水珠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小水珠会下沉。
此题要结合物体的密度大小和凝华、液化现象进行分析解答,会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中考的热点。
16.【答案】响度 3×108m/s
【解析】解:诗词“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描述声音的响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故答案为:响度;3×108m/s。
声音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真空中光速为3×108m/s。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特性、真空中的光速,属基础题目。
17.【答案】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解析】解:(1)多次改变入射光线,再观测几组反射角和入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2)当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入射时,反射光线也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反射出去,即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为:(1)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多次测量找普遍规律;
(2)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验证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此实验是初中物理的一个最基本的探究实验,应当掌握。
18.【答案】答:这个楚国人找不到剑;
故事中的记号作为参照物,人和记号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以记号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掉到江里的剑和记号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以记号为参照物,剑是运动的。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
(1)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再判断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变化。
(2)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如果选定为参照物,这个物体就假定为不动。
19.【答案】12m/ss120t
【解析】解:(1)设单程路程为s,则往返的总路程为2s,
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t甲=sv甲=s15m/s;返回所用的时间为:t乙=sv乙=s10m/s;
则往返的总时间为:t=t甲+t乙=s15m/s+s10m/s,
往返的平均速度为:v=2st=2ss15m/s+s10m/s=12m/s;
(2)以河水为参照物,即假设河水是静止的,水箱落入水中保持静止状态,船逆流和顺流时相对于河水的速度不变,木箱在水中漂流的速度相当于水的速度;
由题可知船追赶木箱的时间和自木箱落水到发觉的时间相等,即等于t(min)=60t(s),
木箱落水漂流时间为:t′=2t(min)=120t(s),漂流距离为s(m),
则木箱漂流速度即水的流速:v′=st′=s120t(m/s)。
故答案为:12m/s;s120t。
(1)设单程路程为s,往返的总路程为2s,根据速度公式得出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和返回所用的时间,进而得出往返的总时间,往返的平均速度等于往返的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
(2)以河水为参照物,即假设河水是静止的,水箱落入水中保持静止状态,船逆流和顺流时相对于河水的速度不变,因此,船追赶木箱的时间和自木箱落水到发觉的时间相等,根据速度公式求出木箱漂流速度,即为水流速度。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弄清楚以河水为参照物,河水静止,水箱落入水中保持静止状态,船逆流和顺流时相对于河水的速度相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0.【答案】静止 小
【解析】解:(1)实验中应多次测量,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故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2)斜面坡度越小,小车运动越慢,所用时间越长,故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小;
(3)实验中应分别测量小车在AB、BC、AC段的路程和时间,并计算平均速度;
小车在AB段的路程sAB=10.0cm−5.0cm=5.0cm=0.050m,所用时间tAB=2s,平均速度vAB=sABtAB=0.050m2s=0.025m/s;
小车在BC段的路程sBC=5.0cm=0.050m,所用时间tBC=1s,平均速度vBC=sBCtBC=0.050m1s=0.05m/s;
小车在AC段的路程sAC=10.0cm=0.10m,所用时间tAC=3s,平均速度vAC=sACtAC=0.10m3s≈0.03m/s;
据此设计表格如下:
故答案为:(1)静止;(2)小;(3)如表。
(1)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
(2)斜面坡度越小,小车运动越慢,所用时间越长;
(3)(3)实验中应分别测量小车在AB、BC、AC段的路程和时间,并计算平均速度,从图中小车在AB段的路程和所用时间、小车在BC段的路程和所用时间、小车在AC段的路程和所用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分别得出平均速度。据此设计表格。
本题考查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有一定综合性。
21.【答案】
【解析】
【分析】
知道了反射光线的位置(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就是法线的位置。反射光线竖直射入井内,和水平面成90∘角,根据图中标出的入射光线和水平面的夹角,易求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和入射角等大,由此求得反射角的度数。在标反射角的度数时要注意:反射角是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知道反射定律的内容,会根据反射定律完成反射光路,会根据角之间的关系计算角的大小。
【解答】
由于反射光线竖直射入井内,过入射点O竖直向下做出反射光线OB;然后作∠AOB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ON);再根据平面镜和法线垂直作出平面镜。
由图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AOB=30∘+90∘=120∘;
则反射角∠BON=12∠AOB=12×120∘=60∘,如图所示:
22.【答案】解:作出空腔B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像点B′,连接A、B′点交平面镜于点O,连接OB画出入射光线,连接AO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解析】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B点的对称点可得B点的像,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像点,可以由像点和A点确定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从而画出反射光线,并确定反射点,最后由发光点和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从而完成光路。
本题为光的反射定律与平面镜成像特点相结合的作图题,要清楚点光源、像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之间的关系,才能准确作出这一类作图题。
23.【答案】解:分别作出像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实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如图所示: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物体AB。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要注意先作出端点或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得到物体的像,用实线连接即为物体。
24.【答案】晶体 晶体熔化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92 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烧杯中的固态碘变成气态,后重新在烧瓶底部凝结成固体 将碘粒放入烧杯,将烧杯浸在正在加热的热水中,观察碘粒的状态变化。标准气压下水的最高温度为100℃,不会达到碘的熔点,即碘粒不会熔化,若出现碘的蒸气,只能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即升华所致。
【解析】解:(1)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有固定熔点,因此是晶体;该物质在4∼6min熔化时虽然在吸热,但温度不变,因此可得出结论:晶体熔化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2)图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1℃,因此示数为92℃;由表中数据可知,水在2∼3min沸腾时虽然在吸热,但温度不变,因此可得出结论: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3)图2装置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烧杯中的固态碘会升华变成气态,后重新在烧瓶底部凝华成固体;改进实验方案为:将碘粒放入烧杯,将烧杯浸在正在加热的热水中,观察碘粒的状态变化。标准气压下水的最高温度为100℃,不会达到碘的熔点,即碘粒不会熔化,若出现碘的蒸气,只能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即升华所致。
故答案为:(1)晶体;晶体熔化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2)92;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3)烧杯中的固态碘变成气态,后重新在烧瓶底部凝结成固体;将碘粒放入烧杯,将烧杯浸在正在加热的热水中,观察碘粒的状态变化。标准气压下水的最高温度为100℃,不会达到碘的熔点,即碘粒不会熔化,若出现碘的蒸气,只能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即升华所致。
(1)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点,即熔点;该物质在4∼6min熔化时虽然在吸热,但温度不变;
(2)图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1℃,图中温度计液柱在92℃;由表中数据可知,水在2∼3min沸腾时虽然在吸热,但温度不变;
(3)图2装置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烧杯中的固态碘变成气态,后重新在烧瓶底部凝结成固体;改进实验方案时只需控制加热碘粒温度不会达到碘的熔点,碘粒就不会熔化,若出现碘的蒸气,只能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即升华所致。
此题考查了晶体的概念、晶体熔化的特点、水沸腾的特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与特点等知识点。
25.【答案】解:
(1)由图知,
OA为过原点的直线,速度为一定值,
OA段的时间t1=5min=300s,这段时间通过的距离为360m,
OA段的速度:
v1=s1t1=360m300s=1.2m/s;
AB段通过的距离没有发生变化,表示在士多店买瓶饮料,
BC段的时间:
t2=12min−7min=5min=300s,BC段的路程为s2=960m−360m=600m,
CB段的速度:
v2=s2t2=600m300s=2m/s,
因为2m/s>1.2m/s,
小薇步行时的速度是1.2m/s;
小跑时的速度是2m/s;
(2)小薇全程的距离为:s=960m,
所用时间为:
t=12min=12×60s=720s,
小薇全程的平均速度:
v=st=960m720s≈1.33m/s。
答:(1)小薇步行时的速度是1.2m/s;小跑时的速度是2m/s;
(2)小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33m/s。
【解析】(1)由s−t图像的分析可知,在OA、AB、BC段时间和通过的距离,根据v=st求出各段的速度大小,根据步行速度小于小跑速度判断;
(3)根据公式v=st可求小薇全程的平均速度。
本题考查平均速度和路程的计算,关键知道要求平均速度必须知道总路程和总时间,关键是对图像的分析。
26.【答案】实像 光的直线传播 D 顺 减小物距 树叶缝隙离地面的距离不同 环境亮
【解析】解:
(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其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2)蜡烛经小孔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蜡烛形状相同,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即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成的像是蜡烛的倒立像,选D;
(3)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烛焰所成实像上下左右与烛焰相反。当烛焰按上-右-下-左-上顺序顺时针转动时,所成实像按下-左-上-右-下顺时针转动。所以它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顺时针旋转的;
(4)为了增大烛焰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蜡烛离小孔近一些;
(5)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其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树叶缝隙离地面的距离不同;
(6)如果在白天做小孔成像实验,由于周围环境光照强度太强,可能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不清晰,甚至看不到。
故答案为:(1)实像;光的直线传播;(2)D;(3)顺;(4)减小物距;(5)树叶缝隙离地面的距离不同;(6)环境亮。
(1)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通过小孔后,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这就是小孔成像;
(2)在小孔成像现象中,物体经小孔成的像的形状由物体决定,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孔的形状无关;
(3)当蜡烛沿顺时针旋转时,蜡烛上各点发出的光线也沿顺时针旋转,所成的像也沿顺时针旋转;
(4)(5)小孔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物到小孔的距离、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6)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实像的清晰度与物体亮度有关,还与周围环境光照亮度有关。
此题考查的是小孔成像现象,考查了成像原理、性质和像的变化规律,考查角度全面、新颖,是一道好题。
27.【答案】解:声音在钢铁中速度最大,在空气中速度最小,因此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顺序依次是:铁、水、空气;人耳可以分辨不同声音的条件是两个声音到达人耳的时间差大于0.1s;
能听到水和空气这两次声音的条件:s1340m/s−s11700m/s≥0.1s,解得:s1≥42.5m;
要分辨水和铁传来的声音的条件s21700m/s−s25100m/s≥0.1s,解得:s2≥255m;
①当s≥255m时,三种物质传播的声音到达听声者的间隔时间均等于或大于0.1s,则能听到三次敲击声,所以C同学的位置到敲击点的距离:s≥255m;
②255m>s≥42.5m时,水和铁传播的声音到达听声者的间隔时间小于0.1s(不能区分),但水和空气传播的声音到达听声者的间隔时间仍然等于或大于0.1s,能听到两次敲击声,所以B同学的位置到敲击点的距离:255m>s≥42.5m;
③当s<42.5m时,相邻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均小于0.1s,则只能听到一次敲击声,所以A同学的位置到敲击点的距离:s<42.5m。
答:A同学的位置到敲击点的距离:s<42.5m;B同学的位置到敲击点的距离:255m>s≥42.5m;C同学的位置到敲击点的距离:s≥255m。
【解析】根据声音在空气、水和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大小可知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顺序,人耳可以分辨不同声音的条件是两个声音到达人耳的时间差不小于0.1s;据此分别求出能听到水和空气(或水和钢铁)这两次声音的距离范围,从而可得出三个同学的距离范围。
本题有一定的难度,理解题意和利用方程求解要分辨空气和水传来的声音、水和钢铁传来的声音各自需要的距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23-2024学年天津市益中学校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天津市益中学校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共4页。
天津市和平区益中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天津市和平区益中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和平区益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天津市和平区益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