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测试试卷(含答案)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测试试卷(含答案)第1页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测试试卷(含答案)第2页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测试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测试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测试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
    1. 下列事例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m B. 自行车的速度约5m/s
    C. 确保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70dB D. 人体正常体温约37℃
    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了
    B.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C. 能分辨出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音色
    D. 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能传递能量
    3. 在铺设柏油马路时,需要用到沥青。下列能正确表示沥青由液态变成固态过程的图象是(    )
    A. B.
    C. D.
    4. 在各种单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光的是(    )
    A. 红、黄、绿 B. 红、黄、蓝 C. 红、绿、蓝 D. 黄、绿、蓝
    5. 在以下所描述的几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折弯了 B. 看见水中的“鱼”
    C. 屏幕上的手影 D. 瓶子在平面镜中的像
    6. 某同学用一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记录为17.28cm、17.82cm、17.81cm、17.83cm,则物理课本的宽度应为(    )
    A. 17.70cm B. 17.704cm C. 17.8cm D. 17.82cm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
    7.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B. 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
    C. 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机都是运动的
    D. 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8. 以下关于减小噪声的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
    A. 给汽车的排气管加消音器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B. 戴上防噪声的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 学校里多植树和花草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中高考期间学校附近汽车喇叭禁鸣是减弱噪声最根本的途径
    9.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B. 夏天,我们看到雪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 用久了的白炽灯内表面发黑,是钨丝先升华后凝华的结果
    D. 用铜块铸造铜像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
    10. 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7.0分)
    11. 如图所示,甲图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其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乙图停表的读数______min ______s。

    12. 某体育测试,测得甲、乙、丙三位同学百米赛跑成绩分别为14.2s、13.8s和16.0s。由此可知,跑得最快的是______同学,这里比较快慢采用的方法是相同路程比______,丙同学的速度是______m/s。
    13. 物理课堂上,教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______产生的;同学们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声音是通过______传到同学们的耳朵里的;同学们回答问题时,教师常提醒声音尽量大些,这里的“大”指的是声音的______(填声音的特性)。
    14. 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min内振动了72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__Hz,人类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利用声呐装置发出的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可以发现潜艇、鱼群等水下目标。
    15.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的性质制成的,我们把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______,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______。
    16. 马路上的洒水车在洒水时,可以将空气中的灰尘和微小颗粒物沉积下来,起到除尘的作用,尤其夏天洒水时,马路上的水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且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还起到降低温度的作用;如图,冬天护路工人常向公路面撒盐除冰,这是利用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熔点的方法来化冰。
    17. 一束光AO射向平面镜,光线AO与镜面的夹角如图所示,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若入射光线沿法线垂直射向镜面,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现在城市里很多高楼大厦采用玻璃幕墙作装饰,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玻璃幕墙时,就会发生______反射,造成“光污染”。
    18. 小明站在平面镜前1.5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m,他向后退的过程中,像的大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 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据图分析: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折射角的大小是______°,空气在界面的______(选填“上”“下”“左”或“右”)侧。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
    20. 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进行了“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______。
    (2)实验时,应调节斜面的坡度较______(填“大”或“小”),这是为了便于测量。
    (3)图中AC段的路程sAC=______cm;如果测得小车从A滑到C的时间tAC=2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______m/s。
    (4)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______(填“大”或“小”)。
    21. 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度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20
    0.3
    B


    0.7
    C

    40
    0.5
    D
    尼龙丝
    30
    0.5
    E
    尼龙丝
    40
    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A、B的琴弦进行实验,填写表中缺少的数据______。
    (4)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
    (5)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_。
    22. 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你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它的凝固点和熔点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图中该物质熔化过程共经历______min,熔化过程中不断___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从第5min到第6min,物质处于______状态。

    23. 小明和小华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他们分别绘制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1)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由图乙可知,此时实验室的大气压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两组同学得到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是______(回答出一条即可)。
    (3)水沸腾后,将沸水倒入烧瓶,发现水停止沸腾,用橡皮塞塞住烧瓶口并将其倒置,向烧瓶底部浇冷水,如图丙所示,结果发现水又重新沸腾了,这是因为浇冷水后瓶内水蒸气发生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瓶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会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4.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应该选用较______(填“薄”或“厚”)的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______。
    (2)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是为了多次实验______(选填“寻找普遍规律“或“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3)实验时若玻璃板如图乙所示倾斜放置请你在图乙中画出蜡烛A的像。(保留作图痕迹)此时,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蜡烛B与蜡烛A的像______(“能”或“不能”)完全重合。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0分)
    25. 清晨某老师从家以1m/s的速度步行去学校,步行100m后发现快要迟到了,他用2min的时间扫一辆恰好停在路边的共享单车,随后以5m/s的平均速度骑行3min到达学校。则:
    (1)该老师步行的时间是多少?
    (2)该老师骑行的路程是多少?
    (3)该老师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6. “蛟龙号”潜水器在某次下潜之前,用声呐向该海域的海底发出超声波,经过14s声呐接收到回声信号,“蛟龙号”从海水表面匀速竖直下潜到5400m深处,需3h的时间。(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求:(1)该海域的深度为多少;
    (2)“蛟龙号”的下潜速度是多少m/s。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成年人的步幅在75cm=0.75m左右,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m,故A符合实际;
    B、自行车的速度约5m/s,故B符合实际;
    C、确保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40dB,故C不符实际;
    D、人体正常体温约37℃,故D符合实际。
    故选:C。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2.【答案】B 
    【解析】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故A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零,故B错误;
    C.我们能区分琴声和笛声,这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C正确;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
    故选:B。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声音的高低,响度是人耳处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品质和特色;
    (4)声音的利用包括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本题综合考查了有关声音的一些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是一道好题。

    3.【答案】D 
    【解析】解:沥青是非晶体,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固过程,凝固过程需要放出热量,温度持续降低,故D正确。
    故选:D。
    (1)熔化图象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若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的熔化图象,否则为非晶体的熔化图象。
    (2)凝固图象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若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的凝固图象,否则为非晶体的凝固图象。
    此题考查了对晶体、非晶体熔化或凝固图象的分析,首先根据温度的变化趋势判断出熔化或凝固图象,然后根据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判断。

    4.【答案】C 
    【解析】解: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因此红、绿、蓝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
    故选:C。
    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光的三原色需要牢固记忆和掌握;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容易混淆,要正确区分。

    5.【答案】D 
    【解析】解:A、水中铅笔变弯,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
    B、看见水中的“鱼”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错误;
    C、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C错误;
    D、瓶子在平面镜中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D正确。
    故选:D。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的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

    6.【答案】D 
    【解析】
    【分析】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测量误差;多次测量时,每次的测量值相差不大,如果所测某一数据与其它数据偏差较大,则该数据是错误的,应舍去;然后求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所测物体的长度。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注意再求平均值时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和题目给出数据的小数点位数相同。
    【解答】
    解:比较测量结果知,“17.28cm”与其它三个测量结果比较,差别最大,所以是错误的,应该舍去;
    物理课本的宽度为:L=17.82cm+17.81cm+17.83cm3=17.82cm,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CD 
    【解析】解:AC、加油过程中,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战机和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它们是运动的,故A错误、C正确;
    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与加油机之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战机是静止的,故B错误;
    D、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与战机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加油机是静止的,故D正确。
    故选:CD。
    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要看被研究物体与所选的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8.【答案】ABD 
    【解析】解:A、给汽车的排气管加消音器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正确;
    B、戴上防噪声的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正确;
    C、学校里多植树和花草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
    D、中高考期间学校附近汽车喇叭禁鸣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是减弱噪声最根本途径,故D正确。
    故选:ABD。
    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防治噪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9.【答案】CD 
    【解析】解: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A错误;
    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糕液化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
    C.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丝在高温下升华后遇冷凝华的结果,故C正确;
    D.用铜块铸造铜像是将铜块先熔化,再倒入模具凝固,故D正确。
    故选:CD。
    (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
    (2)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从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
    (3)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掌握,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10.【答案】BC 
    【解析】解:
    A、该图象表示时间改变但路程不变,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符合题意;
    B、该图象看出,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的,即物体所经过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不变的,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
    C、该图象中,随着时间的增长,速度不变,故是匀速直线运动,故符合题意;
    D、该图象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且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状态。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首先要明确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根据图象特点进行判断。匀速直线运动是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对于图象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物理含义,然后根据图象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11.【答案】B  2.49  5  37.5 
    【解析】解: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故选B;
    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2.49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49cm。
    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偏向6min一侧;
    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37.5s,
    因此停表读数为5min37.5s。
    故答案为:B;2.49;5;37.5。
    (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①看:使用前先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损坏;
    ②放:放正尺的位置,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
    ③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④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
    (2)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此题主要考查刻度尺和停表的正确使用,做题时关键要看清刻度尺和停表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要忘记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2.【答案】乙  时间  6.25 
    【解析】解:(1)由题意知: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路程相同,因此用时少的跑的快;
    乙用的时间最少,所以跑的最快,丙用的时间最长,跑得最慢,采用的是在相同路程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
    (2)丙同学的速度是:v丙=st丙=100m16.0s=6.25m/s。
    故答案为:乙;时间;6.25。
    (1)运动快慢的比较我们一般采取:
    ①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②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③用路程除以时间,比较单位时间的路程,单位时间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快。
    (2)已知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可求丙的速度。
    此题考查运动快慢的比较、平均速度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

    13.【答案】振动  空气  响度 
    【解析】解:教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传播到学生的耳朵;
    教师常提醒声音尽量大些,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听得更为清楚,增大声音的响度。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响度。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响度的大小与声音的振幅以及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声音的特性,属于声现象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14.【答案】12  不能  超声波 
    【解析】解:已知昆虫的翅膀在1min内振动了720次,则每秒钟振动12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12Hz;
    人类可以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因此人类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超声波的传播方向较强,且可传播足够远的距离,因此利用声纳装置发出的超声波可以发现潜艇、鱼群等水下目标。
    故答案为:12;不能;超声波。
    频率是指1s钟振动的次数;人类可以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强和传播距离远的特点。
    本题考查了对频率和超声波特点的理解,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15.【答案】热胀冷缩  0℃  100℃ 
    【解析】解:实验室中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在摄氏温度中,人们把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0℃;100℃。
    根据对摄氏温度的规定、常用温度计工作原理和体温计的掌握作答。
    本题考查了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摄氏温度的规定,要求学生熟记这些概念。

    16.【答案】汽化  吸热  降低 
    【解析】解:利用洒出的水汽化吸热的特点可以起到降温效果;冬天,护路工人常向公路面撒盐除冰,这是利用降低熔点使冰雪尽快熔化。
    故答案为:汽化;吸热;降低。
    汽化: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时要吸热;
    晶体的熔点由于杂质的存在或外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含有杂质、外加压强变大,都会使晶体的熔点降低。
    本题主要考查汽化和改变晶体熔点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题。

    17.【答案】65°  0°  镜面 
    【解析】解:由图可知,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25°,则入射角90°-25°=65°,
    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的大小为65°;
    入射光线沿法线垂直射向镜面,即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0°,所以入射角、反射角是0°;
    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表面光滑,这些作为反射面的时候,都属于镜面反射,太阳光射到上面,入射光线被反射,从同一方向射出,光线很强,照到物体上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等造成很大的不便,称为白亮污染或光污染。
    故答案为:65°;0°;镜面。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求得反射角;
    平行光射到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反射面时,反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即发生镜面反射,会造成光污染。
    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和镜面反射,要注意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18.【答案】1.5  不变 
    【解析】解:(1)小明站在平面镜前1.5m,小明在平面镜中成像,小明的像和小明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小明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1.5m。
    (2)小明后退远离平面镜,小明像的大小跟小明的大小有关,跟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小明的像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1.5;不变。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像的大小只跟物体大小有关,跟平面镜大小,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但是我们远离平面镜时,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变小,是因为眼睛看像的视角变小,产生了错觉,像的实际大小是没有发生变化的。

    19.【答案】60  30  左 
    【解析】解:(1)由图可知,NN'是∠AOB的角平分线,因此NN'是法线,MM'是界面;
    (2)因为BO和OC分居法线两侧,并且在两种介质中,因此BO为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
    (3)∠BON是入射角,度数是:90°-∠BOM'=90°-30°=60°,反射角=入射角=60°;折射角为∠CON',∠CON'=30°;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知,界面MM'的左侧为空气。
    故答案为:60;30;左。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定律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一定相等,由此可确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2)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因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一定在相对的两个区域中,由此确定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此题主要考查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会根据光路图识别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并且会求入射角、反射角或折射角。

    20.【答案】v=st  秒表  小  80.0  0.4  小 
    【解析】解:(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所以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为v=st;
    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些;
    (3)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AC段的路程sAC=80.0cm=0.8m,tAC=2s,
    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sACtAC=0.8m2s=0.4m/s;
    (4)过了B点后停止计时,所计时间偏大,根据公式v=st可知,在路程不变的情况下,时间偏大,速度就会偏小。
    故答案为:(1)v=st;秒表;(2)小;(3)80.0;0.4;(4)小。
    (1)实验原理是速度公式v=st;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
    (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
    (3)由图读出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平均速度;
    (4)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平均速度会偏小。
    本题考查“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定学会读出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求出平均速度。

    21.【答案】C、E  D、E  20  控制变量法  甲、乙  甲、丙 
    【解析】解:(1)弦乐器振动的频率和弦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一定,改变弦的材料,所以应选择编号为C、E的琴弦;
    (2)要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度有关,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琴弦的长度进行探究,所以应选择编号为D、E的琴弦;
    (3)要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改变琴弦的横截面积进行探究,小明选用编号为A、B的琴弦进行实验,所以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20;
    (4)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5)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快,音调越高,则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甲、乙;响度相同的是甲、丙。
    故答案为:(1)C、E;(2)D、E;(3)20;(4)控制变量法;(5)甲、乙;甲、丙。
    (1)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要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该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琴弦的材料进行探究;
    (2)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要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度有关,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琴弦的长度进行探究;
    (3)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要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改变琴弦的横截面积进行探究;
    (4)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到几个物理量的影响,为确定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需要控制某些量不变,改变某一量,看所研究的物理量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5)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快,音调越高;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本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被研究的问题与多个因素有关,研究和某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其他因素一定或不变。

    22.【答案】80  相同  4  吸收  不变  固液共存 
    【解析】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80℃不变,80℃就是其熔点,所以固体物质是晶体;
    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2)由图可知:在0min~4min的时间内,物质还没有达到熔点,处于固态;在4min~8min处于熔化过程,熔化经历了4min;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第5min到第6min,属于固液共存态。
    故答案为:(1)80;相同;(2)4;吸收;不变;固液共存。
    (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2)晶体在熔化之前是固态,吸热升温;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熔化完后,完全成为液态,吸热升温。
    学会观察和分析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图像,是我们学习该实验时应掌握的重点内容。本题考查的知识面比较广,但是没有多大的难度,只要知识够扎实,还是很容易做对的。

    23.【答案】不变  小于  水的质量不同  液化  降低 
    【解析】解:(1)水沸腾时的特点是:继续吸收热量且温度不变;
    (2)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是98℃,因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且气压越小,沸点越低。图中水的沸点是98℃,低于100℃,所以实验时大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3)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浇冷水后瓶内水蒸气发生液化,瓶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会降低。
    故答案为:(1)不变;(2)小于;水的质量不同(3)液化;降低。
    (1)水沸腾时的特点;
    (2)因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且气压越小,沸点越低,由图可得;
    (3)水蒸气液化后,瓶内气压会降低。
    此题考查水的沸点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题目。

    24.【答案】薄  位置  寻找普遍规律  不能 
    【解析】解:(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
    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2)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研究像与物体到镜面距离的普遍规律,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
    (3)先分别作出蜡烛A的两个端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然后用虚线连接,即为蜡烛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蜡烛B与蜡烛A的像不能完全重合。
    故答案为:(1)薄;位置;(2)寻找普遍规律;(3)蜡烛A的像见解答图;不能。
    (1)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不重合的像,干扰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   但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
    (3)据平面镜成像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的特点作出A的像;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25.【答案】解:(1)根据v=st可得,该老师步行的时间:
    t1=s1v1=100m1m/s=100s;
    (2)该老师骑行的路程:
    s2=v2×t2=5m/s×3×60s=900m;
    (3)从家到学校的总路程:
    s=s1+s2=100m+900m=1000m,
    从家到学校的总时间:
    t=t1+t0+t2=100s+2×60s+3×60s=400s,
    则该老师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
    v=st=1000m400s=2.5m/s。
    答:(1)该老师步行的时间是100s;
    (2)该老师骑行的路程是900m;
    (3)该老师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2.5m/s。 
    【解析】(1)知道路程和速度,根据速度公式v=st可计算时间;
    (2)(3)先根据速度公式求出骑行的路程,再计算总路程,计算出步行、扫码、骑行的总时间,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计算平均速度。
    本题考查了时间和平均速度的计算,能够灵活运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6.【答案】解:(1)因为声音传播到海底的时间为总的时间的一半,则t=12×14s=7s,
    由v=st得,该海域的深度:
    s=vt=1500m/s×7s=10500m;
    (2)“蛟龙号”下潜时间:t'=3h=10800s,
    “蛟龙号”的下潜速度:v'=s't'=5400m10800s=0.5m/s。
    答:(1)该海域的深度为10500m。
    (2)“蛟龙号”的下潜速度是0.5m/s。 
    【解析】(1)先算出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v=st就可求出海域的深度;
    (2)根据速度公式v=st算出“蛟龙号”的下潜速度。
    本题考查了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及速度公式的计算,弄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2024年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海城市西部集团中考模拟预测模拟预测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海城市西部集团中考模拟预测模拟预测物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85,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85,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85,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85,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