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人教版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 声现象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目前声纹锁在门禁系统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了传说中“芝麻开门”的神话。 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依据的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2.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忽闻水上琵琶声”——琵琶声是由琵琶弦振动产生的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们是通过音调辨别出钟声的3.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超声检测金属工件内部有没有裂缝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利用声呐系统探知海洋的深度4.下列描述的现象与音调有关的是( )A.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穿着防护服,但相互之间仍然能从声音上辨识对方B.在图书室借阅图书时禁止大声喧哗C.暖水瓶中灌水时,听声音判断水是否灌满D.工厂里的机器声响震耳欲聋5.下列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A.修理工检修汽车时仔细听发动机发出的声音B.央视春节晚会现场响彻演播厅的锣鼓声C.做探究实验时小林和小刚轻声交谈D.从正在装修的邻居家传来的电锯声6.如图所示,现在买东西可以用声波支付了.声波支付的原理是用户通过手机向售货机发出一段超声波,售货机“听”到这段声波后进行自动处理,用户再在自己手机上输入密码,售货机就会“吐”出商品.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发出的超声波人耳也能听到B.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我们的说话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C.手机发出超声波主要是为了向售货机传递能量D.手机声波支付不能在真空环境下使用7.由于衣服没有放好,在甩干时会引起洗衣机机身剧烈振动,并产生噪声,这时为控制噪声,最合理的做法是( )A.把耳朵捂上 B.加水增加洗衣机的自重,减轻洗衣机的振动C.把房间的门关上,防止噪声传到外面 D.将甩干筒内的衣服重新放平8.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对应的声音的响度最小 B.甲和乙对应的声音的音调相同C.丙对应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D.丁对应的声音属于噪声9.(多选)在图所示的事例中,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 )A. B.C. D.10.声速测量仪器可测量声波在不同环境中的传播速度,使用时,将两个声波采集器和发射器放在同一条直线上,当声波发射器发出声波时,通过调节图中s的大小,声波到达两个采集器的时间就会不同,声速测量仪上的显示屏则能显示出声波到达两个采集器的时间差,显示屏上显示的时间单位为。图中是声速测量仪器某次在教室里测量声速时的情景,其中,液晶显示器上显示的时间差为1 ms,下列对此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次测量,声波先被A采集器接收到B.保持图中距离不变,测量声速时教室的温度为15 ℃,则间的距离为102 cm C.若声速增大,则液晶显示器上显示的时间差会变小D.若声波发射器逐渐靠近A,则液晶显示器上显示的时间差逐渐变小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1.小刚同学在一根较长的装满水的钢管一端敲击一下,在钢管的另一端的小明可以听到________次声音,其中第一次是从________(选填“钢管”“空气”或“水”)中传来的,这是因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________不同.12.某市“向一切不文明旅游行为说‘不’!”宣传画册中,列举了“公共场所高声接打电话、大声喧哗、扎堆吵闹”不文明行为。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大声喧哗”是说声音的_______大;“扎堆吵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属于_______(选填“乐音”或“噪声”)。
13.如图所示,西安市的海洋世界有海豚表演。聪明的海豚会做算术加减法运算,当驯兽师问海豚“2+3等于几”时,海豚就会敲5下麦克风。实际上是有人在台下吹了5下哨。哨声海豚能听到而人听不到。这其中的道理是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_______Hz,海豚的听觉频率范围为150 Hz~150000 Hz,台下人吹的哨声是一种_______声波,故人听不到。
14.扫地机器人已经逐步进入普通家庭,有一种扫地机器人能够自动躲避障碍物,其工作原理类似蝙蝠,它是用______波来判断障碍物及空间方位的,这是利用了声能够传递______.15.北京天坛的圜丘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反映出我国古代高水平的建筑声学成就。圜丘是一座分成三层的圆形平台,当你站在圜丘第三层台面中心的天心石上说话时,会觉得声音特别洪亮。人们站在台中央说话,声波从栏杆上反射到台面,再从台面反射回耳朵约需0.07 s,圜丘反射声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声音特别洪亮”,说明声音的______大;(2)人耳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区分开此时的回声和原声;(3)声音在0.07 s内经过的路程______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第三层台面的半径r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三、实验题16.(12分)如图所示,用钢尺做探究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1)本实验中听到的声音应该是______(选填“A”或“B”)。A.钢尺伸出桌面部分振动发出的 B.钢尺拍打桌面发出的(2)实验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说明音调的高低与______有关。(3)实验时,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改变拨动力度,则是研究声音的______与振动幅度的关系。(4)小华同学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太长时,可以明显看到钢尺在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四、计算题17.(12分)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测速仪发出的声波到达被测汽车时,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s,且保持不变)
(1)汽车接收到第一声超声波时,距离测速仪多远?(2)汽车接收到第二声超声波时,距离测速仪多远?(3)该被测车速度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2.答案:C解析:“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故A错误;“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指的是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B错误;琵琶声是由琵琶弦的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们是通过音色辨别出钟声的,故D错误.3.答案:C4.答案:C5.答案:D解析:修理工检修汽车时仔细听发动机发出的声音,要根据声音判断故障,故这个声音不属于噪声,A不符合题意;央视春节晚会现场响彻演播厅的锣鼓声,是人们正在欣赏的声音,故这个声音不属于噪声,B不符合题意;做探究实验时小林和小刚轻声交谈,此交流声不属于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从正在装修的邻居家传来的电锯声,影响了人们的休息或工作,属于噪声,故D符合题意。6.答案:D解析:选项分析正误A人耳听不见超声或次声×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和我们的说话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手机发出超声波是为了向售货机传递购买商品的信息×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手机声波支付不能在真空中使用√7.答案:D解析:由生活经验可知,在用洗衣机甩衣服时由于衣服没放好,导致洗衣机机身剧烈振动,为了防止这种现象产生,可以将衣服在甩干筒内重新放平,即从声源处减弱噪声。8.答案: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对应的声波的振幅是最小的,所以甲对应的声音的响度最小,故A正确;相同时间内甲和乙对应的声波振动的次数相同,即甲、乙对应的声波的振动频率相同,所以甲和乙对应的声音的音调相同,故B正确;声音的传播速度与音调、响度、音色无关,在温度相同、介质相同时,声音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C错误;丁对应的声波振动无规律,因此丁对应的声音为噪声,故D正确。9.答案:AC解析:A.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选项A符合题意;
B.听到发令枪声运动员开始奔跑,这里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B项不合题意;
C.超声波清洗眼镜,这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选项C符合题意;
D.倒车雷达侦测有无障碍物,这里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D项不合题意.10.答案:D解析:声波采集器在一条直线上,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由图可知,A距离声波发射器近一些,接收信号比B早,故A选项正确;声音在15 ℃空气中速度是340 m/s,由题意可知,,即,求得,则间的距离为,故B选项正确;根据B选项中的计算分析,当声速增大时,因为距离声波发射器距离不变,时间差值会相应减小,故C选项正确;如果声波发射器距离A更近一些,距离B就更远一些,时间的差值就会变大,故D选项错误。11.答案:三;钢管;速度解析: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最后是在气体中,所以,在一根较长的装满水的钢管一端敲击一下,在钢管的另一端的小明可以听到三次声音,第一次是通过钢管传来的,第二次是通过水传来的,第三次是通过空气传来的.12.答案:响度;噪声解析:“大声喧哗”说明声音的音量大,即响度大;“扎堆吵闹”会影响他人,故属于噪声。13.答案:20~20000;超解析: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 Hz~20000 Hz,低于20 Hz的叫次声波,人听不到,高于20000 Hz的叫超声波,人耳也听不到,而海豚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0 Hz~150000 Hz,所以海豚能听到但是人听不到的声音不可能是次声波,只能是超声波。14.答案:超声;信息解析:蝙蝠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的,由题意可知这种扫地机器人也是利用超声波来判断障碍物及空间方位的;因为它只是利用超声波判断障碍物及空间方位而没有对障碍物有所改变,所以只是利用声音传递了信息.15.答案:(1)响度(2)不能(3)23.8;小于解析:(1)“声音洪亮”,说明声音的音量大,即响度大;(2)人耳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则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大于0.1 s,0.07 s小于0.1 s,故人耳不能区分开此时的回声和原声;(3)声音在0.07秒内经过的路程是;由图和题干说明可知,从发声到回声返回到耳朵,声音经过的路程s大于,即r小于。16.答案:(1)A(2)慢;低;振动频率(3)响度(4)钢尺的振动频率低于20 Hz(或钢尺发出的是次声波)解析:(1)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振动而发出声音;(2)实验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振动的频率越低,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说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3)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改变拨动力度,钢尺振动的幅度改变,响度改变,是研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4)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的长度时,钢尺的振动频率小于20 Hz,发出的是次声波,人耳听不到。17.答案:(1)54.4 m(2)40.8 m(3)14.2 m/s解析:(1)汽车接收到第一声超声波时,声波运动的时间为0.16 s,汽车距离测速仪的距离为
(2)汽车接收到第二声超声波时,该声波运动的时间为0.12 s,汽车距离测速仪的距离为(3)汽车两次遇到超声波时间间隔为
汽车运动的路程为
则该被测车速度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