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38页未读,
继续阅读
第五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第五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课件,共46页。
天津沿海海平面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2003~2016年期间天津沿海海平面上升的平均速率可达10mm,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2012年天津沿海海平面最高,比常年平均海平面高100mm。 澳大利亚山火,于今年2月成功熄灭。这场火灾燃烧了长达210天,引发了严重的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 今年年初,东非国家遭遇了70年不遇的特大蝗灾,令受灾国近2000万人面临严重的粮食安全问题。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第五章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获取资源超过环境再生能力排放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环境问题类型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1、 全球性环境问题思考:观察全球气温的变化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的关系,你能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①全球变暖 近些年来,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这种气温变化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呈正比关系。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二氧化碳消耗减少思考:为什么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自然原因:处于间冰期,气温较高。全球变暖从图中能看出二氧化碳增加还有其他原因吗?HELP ME!全球变暖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森林面积大量减少。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城市;使各地干湿情况发生变化。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什么是酸雨?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酸雨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 工厂排放的含硫污染物进入大气层后,与水汽结合形成亚硫酸和硫酸,从而使雨雪等呈现出较强的酸性,降落到地面即为酸雨。 ②大气污染与酸雨大气污染与酸雨分布区图7 世界主要酸雨分布区欧洲、北美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酸雨为何我国南方的酸雨比北方的严重呢?3、南方降雨多,产生酸雨的机会多。 1、我国江南的各大城市大多燃烧的是高硫含量的煤;2、南方多丘陵地形,且风速小于北方,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而北方地形平坦辽阔,风力较强,易于气体的扩散;大气污染与酸雨( PH<5.6 )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使河湖水、土壤酸化;腐蚀建筑物;危害人体健康对燃料进行脱硫处理;鼓励使用新能源。分布欧洲、北美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人口激增和自然资源利用不当,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过度农垦、过度放牧和水资源利用不当等方面。③土地荒漠化图10 世界土地荒漠化分布 近年来,全球1/4陆地受到土地荒漠化的威胁。荒漠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区表1 全球部分物种数目与濒危情况④生物多样性锐减图11 北京南海子公园里的 世界灭绝动物石碑 原因: 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大规模开垦挤占生物栖息地、环境污染等行为在不断地对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产生消极影响,图12 南极上空臭氧空洞变化图⑤臭氧层破坏读图思考:从1979年到2012年南极臭氧层空洞的面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臭氧层破坏人类大量使用氟氯烃等制冷剂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加,致使皮肤癌发病率上升;危机海洋生物生存禁止或减少氟氯烃的使用和排放2013年9月,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根据以上资料,你能试着列表归纳这几种全球性环境问题吗?燃烧化石燃料排放酸性气体欧洲、北美我国长江以南毁林,河湖酸化 土壤酸化农业减产 腐蚀基础设施减少人为酸性气体排放人口激增资源利用不当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区土地沙化或退化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土地、水资源破坏栖息地过度捕猎全球物种灭绝生态系统失衡制定法律法规建立自然保护区氟氯烃的排放全球南极上空明显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健康研制可替代氟氯烃的化合物二、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特点:全球性长期性复杂性有些,超越国界和地域界限,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 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等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聚居地的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的集中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哪一个更为严重?并简要说明原因。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为严重发展中国家一般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环境污染 发展中国家—生态破坏习题巩固 1.读下面漫画图,有关其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谁能补伞 ②何处安家 ③罪证 ④救援 A.①—臭氧层破坏,危害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 B.②—森林破坏,使地球生态系统受损 C.③—生态破坏引发的水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D.④—全球变暖使地球生态系统受损C习题巩固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据此完成2~3题。2.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 B.平流层气温降低C.酸雨区面积缩小 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3.保护臭氧层的有效对策是( )A.建立大范围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B.各国共同行动,联合治理酸雨和汽车尾气污染C.各国共同行动,禁止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D.严格控制发达国家CO2的排放量BC能缓解全球变暖酸雨是人类活动释放氮氧化物和硫化物所致能缓解全球变暖习题巩固全球气温升高和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据此,完成4~5题。4.就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100年内地球环境的潜在影响,表述不正确的 是( ) A.山地0℃等温线上移 B.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 C.全球将普遍变得干旱 D.海平面将上升5.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多种原因中,难以人为改变的是( ) A.高消费、高浪费、大排放的生活方式 B.对资源、能源的掠夺性开采 C.生产工艺水平低 D.自然资源的有限承载力CD习题巩固 “API”的意思是空气污染指数。我国的空气质量的形势报告检测指标有:总悬浮颗粒物(TSP)、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据此,完成6~7题。6.API的大小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但也与一定的大气状况相关联。下列大气状况能促使API增大的是( ) A.晴朗无风的天气 B.大风阴雨天气 C.空气强烈对流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7.近年来,我国北方城市在春季时,总悬浮颗粒物(TSP)明显偏高的原因主要是( ) A.大量燃烧煤炭用于取暖 B.沙尘暴时有发生 C.春耕播种,土地裸露 D.春运高峰,交通流量剧增AB习题巩固下图表示人地关系的三种不同观点,读图回答下列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观点一产生于人类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代B.观点一体现了人地关系的协调C.观点二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D.观点二认为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9.下列做法或说法不符合观点三的是(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退耕还林,退耕还牧C.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D.涸泽而渔,焚林而猎DD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一、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低下且发展较慢水平有很大的提升有了极大的发展空前发展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采集和渔猎,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人类大规模地开发利用资源,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资源和能源的大规模使用,是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寻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提出可持续发展阅读课本P125-126内容,完成以下表格填空。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改造自然谋求人地协调征服自然崇拜自然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出了偏差,人类要想继续生存和发展的话,就必须改变目前的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2、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含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机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3、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文明消费。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可持续发展4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物种之间地区之间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持适度人口规模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全球合作公众参与二、 可持续发展的途经可持续发展的途经阅读思考1.环境问题为什么会造成人地关系紧张的局面?2.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哪些途径?①思想观念层面上的②社会行为层面上的①转变观念②调整行为③加强国际合作转变观念1、发展观2、资源观3、环境观4、伦理道德观5、消费观调整行为1、政府行为2、市场行为3、公众行为加强国际合作清洁生产“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可持续发展的途经习题巩固 常理,鸭子长得越快鸭农越赚钱。但在湖北云梦、京山等地,一些鸭农却养起了“慢生鸭”,让鸭子在自然环境中捕食,辅之以麦麸、玉米、谷糠和青饲料。这样养的鸭比用有添加剂的浓缩饲料喂养的鸭晚2个多月才能出栏,但肉质好,价格高,成为更有赚头的绿色食品。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慢生鸭”饲养者在利于消费者健康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2.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使用剧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AB习题巩固 食品安全越来越令人担心:馒头里加增白剂,各种食品里加糖精、香精等,这些对人体都是极其有害的。近期全国各地屡有食源性疾病的报道,进一步增加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据此,完成1~2题。1.关于餐桌污染产生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食品添加技术越来越发达 B.人们不良的消费和饮食习惯 C.增加添加剂可提高食品质量 D.食品添加剂有利于食品保存和提高营养价值2.餐桌污染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安全性原则BB习题巩固读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图,完成1~2题。1.工业化起飞阶段人们最容易忽视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是( )A.发展观 B.环境观C.伦理道德观 D.消费观2.可持续发展要靠公众行为的调整才能得以实现,下列属于公众应该做的事情是( )A.购买包装考究的商品B.为了节省时间,使用一次性筷子、杯子、快餐盒、打火机等C.选购无氟冰箱、节能荧光灯等D.绝对不用一次性物品,包括注射器等BC习题巩固 《哥本哈根协议》坚守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原则,强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维护了应对气候变化“双轨制”谈判底线,敦促发达国家强制减排以及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0题。10.“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D.持续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A习题巩固4.巴伯在其《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 一书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该定义偏重于可持续发展的( ) A.生态属性 B.社会属性 C.经济属性 D.环境属性5.人类发展不应危及其他动物的生存,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 D.平等性原则CB习题巩固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联合国召开的一系列环境会议为契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据此,完成6~7题。6.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后代积累巨大财富 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大力发展经济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保持负增长,以减轻社会压力 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7.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A.开垦丘陵、山地地区的荒坡,发展立体农业 B.退耕还林、还草,排干沼泽,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C.为减少“赤潮”的发生,沿海地区实行休渔制度 D.建立人工绿洲生态系统是绿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DD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