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 1.6 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368985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科学六年级上册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科学六年级上册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和研讨,拓展,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微小世界》单元的第6课。在之前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显微镜不仅看到了形态各异的细胞,还发现了很多微小的生物,对微小世界有了初步的认识。聚焦部分通过一幅自然界中的水域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水中微小的生物是什么样子的呢?探索部分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引导学生用干草培养水中微小的生物;二是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动手制作水中微小生物的玻片标本,制作时要注意限制微小生物的活动范围,以便于观察;三是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的水中微小生物的玻片标本,边观察边记录水中微小生物的形态和行为。研讨部分主要是两个环节:一是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在显微镜下的新发现,并对照资料识别常见的微小生物名称,了解这些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二是以辨认它们是否是生物为导向,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依据。教科书最后提供的资料是为了打开学生后续探索微小世界的眼界,从水中到空气中、土壤中,从肉眼可见的到借助工具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无处不在;从制作玻片标本观察到资料阅读,寓意科学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情分析 本节课需要学生进一步熟练使用显微镜,在观察的同时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对观察所得进行记录,养成边观察边记录的好习惯。学生在之前的科学学习中,已经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也曾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玻片标本并观察记录,这些知识和技能储备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学生通过显微镜能够观察到水中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的生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知道在水中生活着形态各异的微小的生物。科学探究目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制作水中微小生物的玻片标本。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能通过移动玻片标本的位置观察水中微小生物的形态和行为。学生在视频资料的学习中,能对照资料识别水中常见的微小生物的名称。科学态度目标学生乐于动手制作玻片标本并观察记录。学生通过用多样化的科学学习方式,发展研究微小的生物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学生认识到观察工具的进步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制作水中微小生物的玻片标本并观察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难点:学生能制作水中微小生物的玻片标本并观察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组材料一份小组:光学显微镜、一杯观察用含有微小生物的水、烧杯、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纤维、吸水纸、镊子、学习单教学过程修 改 意 见一、聚焦:水中微小的生物长什么样子的呢?(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光学显微镜]1.谈话:我们借助显微镜观察了哪些形态各异的生物细胞?(预设:叶肉细胞、人体神经细胞、红细胞、洋葱表皮细胞、气孔、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等等)2.课件出示自然水域图片——池塘。提问:(1)池塘里面有什么?(预设:池塘里有水、植物、淤泥、石头、鱼等)(2)水中除了看得见的东西以外,还会有什么呢?(预设:看不见的微小的生物)2.谈话:水中微小生物会长什么样子呢?该借助什么工具观察?3.板书课题: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预设:借助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4.讨论:怎么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二、探索和研讨:(预设32分钟)[材料准备:光学显微镜、一杯观察用含有微小生物的水、烧杯、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纤维、吸水纸、镊子、学习单](一)培养水中微小的生物1.实物出示一杯观察用含有微小生物的水,介绍水的来历:(1)可到池塘、溪沟、鱼缸的水中直接采集。(2)还可以自己培养水中微小的生物,教师介绍“干草培养微生物”(PPT动图演示)。①取一些池塘或鱼缸中的水,倒入装有干草的烧杯中。②几天后可以发现水面上出现了霉点,这些霉点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结集而成的,取水时滴管要靠近水面附近,这里微小生物比较密集。2.谈话:(1)肉眼观察这杯水,水中是否有微小的物体?它们有什么特点?(预设:可能观察到了漂浮在水面的灰尘微粒或是杂质,可能隐隐约约发现水中有些会运动的东西,可能观察到会运动的物体是颗粒状、团状、带状的等。)(2)用显微镜观察,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首先需要制作水中微小生物的玻片标本。(二)制作水中微小生物的玻片标本1.谈话:回忆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的步骤,该如何制作水中微小生物的玻片标本呢?2.制作:①用滴管在水样中取少量水,滴管竖直将水滴滴在载玻片的中央;②为避免水中活着的微小的生物游来游去不便于观察,可取少量纤维(如脱脂药棉、干净毛笔上的毛等),交织成网状放在载玻片上;③用镊子夹取盖玻片从水滴一侧轻轻盖到水滴上;④用吸水纸从盖玻片边缘吸去多余的水分,起到限制微小生物活动的作用。(三)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1.明确活动要求:用自制的显微镜来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学习单上。课件出示样板示范,说明画水中微小的生物要画出生物大致轮廓,有比较典型的局部特征,配上适当的文字或符号等。2.学生以小组(2人一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水中微小生物的形态和行为。如果你在观察时出现了观察不到的情况,那就请你从不同处多取几次水,重新制作玻片标本,观察时移动位置再观察。这个观察活动需要很长时间的耐心和坚持,你才能发现更多的微小生物。3.教师巡视各个小组,加强针对性指导,并用支架固定手机(也可以用电子目镜投屏),现场录制几种水中微小的生物,以备研讨交流使用。4.研讨交流:(1)观察到了几种微小的生物,它们是什么样的?(预设:看到有一个长得鞋子一样的物体在游来游去,周围长有毛;看到一条长长的虫子在不停地游动等等)学生交流分享记录单上的内容,描述微小生物时,自然引出“这是什么?”的问题。(2)这些微小的生物是什么?欣赏视频资料“水中常见的微小生物”。请根据对照资料,识别你观察到的微小生物?(预设:游仆虫、草履虫、线虫)(3)我们根据什么辨认出它们是生物的?有什么共同特征?(预设:要一定的生活环境,都很小,都会运动等。)微小生物的生命特征课外还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或者通过文字、图片、视频资料来了解。三、拓展(预设:3分钟)资料阅读:课件呈现列文虎克图片,介绍他发现了微生物,了解微生物资料;大部分微生物肉眼看不见,也有部分肉眼看得见的微生物。四、课堂小结(预设:2分钟)谈话:今天这堂课我们是如何观察微小生物的?观察到了什么?(预设:先肉眼观察再显微镜观察;培养水中微小生物,制作水中微小生物的玻片标本,识别水中常见的微小生物等。)通过流程图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课下同学们可以尝试用流程图梳理这一单元的观察工具和观察范围。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优质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索,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优质课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6.光的反射现象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重,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