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指,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共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和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东部,西临太平洋 B.最北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C.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 D.最东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2.“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中国国家级顶层战略。“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和实施充分说明了我国
A.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B.领土跨纬度广
C.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D.海陆兼备,地理位置优越
3.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指
A.省、县、乡 B.自治州、自治县、市
C.市、镇、村 D.省、自治区,直辖市
4.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共有
A.34个 B.23个 C.5个 D.4个
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完成5—7题。
= 1 \* GB3 ①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5.各省区轮廓图代码与其名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①—广东—粤—福州 B.②—湖北—鄂—武汉
C.③—吉林—吉—长春D.④—山东—鲁—长沙
6.四个省级行政单位中,纬度位置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关于图中四条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河流①是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 B.河流②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凌汛
C.河流③是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D.河流④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8.下列关于我国人口、民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
B.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南、东北地区
D.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9.“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曲唱出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壮族 B.藏族 C.维吾尔族 D.蒙古族
读“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完成10—11题。
高原
26%
10.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山地
33%
A.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丘陵
10%
B.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平原
12%
盆地
19%
C.山区面积最大,占全国总面积的43%
D.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11.山地占我国陆地面积33%,这对我国发展下列哪种产业最为不利
A.交通运输业 B.采矿业 C.林业 D.旅游业
12.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对下图中地形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太行山脉
大兴安岭
天山山脉
= 3 \* GB3 ③
= 2 \* GB3 ②
= 1 \* GB3 ①
= 4 \* GB3 ④
A.①为黄土高原 B.②为东北平原 C.③为青藏高原 D.④为塔里木盆地
13.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很大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的影响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势的影响
14.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A.从南向北递减 B.从山地向平原递减
C.从东向西递减 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5.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C.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D.青藏高原是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16.按照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十堰市属于
A.亚热带、湿润地区 B.暖温带、湿润地区
C.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D.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17.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对秦淮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1月0°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B.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C.800毫米年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18.右图是小雅同学在网上博物馆看到的河姆渡人的生活
场景复原图。据此判断,河姆渡人最有可能种植的粮食
作物是
A.小麦 B.水稻
C.谷子 D.玉米
19.唐诗有云:“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诗中的景象应该出现在
A.东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塔里木盆地
读“长江、黄河示意图”,完成20—23题。
黄
河
兰州
20.《长江之歌》里有句歌词:“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的高山和大海
分别指的是
A.巴颜喀拉山脉 东海 B.唐古拉山脉 渤海
C.唐古拉山脉 东海 D.巴颜喀拉山脉 渤海
21.对比长江和黄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注入太平洋 B.都属于外流河
C.都有结冰期 D.汛期都集中在夏季
22.关于对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所以被称为“黄金水道”
B.黄河中游有“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情景
C.两条河均为我国的“水能宝库”
D.两条河流流域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23.黄河自古多忧患。“治黄百难,唯沙为首”。由此可见,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A.在上游修筑水库 B.在中游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C.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D.多挖几条入海河道
24.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自然资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C.土地、阳光属于可再生资源 D.应注意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25.下列资源全部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森林、水、铁矿、生物 B.土地、森林、水能、草场
C.土地、铜矿、阳光、煤炭 D.天然气、煤炭、石油、铜矿
26.2022年6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是
A.建设用地比重高 B.耕地、林地比重低
C.草地比重比耕地、林地低 D.难利用土地多,后备耕地充足
27.目前,我国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是
A.兴修水库 B.提高水价 C.海水淡化 D.跨流域调水
28.北京有一批新冠疫苗急需输往上海,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公路运输
29.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A.山区退耕还林,保持水土B.草原地区发展畜牧业
C.河流、湖泊周围发展渔业D.平原地区发展林业
30.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人文特征差异很大。下列关于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
B.湿润、半湿润地区分界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内流区、外流区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D.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31、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回答问题(6分)
(1)我国疆域辽阔,邻国众多。其中,A是
C
B
(国家)。
(2)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濒临的
A
海洋B是 (海),C是隔海
相望的 (国家)。
(3)长江、黄河都发源于① 省,
该省的行政中心是 。台湾省
隔台湾海峡与② 省相望。
32、读“我国36°N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7分)
第二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
海拔/米
6000
5000
A
4000
3000
第三级阶梯
2000
1000
兰州
青岛
0
海平面
(1)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 ,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 (流向)流入海洋。在阶梯的交界处,存在巨大的落差,因此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
(2)A是世界最高的 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3)上图中第二、三阶梯分界线是 (山脉),分布在我国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和 。
33、读“我国耕地和草地牧区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b
(1)图中ab一线大致与 毫米年等降
水量线相一致,也是我国农业类型中的
A
业与 业的分界线。
(2)A、B两地的耕地类型以 为主,
B
C、D两地的耕地类型以 为主,
a
它们的差异主要是由于
C
D
的不同造成的。
(3)A地区的农作物多一年一熟,而C地区的农
作物一年可收获两次,它们的差异主要是由
于 的不同造成的。
2022年秋季监测八年级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DAAB 6—10 CDCAA 11—15 ADCDD
16—20 ABBBC 21—25 CCBBD 26—30 BDADC
二、综合题
31、(1)印度 (2)黄海 韩国
(3)青海省 西宁 福建省
32、(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自西向东 水能
(2)青藏高原
(3)太行山 平原 丘陵
33、(1)400 畜牧业 种植业(种植业 畜牧业)
(2)旱地 水田 降水
(3)气温(热量)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到相应的答案栏中。每小题1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得 分
评卷人
二、综合题(20分,共3小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来凤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水平监测地理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所示气象灾害的名称是,读下列图文材料,回客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实验中学中学期中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选择题组,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