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6876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68763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68763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共11页。
2022年新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1分)1.(本题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是( )A.婆娑(suō) 潜滋暗长(qián) 主宰(zǎi) 倔强挺立(juè)B.开垦(kěn) 无边无垠(gěn) 倦怠(dài) 虬枝(qiú)C.锤炼(chuí) 秀颀(qí) 外壳(qiào) 恹恹欲睡(yàn)D.毡子(zhān) 旁逸斜出(yì) 泛出(fàn) 坦荡如砥(dǐ)2.(本题3分)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云霄 白齿 蔓延 混为一体B.繁忙 嘲讽 渴望 闲情逸志C.想象 振颤 威力 煞费苦心D.际遇 消逝 愉悦 苦思瞑想3.(本题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B.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外形憨态可掬,寓意丰富深刻,深受大家喜爱。C.人类生命的诞生、孕育和成长这一过程总是充满无数的惊喜和意外。D.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让许多学生都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4.(本题3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专家建议:不要吃很脆的四季豆,要煮烂一点,需要二、三十分钟。B.电影《长津湖》广受好评,你是打算周末到电影院看呢?还是寒假之后再在电视上点播?C.郑板桥做官期间,关心民生疾苦,曾赋诗“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D.品读汪曾祺的散文,好像在和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长者谈话。5.(本题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场球赛战况胶着,两队的表现毫无亮点,令观看比赛的观众们恹恹欲睡。B.万物都在油然而生,正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时节。C.这条路坦荡如砥,一眼望不到尽头。D.白杨树所有的丫枝绝不旁逸斜出,一律向上,紧紧靠拢,成为一束。6.(本题3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古人的年龄有时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始龀指刚换牙,指七八岁。B.“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一句的主干是:我看见过开花。C.《昆明的雨》虽未用大量笔墨直接写雨,却表达了汪曾祺对昆明的雨以及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D.杜甫《望岳》里“阴阳割昏晓”中的“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7.(本题3分)我们写作一段话,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段话可以有很多句子,可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B.写完后先浏览这段文字,看看写的内容是否保持了话题的统一。可以加写一个中心句来统领整段话。C.修改时,调整不合理的句子顺序。比如,可以把具体的例子放在要表达的观点后面。D.重写时,可以补充一些关联词、提示性语句、过渡句等,使句子之间衔接自然。 二、句子默写(共8分)8.(本题8分)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②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③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④大漠孤烟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耕不吾欺。(陶渊明《移居(其二)》)⑥ 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⑦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弘景《与谢中书书》) 三、综合性学习(共10分)9.(本题10分)在“君子自强不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整理出下面的材料,请你运用这些材料完成有关问题。材料一:名人名言人活着总是有趣的,即便是烦恼也是有趣的。——亨利·门肯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奥斯特洛夫斯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普希金材料二:名校校训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1)材料一从哪些角度对我们的生活做了指导?(2)材料二是两所学校的校训,请你任选一则校训,说说其中的内涵,并为自己的学校拟一则校训。 四、现代文阅读(共27分)(本题12分)萧萧白杨许冬林①白杨树是我见过的生长得最专注的树了。树干挺拔向上,像毛笔的中锋,笔直指向天空。那些丫枝里,没有一个逃兵,哪怕一点异心都没有。看着那样统一步调的丫枝,在主干的统领下,奔向同一个方向,会让人心底涌起“忠诚”两字。②和白杨相比,感觉南方的树木是娇生惯养的。南方有佳木,它们枝叶蓊郁,八方伸展,是一副柔媚多情的姿态。而白杨呢,它大约是乔木中的君子,行坐端庄,穆穆临风。③以前读到“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我以为白杨秋风是一幅仓皇晦暗的画面。“萧萧”是白杨在风里落叶的声音——长风浩荡,秋色肃杀,和落叶一起沉寂于大地的,还有永不复返的生命。《古诗十九首》里,白杨就这么萧条冷落,似乎一直在很悲剧地落叶。④后来做中学老师,给学生上《白杨礼赞》,依旧将信将疑,以为作者是怀着主观偏见,生生把晦暗苍凉的白杨给提亮了。直到亲眼看见,才惊觉白杨原来不那么萧索。⑤在新疆,秋日朗照的天空下,看到水渠边的一排白杨树,我竟然也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的茅盾先生一样,惊奇地叫了一声。⑥白杨实在英挺,是纤尘不染的那种英挺伟岸。⑦“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风吹白杨,万叶翻动,萧萧有声。西北地区的树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叶子要稀一点。叶子的间隙里,风可以张开膀子穿过去。不像南方的树,叶子太密太厚,永远是荷尔蒙旺盛的青春期,风一吹,声音模糊得没有重点。⑧我喜欢白杨,喜欢它的这种疏朗与简洁,就像难得一遇的谦谦君子,儒雅、低调,懂得节制欲望,与攘攘①尘世总是保持一段距离,可又是有力量的。我站在白杨下,听风吹白杨,感觉像是站在楼兰遗址的颓墙前,虔诚地倾听古人浑厚庄严的歌谣。⑨白杨入画。但不是中国水墨,而是西洋油画。西北无边无际的阳光下,白杨被照得通体明亮,气宇轩昂。叶子翠绿,树干纯白,色彩饱和度强。而西洋油画,用色饱满,适宜画白杨。在油画框里,白杨用枝干和茂盛的叶子,来表达阳光醇厚,表达天空高远。⑩去交河故城时,我在吐鲁番的一条路边停下,特意下车,亲手抚摸了一棵白杨。⑪交河故城是唐朝安西都护府遗址,在吐鲁番。安西都护府是唐代西战的最高军政机构,首任都护是乔师望,他是唐朝将领,庐陵公主的驸马。后来接任的郭孝恪击败龟兹后,把安西都护府从交河城迁到了龟兹,即今天的新疆库车县。此后,都护府在唐蕃战火中几失几守,最后府衙基本稳定在龟兹。王维有《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诗里的安西,已经是位于龟兹的安西都护府了。⑫在唐代,从长安望向安西都护府,那是山长水阔,黄沙漫天。那些远赴西北镇守边塞的文武官员,那些鞍马风尘夜夜望乡的中原士兵,一定在不遇故人的孤独中,用白杨的葱茏喂养着乡思和希望。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边塞诗人岑参写出了边地苦寒却也雄奇的大观。那时,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岑参第二次出塞任职。新的守边人来了,老的守边人回去,一拨拨人马轮换,用人之颠沛换国之长安。岑参来给他的前任武判官送行,“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那时,西北的白杨一定落光了叶子,在漫天风雪中伫立成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样子。⑭当春天来临,交河故城的城墙下桃花盛开。一千多年前的春天,白杨也在春风里萌发新叶。我想,那些一拨拨来过西北、驻守过西北、穿越过古丝绸之路的人们,是否在深深孤独中,慢慢就散发出白杨的气质?⑮如果有白杨,又何惧大地空旷。(《散文》,2019.06有删改)【注】①攘攘:世人追名逐利的样子。10.(3分)请谈谈作者认为西洋油画比中国水墨更适合画白杨的原因。11.(3分)作者和茅盾看到白杨树都“惊奇地叫了一声”,茅盾是因为恹恹欲睡之感被傲然挺立的白杨惊醒,而作者是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分析原因。12.(3分)第⑪段作者为什么要引用王维的诗?13.(3分)请结合文本分析第⑭段画线句中“白杨的气质”的内涵,并联系当今一则事例谈谈你的感想。 (本题15分)阅读文章,完成问题。背影(节选)①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②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 )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14.(3分)这两段写父亲送别我的情景,其中写了父亲的以下行为:( )→讲价钱→拣定椅子→( )→嘱托茶房→( )→( )→告别离去15.(3分)文中括号内应填入的动词恰当的是( )A.弯 吊 缩 拉 B.俯 攀 勾 搀C.探 攀 缩 搀 D.伏 吊 勾 扶16.(3分)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正确的是( )A.“扑扑身上的泥土”是因为刚才爬月台时蹭了一身土,父亲喜欢洁净,所以扑扑身上的泥土以后心里就轻松了。B.“泥土”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轻松”是因为买的橘子并不太重,父亲在暗示儿子自己并不累,是父亲一片爱子之心的自然流露。C.“泥土”表明当时的环境很脏,“轻松”是说父亲为能给儿子买来橘子而感到心满意足,同时在暗示儿子自己并不累。D.“泥土”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轻松”说明不是真轻松,是说父亲为能给儿子买来橘子而感到内心满足,是父亲一片爱子之心。17.(3分)“我”看到父亲艰难地爬上月台的样子,“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说说作者此时此刻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感受?请进行简要分析。18.(3分)选文最后一句“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好,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明理由。 五、课外阅读(共16分)(本题16分)文言文阅读故事两则向有友人馈朱鲫①于孙公子禹年②,家无慧仆,以老佣往。走送之,及门,倾水出鱼,索盘而进之。及达主所,鱼已枯毙。公子笑而不言。以酒犒佣,即烹鱼以维飨③。既归,主人问:“公子得鱼,颜欢慰否?”答曰:“欢甚。”问:“何以知之?”曰:“公子见鱼使欣然有笑容,立命赐酒,且烹数尾以犒小人。”主人骇甚,自念所赠颇不粗劣,何至烹赐下人。因责之曰:“必汝蠢顽无礼,故公子迁怒耳。”佣扬手力辩曰:“我固陋拙,遂以为非人④也!登公子门,小心如许,犹恐筲斗不文⑤,敬索盘出,一一匀排而后进之,有何不周详也?”主人骂而遣之。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①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注释】①朱:红鲫鱼,一种名贵的观赏鱼。②孙公子禹年:孙禹年,淄川人,清代顺治年间兵部尚书之子。③飨(xiǎng):用酒食款待。④非人:不懂事理的人。⑤筲(shāo)斗不文:用小水桶盛着鱼,不够体|面。筲斗,小水桶。⑥铛(chēng)臼:煎茶用具。19.(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走送之 走:跑B.自念所赠颇不粗劣 念:思念,怀念C.手自烹进手 自:亲自用手D.贵官执盏一拱曰 执:拿着,握着20.(3分)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主人骂而遣之A.久之,目似暝(《狼》)B.得一人之使(《穿井得一人》)C.晓之者曰(《杞人忧天》)D.山川之美(《答谢中书书》)21.(3分)下列句子中,与“何以知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陋室铭》)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C.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22.(3分)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佣人把鱼摆在盘中献给孙公子,公子很高兴,但没说话,让人拿酒烹鱼款待老佣人。B.老佣人认为自己做得很有礼节,对主人的责备很不满意,极力辩解;主人非常生气。C.灵隐寺有位以茶闻名的僧人,存了不同等级的茶叶,用来招待不同的客人。D.僧人煮了上等好茶献给贵官,希望得到称赞,哪知这位贵官却不懂得茶叶的优劣。23.(4分)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向有友人馈朱鲫于孙公子禹年。(2)既归,主人问:“公子得鱼,颜欢慰否?” 六、诗歌鉴赏(共8分)(本题8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浣溪沙晏 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24.(4分)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小园香径独徘徊”写出了作者在遍地落花和溢满花香的小路上独自徘徊的孤独和失落,与词中的“去年天气旧亭台”相呼应。B.从“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可以看出本词是怀人之作。C.通过对早春时节,日落时分,物候的变化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对年华流逝的感伤之情。D.“一曲新词酒一杯”表明词人常常饮酒助兴,尤喜填词,歌咏自己富贵闲适的生活。25.(4分)赏析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七、作文(共30分)26.(本题30分)按要求作文。请以“我有一个__________的同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要抓住人物特点;③不少于600字;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1.D2.A3.B4.D5.B6.B7.A8. ①山随平野尽 ②绿杨阴里白沙堤 ③芳草萋萋鹦鹉洲 ④长河落日圆 ⑤衣食当须纪 ⑥感时花溅泪 ⑦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9.(1)这三则名人名言对我们怎样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烦恼、挫折与失败做了指导,还对我们怎么完成人生目标,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做了指导。(2)【示例一】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希望清华学子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像君子一样不屈不挠、胸怀宽广。【示例二】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鼓励复旦学子吸取知识的精华,坚定志向;脚踏实地,有所作为。自拟校训:创新求实,报效祖国。 10.因为阳光下,白杨被照得通体明亮,叶子翠绿,树干纯白,色彩饱和度强。而西洋油画用色饱满,所以适宜画白杨。 11.因为终于亲眼见到了喜欢的白杨,看到了它的挺拔高俊,见证了它毫无晦暗苍凉之色,且它的“疏朗与简洁”深深吸引了“我”。一声惊叫,完全是兴奋喜悦之声。 12.引用王维的诗,证明“此时的安西,已经是位于龟兹的安西都护府了”;引用诗句,增强了文章的文学韵味。 13.“白杨气质”指的是:忠诚,耐得住寂寞,傲岸挺拔,坚强不屈,默默奉献。【示例】袁隆平院士扎根农田,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农田与科研一线。他不为名利,不求热闹,只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坚强不屈。他种的是“稻子”,可谁又能说他的形象不像一棵参天的白杨呢? 14. 照看行李 嘱咐我路上小心 穿过铁道/爬过月台 买橘子 15.C 16.D 17.我此时百感交集,理解、愧疚、感激、担忧等,“我赶紧拭干了泪”是怕父亲见我这样而担心。“怕别人看到”是因为自己觉得自己是男人,不应该轻易流泪。 18.从内容方面,表明是第二次流泪,同时突出了作者和父亲离别时对父亲依恋、感激和敬爱之情;从结构方面来看照应文中“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19.B 20.C 21.A 22.A 23.(1)从前有位朋友赠送红鲫鱼给孙禹年公子。(2)(老佣人)回来后,主人问(他):“公子收到鱼,很高兴吗?” 24.D 25.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感情浓郁,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高意深刻,发人深省,揭示了人生易逝,轮回无穷的人生哲理,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26.略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