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4.4 免疫学的应用-高中生物 课件+练习(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4.4 免疫学的应用.pptx
    • 练习
      4.4 免疫学的应用(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 练习
      4.4 免疫学的应用(练习题).docx
    4.4 免疫学的应用第1页
    4.4 免疫学的应用第2页
    4.4 免疫学的应用第3页
    4.4 免疫学的应用第4页
    4.4 免疫学的应用第5页
    4.4 免疫学的应用第6页
    4.4 免疫学的应用第7页
    4.4 免疫学的应用第8页
    4.4 免疫学的应用(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1页
    4.4 免疫学的应用(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2页
    4.4 免疫学的应用(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3页
    4.4 免疫学的应用(练习题)第1页
    4.4 免疫学的应用(练习题)第2页
    4.4 免疫学的应用(练习题)第3页
    还剩3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人教版 (2019)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完美版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人教版 (2019)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完美版课件ppt,文件包含44免疫学的应用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44免疫学的应用练习题docx、44免疫学的应用ppt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章 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

    一、单选题

    1.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临床特征为全身出现丘疹、水疱,接种VZV减毒活疫苗是预防水痘传播的有效方法。抗蛇毒血清含特异性抗体,具有中和相应蛇毒的作用,用于被蛇咬伤者的治疗。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接种VZV减毒活疫苗属于免疫治疗中的增强免疫疗法

    B.接种VZV减毒活疫苗比注射抗蛇毒血清获得的免疫力时间更短

    C.抗蛇毒血清中的抗体能和相应蛇毒中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D.抗蛇毒血清使用后,相同蛇毒再次入侵机体时抗体能迅速增殖

    【答案】C

    【分析】疫苗属于抗原,常见的疫苗有减毒活疫苗、灭活病毒疫苗、重组蛋白疫苗、重组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

    【详解】A、接种VZV减毒活疫苗起到免疫预防的作用,A错误;

    B、接种VZV减毒活疫苗属于抗原,抗蛇毒血清中含有抗体,故接种VZV减毒活疫苗比注射抗蛇毒血清获得的免疫力时间更长,B错误;

    C、抗蛇毒血清中的抗体具有特异性,故能和相应蛇毒中的抗原特异性结合,C正确;

    D、抗蛇毒血清含有抗体,使用后失去活性,相同蛇毒再次入侵机体时抗体不能迅速增殖,D错误。

    故选C

    2.近日,国外某地的废水样本中被检测出了脊髓灰质炎病毒,该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炎属于急性传染病。脊髓灰质炎滴剂是一种减毒的活疫苗,可预防小儿患脊髓灰质炎。口服脊髓灰质炎滴剂后机体内不会出现的过程是(    

    A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

    BB细胞在活化后合成并分泌大量抗体

    C.辅助性T细胞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

    D.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

    【答案】B

    【分析】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产生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详解】A、脊髓灰质炎滴剂是一种减毒的活疫苗,不具有侵染特性,但具有抗原特性,因此进入机体后会引起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A错误;

    B、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而B细胞在活化后增殖并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与题意相符,B正确;

    C、脊髓灰质炎滴剂作为一种抗原进入机体后会引起辅助性T细胞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与题意不符,C错误;

    D、脊髓灰质炎滴剂作为一种抗原,会被抗原呈递细胞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进而引起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与题意不符,D错误。

    故选B

    3.中国国药集团生产的新冠灭活疫苗是通过先培养出新型冠状病毒,然后通过加热或者加入化学试剂的方法,将其灭活后制成的疫苗。美国辉瑞公司生产的新冠mRNA疫苗是先人工合成含有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mRNA,然后注入人体,通过在mRNA外包裹的脂质纳米颗粒进入细胞直接进行翻译,形成相应的抗原蛋白。 我国陈薇院士团队合作研发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腺病毒载体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是以腺病毒作为载体,携带一定量的病毒基因片段感染人体,从而达到免疫的效果,重组腺病毒在结构上比较稳定,实验证明,腺病毒DNA保持在染色体外(除卵细胞外)。图1为腺病毒载体疫苗研制部分示意图,图2为腺病毒载体疫苗进入人体细胞的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灭活疫苗对于生产的安全要求高于RNA疫苗

    B.灭活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种类多于RNA疫苗

    C.腺病毒载体疫苗进入人体细胞时不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

    D.腺病毒载体携带的S蛋白基因在人体细胞内能表达S蛋白

    【答案】C

    【分析】1、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2、疫苗接种,是将疫苗制剂接种到人或动物体内的技术,使接受方获得抵抗某一特定或与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借由免疫系统对外来物的辨认,进行抗体的筛选和制造,以产生对抗该病原或相似病原的抗体,进而使受注射者对该疾病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详解】A、生产灭活疫苗需要对病原体进行灭活,对于生产的安全要求高于RNA疫苗,A正确;

    B、灭活疫苗的病原体表面不只有一种抗原,RNA疫苗只能合成特定的抗原蛋白,故灭活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种类多于RNA疫苗,B正确;

    C、据图可知,腺病毒载体疫苗进入人体细胞时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C错误;

    D、腺病毒载体携带的S蛋白基因在人体细胞内能表达S蛋白,S蛋白是新冠病毒侵染宿主细胞的关键蛋白,可以作为抗原,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D正确。

    故选C

    4.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某小组利用患狂犬病的兔的脊髓提取物进行下列实验:将新鲜的提取物注射到正常兔甲体内,甲患病;用干燥了14天的提取物注射到正常兔乙体内,乙不患病:一段时间后,再向乙注射新鲜的提取物,乙不患病。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兔感染狂犬病毒后,脊髓中的细胞内含有狂犬病毒

    B.干燥了14天的提取物中的病毒失去了作为抗原的特性,不再致病

    C.甲接受注射后,体内能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D.乙接受第二次注射后,体内抗体产生的速度比第一次注射后快

    【答案】B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患狂犬病的兔的脊髓提取物中含有狂犬病毒,因此注射到甲体内,甲患病;用干燥了14天的提取物注射到正常兔乙体内,乙不患病,说明提取物中的病毒失去了致病性;一段时间后,再向乙注射新鲜的提取物,乙不患病,说明乙体内存在抗体和记忆细胞,同时也说明了干燥了14天的提取物没有失去抗原的特性。

    【详解】A、病毒属于胞内寄生物,兔感染狂犬病毒后,病毒通过体液进入细胞,因此脊髓中的细胞内和细胞外液均含有狂犬病毒,A正确;

    B、由题意可知,将干燥了14天的提取物注射到正常兔乙体内一段时间后,再次注射新鲜提取物,乙并未患病,可知干燥了14天的提取物中的具有病毒的抗原特性,引发机体产生了特异性免疫,B错误;

    C、注射新鲜的提取物后,甲体内既发生了非特异性免疫,也发生了特异性免疫,C正确;

    D、乙接受第二次注射相对于二次免疫,由于记忆细胞的存在,记忆细胞能快速增殖分化得到浆细胞,故体内抗体产生的速度比第一次注射后快,D正确。

    故选B

    5.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表现为长期低热、咯血等。预防结核病的主要措施是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是用减毒的结核分枝杆菌所制成的活菌苗,保护作用一般可持续10年左右。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接种卡介苗后若有轻微的发热或其他症状应立即停止接种并积极治疗

    B.卡介苗在人体起作用后所产生的记忆细胞存活年限一般为10年左右

    C.卡介苗由减毒的活菌制成,因此可以用来预防各种传染病

    D.新生儿接种的卡介苗可以识别其组织相容性抗原

    【答案】B

    【分析】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详解】A、接种的卡介苗作为外来抗原可激发机体发生免疫反应,可能会有轻微症状,是免疫反应的正常表现,不用治疗,A错误;

    B、卡介苗的保护作用一般可持续10年左右,因此推测卡介苗在人体起作用后所产生的记忆细胞存活年限一般为10年左右,B正确;

    C、卡介苗只能用来预防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疾病,对其他传染病没有预防作用,C错误;

    D、卡介苗本身就是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能被自身的白细胞识别,D错误。

    故选B

    6.呼吸道黏膜下分布有约50%的淋巴组织,组成了人体重要的黏膜免疫系统(MIS)。鼻喷式疫苗通常模拟呼吸道病毒侵染。国内首款鼻喷式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即将上市。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属于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

    B.鼻喷式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C.鼻喷式疫苗可以是重组蛋白疫苗或灭活病毒疫苗

    D.与注射疫苗相比,接种鼻喷式疫苗可减少骚痒等过敏反应发生

    【答案】C

    【分析】鼻喷式疫苗是减毒活疫苗,鼻孔里喷一喷疫苗可以侵染人体细胞,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详解】A、人体的免疫系统可分为三道防线,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属于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A正确;

    B、鼻喷式疫苗作为抗原,进入机体可激发特异性免疫,即可以诱导机体产生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正确;

    C、鼻喷式疫苗模拟呼吸道病毒侵染,重组蛋白疫苗和灭活的病毒疫苗都不能感染细胞,所以鼻喷式疫苗不可以是重组蛋白疫苗或灭活病毒疫苗,C错误;

    D、分析题意,鼻喷式疫苗通常模拟呼吸道病毒侵染,与注射疫苗相比,接种鼻喷式疫苗可避免触痛、骚痒等不良反应,D正确。

    故选C

    7.近日,由国内两家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两款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奥密克戎变异株)正式获准在香港开展新冠疫苗的序贯免疫临床研究,在不远的将来,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疫苗将上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疫苗是灭活的病毒,接种后不会引起免疫反应

    B.注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机体不会再感染新冠病毒

    C.记忆细胞的寿命很短,所以要连续注射三次疫苗

    D.可以利用病原体的某些成分及其产物来制备疫苗

    【答案】D

    【分析】1、疫苗属于抗原,常见的疫苗有减毒活疫苗、灭活病毒疫苗、重组蛋白疫苗、重组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

    2、接种疫苗后同种病原体再次侵染时即会发生二次免疫,二次免疫时,浆细胞来自记忆细胞和B细胞的分化,机体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可存在一段时间。

    【详解】A、疫苗是灭活的病毒,仍然含有病毒的抗原,接种后会引起免疫反应,A错误;

    B、注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机体也可能会再感染新冠病毒,因为新冠病毒会发生变异,B错误;

    C、记忆细胞的寿命很长,可保持长时间对抗原的记忆,C错误;

    D、可以利用病原体的某些成分及其产物,如蛋白质来制备疫苗,因为病原体的蛋白质是抗原物质,能够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D正确。

    故选D

    8.将某小鼠的皮肤移植给多只同种小鼠后,将受皮鼠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环孢霉素A,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天统计植皮的存活率,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移植的器官未存活主要是因为其作为外来异物被抗体攻击

    B.使用环孢霉素A植皮存活率高可能是因为该药物抑制了小鼠的免疫反应能力

    C.移植的器官不能完全存活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视和自稳功能

    D.移植的器官未存活的机理与自身免疫病的产生机理相同

    【答案】B

    【分析】线分析:由曲线可知,甲组小鼠存活时间比乙组小鼠长,说明环孢霉素A可能抵抗机体的免疫排斥。

    【详解】A、移植的器官未存活主要是因为作为外来异物被效应T细胞攻击,A错误;

    B、甲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反应出现的时间比乙组小鼠出现的时间晚,外源供皮存活的时间长,说明甲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强度小于乙组小鼠,进而说明环孢霉素A能够减弱免疫排斥反应,B正确;

    C、移植的器官被免疫排斥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C错误;

    D、移植的器官未存活的机理与自身免疫病的产生机理不同,机体排异是正常的免疫反应,而自身免疫属于免疫失调,D错误。

    故选B

    9.我国已经开始部署新冠疫苗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是指采用与基础免疫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进行加强免疫接种,下图是两位同学的疫苗接种记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新冠疫苗

    甲同学

    新冠疫苗

    乙同学

    20210430

    完成首针(北京科兴中维)

    20210519

    完成首针(北京科兴中维)

    20210526

    完成第二针(北京科兴中维)

    20210616

    完成第二针(北京科兴中维)

    20220315

    完成第三针(兰州生物)

    20220316

    完成第三针(安徽智飞)

    注:北京科兴与兰州生物新冠疫苗是灭活疫苗,安徽智飞新冠疫苗是重组蛋白疫苗

     

    A.首次注射新冠灭活疫苗可使机体产生初次免疫应答,要增强免疫效果需再次接种

    B.新冠病毒mRNA疫苗进人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可以实现不同疫苗之间的优势互补

    D.甲同学与乙同学第三针均属于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答案】D

    【分析】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对特定传染病具有抵抗力。

    【详解】A、首次注射新冠灭活疫苗可使机体产生初次免疫应答,要增强免疫效果需再次接种,刺激细胞产生大量记忆细胞,A正确;

    B、新冠病毒mRNA疫苗进人细胞的过程为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

    C、序贯加强免疫接种采用与基础免疫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进行加强免疫接种,可以让免疫系统从不同角度进行免疫,可以实现不同疫苗之间的优势互补,C正确;

    D、甲同学前两次接种是一个厂家的灭活疫苗,第三次是另一个厂家的灭活疫苗,都是灭活疫苗,技术路线相同,不是序贯加强免疫接种;乙同学前两次接种的是灭活疫苗,第三次接种的是重组蛋白疫苗,两种疫苗技术路线不同,属于序贯加强免疫接种,D错误。

    故选D

    10.异体器官移植的排斥作用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参与细胞识别的物质是(    

    A.磷脂分子 B.糖蛋白 C.载体蛋白 D.抗体蛋白

    【答案】B

    【分析】糖蛋白是一种含有寡糖链的蛋白质,两者之间以共价键相连。其中的寡糖链通常是经由共转译修饰或是后转译修饰过程中的糖基化作用而连结在蛋白质上。

    【详解】A、磷脂分子是膜结构的主要成分,不参与异体器官移植的排斥作用,A错误;

    B、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不同的细胞标志物有差异,异体器官移植时容易引起排斥作用,B正确;

    C、载体蛋白具有运输作用,不参与识别,C错误;

    D、抗体蛋白参与免疫,D错误。

    故选B

    112022322日,中科院与合作伙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量级世界首创研究,能够将人的多能干细胞转化为全能性的8细胞期胚胎样细胞,即相当于受精卵发育3天状态的全能干细胞。该研究成果可能使个体化器官再生成为现实,为全世界数百万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了希望。下列有关全能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卵和人体早期胚胎细胞具有全能性

    B.上述转化过程发生了细胞分化,体现了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C.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含有个体发育的全部或全套基因

    D.多能干细胞能够发育为机体多种组织,但一般不认为该过程体现细胞全能性

    【答案】B

    【分析】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跑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

    【详解】A、受精卵和人体早期胚胎细胞都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具有全能性, A 正确;

     

    B、上述多能干细胞能够发育为机体的多种组织细胞,没有形成完整的个体,没有体现其全能性, B错误;

    C、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部或全套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因素, C 正确;

    D、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跑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多能干细胞发育为机体多种组织的过程没有体现细胞全能性,D正确。

    故选B

    12.下图为科学家研究不同纯种品系小鼠的皮肤移植实验,发现了小鼠的组织相容性及控制这一特性的H2基因。通常把器官移植中引起急而快排斥反应的抗原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其主要存在于白细胞中。目前已经发现了小鼠几十种组织相容性抗原,为免疫系统提供了识别的标志。异体器官移植能否成功,关键是组织相容性抗原的相似程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一中初次移植后的B品系小鼠对移植的A品系小鼠皮肤细胞产生了特异性免疫

    B.实验一和实验二表明初次免疫的B品系小鼠特异性T细胞在免疫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

    C.术前给B品系小鼠注射特异性T细胞使移植皮肤6天后坏死,说明甲组B品系小鼠产生了记忆细胞

    D.临床上使用免疫抑制剂抑制H2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答案】D

    【分析】初次免疫过程时间较长,二次免疫过程中由于记忆细胞可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故反应时间较短。对于移植皮肤所发生的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

    【详解】A、由于不同品系的小鼠组织相容性抗原不同,故实验一中初次移植后的B品系小鼠对移植的A品系小鼠皮肤细胞会产生特异性免疫,A正确;

    B、实验二在术前给小鼠注射了从甲组经过免疫的小鼠中提取的特异性T细胞,然后再移植A品系的小鼠皮肤,6天后移植的皮肤坏死,说明甲组中初次免疫的B品系小鼠特异性T细胞在免疫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B正确;

    C、术前给B品系小鼠注射特异性T细胞使移植皮肤6天后坏死说明甲组B品系小鼠产生了记忆细胞,在再次免疫过程中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了大量的效应T细胞发挥作用,完成对移植皮肤的排斥反应所需要的时间缩短,C正确;

    D、免疫抑制剂不能抑制H2基因的表达,而是通过抑制T细胞的增殖,从而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D错误。

    故选D

    二、多选题

    13.下图所示在疫苗注射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箭头为疫苗注射的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与丁时间所注射的为不同种疫苗,识别它们的B细胞特异性不同

    B.注射一次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可以在血浆中长期存在

    C.白细胞介素—2可以加强上述反应

    D.丙时间抗体水平突然上升,可能是受到了与甲时间注射的疫苗相类似的抗原的刺激

    【答案】ACD

    【分析】由题文描述和图示信息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体液免疫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过程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A、题图显示,甲与丁时间注射疫苗之后所形成的两种抗体的曲线没有连续性,说明甲与丁时间所注射的为不同种疫苗,识别它们的B细胞特异性不同,A正确;

    B、注射一次疫苗后,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所以不可能在血浆中长期存在,B错误;

    C、白细胞介素-2属于淋巴因子的范畴,可以加强上述体液免疫反应,C正确;

    D、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初次接受抗原刺激时,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会快速增殖分化,产生更多的浆细胞,进而产生更多的抗体,因此与初次免疫反应相比,再次免疫反应快而强,产生抗体的浓度高,可见,丙时间抗体水平突然上升,可能是受到了与甲时间注射的疫苗相类似的抗原的刺激,D正确。

    故选ACD

    14.奥密克戎(Omicron)是新冠病毒的变异毒株,Omicron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免疫逃逸和相对温和的致病力。新冠病毒结构蛋白2-E通道蛋白是重要致病因子,该通道蛋白的一个高频自发点突变T9I显著降低其细胞杀伤和致炎效应,并显著降低病毒的载量和释放,揭示该突变可能是Omicron变异株致病力温和的关键分子基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Omicron的遗传物质是RNAOmicron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B2-E通道蛋白位于Omicron的细胞膜上,能够参与物质的运输

    C2-E通道蛋白与抗病毒药物的特异性结合,体现了细胞间能进行信息交流

    DOmicron变异毒株的出现意味着可能需要对基于原始毒株设计的疫苗进行修正

    【答案】ABC

    【分析】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个体的基因突变率低,但种群中个体数,其突变率较高)、随机性、不定向性。

    【详解】AOmicron的遗传物质是RNA,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Omicron会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

    BOmicron属于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含有细胞膜,B错误;

    C、细胞间信息交流是两个细胞之间的关系,2-E通道蛋白与抗病毒药物的特异性结合,不能体现细胞间能进行信息交流,C错误;

    D、疫苗相当于抗原,可激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Omicron变异毒株的出现意味着可能需要对基于原始毒株设计的疫苗进行修正,D正确。

    故选ABC

    15.人体产生的糖皮质激素可以作为免疫抑制剂,下图所代表的免疫细胞可直接接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激素所作用的受体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受体或促性腺激素受体

    B.图中的信号分子作用可能引发如图所示的电位变化

    C.如图中所示的载体蛋白异常,将影响氨基酸的运输

    D.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

    【答案】BD

    【分析】分析题图:糖皮质激素可与靶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生免疫抑制作用;该细胞膜上具有葡萄糖的载体蛋白,且葡萄糖进入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信号分子可引起膜电位发生变化。

    【详解】A、促性腺激素不能引起神经冲动,A错误;

    B、图中信号分子作用可能引发如图所示的电位发生变化,B正确;

    C、图中所示的载体蛋白能够影响葡萄糖的主动运输,C错误;

    D、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是自身免疫能力过强引起的,机体自身具有一定的免疫能力,导致移植器官后易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而糖皮质激素可以作为免疫抑制剂,因此糖皮质激素能够用于治疗这两种疾病,D正确;

    故选BD

    16.研究者在南非发现一名患有ADS的女性感染了新冠病毒,216天之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才由阳性转变成阴性。经采样测序,她体内的新冠病毒发生了32次突变。202112月消息,中国科兴实验室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加强针后血清中的奥密克戎抗体阳性率为9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清除病毒的能力弱,病毒不容易积累变异

    B.不应孤立地看待某一种传染病,传染病之间也可能有联系

    C.加强针的接种可有效提高血清中抗体对奥密克戎毒株的中和能力

    D.减少疫区旅行、带好口罩、注意洗手,是关键而有效的防疫措施

    【答案】BCD

    【分析】1、戴口罩、勤洗手能够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重要方法,加强疫苗接种,可以有效建立群体免疫屏障。

    2、人感染2019-nCoV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少数患者病情危重时会死亡。为了预防新冠肺炎,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外出佩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与人接触保持1米以上距离等。

    【详解】A、免疫力低下人群清除病毒的能力弱,病毒易在体内繁殖,繁殖代数越多,越容易积累变异,A错误;

    B、不应孤立地看待某一种传染病,传染病之间也可能有联系,如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可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此时若再感染新冠病毒,就有可能因为新冠病毒长期得不到清除而成为发生变异的温床,B正确;

    C、加强针的接种可有效提高血清中抗体的数量,增强对奥密克戎病毒株的中和能力,C正确;

    D、除尽快完成疫苗接种外,减少疫区旅行、戴好口罩、注意洗手,避免个体间的传染,是关键而有效的防疫措施,D正确。

    故选BCD

    三、填空题

    17.疫苗:是指用_______的或___________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________,从而对_______传染病具有_________

    1)减毒疫苗:_______致病能力,毒性减弱或基本无毒的活菌或病毒。常用的有卡介苗、牛痘疫苗等。接种一次且接种量____,免疫时间____,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灭活疫苗:强抗原病原微生物用理化方法灭活后制作而成。常用的有伤寒疫苗、狂犬疫苗等。制备_____,保存时间_________________。接种量_____且需_______接种。

    当给机体输入外源抗原时,免疫系统能够产生反应,而且这种反应具有________。除此之外,免疫系统还具有________,免疫力能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用灭活     减毒的病原体     抗体     特定     抵抗力     丧失                 简单         相对较安全         多次     特异性     记忆性     维持较长时间

    【解析】略

    18.疫苗接种是迄今为止人类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我国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部分疫苗免费接种。要幼儿注射疫苗时常常在疫苗注射结束后才开始哭,这和疫苗注射过程以及要幼儿对痛觉的感受有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皮肤和肌肉中分布有感受器,可感受物理或化学刺激。婴幼儿在入针时不哭,推药后开始哭,根据该反应可知,要幼儿_____(填皮肤肌肉)中的感受器对_____(填物理化学)刺激的反应更强烈。部分之前接种过疫苗的婴幼儿在做注射疫苗准备时就开始啼哭,这属于_____(填条件非条件)反射。

    (2)科学家研制出另一种针对病原体X的疫苗Y,请用下列给出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检测该疫苗是否有效,简要写出设计思路(病原体X会引起小鼠发病,发病症状具有可观察性,具体时间不作要求)。

    材料: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疫苗Y,病原体X,生理盐水,注射器若干等。

    设计思路:_____

    (3)RNA病毒很难制作其疫苗,原因是_____

    (4)手足口病是要幼儿中常见的传染病,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种类多达20种以上,其中EV71CVA16是我国手足口病的主要元凶。疫苗的研发与接种是控制手足口病流行的重要手段。

    EV71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主要由VPI~VP4四种蛋白组成,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最不适宜作为疫苗的是_____,请解释原因_____

    【答案】(1)     肌肉     化学     条件

    (2)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鼠均分成甲、乙两组,乙组用注射器接种适量的疫苗Y,甲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与乙组小鼠注射的部位相同);一段时间后对甲、乙两组小鼠均注射适量且等量的病原体X;一段时间后统计甲、乙两组小鼠的发病率、存活率等

    (3)单链的RNA结构不稳定,变异频率高

    (4)     VP4     VP4包埋在病毒内部,不易被免疫细胞识别

     

    【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

    2)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包括人体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线,对大多数病原体有防御功能的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有防御作用。

    【详解】(1)婴幼儿在入针时不哭,推药后开始哭,说明幼儿肌肉中的感受器对化学(药物)刺激的反应更强烈。部分之前接种过疫苗的婴幼儿在做注射疫苗准备时就开始啼哭,这是由于婴幼儿对之前注射过程保留有记忆,因此会出现上述的反应,这属于条件反射,因为这里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2)科学家研制出另一种针对病原体X的疫苗Y,为了检测该疫苗是否有效设计如下实验,根据实验目的可知这里的自变量为是否注射疫苗X,因变量为实验鼠是否患病或患病程度,因此设计思路为: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作为对照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另一组注射等量的疫苗Y,一段时间后,给两组小鼠均注射适量且等量的病原体X;而后通过观察两组小鼠的患病情况(患病率、存活率)得出相应的结论。  

    3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通常为单链结构,稳定性差,变异率高,因此很难制作其疫苗,即便获得成功,疫苗也会因为病毒的变异表现出效果差或无效果。

    4EV71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主要由VPI~VP4四种蛋白组成,根据图中四种蛋白质的位置关系,再加上抗原发生免疫反应的条件可推测,其中最不适宜作为疫苗的是VP4,主要原因是VP4包埋在病毒内部,不易被免疫细胞识别,因而难于引起免疫反应。

    19.新冠病毒(SARS-CoV-2)是一种RNA病毒,引起的疫情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肆虐。下图为新冠病毒初次侵入机体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示意图,其中APC为抗原呈递细胞,ab代表免疫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免疫细胞ab分别是____________细胞。细胞b的活化除了图中所示信号外,还需要______信号刺激。

    (2)接种疫苗是控制全球疫情的有效手段,目前常见的新冠病毒疫苗有: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mRNA疫苗。制备的mRNA疫苗常用脂质体包裹后才用于接种,请尝试分析用脂质体包裹的原因______(答出1点即可);mRNA疫苗进入机体细胞,通过_______进而引发特定的免疫应答,从而获得免疫保护。

    (3)经研究证实新冠疫苗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效果好,如已接种两剂灭活新冠疫苗满6个月的18岁以上人群,第三针加强针选用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免疫,效果显著好于第三针用灭活新冠疫苗。

    为验证序贯加强免疫效果,完善实验思路。(实验主要材料:健康小鼠若干、灭活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等……)将健康小鼠若干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以柱形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_____

    【答案】(1)     辅助性T淋巴细胞     B     抗原##新冠病毒

    (2)     防止RNA疫苗被水解或促进RNA疫苗更好地进入体内     翻译形成特定的抗原蛋白

    (3)     分别连续接种灭活新冠疫苗,甲组第三针接种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乙组第三针接种灭活新冠疫苗     1

     

    【分析】bB淋巴细胞,a为辅助性T细胞,该图表示体液免疫产生抗原和细胞免疫讲靶细胞裂解死亡,分泌抗体的是浆细胞。

    【详解】(1)图中a是辅助性T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分裂分化;b细胞是B淋巴细胞,可以分裂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细胞b的活化还需要抗原(新冠病毒)与其结合,使其激活。

    2)由于外源mRNA分子不易进入人体细胞以及人体血液和组织中广泛存在RNA酶,极易将裸露的mRNA水解,因此制备的mRNA疫苗常用脂质体包裹后才用于接种;mRNA是翻译的模板,可以翻译成蛋白质,生成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3)甲、乙两组分别连续接种灭活新冠疫苗,甲组第三针接种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乙组第三针接种灭活新冠疫苗;由于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免疫效果显著好于第三针用灭活新冠疫苗,因此柱状图如下所示。

    20.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式,但免疫排斥仍是术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1)如图1所示,供体肝细胞被患者体内的_________细胞摄取处理后,形成的_________T细胞表面的_________结合,在细胞因子的共同作用下,细胞毒性T细胞________出不同类型活化的细胞毒性效应T细胞,引发________免疫,引起免疫排斥。

        

    (2)研究发现肝移植排斥反应的大鼠吞噬细胞表面的S蛋白高表达。为探讨S蛋白与免疫排斥的关系,研究者将阻断S蛋白功能的抗体注射给大鼠,对照组注射无关抗体,检测两组大鼠肝移植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与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果如图2。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通过一定的技术干扰吞噬细胞S基因的表达。实验如下:

    组别

    1

    2

    3

    4

    实验处理

      手术

    干扰S基因的表达

    不干扰S基因的表达

    实验结果

    有抗原呈递能力的吞噬细胞占比(%

    8.92

    0.13

    72.34

    0.01

    排斥反应程度相对值

    1.4

    0

    8.6

    0

     

    注:排斥反应程度相对值大于3.0可判定为发生排斥反应

    ①②的处理依次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显示干扰S基因表达后,1组小鼠的有抗原呈递能力的吞噬细胞占比和排斥反应程度相对值均__________3组小鼠,说明干扰S蛋白基因的表达,能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者提取了上述四组小鼠的吞噬细胞与T细胞共培养,检测效应T细胞的数量。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则进一步支持(3)的实验结论。

    【答案】(1)     吞噬     抗原肽—MHC复合物     受体     增殖分化     细胞

    (2)S蛋白促进大鼠的肝移植免疫排斥

    (3)     肝移植     不移植     低于     降低吞噬细胞的抗原呈递能力,进而减弱大鼠对移植肝脏的免疫排斥

    (4)4组相比,3组效应T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与3组相比,1组效应T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但略多于2

     

    【分析】1、器官移植后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该排斥反应进行的是细胞免疫,因此在器官移植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药物抑制T淋巴细胞的数量而降低免疫排斥反应。

    2、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如病菌等),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抵抗或防止微生物或寄生物的感染或其它所不希望的生物侵入的状态。免疫涉及特异性成分和非特异性成分。非特异性成分不需要事先暴露,可以立刻响应,可以有效地防止各种病原体的入侵。特异性免疫是在主体的寿命期内发展起来的,是专门针对某个病原体的免疫。

    【详解】(1)对于机体的免疫系统来说,移植的肝细胞属于异物,会发生细胞免疫,吞噬细胞将肝细胞吞噬处理后,形成抗原肽—MHC复合物呈递给T细胞,与T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在细胞因子的共同作用下,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出不同类型活化的细胞毒性效应T细胞,引发细胞免疫,引发免疫排斥。

    2)由于肝移植排斥反应大鼠的吞噬细胞表面高表达S蛋白,将阻断S蛋白功能的抗体注射给大鼠,对照组注射无关抗体,检测两组大鼠肝移植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与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根据图2中的数据可知随着时间的延长,在血清中实验组比对照组的AST的含量要少,即S蛋白含量减少,则AST的含量减少,肝损伤程度降低,说明S蛋白促进大鼠的肝移植免疫排斥。

    3)实验应该遵循单一变量和对照性原则,所以是进行肝移植,是不移植肝脏,实验组34应该与实验组12的操作起对照作用,将阻断S蛋白功能的抗体注射给大鼠,对照组注射无关抗体,检测两组大鼠肝移植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干扰S基因表达后,1组小鼠的有抗原呈递能力的吞噬细胞占比和排斥反应程度相对值均低于3组小鼠,说明通过干扰S基因的表达,可以降低吞噬细胞的抗原呈递能力,进而减弱大鼠对移植肝脏的免疫排斥。        

    4)将以上四组小鼠的吞噬细胞与T细胞共培养,检测效应T细胞的数量。如果3组与4组相比,3组效应T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1组与3组相比,1组效应T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但略多于2组,则可以说明,通过siRNA进入吞噬细胞干扰S基因的表达,可以降低吞噬细胞的抗原呈递能力,进而减弱大鼠对移植肝脏的免疫排斥。

     

    相关课件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问题探讨,免疫预防,思考·讨论,接种疫苗时遇到的问题,器官移植,2非选择题,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4章 免疫调节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4章 免疫调节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评课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PART01,PART02,PART03,器官移植,器官保存技术,外科手术方法,免疫抑制剂,问题1免疫排斥,降低免疫排斥反应,问题2供体器官短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节聚焦,病原体,记忆细胞,1天花疫苗,根除了天花,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预防麻疹,是我国首个DNA疫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4.4 免疫学的应用-高中生物 课件+练习(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