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承天寺夜游》中,苏轼懂得了只有“闲人”才能赏到这澄澈空明的月色;《赤壁赋》中,苏轼泛舟赤壁,悟出了“变”与“不变”的哲理;赏景之乐与理趣之妙,洋溢其中。那么在《石钟山记》中,苏轼又见到了怎样的风景?又有了怎样的理趣?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经湖口,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找出文章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特殊句式。结合课文注释,小组合作翻译。
小组合作,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句子顺序和现代汉语的不同。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翻译以前学过的句子,注意句式特点。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忌不自信。
【特殊句式】之定语后置句这些句子在结构上有如下特点:中心词+之+定语+者。这可以看作古汉语定语后置句式的标准格式。【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句这些句子在结构上有如下特点:名词(形容词)+否定词+动词+代词 注意:古汉语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第1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第2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第3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
第一段中,对于石钟山名字的由来,郦道元和李渤的观点是什么,苏轼对此是什么态度?
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苏轼:钟磬置水中,虽大风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作者认为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名字由来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对前人不同做法的态度又是什么?
主要原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观物吟四首》人之耳所闻,不若目亲照。耳闻有异同,目照无多少。并弃耳目官,专用舌口较。不成天下功,止成天下笑。
人或告我曰:天地之外别有天地万物,异乎此天地万物,则吾不得而知之也。非惟吾不得而知之也,圣人亦不得而知之也。凡言知者,谓其心得而知之也;言言者,谓其口得而言之也;既心尚不得而知之,口又恶得而言之乎?
作为游记,苏轼对夜游石钟山情景的描写很有特色,请列举两例,简要说明其运用的表达技巧。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以动衬静的手法,把大石、栖鹘、水波的形态和声音描绘得形象逼真。运用了“磔磔”“噌吰”“窾坎镗鞳”等拟声词,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且所用拟声词都是联绵词,韵律和谐。
结构独特。全文夹叙夹议又不同于一般游记,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行文曲折。行文富于曲折变化,是此文的一个突出特色。文中写对旧说之疑共有三次,不仅每次写法不同,即便在同一次中,文笔也有曲折。
修饰巧妙。文章以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拟人,贴切的拟声词,对所见所闻作了绘声绘形的描写,创造出独特的意境。语言灵活。文章语言灵活畅达,变化多姿,很有特色。对两处鸟叫和水声的描写完全不同。
苏轼自己实地考察发现了石钟山得名的由来,认为这证明了“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请分析他这一论断内在的逻辑思路。
因为古书上记载:“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这是古人描述的钟声的特点,也是人们对钟声的共识,是认识的前提。苏轼实地考察发现:“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并且两者相应,“如乐作焉”,这表现了水声如钟,符合人们对钟声的共识,所以,石钟山应是以声得名。这与古人郦道元的说法“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相合,所以说,“古之人不余欺也”。
苏轼感慨“郦元之简”“李渤之陋”,有人认为苏轼自己的观点也未必完全正确,请分析文中苏轼考察石钟山的时间和结论,说说你的看法。
苏轼选择“暮夜月明”时进行考察,这个时间段不适合全面观察,细致考察,结论未必可靠;苏轼通过考察,探求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否定了李渤等人的说法,并据此提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一论断,认为凡事都必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才能判断它的有和无,这否定了间接经验在人的认识中的重要性,也是不够准确的。
《春在堂笔记》卷七 俞樾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呔镗鞯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着,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章,试概括本文观点。
在作者看来,苏轼考察石钟山,以为其得名是因风水相吞吐而为声,这也没有探察到问题的根本。苏轼笑李渤考证石钟山命名的方式太粗糙,而作者认为苏轼与李渤犯了类似错误。
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评课ppt课件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教学课件ppt,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石钟山记,文本理解,一词多义,定语后置,学霸笔记学霸总结,学案答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12 *石钟山记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2 *石钟山记图文课件ppt,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