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千克、体积为1,【答案】C,【答案】D,【答案】B,【答案】重力;马德堡半球;低,【答案】定向 正 220,【答案】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从物理角度理解,这里的“重”其实质是指( )A. 质量大 B. 重力大 C. 密度大 D. 体积大 首先测定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A. 阿基米德 B. 牛顿 C. 托里拆利 D. 帕斯卡 分别浸没在水和盐水中的实心铝球和铜球已知,,它们所受浮力相等,则它们体积的大小关系为( )A. 铝球大 B. 铜球大 C. 大小相等 D. 无法确定 在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 茶壶 B. 下水道U型弯管
C. 锅炉液位计 D. 吸盘挂衣钩 “海斗号”潜水器的最大潜深达10767米,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拥有万米级深潜器的国家。当“海斗号”在万米深处继续下潜时,受到海水的( )A. 压强和浮力都增大 B. 压强和浮力都不变
C. 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D. 压强不变,浮力增大 如图所示,质量和高度都相等的均匀实心圆柱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的底面积大于乙的底面积,现按不同方法把甲、乙分别切下一部分,并将切下部分叠放到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其中可能使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的方法是( )
A. 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的质量 B. 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的体积
C. 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的厚度 D. 沿竖直方向切去相等的质量 地球周围的一层厚厚的大气由于受到的______ 作用,会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这个压强叫做大气压强.奥托格里克做了著名的______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很大.通常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______ . 导体两端的电压是导体中自由电荷做______移动的原因。物理学规定电流是从电源的______极流出的。上海地区家庭电路的电压为______伏。 钛合金是航空工业的重要材料,它的密度是4500千克/米用钛合金制造神州十一号的某零件,其体积为米则质量为______千克。若再将该零件进行打磨,其质量______,密度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某导体电阻为20欧,通过它的电流为安,5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______ 库,它两端的电压为______ 伏.当通过此导体的电流为安时,它的电阻为______ 欧.某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排开水的体积为米,该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______牛,方向竖直向______,木块的重力为______牛。小明在学习了大气压的知识后,对气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作出了猜想,下表是他根据生活现象所作出的猜想。序号生活现象影响因素关系1充气玩具充气过多易爆裂质量质量增大,压强增大2吹足气后的气球用力挤压易爆裂体积体积减小,压强增大3夏天自行车容易爆胎温度
______ ,压强增大①请在表格中划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②为了研究气体压强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他做了如下实验:用注射器密封一段空气柱,保证其温度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研究气体压强与它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活塞来改变气体的体积。已知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活塞与注射器壁之间的摩擦、活塞重都忽略不计,当地大气压为标准大气压,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时,注射器内气体的压强计算表达式为______。12③通过实验,他得到了表中一些数据: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气体______不变的条件下,______。如图所示,重为20牛的物体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在图所示电路的○内,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电键S闭合时两灯均能发光。
重为4牛的小球漂浮在液面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右图中画出它受到的浮力。
将体积为米的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求:金属球受到的浮力的大小。某导体的电阻为10欧,当它两端的电压为3伏时,求:
通过导体的电流。
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质量为千克、底面积为米、容积为米的薄壁容器内装入米深的某液体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恰好都为牛.
求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求该液体的密度、体积.
若在容器内再放入一质量为千克、体积为米的实心物块,且物块浸没.求物块静止后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增加量.“测定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实验中用______测物体的质量。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应先改变______进行研究,为了得出普遍规律,还需进一步改变______继续探究。如图所示是“验证______原理”实验的示意图。通过与两图可以得知物体所受______力的大小;通过与两图可以得到______力的大小。该实验若用漂浮在液面的物块,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验证上述原理。
为探究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利用DIS数据采集系统及若干重力G和密度已知的实心物体等器材进行实验。他们将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平底容器中如图所示,测出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表
一实验序号123456789密度重力48124812369压力 表
二:1:23:52:3F:G 分析表一中实验序号______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当物体的重力相同时,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随物体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分析表一中实验序号1、2、或4、5、6,或7、8、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_____。
小组同学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中的数据有了新发现,他们将经计算得到的部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表二中空缺的数据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
按表二中数据反映的规律推理:若浸没在水中某实心物体的密度,重力,则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______N。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生活中人们习惯说“铁比木头重”,本意是相同体积的铁和木头,铁的质量大,所以这句话的正确说法应该是铁的密度大于木头。
故选:C。
铁比木头重是指:相同体积的铁比木头重,也就是说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大。
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约定俗成的说法,要从物理角度正确理解。
2.【答案】C 【解析】解:首先用实验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托里拆利。
故选:C。
托里拆利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来大气压值,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
本题考查的是物理学史,学好物理学史,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还可以提高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3.【答案】A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实心铝球和铜球所受的浮力相等,
根据知,盐水的密度大,排开盐水的体积小,
则实心铜球排开的盐水的体积小于实心铝球排开的水的体积,
因两个球都是浸没在液体中,
所以球的体积与其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相等,则,故A正确。
故选:A。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变形公式进行比较两个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的关系,从而判定出球的体积关系。
本题考查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注意隐含条件:浸没在液体中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
4.【答案】D 【解析】解:A、茶壶的结构是:上端开口,下部连通,即是一个连通器,故A不符合题意;
B、下水道U型弯管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特点,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锅炉液位计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特点,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吸盘挂衣钩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将其固定在光滑的墙面上的,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几个上端开口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注入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内各容器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这就是连通器的原理。
本题考查连通器的原理,关键知道连通器是上端开口,底部相连的,液面静止时保持相平。
5.【答案】C 【解析】解:潜水器下潜的过程中,所处深度h增大,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因为,,水的密度不变,
所以当“海斗号”在万米深处继续下潜时,它受到的压强变大,受到的浮力不变。
故选:C。
潜水器完全进入水中后,所排开的水的体积不变,但下潜过程中,深度变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和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抓住下潜时深度变大、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是本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分析】
该题考查固体压强的大小变化,分析出压力与受力面积的变化情况,运用公式分析求解,有一定难度。
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高度相同,甲的底面积大于乙的底面积,根据柱体体积公式可知,又因为甲乙质量相等,根据公式可知二者的密度关系;
若沿水平方向切去质量相等的部分,将切下部分叠放到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判断出总重力的变化以及压力的变化,根据底面积的关系和判断出压强的关系;
沿水平方向切去体积相等的部分,根据密度公式判断出切掉的部分质量的关系,将切下部分叠放到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判断出总重力的变化以及压力的变化,根据底面积的关系和判断出压强的关系;
根据甲乙原来的质量相等列等式得出;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当切掉的厚度为时有,判断出切掉部分质量的关系,结合底面积的关系可判断出压强的关系;
沿竖直方向切去质量相等的部分,则剩余部分质量仍相等,根据密度关系和公式判断出剩余部分体积和剩余部分底面积,根据压强公式判断出压强的关系。
【解答】
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高度相同,甲的底面积大于乙的底面积,根据柱体体积公式可知,又因为甲乙的质量相等,根据公式可知。
A.若沿水平方向切去质量相等的部分,则甲乙剩余部分的质量仍相等,将切下部分叠放到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时,总质量相等,总重力相等,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因为,所以根据压强公式可知,故A错误;
B.沿水平方向切去体积相等的部分,因为,根据公式,所以甲切去部分的质量小于乙切去部分的质量,则甲剩余部分的质量大于乙剩余部分的质量,将切下部分叠放到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甲的总质量大于乙的总质量,甲的总重力大于乙的总重力,甲对地面压力大于乙对地面压力,而,根据压强公式可知,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可能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故B正确;
C.甲乙原来的质量相等,即,,因为,所以;
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相等的部分,设切掉的厚度为,则有,即切掉部分的质量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割,所以该方法实际与A项相同,则,故C错误;
D.沿竖直方向切去质量相等的部分,则剩余部分质量仍相等,因为,根据公式,所以剩余部分的体积,因为,所以剩余部分的底面积,将切下部分叠放到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总质量相等,总重力相等,对地面压力相等,因为,所以根据压强公式可知,故D错误。
故选B。 7.【答案】重力;马德堡半球;低 【解析】解:大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因此会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这个压强叫做大气压强;
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通常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低.
故答案为:重力;马德堡半球;低.
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属于万有引力的一种,大气也受重力,即大气压力;
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都是与大气压强有关的著名实验,但它们的意义和结果却有着较大的区别,一个重在验证大气压的存在,一个重在测量大气压值.
通常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低.
本题考查了大气压存在的证明、大气压值的测定的基础知识;气压与高度的关系,这些内容都是中考考查的识记性知识.
8.【答案】定向 正 220 【解析】解:电压是使导体中电荷发生定向运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物理学规定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负极流入,用电器工作时要消耗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上海地区家庭电路的电压也为220V。
故答案为:定向;正;220。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负极流入。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
本题考查了家庭电路电压、电流形成的原因和电流方向的规定以及用电器的作用,是一道基础题目。
9.【答案】减小 不变 【解析】由,可得千克/米米千克;
将金属零件打磨后质量减少;因为密度不随物体的体积、形状的变化而变化,将该零件进行打磨,它的密度不变。
已知钛合金的体积和密度,利用密度公式的变形,可求质量;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质量、体积的变化一般不会引起密度的变化。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质量、密度概念的了解与掌握,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同种状态密度相同。
10.【答案】1;4;20 【解析】解:由可得,5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
由可得,导体两端的电压:
,
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所以,当通过此导体的电流为安时,导体的电阻仍为不变.
故答案为:1;4;
知道导体的电流,根据求出5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导体两端的电压;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本题考查了电流定义式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知道导体的电阻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11.【答案】上 【解析】解:木球漂浮时受到的浮力:
,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因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木块的重力:
。
故答案为:;上;。
知道木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受到的浮力,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再根据物体漂浮条件求出木球的重力。
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
12.【答案】①温度升高;
②;
③温度;气体压强与气体体积成反比。 【解析】解:①自行车内胎充气过足,放在阳光下受暴晒,在车胎爆炸前,车胎内气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而车胎容积基本不变,即气体体积不变,气体压强变大;
②当弹簧秤的示数为F时,注射器活塞受大气压力、拉力和里面气体压力的作用,由于活塞静止,所以活塞受力平衡,则,
由可得:,所以。
③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实验次数1:;
实验次数2:;
实验次数3:;
实验次数4:;
由此可知:气体体积和气体压强的乘积为定值,即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气体压强与气体体积成反比。
故答案为:①温度升高;②;③温度;气体压强与气体体积成反比。
在爆裂前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热,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压强增大;
当弹簧秤的示数为F时,此时注射器活塞受大气压力、拉力和里面气体压力的作用,受力平衡;利用压强的公式,代入测量的数据可得出表达式;
根据表格,分析气体体积与气体压强的关系。
利用注射器测量大气压时,利用力的平衡解答,研究的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和体积的关系,利用好控制变量法,为保证温度、质量不变,要密封好气体。
13.【答案】解: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为20N,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下,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如图所示:
【解析】已知的是重力,要求画出的是压力,因此,分析时要搞清在此种状态下,重力与压力的关系,明确三要素,再确定标度,最后画出线段。
本题学生容易把力作用点画在物体重心上;压力的作用点在受压物体的表面,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不能混淆。
14.【答案】解:根据题意可知,使电键S闭合时两灯均能发光,若左边○内填入电流表,则右边灯泡不发光,若都为电流表则电源短路,绝对不允许,若都为电压变,两灯泡都不亮,故左边为电压表,右边为电流表;
如下图所示:
【解析】电流表是串联使用的,电压表是并联使用的。由于两个电灯都要发光,且两个电灯中间和两边已经连在一起,根据电路的不同连接特点可做出尝试。
本题考查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解题的关键是明白电压表是并联使用,电流表是串联使用。
15.【答案】解:在竖直方向上,木块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浮力,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木块处于平衡状态,
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由平衡条件,得:浮力的图示如图所示。
【解析】①画浮力的图示,就是把浮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画出来。
②所受浮力的大小,可以利用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求得。
③浮力的方向可以利用浮力的定义得到。
该题主要考查力的图示的画法,属于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作力的图示是初中的一个重点,应掌握,作力的图示时,应先选择一个标度,然后根据标度作图。
16.【答案】解:因为金属球浸没在水中,
所以,
则金属球受到的浮力:
。
答:金属球受到的浮力为。 【解析】浸没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公式求解
理解全浸入浸没时,,灵活运用阿基米德原理推导公式求解
17.【答案】解:通过导体的电流:
;
由可知,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
答: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3C。 【解析】利用求出通过导体的电流;
利用求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本题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和电流与电量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18.【答案】解: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由可得该液体的密度:
,
容器的重力,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与液体的重力,
则液体的重力为,
液体的质量,
根据可得液体的体积:
物块静止后容器对桌面压力的增加量:
,
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增加量:
答: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176Pa;
该液体的密度为、体积为;
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增加量为 【解析】已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容器的底面积,利用计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知道液体的深度,根据计算液体的密度;知道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可求容器和液体的总重力、总质量,又知容器的质量,可求液体的质量,利用计算装入液体的体积;
物块浸没在水中后,容器对桌面压力的增加量等于物块的重力,知道受力面积,根据求出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增加量.
本题考查了压强定义式、液体压强公式、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与液体的重力.
19.【答案】 托盘天平 体积 物质种类 【解析】解:“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其中质量用托盘天平测量,体积一般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最后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物体的密度;
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要控制物质种类相同,改变体积进行探究;
同时为了探究其规律性,应进行多次实验,所以,同时应选用多种物质进行多次实验,即还需进一步改变物质种类继续探究。
故答案为:;托盘天平;体积;物质种类。
根据公式得,测定物质的密度,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应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要控制物质种类相同,比较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为了探究规律应多测量几组实验数据,并且应测量不同种类的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
本题考查物质密度的探究过程,密度的特性是从实验得来的,因此还要求学生会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20.【答案】阿基米德 浮 排开液体重 能 【解析】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由图可知,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先测出物体的重力,然后将物体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会减小,减小的示数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根据A和C两个步骤,利用就可以测出浮力;
由与两图可以得到排开液体体积,再利用可求得排开液体重力的大小,然后比较浮力和排开液体重力的大小,从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该实验若用漂浮在液面的物块,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所以能验证上述原理。
故答案为:阿基米德;浮;排开液体重;能。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要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就要测量出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要测出浮力,就要测出物体的重力和物体浸在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因为两者之差就是浮力;
根据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浮力与重力相等进行分析。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是一道浮力的探究实验题,主要考查了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浮力的探究实验是中考的一个重点,需要掌握。
21.【答案】1与或2与5,或3与;当物体的密度相同时,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1:2;3:5;2:3;9 【解析】解:与4、2与5、3与6的重力相同,物体的密度不同,且密度越大,压力越大,可得当物体的重力相同时,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随物体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2、或4、5、6,或7、8、中的数据,压力与重力的比值相同,为一定值,可得当物体的密度相同时,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经计算得,第一组F与G的比值为1:2,第二组F与G的比值为3:5,第三组F与G的比值为2:3;
,则::4,
由表格中数据知,F::,所以F::4,则。
故答案为:与或2与5,或3与;当物体的密度相同时,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2;3:5;2:3;。
要分析重力相同时,压力与物体密度的关系,需分析重力相同,密度不同的数据;
分析表一中实验序号1、2、或4、5、6,或7、8、中的数据,根据压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得出结论;
计算出F与G的比值填入表格中;
根据F:G与:的比值关系得出结论。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在分析时要注意从数据的变化寻找规律,若大小变化相同,考虑正比关系,若相反考虑反比关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模)(含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103千克/米 3,则,【答案】C,【答案】B,【答案】A,【答案】1,【答案】连通器 b 质量,【答案】3 竖直向上 不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静安区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B,【答案】C,【答案】A,【答案】220 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米深处的压强p水,7倍,则求甲的密度ρ甲,【答案】A,【答案】D,【答案】B,【答案】电流;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