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五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练习题第1页
    第五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练习题第2页
    第五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练习题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时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奕䜣在奏折中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1.曾国藩于1861年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这反映出(  )A.洋务派希望改变封建统治 B.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是向西方学习 C.洋务运动领导者能从国家发展角度提出国家战略 D.洋务运动领导者未能认识到中外差距的实质原因2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英国制定该法案的根本目的是(  )A.控制不断扩大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弥补因白银大量流入中国造成的货币短缺 C.重建因经济危机而崩溃的国际货币体系 D.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318世纪末,童工约占西方工人总数的1/10,平均每天工作1314小时。19世纪,英法等国先后颁布一系列法律,限定童工的最低工作年龄及工作时间,并规定儿童要接受教育。1884年,伦敦防止虐待儿童协会成立。1904年,法国设立儿童福利部。这反映了(  )A.经济发展推动了立法体系的完善 B.政府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C.工业革命促使社会福利制度发展 D.儿童权利保护成为国际共识41790年代,英国的一篇文章谈到:当时工人不仅能买得起各种各样的食物,而且可以买一些一个世纪之前被认为是奢侈品的东西,如海外运来的茶、咖啡、糖、巧克力、烟草和辣椒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价格革命提升了民众的消费能力 B.工业革命改变了工人的饮食习惯 C.世界市场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D.经济发展助长了奢侈消费的风气5.奕䜣在奏折中说:“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要趁洋人乐于帮助,将外洋各种机利火器实力讲求,以期尽窥其中奥秘。有事可以御侮,无事可以示威。”这表明洋务运动意在(  )A.推动思想启蒙 B.宣扬维新救国 C.鼓励学习西方 D.实现富国强兵6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增长率,这反映出(  )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20197.9%9.6%20203.8%2.9%202112.2%16.1%2022年上半年0.8%5.6%A.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超过城镇 B.农村消费市场富含潜力 C.农民成为我国主要消费群体 D.城镇居民收入大幅减少71933年,我国工业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而农业占到了60%。另据估计,1933年全国商业人员约1171万人,是当时工厂职工人数的24倍,商业资本约为工业资本的10倍。这可说明当时中国(  )A.工业发展极为不平衡 B.工商业的殖民化倾向 C.城市化动力存在缺陷 D.受西方经济危机影响81834年,英国《经济法》明确规定接受救济的贫民必须以丧失个人尊严、自由与政治权利为代价。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贫困被认为是一种不幸,这种不幸的后果应该由社会承担。这反映出(  )A.英国社会福利制度较为完备 B.社会保障理念由道义转向权利 C.人文主义思想影响非常深远 D.贫困是工业社会发展必然结果9.下表为有关国家废除奴隶贸易时间表。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国家英国法国美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宣布废除奴隶贸易的年代1807179218181808183618201814A.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需要 B.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普及 C.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D.世界殖民体系逐步瓦解10.据调查,19051906年,北京市场上的日用杂货只有少部分土产品,多数是来自上海、广东、天津等口岸的进口机制品,种类繁多,常见的生活用品包括火柴、洋灯、钟表、棉布、衣服、毛巾、手帕、洋伞、文具、皮包等。这表明当时的北京地区(  )A.民众生活受到世界市场影响 B.受列强资本输出波及较明显 C.对外开放程度位居全国前列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于停滞1119世纪,很多英国旧的经济法规已经不再适应英国发展的需要。例如曾经保护过本国航运业的《航海条例》,在此时会导致垄断英国航运业的大商人、大船主任意提高进口原料的价格,牟取暴利。.上述现象表明,当时的英国(  )A.需要强化政府在经济领域的干预力度 B.面临着生产方式变革所带来的新挑战 C.早期殖民扩张的进程受到了严重阻碍 D.国内的阶级矛盾逐步趋向于不可调和12.如表为民国初年山东经济发展的情况(部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山东(  )时间行业企业个数19111913棉纺织业8家增加到6319121913酿酒、制糖、榨油、火柴、制蜡、制烟、皮毛制革333家增加到47619111920铁工厂33家(济南8,青岛9,博山5,威海卫、济宁各4,潍县3A.工业布局更加合理 B.民族工业得到不断发展 C.工业体系初步建立 D.列强经济侵略有所放松13.亚当•斯密(17231790)指出,任何人“都必须通过考试或者检定才能获得其在自治村落或人在自由都市从事某种职业的资格或权利”。以此提高教育程度,改善国家的状况。由此可知,亚当•斯密的上述主张(  )A.意在扩大政府管理中的民主性 B.为文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历史智慧 C.强调了地方自治中社区的作用 D.为英国反专制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141876年,淞沪铁路通车后,“华客即持照纷纷上车,并有妇女小孩”。1897年,京津铁路告成,“京城内外附近居民,威思(乘火车)到津一扩眼界,其中以旗人妇女为最多”。这表明(  )A.铁路是妇女解放的首要条件 B.中国近代化历程步履维艰 C.新式交通推动社会观念更新 D.妇女在晚清时期率先觉醒15.如图描绘的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东印度公司主导向中国出口的贸易路线,其主要贸易品是(  )丝绸机器鸦片棉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截止1938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304家。这些经济举措(  )提供了长期抗战的经济支持推动了西南地区的开发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效应对了世界经济危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2022520日电视剧《广州十三行》发布预告片。该戏塑造了“慷慨大义、十九世纪的世界首富、民族英雄伍秉鉴”的形象,引发网友争议。从伍秉鉴的履历中,你认为引发争议的点最有可能集中在他(  )A.财力惊人,拥有巨额现金,及大量地产、房产、茶园、店铺等不动产 B.在美国投资铁路、证券交易并涉足保险业务,怡和行是当时跨国财团 C.是东印度公司最大债权人,曾以强有力的措辞建议对华进行投机买卖 D.十三行怡和行行主十三行总商,捐巨款获三品顶戴,官商结合的代表18.如图为民国初期上海寄往烟台的实寄封,贴4分帆船邮票;信封背面印有“上海鸿泰永记袜机厂”的广告。这反映出当时(  )A.资本主义发展催生了近代广告业 B.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程度发展 C.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的地位 D.政府的政策助推了邮政业的改革1918941914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有所增加,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中各行业所占比例如图所示。据如图可知,当时(  )A.民族运输业的压力增强 B.中国对外贸易逆差局面扭转 C.民族工业的竞争力提高 D.列强的制造业呈现衰退趋势20.如表所示为19世纪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这表明,此时英国(  )时间发展情况1814《工匠徒弟法》被废除,出现了以传授现代生产技术原理和技能为主的技工讲习所1850英国主要工业区已创办600多所技工讲习所,受惠者超过5019世纪后半期讲习所发展为技术员阶层进行成人教育的场所,部分发展为工业学校A.高等教育形成体系 B.广泛应用科技成果 C.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D.社会转型充满潜能二.材料题(共3小题,本大题共40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造化权舆”——山东机器局1875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奏准创办山东机器局,这是近代山东最早使用蒸汽作动力,以成套的机器设备进行生产制造的大型兵工厂。丁宝桢在创办机器局中,“不使外洋一人夹杂其中”,机器设备虽购自国外,生产方式亦吸取洋法,但不使用洋匠,而完全依靠中国技术人员,自行设计厂房,安装机器和组织生产。劳动者则为市场上雇用来的自由工人,工资多寡根据技术水平决定。曾仿造出有外洋第一利器之称的马氐尼枪,为中国之首创。生产的武器一部分供应内地清军,一部分调拨给沿海炮台、驻军和水师练兵之用。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期间,该厂开足马力生产,在御侮上起了积极作用。为保证原料和燃料的供应,机器局开创初期即在章丘购买煤田办了煤矿,用新法开采。机器局不光能制造炮、枪、枪弹,也能制造锅炉、火药、电灯和电池等。1887年,山东机器局为淄川苏家堤煤井制造采煤排水机器和马达,使其成为山东省第一个使用电力采煤、抽水的矿井。机器局大门内悬挂有“造化权舆”(注:“造化”意为自然界的创造演他;“权舆”是起始的意思)匾额一块,语出洋务领袖李鸿章。1863年和1 864年,时任江苏巡抚李鸿章在致恭亲王奕䜣和两江总督曾国藩的信中说,“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一旦豁然贯通,参阴阳而配造化,实有指挥如意,从心所欲之快”。“西人制器之器,实为精巧。……海疆自强,权舆于是”。——摘编自《山东化工厂志》(第一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山东机器局发展历史的认识。(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兴太学、重选举的建议被采纳之后,尊儒、教育、选士三者之间紧密地结合起来。从此,汉朝太学、地方官学、私学等各类学校相继发展起来,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儒家经籍为基本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系统。太学是汉代中央官学的主体,这是一所学习儒家经典的高等学府。地方学校是指设在郡国的官办学校,主要任务在于奖进礼乐,推广教化,宣传孝悌等封建道德。——王建军《中国教育史新编》材料二:洋务派在创办洋务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旧人才的明显缺陷,因而迫切期望有一种既能恪守封建之道又能懂得西文西艺的洋务人才,于是,他们在不改变传统教育体制的前提下,兴办了一些新式学堂。这些学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外国语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等;一类是技术学堂,如福州船政学堂、上海电报学堂等;一类是军事学堂,如天津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广东水陆师学堂等。从这些学堂的类型,大致可以看出洋务派对洋务人才的基本要求,也可以看出洋务教育对西方文化的基本选择。——王建军《中国教育史新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学校教育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时期新式学堂的新特点,简要评价洋务运动的教育改革。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表为近代中国竹枝词节选二人小轿走如飞,跟得短僮着美农。孤轮双柄藉人推,左右低平载物来。名唤小车留古制,满街揽粉气脂光汗欲蒸,香车宝马大家乘。此问不用青纱轿,里外都一辆轻车人力拖,街衢来往急如梭。几方照公悬厢后,人以东汽车远远有声来,吩咐途人早避开。惹得乡最齐注目,这般机巧费疑猜。轮随铁路与周旋,飞往炅淞客亦仙。他省不知机器巧,艳传陆电车一动响郎当,来往行人上下忙。乘客不分男女坐,可怜坐报单新到火轮船,昼夜能行路几千。多少官商来往便,快如飞——据顾炳权主编《中华竹枝词全编》等解读上述两首或两首以上竹枝词,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1D 2A 3B 4C 5D 6B 7C 8C 9A 10B 11B 12B 13B 14C 15D 16A 17C 18B 19A 20D二.材料题(共3小题)21在鸦片战争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清政府内部的部分官僚开始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为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进行了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自救运动。山东机器局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创建的。山东机器局是山东最早采用现代化大机器生产进行生产制造的大型工厂,开创了山东近代工业先河。山东机器局由政府兴办,自主经营;企业经营管理思想先进,鼓励支持技术创新;注意生产配套设施的营建;注重利用新技术提高生产力和改善民生。山东机器局的创立增强了清政府的军事实力,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建统治,在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山东机器局采用和传播了先进生产方式,促进了山东近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21)汉代学校教育的特点:以儒家思想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走向官方化和制度化。2)洋务运动时期新式学堂的新特点:培养洋务人才,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侧重对军事技术人才的培养。评价洋务运动的教育改革:一方面培养了洋务人才,适应了当时外交和军事的需要,但学习内容仅仅局限于“器物”学习,没有深入到制度、文化等方面,也注定了洋务运动的失败。23论题:交通工具的变化与中国的近代化历程。阐述:19世纪中叶开口通商以后,火车、汽车、轮船等新式机械交通工具传入中国,日渐取代人力畜力的传统交通工具,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流动等生活方式;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和推广,使人们感受到出行的便捷,对中国人认识和接受近代工业文明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新旧交通工具的交替,使得人们的出行方式商业化、大众化程度大增,轿子等体现的等级色彩趋于淡化,促进了中国人的平等意识;新式交通工具的应用,满足了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商贸活动增多的需求,推动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总结:综上所述,交通工具的变化在社会、思想、经济等领域推动了近代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11/19 21:09:07;用户:廖彦华;邮箱:13886351761;学号:30296926

    相关试卷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随堂练习题,共6页。

    高考历史二轮微专题10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解析版):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二轮微专题10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解析版),共13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这是一份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