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中考专题讲座PPT课件图文转换之漫画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69447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中考专题讲座PPT课件图文转换之漫画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69447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中考专题讲座PPT课件图文转换之漫画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69447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中考专题讲座PPT课件图文转换之漫画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69447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中考专题讲座PPT课件图文转换之漫画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69447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中考专题讲座PPT课件图文转换之漫画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69447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中考专题讲座PPT课件图文转换之漫画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69447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中考专题讲座PPT课件图文转换之漫画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69447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中考专题讲座PPT课件图文转换之漫画
展开图文转换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的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 (这类题型属于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查)
1、图画类:宣传画(图片)、漫画、图标(徽标)2、路线图类:示意图、路线图、流程图(思维导图)3、图表类:文氏类、图表
1、直接表述图表内容信息(显性)2、推断总结图表内容信息(谈构思、得到启示或感悟,揭示寓意、概括简评、拟写短讯、对联、公益广告等)(隐性)
1、概念: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多从生活现象和政治事件中取材,通过变形、夸张、象征、暗示、影射等手法,描绘生活和时事,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多以讽刺为主)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变形”指漫画不求“形似”,重在“神似”,寥寥几笔就可画成一个人;“夸张”指漫画故意放大、突出某个细节,而忽略其他部分;“象征”“暗示”“影射”指漫画“画”在此而意在“彼”,画中的人、事、景常常“象征”“暗示”“影射”生活中的某些人、某些事、某类现象。
2、漫画的构成: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⑴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 ,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 ⑵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对象、背景、细节)。 ⑶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有时没有)。
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
注释(可以没有):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内涵:一鸡下了一蛋后不断地大叫:“个大,个个大!”漫画借此讽喻了一些实绩很小,却又会自我吹嘘的人。
标题(可以没有):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
注释(可以没有):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与注解。
标题: 即题目,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夸张、比拟、象征、变形、以小见大、以虚带实、荒诞中见真实等。
4、能力要求:考查考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阅读、观察、分析、理解、概括以及语言表达)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
5、漫画题解题方法及步骤:
第一步:审读、观察画面的构成要素。审读漫画的过程就是对漫画中人、景、物等信息点的认知过程,对象---细节,人物---背景。 第二步:合理想象,丰富画面信息。借助漫画提供的情境,丰富画面内容,是对画面信息的深入感知过程。 第三步:类比联想,探究画面寓意。由果推因,由表及里,由画面到生活。 第四步:看清要求,准确表达。
细读“画中画”—描述画面 读懂“画外话”—揭示寓意
⑴ 夸张渲染,突出特质。⑵ 映射象征,表达寓意。⑶ 幽默诙谐,辛辣讽刺。⑷ 以点带面,含意丰富。⑸ 对比强化,彰显特点。
⑴ 夸张渲染,突出特质
这是一个刚过铁路还站在轨道边的旅行者,他的西服已被切去了一角,裤子也被剐破,露出花内裤,旅行箱也被剐去了一半,显然是火车通过产生的后果。这如果是在现实生活中,旅行者早就命赴黄泉了,但漫画作者却没有让他死去,作者正是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违反交通规则的危险。
6、了解漫画的五大特点:
漫画中的物往往是寄予了寓意的,无人物的漫画却时时透视出人和人类社会的内容:人类的思想、人类社会复杂的内容。
(2)映射象征,表达寓意
这是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以为师傅把一块块泥放进模子里,印出了一个个一模一样的泥娃娃。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教育——千人一面,抹杀个性。 该漫画通过比喻的手法告诉人们,因循守旧的模式化教学会阻碍大批有创造潜能的儿童的发展,并将导致综合国力的下降。
漫画最大的功效就在于针砭时弊,完成这一任务的手段,就是借助幽默诙谐,造成辛辣的讽刺。
(3)幽默诙谐,辛辣讽刺
左边这幅漫画的主人翁把“自我批评”的样子的确做到家了。你看他主动露出臀部,把标志着“自我批评”的注射器高高扬起,大有“恨病打针”的气度。可是,落到实处,注射器上连针头都没有,真是虚伪至极。
漫画毕竟是一小方天地,因此,它要反映社会问题就必须借助于点来带面。
(4)以点带面,含意丰富
上面画面中一共有3只苹果,左边的一只上面商家没有作任何标记,表示这是一只普通苹果,已经长出虫子;右边的两只苹果上面贴着“优”字的标记,表示这是优质苹果,但其中一只也已经长出了虫子。它用十分直观的手法讽刺社会上那种以次充好、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欺诈行为。
对比是最能凸显事物特征的艺术手法。漫画通常也采用这种手法,把事物的特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5)对比强化,彰显特点
本漫画通过对比手法,警示人们一味乱砍滥伐将导致的严重后果。
⑴ 描述画面——说明性语言⑵ 揭示寓意——议论性语言⑶ 拟写标题——概括内容,揭示主旨⑷ 拟写公益广告——紧扣主题,生动有文采⑸ 谈感受、感想——启示/警示/告诫/号召人们
⑴ 读画:观察画面的人、景、物等构成要素。⑵ 析画:弄清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⑶ 悟画:联系生活现象进行类比联想,揣摩创作意图。⑷ 述画:根据要求简洁科学表述。
“读图”时针对漫画“重神似”“善夸张”“常暗示”的特点,一要“悟神韵”,领悟漫画中人、物的特征、品质等;二要“重细节”,特别是一些看似可有可无的地方;三要“善联想”,由画面内容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事等。
漫画类与文字转换常见题型一:描述画面
1、全面准确的弄清构图:仔细观察整体画面,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人物的服饰、动作、表情、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 2、抓住特征客观描述: 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详细说明画面内容,不需要作评论或联系社会现实探讨寓意。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的东西。。 3、注意说明顺序要清晰:①整体做到“总—分—总”,即起笔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先背景后人物,几幅画面,按照顺序逐个描述,最后一句话点出寓意。②介绍人物按照“穿着(从上到下)—动作—神态”的顺序进行说明,自然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4、注意字数限制。
描述画面:用说明性或描述性语言解读、描摹漫画主体。
方法指导:要注意涵盖以下内容:1、标题及注释文字。2、画面各要素。3、细节:人物动作、语言和表情等。
1、观察漫画,用简洁的文字说明漫画内容,50字左右。
答案示例:某些公园景点,任意提高门票价格,仿佛门前的狮子张开血盆大口,使游客望而却步。
2、弘扬劳动精神,是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总抓手。小明在网上搜到了下面一幅漫画,发现这个漫画适合当下宣传劳动教育的要求。请你介绍漫画的内容,(6分)(80字左右)
示例:画面的右上角是一个写着“劳动教育”的洒水壶,在它的浇灌下,一颗小芽在小孩的脑海里茁壮成长,小孩拿着写着“热爱劳动”的洒水壶浇灌一棵大树,大树结出了丰硕的果子。这幅漫画生动鲜明地体现出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共6分。画面描述,3分;揭示寓意,3分。字数不符合要求,酌情扣1-2分)
揭示寓意: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1、 细看画面构成明确指向,找出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由实到虚,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揭示画面的象征义。(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答题模式为:漫画内涵 = 表象含义 + 深刻内涵 2、注意夸张、变形之处(漫画的弦外之音),即漫画的寓意。 3、联系生活,运用联想、想象,揭示本质,不就事论事。 (画面——社会生活,物——人人——一类人,果——因) 4、组织语言。语言表达以议论为主,要注意准确、连贯鲜明等要求。
①赞扬、歌颂……社会现象/人/行为②讽刺、批判、揭示……社会现象/人/行为③反映、启示、告诫……
漫画类与文字转换常见题型二:揭示寓意(内涵)
1、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说说它的讽刺意义。
参考答案: 这幅漫画讽刺了某些人只重钱财而忽视人格。
解析:画面: 椅子上的人看不见视力表上最大的“人格”两字,眼里只看见“孔方兄”。由画面到生活:社会只重金钱不重人格的人。
2、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用简洁的语言解读其创意。(不少于(80字)(6分)
答案示例:这幅漫画题为“开学礼物”,画面上一位满头大汗的学生背着沉重的书包,双手捧着一摞厚厚的辅导书,跑到家门口,嘴里喊着“爸妈,快来帮我拿一下!”而他的父母站在家门口,满脸吃惊。 这幅漫画揭示了当前中小学生课外资料过多、学业负担过重的现象,意在呼吁教育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学生减负。
1、标题拟定的基本原则:围绕画面或者寓意,传递漫画的主题,直接揭示或暗示漫画的寓意。
2、标题拟定的方法: (1)围绕漫画中的文字拟定标题。 (2)围绕漫画内容(典型人和典型事)、寓意选择角度拟题。 ①扣住主题,直接讽刺主体命名。可用《如此XX》格式或者反语的修辞方法。②呼吁主体,描述中心事件命名。③从主体间关系命名。
3、标题加工方法:①引用法。引用或化用成语、俗语、名言警句、诗词、歌词等作为标题。②修辞法。通过比喻、拟人、反问、对仗等修辞手法拟定标题。③情景带入法。通过带入漫画中的主体,用他们的想法作为标题。
4、注意标题的要求:观点准确、鲜明;语言简洁、新颖生动、幽默诙谐;注意字数要求。
漫画类与文字转换常见题型三:拟写标题
1、请给以下漫画拟一个标题。
1、从讽刺主体命名:沉重的爱、溺爱、扭曲的爱、溺爱是害
2、从呼吁主体命名:还我生存空间、妈妈,请给我阳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3、从两者的关系:庇护与妨碍、爱与碍 、庇与“弊”、不要把“爱”变“害”
4、从寓意角度:溺爱之下难成材、大树之下难以成材、成长需要足够的空
2、观察画面,理解其内涵,并为此漫画拟题。
从表现形式上看,注意以下几点: 1、多用修辞。修辞是语言艺术的花朵,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可使广告词生动形象,活动多姿,增强宣传效果。 2、力求简洁。要做到结构简明醒目,语言简练通俗,既给人以视觉的整齐美,又便于记忆,加深印象。 3、句式多样。拟写公益广告词时,整句、散句、长句、短句、常式句、变式句……各种句式都可使用。 4、讲究押韵。讲究押韵的好处是读起来朗朗上口,吻诵易记。
公益广告的三大特点:社会的效益性、主题的现实性、表现的号召性 公益广告的基本特点: 以理服人、 以情动人、以创意吸引人。
公益广告的要求:语言简明富有启发性、结合漫画的寓意。
漫画类与文字转换常见题型四:拟写公益广告
1、根据下面漫画内容,拟写一句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洁。(不超过18个字)
【解析】先仔细分析画面内容的全部要素:一个服务员在往墙上挂“优质服务”的宾馆牌子,顾客询问服务员,其中拿牌子的服务员却说:“等一下,我们正忙着呢!”要重点分析牌子和“等一下,我们正忙着呢”矛盾性,牌子只是口头上,行动落实却要“等一下”,答题时,可根据这两点进行组织答案。
答案示例:莫把奖励挂在墙上,要将服务落到行动; “优质”不在口头,行动映射真假。
中考语文图文转换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图文转换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漫画特点,漫画的构成,例题引路,牛刀小试,拿分宝典拿分宝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图文转换之漫画 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图文转换之漫画 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漫画的构成元素,某君下蛋,答好试题,漫画类图文转换题型,题型一描述画面内容,画面分析,《砍》,很多木桩,答案展示,忽略标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图文转换之漫画题 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这是一份图文转换之漫画题 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解析,语言啰嗦,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学以致用,描述内容解题思路,揭示寓意解题思路,思维拓展,常见题型,得心应手,真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