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 16 散文二篇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语文 16 散文二篇 课件,共42页。
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严文井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精读品味,欣赏富有哲理的语言及欲扬先抑的写法的妙处。树立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作家。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等,曾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等。议论性散文 以说理为主,也称为“哲理散文”或“哲学散文”,许多随笔、杂感都属于议论性散文。 议论性散文的写作目的主要是通过富有哲理的形象、带有感情的叙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供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思考和联想的空间。 议论性散文有双重属性:一是议论文的属性,二是散文的属性。 《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感谢生命,并以自己全部热情回报生命。臼齿( ) 兴味( ) 洗涤( ) 茸毛( ) 牛犊( ) 1.读准字音jiùxìnɡdírónɡdú臼齿:蔓延:凋谢:2.解释词语哺乳类或似哺乳类动物位于颔末端,较大的、以研磨为用途的牙齿。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草木花叶)脱落。 认真听读,初步感知文章内容。1.作者对生命有哪些感悟?这些感悟矛盾吗? 作者先是感悟到生命的易逝,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又感悟到生命的永久,个体的生命终将以新的形式永久存在。 这些感悟并不矛盾。就个体而言,生命是脆弱的,易逝的;就生命的整体而言,它又是延绵不绝的,永久存在的。 2.给文章划分层次,概括每个部分的含义。 第一部分(1):谈生命的易逝,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第二部分(2~4):正面论述“永久的生命”这一话题。第三部分(5):高度赞美生命的永恒。1.怎样理解“生命自身”的不朽? 作者把生命比作“地面上的小草”,虽然卑微、柔弱,但是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生命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2.“分开来”“合起来”分别指什么? “分开来”是指生命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 “合起来”是指那些个体虽然消逝了,但生命却永远存在。 3.如何理解“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凋谢”指个体生命陨灭,“不朽”指生命现象永存。 “奇迹”指个体生命与生命集合体在易逝与永存方面相差甚大,却又都是生命,这令人惊奇;也指“凋谢”和“不朽”本来不可调和,却又同时上演着协奏曲,让人慨叹。1.课文开始说“我们都非常可怜”,后来又说“这就是奇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生命的易逝,感情转入低谷;接着用“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一转,描写生命的神奇;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要以爱情来赞美生命,给人以磅礴的力量。这样前后对比,把对生命的思考引向更深层次,同时使行文有了波澜,更能够打动人心。 感叹生命的神奇,揭示生命的规律,又为这一规律而欢呼。暗示着一个意思: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戕害生命的暴君必将被充满生命力的人民打倒。2.怎样理解“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3. 怎样理解“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生命像花朵一样,最终必将凋零。但是,生命的意义不是去哀伤,而是在凋零之前,给世界以色彩和芬芳,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样的生命,将和世界一起,获得永存。1.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1)条理清晰,层层深入。 由叙述生命的外在表现到揭示生命的内在本质,再到歌颂生命的神奇力量。作者情感的表达也由悲观无奈到豁达乐观,最后到对生命的由衷赞叹。(2)欲扬先抑,凸显主旨。 本文先谈个人生命有限,感到无奈;再谈生命的永久,赞叹不已;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作者感情层层递进,达到高潮。1.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2.本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1)对比。“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 将“生命”和“衬衣”相对比,突出表现了“智者对此也无能为力”。2.本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2)比喻。“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 把“生命”比作“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具体生动地表现出个体的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却是永无休止的。 因为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1.作者为什么赞美生命?2.归纳本文的主题思想。 这篇议论性散文书写了生命的卑微、柔弱、易逝,但它又是永久的、充满希望的,我们应该赞美生命,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感谢生命、回报生命。 1.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生命的理解,再谈谈读完此文后我们该如何正确地对待生命。 2.你对生命有哪些思考?请用比喻的修辞,写几句话和同桌交流。Part 01我为什么而活着罗 素Part 01理解作者活着的理由,感受作者博大的胸怀。体会“总—分—总”的行文结构。思考“你为什么而活着”。 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20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品有《幸福之路》《西方哲学史》等。遏制( ) 飓风( ) 濒临( ) 震颤( ) 俯瞰( ) èjùbīnchànkàn1.读准字音遏制:濒临:震颤:俯瞰:死寂:2.解释词语阻止,禁绝。挨紧、临近。颤动,使颤动。俯视。非常安静,没有一点儿声音。 认真听读,初步感知文章内容。朗读全文,说说作者一生为什么而活着? 第一,对爱情的渴望;第二,对知识的追求;第三,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作者用“纯洁”“强烈”两个词来形容这三种感情,它们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怎样理解“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的含义? 这句话运用了形象的比喻,表明了这三种感情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追寻、奋斗的原动力,在给他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不安和痛苦。理想很美好,但是现实很残酷。作者因为追求理想,在现实中遭遇各种困窘,最严重时则接近绝望,强调追求过程的艰难。其中“深深的苦海”指苦难深重的社会现实,这是形象的说法。1.“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爱情和知识把“我”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又使“我”把目光投向了现实世界,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2.“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作者的这三种感情有没有内在的逻辑顺序?) 这三种感情是按照境界、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排列的。对爱情的追求是人最本能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望则进了一层,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则升华到了博爱的境界。3.“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我活着值得。”(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罗素胸怀广阔,勇于担当,要为解除天下百姓的苦难而活着,因此付出辛苦是值得的。(2)罗素不以苦为苦,而以苦为乐,因此痛苦的生活是值得的。3.“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我活着值得。”(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苦中伴随着乐,征服了苦难也会产生胜利的喜悦,因此苦乐相伴的体验是值得的。(4)虽然最终没能减轻人类的不幸,甚至自己也深受其害,但毕竟努力过,奋斗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1.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文章的结构特点:总—分—总。第一部分(1):总说。第二部分(2~4):分说。第三部分(5):总结。2.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1)本文采用直接说理的方式,直抒胸臆,简洁明了,以其内在的思想力量打动人心,以其立意的高远令人折服,是哲理散文的典范之作。(2)行文既有严密的逻辑性,又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善于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富有表现力,生动感人。从作者的追求中,可以看出罗素是个怎样的人? 罗素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关怀的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他的胸怀充满正义、良知、睿智、温情,多姿多彩,博大精深。本文在平淡质朴的叙述中,充分显示了作者博大的情怀和崇高的人格。(有爱心,有责任心,敢于奉献自己,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胸怀宽广,精神崇高等。) 作者的三种感情哪一种最能引起你的共鸣?你最赞同作者的哪一观点?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