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15《生物的进化》全能练(含解析)(全国通用)
展开考向15 生物的进化
1.(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由欧洲传入北美的耧斗菜已进化出数十个物种。分布于低海拔潮湿地区的甲物种和高海拔干燥地区的乙物种的花结构和开花期均有显著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两种耧斗菜的全部基因构成了一个基因库
B.生长环境的不同有利于耧斗菜进化出不同的物种
C.甲、乙两种耧斗菜花结构的显著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若将甲、乙两种耧斗菜种植在一起,也不易发生基因交流
【答案】A
【解析】
【分析】
物种是指能够进行自由交配并产生可与后代的一群个体。
【详解】
A、同一物种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甲、乙两种耧斗菜是两个物种,A错误;
B、不同生长环境有利于进行不同的自然选择,从而进化出不同的物种,B正确;
C、自然选择导致物种朝不同的方向进化,甲、乙两种耧斗菜花结构的显著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
D、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能发生基因交流,D正确。
故选A。
2.(2021·1月浙江选考)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物种的个体差异不利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B.人工选择可以培育新品种,自然选择不能形成新物种
C.自然选择保存适应环境的变异,人工选择保留人类所需的变异
D.经自然选择,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发生相同的变化
【答案】C
【分析】
选择包括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按照达尔文的研究,生物中普遍存在着变异,而且很多变异有遗传倾向,通过选择,有利变异被保存下来,并不断得到积累,微小变异累积成显著变异。新的类型、新的物种由此产生。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
【详解】
A、同一物种的个体差异,利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A错误;
B、人工选择能培育出新品种,自然选择也能形成新的类型、新的物种,B错误;
C、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人工选择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合乎要求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最后选育出新品种,C正确;
D、由于同一物种不同种群所处的自然环境可能不同,故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D错误。
故选C。
1.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①主要观点
②意义: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彻底否定了物种不变论,奠定了科学生物进化论的基础。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1.(2022·山东日照质检)化石、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分子生物学等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化石可作为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B.鲸的鳍和蝙蝠的翼在外部形态、功能上不同,说明它们是由不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C.人和鱼的胚胎发育经历了有鳃裂及有尾的阶段,可以用人和鱼有共同祖先来解释
D.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在细胞代谢、DNA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共同特征越多
【答案】B
【解析】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直接说明了古代生物的结构或行为等,A正确;鲸的鳍和蝙蝠的翼虽然具有不同的外形、功能,但却有相同的基本结构,说明它们可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B错误;人和鱼的胚胎发育经历了有鳃裂及有尾的阶段,可以用人和鱼有共同祖先来解释,C正确;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在细胞代谢、DNA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共同特征越多,D正确。
2.(2022·湖北省重点高中协作体联考)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长期有毒农药的诱导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B.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C.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定向产生了适应白色环境的变异
D.野兔保护性的体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互相选择的结果
【答案】D
【解析】农田害虫群体中本身存在着或强或弱抗药性的变异,在有毒农药长期的自然选择作用下,农田害虫的抗药性得到了积累加强。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是拉马克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的观点的体现。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对变异起选择作用,北极熊的体色是与环境一致的白色,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互相选择的结果。
3.(8.2021海南)某地区少数人的一种免疫细胞的表面受体CCR5的编码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受体CCR5结构改变,使得HIV-1病毒入侵该免疫细胞的几率下降。随时间推移,该突变基因频率逐渐增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突变基因丰富了人类种群的基因库
B.该突变基因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通过药物干扰HIV-1与受体CCR5的结合可抑制病毒繁殖
D.该突变基因频率的增加可使人群感染HIV-1的几率下降
【答案】B
【分析】
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任何一种生物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产生了新基因,能丰富种群基因库;自然选择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详解】
A、基因突变产生了新基因,能丰富种群基因库,A正确;
B、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任何一种生物都有可能发生,B错误;
C、受体CCR5能够与HIV-1特异性结合,可通过药物干扰HIV-1与受体CCR5的结合可抑制病毒繁殖,C正确;
D、编码受体CCR5的突变基因频率的增加可使HIV-1与受体CCR5结合的几率下降,D正确。
故选B。
4.(2021·湖南高考真题)金鱼系野生鲫鱼经长期人工选育而成,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现有形态多样、品种繁多的金鱼品系。自然状态下,金鱼能与野生鲫鱼杂交产生可育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金鱼与野生鲫鱼属于同一物种
B.人工选择使鲫鱼发生变异,产生多种形态
C.鲫鱼进化成金鱼的过程中,有基因频率的改变
D.人类的喜好影响了金鱼的进化方向
【答案】B
【分析】
1、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2、在遗传学和进化论的研究中,把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详解】
A、由题干中信息“自然状态下,金鱼能与野生鲫鱼杂交产生可育后代”可知,金鱼与野生鲫鱼属于同一物种,A正确;
B、人工选择可以积累人类喜好的变异,淘汰人类不喜好的变异,只对金鱼的变异类型起选择作用,不能使金鱼发生变异,B错误;
C、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鲫鱼进化成金鱼的过程中,存在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
D、人类的喜好可以通过人工选择来实现,使人类喜好的性状得以保留,因此,人工选择可以决定金鱼的进化方向,D正确。
故选B。
1.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1)种群 物种繁衍和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叫作种群。 个体不具备
(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3)种群
(4)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1)
(2)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区别
(3)新物种形成的一般过程
结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注意】(1)物种的形成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有时不经过地理隔离也能直接形成生殖隔离,如二倍体植株经秋水仙素处理形成四倍体植株,两者是不同的物种。
(2)变异先于环境选择。农田喷施农药杀灭害虫,在喷施农药之前,害虫中就存在抗农药的突变个体,喷施农药仅杀灭了不抗药的个体,抗药的个体存活下来。农药不能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只是对具有抗药性个体进行了选择。
3.(2021·山东菏泽期末)下列有关种群基因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种群的基因库包括这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B.种群中每个个体都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C.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是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
D.基因突变可以改变基因库的组成
【答案】B
【解析】 一个种群的基因库包括这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A正确;种群基因库含有该种群全部个体的全部基因,但是每个个体不一定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B错误;基因库会通过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C正确;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可以改变基因库的组成,D正确。
4. (2021·山东威海质检)某山地存在两种鸭跖草,品种A生长于悬崖底部,品种B生长于悬崖顶部,两者具有不同的表型。在山地的某些坡度缓和的区域则存在大量A和B的杂交种C,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鸭跖草A和B的适应性特征是由地理隔离造成的
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鸭跖草A和B种群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C.杂交种C繁殖形成种群,说明鸭跖草A、B属于同一物种
D.鸭跖草A、B、C会与其捕食者以及无机环境协同进化
【答案】B
【解析】生物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错误;可遗传变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包括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可遗传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杂交种C繁殖形成种群,说明C是可育的,鸭跖草A、B之间能进行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说明两个种群之间无生殖隔离,是同一个物种,C正确;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协同进化,D正确。
5.(2021·1月八省联考广东卷,6)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不断恶化,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蛾(其幼虫称桦尺蠖)种群中,与从前浅色个体占多数相比,黑色个体所占比例逐渐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桦尺蛾体色的基因发生了定向变异
B.黑色桦尺蛾是通过进化产生的新物种
C.黑色桦尺蛾增多是获得性遗传的证据
D.桦尺蛾体色变化趋势体现了协同进化
【答案】D
【解析】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A错误;桦尺蛾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发生了进化,但黑色桦尺蛾并未与浅色个体产生生殖隔离,故并未产生新物种,B错误;黑色桦尺蛾的增多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能作为获得性遗传的证据,C错误;桦尺蛾体色变化趋势体现了环境与生物在相互影响中协同进化,D正确。
6.(2022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峡谷和高山的阻隔都可能导致新物种形成。两个种的羚松鼠分别生活在某大峡谷的两侧,它们的共同祖先生活在大峡谷形成之前;某高山两侧间存在有限的“通道”,陆地蜗牛和很多不能飞行的昆虫可能会在“通道”处形成新物种。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大峡谷分隔形成的两个羚松鼠种群间难以进行基因交流
B.能轻易飞越大峡谷的鸟类物种一般不会在大峡谷两侧形成为两个物种
C.高山两侧的陆地蜗牛利用“通道”进行充分的基因交流
D.某些不能飞行的昆虫在“通道”处形成的新种与原物种存在生殖隔离
【答案】C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引起生物进化的因素包括突变、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非随机交配、遗传漂变等;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详解】
A、大峡谷分隔形成的地理隔离,使两个羚松鼠种群间难以进行基因交流,A正确;
B、能轻易飞越大峡谷的鸟类物种能进行基因交流,一般不会在大峡谷两侧形成为两个物种,B正确;
C、由题意可知,某高山两侧间存在“通道”是有限的,陆地蜗牛利用“通道”不能进行充分的基因交流,C错误;
D、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在“通道”处形成的新物种与原物种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
故选C。
1.协同进化 种群内部不存在
(1)概念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原因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3)协同进化的实例
协同进化类型
包含类型
实例
不同物种
之间
种间互助
某种兰花和专门给它传粉的蛾
种间
斗争
捕食
猎豹和斑马
寄生
黏液瘤病毒和兔子
种间竞争
作物与杂草
生物与无机
环境之间
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
地球早期无氧环境→厌氧生物→光合生物出现→空气中有氧气→出现好氧生物
2.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各层次间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如图的形式描述:
(2)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分析
①从分子水平看:
②从进化角度看: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定向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
5.(2021·山东潍坊期末)黄花杓兰与西藏杓兰的开花时间和分布区均有所重叠,它们能够通过人工杂交产生可育的后代;但在自然界中,它们的传粉者大小明显不同,黄花杓兰由丽蝇和熊蜂工蜂传粉,而西藏杓兰由体形较大的熊蜂蜂王传粉,由于传粉者不同,二者在自然界中不能杂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黄花杓兰与西藏杓兰不存在地理隔离
B.黄花杓兰与西藏杓兰传粉者大小不同,据此推测它们花的形态结构可能存在差异
C.自然状念下黄花杓兰与西藏杓兰不能杂交,是二者与传粉者协同进化的结果
D.据上述信息可判断,黄花杓兰与西藏杓兰人工杂交的后代只能由熊蜂蜂王传粉
【答案】D
【解析】黄花杓兰与西藏杓兰的开花时间和分布区均有所重叠,因此黄花杓兰与西藏杓兰不存在地理隔离,A正确;自然界中的生物之间相互适应,黄花杓兰与西藏杓兰的传粉者大小不同,据此推测它们花的形态结构可能存在差异,B正确;自然状态下黄花杓兰与西藏杓兰不能杂交,是二者与传粉者协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黄花杓兰与西藏杓兰人工杂交的后代具体表现出哪种性状是不确定的,如果后代的花与黄花杓兰的花相似,则可能由丽蝇和熊蜂工蜂传粉,D错误。
6.(2022·山东临沂期中)图中A、B、C表示环境条件差异较大、存在地理隔离的三个地区,A地区某种群部分个体迁移至B、C地区(t1、t2表示不同时期),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留居在A地区甲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可能会发生改变
B.乙、丙两物种的形成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
C.乙、丙新物种的形成是两地不同自然环境选择的结果
D.乙、丙新物种的形成是甲、乙、丙物种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答案】D
【解析】留居在A地区的甲种群的基因频率因为自然选择、基因突变等也可能会发生改变,A正确;乙、丙两物种的形成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B正确;由题可知,乙、丙两地环境不同,因此新物种的形成是两地不同自然环境选择的结果,C正确;乙、丙新物种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
【易错点1】 误认为变异出现于环境变化之后,是在环境“诱发”下产生的
点拨: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且是不定向的,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
【易错点2】 能产生后代≠同一物种
点拨:两个个体虽然能够交配产生后代,但子代有可能高度不育,如马和驴虽然能够产生子代,但子代不育,因此马和驴是两个物种。
【易错点3】 种群≠物种
点拨:(1)物种是自然状态下能够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一个物种可能在不同地点和时间形成不同的种群。
(2)种群是同一种生物、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形成的一个群体。种群“小”,不同种群间有地理隔离;物种“大”,不同物种间有生殖隔离。
(3)判断生物是不是同一物种,如果来历不明,形态结构相似,可靠依据是看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若存在生殖隔离,则不是同一物种。
【易错点4】 混淆自交和自由交配时基因(型)频率的变化
点拨:(1)某种群的所有个体自交,若没有进行选择,则自交后代的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会改变,并且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降低,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升高。
(2)某种群的所有个体自由交配,若没有基因突变且各种基因型的个体生活能力相同时,后代的基因频率不变。后代的基因型频率是否改变有以下两种情况:如果没有达到遗传平衡,则后代的基因型频率会改变并达到遗传平衡;如果已达到遗传平衡,则后代的基因型频率不会改变。
【易错点5】 不能准确运用男性的基因型频率计算该地区X染色体的基因频率
点拨:以红绿色盲为例,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色盲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对男性(XY)而言,每个男性体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含有致病基因就为患者,不含则为正常个体,无携带者。若某地区男性中色盲占x。则此地区Xb的基因频率也为x,此地区女性色盲率则为x2。
1.地球上的生物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下列有关进化证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比较发现人和鱼的胚胎发育早期都出现鳃和尾,这属于比较解剖学证据
B.不同深度地层中埋藏的生物化石为研究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C.人和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8.5%,这属于分子水平的证据
D.目前发现的进化证据还包括细胞水平的证据,胚胎学证据等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1)化石证据: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
(2)比较解剖学证据: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这些具有共同祖先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其结构适应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因而产生形态上的差异。
(3)胚胎学证据:①人和鱼的胚胎在发育早期都出现鳃裂和尾;②人和其它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
(4)细胞水平的证据:①细胞有许多共同特征,如有能进行代谢、生长和增殖的细胞;②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5)分子水平的证据: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
【详解】
A、人和鱼的胚胎发育早期都出现鳃和尾,这属于胚胎学证据 ,A错误;
B、 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种类、形态、结构、行为等特征,化石是研究进化最直接的证据,B正确;
C、人和黑猩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相同,属于分子水平的证据,C正确;
D、除化石证据外,目前发现的进化证据还包括比较解剖学证据、胚胎学证据、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等,D正确。
故选A。
2.枯叶蝶在停息时,它的翅很像一片枯叶,这是枯叶蝶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同枯叶蝶一样,所有的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征。下列关于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分析正确的是
A.达尔文认为适应的来源是可遗传的变异,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生物的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C.枯叶蝶的这种性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
D.适应具有普遍性,且是绝对的、完全适应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
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1、普遍性:(1)含义:生物体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生物体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和繁殖。(2)原因:自然选择。
2、相对性的原因: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环境条件的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详解】
A、适应不仅是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也包括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适应的来源是可遗传的变异,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
B、拉马克认为生物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这不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观点,B错误;
C、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若是可遗传变异的结果,则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故枯叶蝶的这种性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不一定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C错误;
D、所有的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征,适应具有普遍性、相对性和局限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
故选A。
3.下列对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应在多个患者家系中调查多代,以减少误差
B.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可看到减Ⅱ中期细胞中的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C.抗病毒药物的使用会使病毒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遗传、变异和进化的知识,要求学生识记调查各类遗传病的方式,识记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识记可遗传变异的来源,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各选项。
【详解】
A、人类遗传病的调查可以选择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发病率和遗传方式的调查,调查发病率可以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然后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家系越多,代数越多,误差越小,A正确;
B、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联会后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不再含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非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位置,B错误:
C、变异是不定向的,抗病毒药物使用前病毒群体中就存在着抗药性差异,抗病毒药物的使用起到了定向选择的作用,本质上使基因频率朝着抗药性增强的方向进化,C正确;
D、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重复会使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减少或增加,倒位会使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B。
4.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a表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离,存在生殖隔离的个体之间有的也可相互交配
C.d表示地理隔离,c表示新物种的形成,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经历长期的地理隔离
D.该图说明物种形成的必要环节有地理隔离、变异、生殖隔离
【答案】B
【解析】
【分析】
d表示地理隔离,分成了多个不同的种群,不同种群会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由于环境不同,自然选择的作用有差别,就会导致基因库存在差异,种群间基因库差异明显,就会出现生殖隔离,从而产生新的物种。但是不是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经历长期的地理隔离,如二倍体经人工诱导变成四倍体,形成了新物种,但没有经理漫长的地理隔离。
【详解】
A、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改变了种群基因频率,A错误;
B、种群间基因库差异明显,就会出现生殖隔离,b表示生殖隔离,存在生殖隔离的个体之间有的也可相互交配,但是后代不可育,B正确;
C、d表示地理隔离,由于环境不同,自然选择的作用有差别,就会导致基因库存在差异,种群间基因库差异明显,就会出现生殖隔离,b表示生殖隔离,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就是出现生殖隔离,c表示新物种的形成,但是不是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经历长期的地理隔离,如二倍体经人工诱导变成四倍体,形成了新物种,但没有经理漫长的地理隔离,C错误;
D、物种形成的必要环节有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生殖隔离,D错误。
故选B。
5.抗生素甲是治疗重度感染的一类药物。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抗药性上升,从而引起治疗效果下降。下表为2005-2008年,某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甲的人均使用量,以及从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细菌乙对抗生素甲的耐药率变化。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住院患者抗生素甲的人均用量/g
0.074
0.12
0.14
0.19
细菌乙对抗生素甲的耐药率/%
2.6
6.11
10.9
25.5
A.细菌乙的耐药率变化与抗生素甲的使用量呈正相关
B.抗生素甲的使用促使细菌乙的基因发生了定向突变
C.细菌乙种群中的耐药基因频率在这几年中逐年上升
D.由表可知,抗生素甲的使用促进细菌乙的定向进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2005~2008年随着抗生素甲使用量的增加,细菌乙对抗生素甲的耐药率不断提高。随着抗生素甲使用量的增加,耐药细菌乙有更多的机会留下后代,种群中耐药基因频率会不断提高,相反,不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的基因频率会下降。因此,在抗生素的选择作用,细菌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导致细菌朝着耐药的方向不断进化。
【详解】
A、根据表格数据可知,2005~2008年随着抗生素甲使用量的增加,细菌乙对抗生素甲的耐药率不断提高,所以细菌乙的耐药率变化与抗生素甲的使用量呈正相关,A正确;
B、基因突变使自发的,不定向的,B错误;
C、根据表格数据可知,2005~2008年随着抗生素甲使用量的增加,耐药细菌乙有更多的机会留下后代,种群中耐药基因频率会不断提高,C正确;
D、随着抗生素甲使用量的增加,耐药细菌乙有更多的机会留下后代,种群中耐药基因频率会不断提高,相反,不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的基因频率会下降。因此,在抗生素的选择作用,细菌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导致细菌朝着耐药的方向不断进化,D正确。
故选B。
6.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随着工业化发展,环境不断恶化,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蛾(其幼虫称桦尺蠖)种群中,浅色个体越来越少,黑色个体却越来越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树干变黑会影响浅色个体的出生率
B.桦尺蛾仅与其天敌之间发生了协同进化
C.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
D.控制桦尺蛾体色的基因发生突变,黑色桦尺蛾是新物种
【答案】A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 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了物种的形成,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是新物种形成过程的三 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生殖隔离的产生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详解】
A、环境污染后,树干变黑,栖息在树干的浅色个体更容易被天敌捕获,影响出生率,A正确;
B、协同进化并不只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还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B错误;
C、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型而非基因型,C错误;
D、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桦尺蛾体色基因发生了突变,并未产生新物种,D错误。
故选A。
7.下列有关协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B.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存在协同进化
C.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捕食者的存在,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共同进化(协同进化)指不同物种之间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详解】
A、共同进化(协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协同进化)的结果,A正确;
B、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存在协同进化,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B正确;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错误;
D、捕食者往往捕食老弱病残的个体,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的作用,D正确。
故选C。
8.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或B基因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蚊(AABB)与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F1群体中和F2群体中A基因频率依次是( )
A.50%和60% B.50%和40%
C.25%和30% D.25%和20%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于只有A或B基因的胚胎致死,所以能存活的基因型只有A-B-和aabb两种。
【详解】
纯合的雄蚊(AABB)与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F1群体基因型均为AaBb,A基因频率50%,F1相互交配所得F2群体中AAbb、Aabb、aaBB、aaBb均在胚胎期死亡,F2群体由基因型为A_B_(1AABB、2AABb、4AaBb、2AaBb)和aabb基因型的个体组成,F2中AA、Aa、aa比例为3:6:1,A基因频率等于A基因在A、a等位基因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可得F2中的A基因的频率为60%,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如图表示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害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的变化是农药作用的结果,自然选择发挥了作用群
B.b→c是抗药性逐代积累的结果,害虫种群密度变大
C.害虫个体间抗药性的差异体现了变异的多方向性
D.农药的使用让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ab段由于使用农药,导致害虫种群密度下降;bc段种群密度升高。
【详解】
A、a→b的变化是农药作用的结果,农药起到自然选择的作用,A正确;
B、b→c害虫种群密度变大,是抗药性逐代积累的结果,B正确;
C、害虫个体间抗药性的差异,体现了变异的多方向性(不定向性),C正确;
D、抗药性本来就存在,农药的使用只是起到选择作用,D错误。
故选D。
10.农田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片农田中全部的该种害虫的总和称为___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 该种害虫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__________。
(2)害虫抗药性变异的来源属于__________。尽管害虫中天然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害虫杀灭效果仍然非常显著,原因在于__________。
(3)害虫抗药性的形成实质是________。
(4)上述事实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________(定向的或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____________,有利变异则逐渐积累,从而使 种群的____________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____________决定的。
【答案】 种群 基本单位 种群基因库 基因突变 害虫中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占极少数(抗药性基因频率极低) 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 不定向的 淘汰 基因频率 自然选择
【解析】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详解】
(1)这片农田中全部的该种害虫的总和称为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该种群中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是种群的基因库。
(2)抗药性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尽管害虫中天然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害虫中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占极少数(抗药性基因频率极低),故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害虫杀灭效果仍然非常显著。
(3)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杀虫剂对害虫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构,实质是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的增加。
(4)变异是不定向的,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所以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点睛】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要求学生理解达尔文进化理论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
1.关于生物的进化,只能靠运用证据和逻辑来推测。有关生物共同进化证据和结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从植物化石可以推测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地位
B.人的胚胎在发育后期鳃裂和尾会消失,说明人和鱼不是由共同祖先进化来的
C.比较解剖学发现,人的上肢、猫的前肢、鲸的鳍和蝙蝠的翼有相同的基本结构和相似的着生位置,这说明这些哺乳动物是由共同祖先进化来的
D.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共同点,提示人们当今生物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1)化石证据: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2)比较解刨学证据: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这些具有共同祖先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其结构适应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因而产生形态上的差异。(3)胚胎学证据:①人和鱼的胚胎在发育早期都出现鳃裂和尾;②人和其它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4)细胞水平的证据:①细胞有许多共同特征,如有能进行代谢、生长和增殖的细胞;②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5)分子水平的证据: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
【详解】
A、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种类及其形态结构、行为等特征,故从植物化石可以推测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分类地位,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A正确;
B、人和鱼的胚胎发育经历了有鳃裂及有尾的阶段,可以用人与鱼有共同祖先来解释,B错误;
C、比较解剖学发现,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的前肢在形态上差别很大,但有的结构和功能相似,这说明这些哺乳动物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来的,C正确;
D、不同生物的DNA等大分子的共同点是生物具有共同祖先的分子水平的证据,D正确。
故选B。
2.科学论证至少由两部分组成,其中一个是结论,另一个则是支持结论的理由。下列四个论述中,不属于论证的是( )
A.水分子中的18O出现在产物氧气中,因此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水
B.显微镜下观察细菌看不见核膜结构,因此可以认为细菌没有成型的细胞核
C.有些同卵双胞胎的身高不同,所以性状并不是完全由基因决定的
D.通过比较三种兰科植物遗传物质差异的大小,可以判断它们亲缘关系的远近
【答案】D
【解析】
【分析】
1.鲁宾和卡门用18O标记水,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
2.科学家根据细胞中有无以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把细胞分成真核细胞核原核细胞。
【详解】
A、水分子中的18O出现在产物氧气中属于论证内容,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水,与题意不符,A错误;
B、显微镜下观察细菌看不见核膜结构属于 支持结论的证据,因此得出的结论是细菌没有成型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与题意不符,B错误;
C、有些同卵双胞胎的身高不同,即基因型相同,但表现型不同,属于支持结论的例证,因此得出的结论是性状并不是完全由基因决定的,与题意不符,C错误;
D、通过比较三种兰科植物遗传物质差异的大小,可以判断它们亲缘关系的远近,这不是得出科学结论的过程,而是科学结论应用过程的体现,即我们已经知道该结论并运用该结论进行研判三种兰科植物之间亲缘关系远近的过程;与题意相符,D正确。
故选D。
3.我国大面积栽培的水稻有粳稻和籼稻,粳稻主要种植在北方,籼稻主要种植在南方。研究发现,粳稻的bZIP73基因通过一系列作用,增强了粳稻对低温的耐受性。与粳稻相比,籼稻的bZIP73基因中有1个脱氧核苷酸对不同,从而导致两种水稻的相应蛋白质存在1个氨基酸的差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籼稻的bZIP73基因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而导致基因突变
B.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都会引起生物性状发生改变
C.bZIP73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导致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功能改变
D.粳稻和籼稻对低温耐受性的不同可能与自然选择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详解】
A、根据题干信息“与粳稻相比,籼稻的bZIP73基因中有1个脱氧核苷酸对不同”,籼稻发生了基因突变,由于突变的结果仅是“存在1个氨基酸的差异”,所以是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A正确;
B、基因中碱基的增添、缺失、替换都会引起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但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发生改变,例如发生了隐性突变,B错误;
C、由题意可知,bZIP73基因突变后,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与突变前比有1个氨基酸的差异,从性状上说,其对低温的耐受性增强了,C正确;
D、根据“粳稻主要种植在北方,籼稻主要种植在南方”可知,粳稻和籼稻对低温耐受性的不同可能与自然选择有关,D正确。
故选B。
4.中国科学家首次揭示了植物到动物的功能性基因转移的现象。在植物和昆虫的进化过程中,植物能够产生有毒代谢产物酚糖来防御昆虫侵害;但是酚糖在充当植物“铠甲”的同时,其过量表达又对植物本身生长发育不利,于是植物就利用PMaT1基因代谢酚糖来解毒。烟粉虱“盗用”了植物PMaT1基因变成自身的BtPMaT1基因。烟粉虱由此获得了对植物“免疫”的本领,这正是巧妙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生物防御策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烟粉虱“盗用”植物PMaT1基因变成自身BtPMaT1基因的过程属于基因突变
B.烟粉虱“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策略使烟粉虱产生了适应性的定向进化
C.烟粉虱和植物的DNA结构都是双螺旋结构,是烟粉虱能“盗用”植物PMaT1基因的原因之一
D.阻断烟粉虱“盗用”PMaT1基因可以作为精准防控烟粉虱的一种全新思路
【答案】A
【解析】
【分析】
1、DNA中分子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
2、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详解】
A、烟粉虱直接“盗用”植物PMaT1基因变成自身基因,属于基因重组,不是基因突变,A错误;
B、由题意可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让烟粉虱向对抗植物的“盾”方向定向进化,B正确;
C、烟粉虱和植物的DNA分子结构都是双螺旋结构,因此烟粉虱直接“盗用”植物PMaT1基因变成自身基因不会改变原DNA分子的基本结构,C正确;
D、烟粉虱直接“盗用”植物PMaT1基因获得对抗植物的“盾”,因此阻断烟粉虱“盗用”PMaT1基因可作为一种防控烟粉虱的思路,D正确。
故选A。
5.经调查发现,某地区菜青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菜青虫使用农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农药导致菜青虫发生抗药性变异
B.菜青虫抗药性的增强是不断发生耐药性变异的结果
C.通过选择导致菜青虫抗药性不断积累
D.环境是造成菜青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变异与选择无关,变异发生在自然选择之前,先有了各种类型的变异,才能自然选择出最适于环境的变异。
【详解】
A、菜青虫先发生抗药性变异,农药只是起选择作用,A错误;
B、菜青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选择的结果,B错误;
C、通过选择导致菜青虫抗药性不断积累,C正确;
D、连续多年对菜青虫使用农药是造成菜青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D错误。
故选C。
6.甲、乙、丙三岛之间相互隔绝,甲岛上某种昆虫的一部分个体被人为地迁移到乙岛和丙岛上。这种昆虫体色受A(黑色)、a(白色)、a(灰色)控制,分别统计3年和20年后相关的基因频率或基因型频率,其中甲岛基因频率一直不变,乙岛、丙岛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20年间,乙、丙两岛昆虫都一定发生了进化
B.丙岛这种昆虫全部个体的A、a、a1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
C.三个岛上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指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a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a1基因频率升高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D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
A、2年前乙岛A的基因频率=40%+1/2×40%=60%,a的基因频率=1-60%=40%,丙岛的基因频率A=9%+1/2×10%=14%;20年后乙岛A的基因频率=36%+1/2×48%=60%,a的基因频率=1-60%=40%,丙岛的基因频率A=5%,a的基因频率=40%,说明乙岛都没有发生进化,A错误;
B、种群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丙岛这种昆虫全部个体的A、a、a1基因不能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B错误;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仅仅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C错误;
D、a和A等是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1基因频率升高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故选D。
7.某项目式学习小组绘制了两个家族关于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如图1所示。同时,进行了部分成员的关于甲病基因DNA酶切及电泳实验,条带情况如图2所示。甲病(A、a基因控制)是某单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乙病(B、b基因控制)致病基因不在X、Y同源区段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若Ⅲ-1是个女孩,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生育患甲病孩子的概率1/303
C.若Ⅲ-1是个男孩,其患甲病的概率是1/3
D.I-3与I-4的基因型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图2可知,甲病正常基因内部含有限制酶的切割位点,被限制酶切割成两段,而突变基因只在两端有限制酶切割位点,I3、I4有3个不同的基因片段,说明是杂合子,二者不患甲病,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Il 只有甲病的正常的基因,I2只有突变的甲病基因。I3和I4患病但生出了正常的女儿II3,说明乙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详解】
A、分析图2可知,甲病正常基因内部含有限制酶的切割位点,被限制酶切割成两段,而突变基因只在两端有限制酶切割位点,I3、I4有3个不同的基因片段,说明是杂合子,二者不患甲病,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I3和I4患病但生出了正常的女儿II3,说明乙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正确;
B、若Ⅲ一1是个女孩,其基因型及比例为2/3Aa、1/3aa;由于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aa=1/10000,则a的基因频率=1/100,A=99/100,正常人群中Aa=2×1/100×99/100,AA=99/100×99/100,则Aa在正常人群中的比例为2/101,故Ⅲ一1(配子类型及比例为1/3A、2/3a)与一个正常男性(2/101Aa、99/101AA,配子类型为1/101a、100/101A)结婚生育患甲病孩子的概率=2/3a×1/101a=2/303,B错误;
C、仅考虑甲病,II-2基因型为aa,II-3基因型为1/3AA、2/3Aa(配子为2/3A、1/3a),若Ⅲ-1是个男孩,其患甲病(aa)的概率1/3×1=1/3,C正确;
D、由于II-4两病皆患(aaB-),且II-3正常(A-bb),可推知I-3和I-4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基因型相同,D正确。
故选B。
8.大约1万年前,一条河流将生活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Abert松鼠分隔成两个种群,其中生活在峡谷北侧的种群在体色和形态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们叫它Kaibab松鼠。下列对两个种群发生明显分歧原因的解释以及进化趋势的预测,分析错误的是( )
A.北侧种群发生的突变对南侧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B.自然选择对南北两侧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没有差异
C.南北两侧的种群由于被河流隔开不能进行充分的基因交流
D.南北两侧的种群会继续发生明显的变化,可能会演变成两个物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两个种群之间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如果能杂交且产生可育后代则仍为同一物种。
【详解】
A、由题意可知,因两种群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所以北侧种群发生的突变对南侧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A正确;
B、峡谷两侧是环境有差别,所以自然选择对南北两侧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差异,B错误;
C、南北两侧由于地理隔离,两侧的种群不能进行充分的基因交流,C正确;
D、南北两侧的种群会继续发生明显的变化,若产生了生殖隔离,则可能会演变成两个物种,D正确。
故选B。
9.美洲热带地区的纯蛱蝶幼虫主要取食西番莲叶片,西番莲受到纯峡蝶的伤害之后,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使纯蛱蝶幼虫死亡,但仍有少数纯蛱蝶能抵抗该化学物质。观察发现,西番莲通过改变叶片形状,“造出”一种黄色假卵(叶片上蜜腺稍微隆起形成卵状结构)等办法来迷惑纯峡蝶,以减少纯蛱蝶在此产卵;还通过分泌出一种“花外蜜露”引诱蚂蚁和蝇类前来捕食纯蛱蝶幼虫。在此过程中,纯蛱蝶也增强了寻找并发现西番莲的能力。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在纯蛱蝶觅食的刺激下,西番莲发生了叶形和叶片蜜腺的突变
C.协同进化也可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D.西番莲叶形的变化和纯峡蝶觅食行为的变化说明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2、协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详解】
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正确;
B、西番莲叶形和叶片蜜腺的变异本身就存在,而不是在纯蛱蝶觅食的刺激下出现的,B错误;
C、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C正确;
D、西番莲叶形的变化和纯峡蝶觅食行为的变化,说明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
故选B。
10.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大熊猫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大熊猫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该种群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_____。
(2)在对某一种群进行调查时,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5%和75%(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和65%,在这一年中,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现代进化理论,_________是进化的基本单位,_________决定进化的方向。熊猫和其猎物因捕食关系在进化上密切相关,协同进化。协同进化是指_________之间、____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4)科学家经研究发现,熊猫的祖先也是食肉动物,作为捕食者,其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收割理论”认为捕食者往往捕食_________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占绝对优势,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_________。
【答案】(1)基因库
(2) 否 种群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
(3) 种群 自然选择 不同物种 生物与无机环境
(4) 个体数量多 物种多样性
【解析】
【分析】
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
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2)
第一年基因型为DD、dd、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5%、75%、10%,D的基因频率是DD+1/2Dd=20%,则d的基因频率为l-D=80%。第二年基因型为DD、dd、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65%、30%,则D的基因频率还是20%,d的基因频率还是80%。由于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所以种群没有进化。
(3)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4)
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这样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1.(2022·湖南·高考真题)稻蝗属的三个近缘物种①日本稻蝗、②中华稻蝗台湾亚种和③小翅稻蝗中,①与②、①与③的分布区域有重叠,②与③的分布区域不重叠。为探究它们之间的生殖隔离机制,进行了种间交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交配(♀×♂)
①×②
②×①
①×③
③×①
②×③
③×②
交配率(%)
0
8
16
2
46
18
精子传送率(%)
0
0
0
0
100
100
注:精子传送率是指受精囊中有精子的雌虫占确认交配雌虫的百分比A.实验结果表明近缘物种之间也可进行交配
B.生殖隔离与物种的分布区域是否重叠无关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②和③之间可进行基因交流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物种是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丙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2、生殖隔离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
【详解】
A、由表格中的交配率的结果可知,表明近缘物种之间也可进行交配,A正确;
B、已知①与②、①与③的分布区域有重叠,②与③的分布区域不重叠,但从交配率和精子传送率来看,说明生殖隔离与物种的分布区域是否重叠无关,B正确;
C、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正确;
D、②和③之间②与③的分布区域不重叠,故存在地理隔离;两者属于两个近缘物种,表中②×③交配精子传送率100%,即使交配成功,由于存在生殖隔离,也不能进行基因交流,D错误。
故选D。
2.(2022·广东·高考真题)白车轴草中有毒物质氢氰酸(HCN)的产生由H、h和D、d两对等位基因决定,H和D同时存在时,个体产HCN,能抵御草食动物的采食。如图示某地不同区域白车轴草种群中有毒个体比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草食动物是白车轴草种群进化的选择压力
B.城市化进程会影响白车轴草种群的进化
C.与乡村相比,市中心种群中h的基因频率更高
D.基因重组会影响种群中H、D的基因频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H、h和D、d基因决定HCN的产生,基因型为D_H_的个体能产生HCN,有毒,能抵御草食动物的采食。
【详解】
A、分析题意可知,草食动物能采食白车轴草,故草食动物是白车轴草种群进化的选择压力,A正确;
B、分析题中曲线可知,从市中心到市郊和乡村,白车轴草种群中产HCN个体比例增加,说明城市化进程会影响白车轴草的进化,B正确;
C、与乡村相比,市中心种群中产HCN个体比例小,即基因型为D_H_的个体所占比例小,d、h基因频率高,C正确;
D、基因重组是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基因重组不会影响种群基因频率,D错误。
故选D。
3.(2021·6浙江月选考)9. 现代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物种的进化体现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下列能引起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是 ( )
A. 自然选择 B. 基因重组 C. 随机交配 D. 大的种群
【答案】A
【解析】
【分析】遗传平衡定律:哈代和温伯格发现这样的规律: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没有迁移、突变、选择的情况下,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
【详解】在自然界中,有许多因素能够打破遗传平衡,而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动:如突变、基因迁移、遗传漂变、非随机交配、自然选择,分析题意可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15.2021湖北) 某地区的小溪和池塘中生活着一种丽鱼,该丽鱼种群包含两种类型的个体:一种具有磨盘状齿形,专食蜗牛和贝壳类软体动物;另一种具有乳突状齿形,专食昆虫和其他软体动物。两种齿形的丽鱼均能稳定遗传并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针对上述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丽鱼种群牙齿的差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 两者在齿形上的差异有利于丽鱼对环境的适应
C. 丽鱼种群产生的性状分化可能与基因突变和重组有关
D. 两种不同齿形丽鱼的基因库差异明显,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物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1、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主要有3个: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下群体基因库中基因频率的改变,并不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因为基因交流并未中断,群体分化并未超出种的界限。只有通过隔离才能最终出现新种,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据题意可知,两种齿形的丽鱼均能稳定遗传并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说明丽鱼种群牙齿的差异属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正确;
B、两种齿形的丽鱼的食物类型不同,两者在齿形上的差异有利于丽鱼对环境的适应,B正确;
C、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因此丽鱼种群产生的性状分化可能与基因突变和重组有关,C正确;
D、物种之间的界限是生殖隔离,两种不同齿形丽鱼的基因库差异明显,但不知是否存在生殖隔离,无法判断是否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物种,D错误。
故选D。
5.(12.2021湖北) 酷热干燥某国家公园内生长有很多马齿苋属植物叶片嫩而多肉,深受大象喜爱。其枝条在大象进食时常被折断掉到地上,遭到踩踏的枝条会长成新的植株。白天马齿苋属植物会关闭气孔,在凉爽的夜晚吸收CO2并储存起来。针对上述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象和马齿苋属植物之间存在共同进化
B. 大象和马齿苋属植物存在互利共生关系
C. 水分是马齿苋属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
D. 白天马齿苋属植物气孔关闭,仍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1、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2、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两者分开以后双方的生活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
【详解】A、大象和马齿苋属植物属于不同种生物,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和发展,存在共同进化,A正确;
B、酷热干燥的某国家公园内生长有很多马齿苋属植物叶片嫩而多肉,深受大象喜爱,因此大象和马齿苋属植物存在捕食关系,B错误;
C、酷热干燥的某国家公园内生长有很多马齿苋属植物,酷热干燥缺少水分,因此水分是马齿苋属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C正确;
D、白天马齿苋属植物会关闭气孔,但在凉爽的夜晚吸收CO2并储存起来,这些CO2在白天释放出来供给马齿苋属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因此白天马齿苋属植物气孔关闭,仍能进行光合作用,D正确。
故选B。
6.(5.2021湖北) 自青霉素被发现以来,抗生素对疾病治疗起了重要作用。目前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下列关于抗生素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作用机制不同的抗生素同时使用,可提高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B. 青霉素能直接杀死细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C. 畜牧业中为了防止牲畜生病可大量使用抗生素
D. 定期服用抗生素可预防病菌引起的肠道疾病
【答案】A
【解析】
【分析】1、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2、抗生素等抗菌剂的抑菌或杀菌作用,主要是针对“细菌有而人(或其他动植物)没有”的机制进行杀伤,包含四大作用机理,即: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增强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以及抑制细菌核酸复制转录。
【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抗生素的作用机理主要有四个方面,作用机制不同的抗生素同时使用,可从不同方面对于病原体进行防治,故可提高对疾病的治疗效果,A正确;
B、青霉素杀死细菌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或增强细菌细胞膜通透性等途径实现的,不是直接杀死细菌,B错误;
C、抗生素大量使用会导致耐药菌等的出现,不利于牲畜疾病的防控,C错误;
D、定期服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菌等的出现,不能用于预防病菌引起的肠道疾病,D错误。
故选A。
7.(5. 2021福建)物种甲和物种乙为二倍体植物。甲生活在阳光充足的悬崖顶乙生活在悬崖底的林荫里。在某些山地坡度和缓的地方,甲和乙分别沿着斜坡向下和向上扩展,在斜坡上相遇并杂交产生丙。若丙不能产生子代,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和乙仍然存在生殖隔离
B. 甲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甲发生了进化
C. 甲、乙向斜坡的扩展可能与环境变化有关
D. 甲、乙、丙含有的基因共同构成一个种群的基因库
【答案】D
【解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3、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生殖隔离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结合题意,甲乙杂交产生丙但丙不能产生子代,符合生殖隔离定义,A正确;
B、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正确;
C、甲、乙向斜坡的扩展可能与环境变化有关,比如阳光照射范围的变化,C正确;
D、由题意可知,甲、乙属于不同物种,不属于同一个种群,D错误;
故选D。
8.(2021·广东高考真题)孔雀鱼雄鱼的鱼身具有艳丽的斑点,斑点数量多的雄鱼有更多机会繁殖后代,但也容易受到天敌的捕食,关于种群中雄鱼的平均斑点数量,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缺少天敌,斑点数量可能会增多
B.引入天敌,斑点数量可能会减少
C.天敌存在与否决定斑点数量相关基因的变异方向
D.自然环境中,斑点数量增减对雄鱼既有利也有弊
【答案】C
【分析】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详解】
A、缺少天敌的环境中,孔雀鱼的斑点数量逐渐增多,原因是由于孔雀鱼群体中斑点数多的雄性个体体色艳丽易吸引雌性个体,从而获得更多的交配机会,导致群体中该类型个体的数量增多,A正确;
B、引入天敌的环境中,斑点数量多的雄鱼容易受到天敌的捕食,数量减少,反而斑点数量少的雄鱼获得更多交配机会,导致群体中斑点数量可能会减少,B正确;
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故天敌存在与否不能决定斑点数量相关基因的变异方向,C错误;
D、由题干信息可知,“斑点数量多的雄鱼有更多机会繁殖后代,但也容易受到天敌的捕食”,则斑点少的雄鱼繁殖后代的机会少,但不易被天敌捕食,可知自然环境中,斑点数量增减对雄鱼既有利也有弊,D正确。
故选C。
9.(2021·广东高考真题)兔的脂肪白色(F)对淡黄色(f)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兔群由500只纯合白色脂肪兔和1500只淡黄色脂肪兔组成,F、f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15%、85% B.25%、75%
C.35%、65% D.45%、55%
【答案】B
【分析】
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的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详解】
由题意可知,该兔种群由500只纯合白色脂肪兔(FF)和1500只淡黄色脂肪兔(ff)组成,故F的基因频率=F/(F+f)=(500×2)/(2000×2)=25%,f的基因频率=1-25%=75%,B正确。
故选B。
10.(2021·河北高考真题)雄性缝蝇的求偶方式有:①向雌蝇提供食物;②用丝缕简单缠绕食物后送给雌蝇;③把食物裹成丝球送给雌蝇;④仅送一个空丝球给雌蝇。以上四种方式都能求偶成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求偶时提供食物给雌蝇有利于其繁殖,是一种适应性行为
B.④是一种仪式化行为,对缝蝇繁殖失去进化意义
C.③是雌蝇对雄蝇长期选择的结果
D.④可能由③进化而来
【答案】B
【分析】
雄性动物的求偶是为了繁殖后代,在求偶过程中,雄性动物会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得交配机会,以便将自己的遗传信息传递下去;生物的求偶行为是一种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一种适应性行为。
【详解】
A、求偶时提供食物给雌蝇,一方面为了获得交配机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雌性获得更多营养物质繁殖后代,这是一种长期形成的适应性行为,A正确;
B、根据题意,四种方式都能求偶成功,④虽然是一种仪式化行为,但对缝蝇繁殖也具有进化意义,B错误;
C、在求偶过程中,把食物裹成丝球送给雌蝇,更受雌蝇的青睐,容易获得交配机会,留下后代的机会多,这是雌蝇对雄蝇长期选择的结果,C正确;
D、④仅送一个空丝球给雌蝇,不需要食物也能求偶成功,④与③在外观上具有相似性,可推测④可能由③进化而来,D正确。
故选B。
11.(24. 2021湖北)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疟原虫为单细胞生物可在按蚊和人两类宿主中繁殖。我国科学家发现了治疗疟疾的青蒿素。随着青蒿素类药物广泛应用逐渐出现了对青蒿素具有抗药性的疟原虫。
为了研究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机制,将一种青蒿素敏感(S型)的疟原虫品种分成两组:一组逐渐增加青蒿素的浓度,连续培养若干代,获得具有抗药性(R型)的甲群体,另一组为乙群体(对照组)。对甲和乙两群体进行基因组测序,发现在甲群体中发生的9个碱基突变在乙群体中均未发生,这些突变发生在9个基因的编码序列上,其中7个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
为确定7个突变基因与青蒿素抗药性的关联性,现从不同病身上获取若干疟原虫样本,检测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与存活率正相关)并测序,以S型疟原虫为对照,与对照的基因序列相同的设为野生型“+”,不同的设为突变型“-”。部分样本的结果如表。
疟原虫
存活率(%)
基因1
基因2
基因3
基因4
基因5
基因6
基因7
对照
0.04
+
+
+
+
+
+
+
1
0.2
+
+
+
+
+
+
-
2
3.8
+
+
+
-
+
+
-
3
5.8
+
+
+
-
-
+
-
4
23. 1
+
+
+
+
-
-
-
5
27.2
+
+
+
+
-
-
-
6
27.3
+
+
+
-
+
-
-
7
28.9
+
+
+
-
-
-
-
8
31.3
+
+
+
+
-
-
-
9
58.0
+
+
+
-
+
-
-
回答下列问题:
(1)连续培养后疟原虫获得抗药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碱基突变但氨基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个基因中与抗药性关联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青蒿素抗药性关联度最高的基因突变是导致疟原虫抗青蒿素的直接原因,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将该突变基因恢复为野生型,而不改变基因组中其他碱基序。经这种基因改造后的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表现为___________。
(4)根据生物学知识提出一条防控疟疾的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
【答案】(1) ①. 通过基因突变可产生抗青蒿素的个体,连续培养过程中,在青蒿素的定向选择作用下,疟原虫种群中抗青蒿素的相关基因的频率升高,抗药性个体数增多 ②. 密码子具有简并性
(2) ①. 基因6 ②. 与对照组相比,在有突变基因6和7的4~9组中,疟原虫的存活率都大幅提高,但在有突变基因7的1、2、3组中,疟原虫的存活率提高的幅度不大
(3)S型(对青蒿素敏感)
(4)做好按蚊的防治工作
【解析】
【分析】结合题意分析:青蒿素“抗药性”的产生是疟原虫基因突变导致的,经过青蒿素的不断选择,可以导致疟原虫种群中抗药性基因的频率增大。
【小问1详解】
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进而可能产生新性状,在疟原虫的种群中,通过基因突变可产生抗青蒿素的个体,连续培养过程中,在青蒿素的定向选择作用下,疟原虫种群中抗青蒿素的相关基因的频率升高,抗药性个体数增多;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即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个或多个密码子对应,故碱基突变但氨基酸序列可能也不发生改变。
【小问2详解】
结合题意,与对照的基因序列相同的设为野生型“+”,不同的设为突变型“-”,分析表格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在有突变基因6和7的4~9组中,疟原虫的存活率都大幅提高,但在有突变基因7的1、2、3组中,疟原虫的存活率提高的幅度不大,故推测7个基因中与抗药性关联度最高的是基因6。
【小问3详解】
结合(3)可知,7个基因中与抗药性关联度最高的是基因6,若基因6的基因突变是导致疟原虫抗青蒿素的直接原因,则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将其恢复为野生型后,其抗药性性状也随之消失,故经这种基因改造后的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表现为S型(对青蒿素敏感)。
【小问4详解】
据题干信息“疟原虫为单细胞生物可在按蚊和人两类宿主中繁殖”,故为减少疟原虫的数量,可做好按蚊的防治工作,令宿主的数量减少从而减少疟原虫。
【点睛】本题结合青蒿素对于疟原虫的防治实验考查自然选择与适应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27《细胞工程》全能练(含解析)(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27《细胞工程》全能练(含解析)(全国通用),文件包含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27《细胞工程》全能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27《细胞工程》全能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26《发酵工程》全能练(含解析)(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26《发酵工程》全能练(含解析)(全国通用),文件包含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26《发酵工程》全能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26《发酵工程》全能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25《人与环境》全能练(含解析)(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25《人与环境》全能练(含解析)(全国通用),文件包含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25《人与环境》全能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备战2023高考生物专题讲与练考向25《人与环境》全能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