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2《伶官传序》说课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9049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2《伶官传序》说课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9049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2《伶官传序》说课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9049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2《伶官传序》说课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9049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2《伶官传序》说课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9049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2《伶官传序》说课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9049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2《伶官传序》说课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9049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2《伶官传序》说课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9049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说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说课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生情况,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朗读成诵,课前预习,环节二解题,得难失易,以史为鉴,得天下,失天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课程标准》对选修古代散文的学习要求是:培养鉴赏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短序。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不仅具有讽谏北宋统治者的历史意义,而且对学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阶段的学生处于高二下学期,有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基础
未经过系统复习,基础薄弱,深入鉴赏能力不足
1、掌握文中人事、原、系、函、本等重点字词。2、理解文章盛衰之理在于人事的中心论点及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3、对文中的一些警策语句,能够熟读成诵。
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及其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习欲望增强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促进思维发展
组织探究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环节一:新知导入
由《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莫不殷忧而道著, 功成而德衰, 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 ”导入,魏征提出取易守难的设问。那么,到底取与守难易与否,我们看《伶官传》序是如何论述的。
1、《伶官传》序的文本性质 (补充与“序”相对的“跋”)2、《伶官传》相关知识的补充3、伶——伶官
环节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翻译以下句子。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5、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一、文章课下注释一中提到欧阳修写作本篇短序,旨在以史为鉴。“史”指的是文中的什么历史事件?
由文中第一段最后一句,学生可以明确是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历史事件。
二、齐读第二、三段,找出得失天下时几个重要事件,并结合课下注释明确其时间。分析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小组讨论)
补充晋王的生卒年(856-908年)学生可以从第二三段找到:庄宗受矢,时间为908年;系燕父子以组(灭燕),时间为913年;函梁君臣之首(灭梁),时间为923年;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失天下),时间为926年。
三、欧阳修对庄宗得天下难而失天下易,归结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在读文章的时候,可以找到“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这两句话。引导学生分析这两句,可以得出欧阳修不否定“天命”,但强调“人事”的重要性。
四、以史为鉴,在文中提供的是什么样的“鉴”?(用文中原句)
学生从文中可以找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五、结合“评语选粹”,让学生针对本文分段的不同版本,谈谈自己的看法。
1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2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可谓壮哉!3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4故方其盛也,……作《伶官传》。
六、以史为鉴,用历史作为镜子使我们知得失,那么本文的意义是什么呢?
历史意义:讽谏北宋统治者,同时告诫后世,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励精图治。追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手机、游戏、网络等),谈本文对自己的影响或启发。现实意义:于己,不沉溺所好,力戒逸豫,专心学习。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摘写《序》中语意警策的句子,并就其中感触最深的一句写一段话谈谈感受。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图片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五代史伶官传序,“序”,历史朝代顺口溜,朗读欣赏,翻译课文,文言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图文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欧阳修,历史背景,翻译理解文本,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前预习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五代历史,疏通文意,庄宗大事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