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民族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民族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民族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读图“四省区轮廓图”(比例尺不同),回答1~4题。
四省区中少数民族最多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四省区中纬度最低和跨经度最广的分别是( )A. 甲、乙 B. 乙、丙 C. 丙、丁 D. 甲、丁 四省区与其传统民居对应错误的是( )A. 甲——竹楼 B. 乙——土楼 C. 丙——蒙古包 D. 丁——窑洞 有关四省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都有大江大河流经 B. 都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
C. 都在秦淮线以南 D. 地形都以高原为主“中三角”是以武汉、长沙、南昌3个城市为核心的全国新的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读图“中三角略图”,回答5〜6题。
“中三角”三省的简称分别是( )A. 鄂、豫、皖 B. 鄂、陕、渝 C. 鄂、浙、桂 D. 鄂、湘、赣 “中三角”农业发达,是我国的“鱼米之乡,其作物熟制是( )A. 一年一熟 B. 两年三熟 C. 一年两熟 D. 一年三熟读图“某区域图”,回答7~10题。
此区域的地形特征是( )A. 以丘陵为主 B. 以山地为主 C. 以高原为主 D. 以平原为主 此区域的气候特征是( )A. 全年温暖湿润 B. 全年高温多雨 C. 夏季高温多雨 D. 冬季温和多雨 此区域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A. 棉花、红枣 B. 花生、甜菜 C. 茶叶、烟叶 D. 甘蔗、蚕桑关于此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种植业发达
②水能资源丰富
③四合院为传统民居
④自然风光秀美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0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联系,开展经济、能源等多领域的合作。
材料二:世界部分区域图。
(1)A省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其简称是 ______,该省多发的自然灾害为洪涝和 ______。
(2)写出下列字母所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邻国:B ______、C ______,
内海:E ______岛屿:F ______。
(3)南海是我国的固有领土。我国领土的最南端位于 ______。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塞上江南宁夏位于“丝绸之路”上,历史上曾是东西部交通贸易的重要通道,作为黄河流经的地区,这里同样有古老悠久的黄河文明。
(1)宁夏的人口密度大约为 ______人/平方千米。
(2)宁夏平原由黄河冲积而成,黄河A段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______。
(3)宁夏平原所属的干湿区是 ______,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______。
(4)宁夏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______。
(5)山脉B的名称是 ______,夏季 ______,山脉B东西两侧降水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原因是 ______。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2014年11月22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发生6.3级地震。
材料二:四川省简图6。
(1)康定地震震中的经纬度位置是 ______,震中地区的地势特征是 ______。此区域经常发生地震的原因是______。
(2)写出下列字母所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河流A ______;地形区B ______;水电站C ______。
(3)地震所在地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______,该省的简称是 ______。
读“东北地区略图”完成问题:
(1)城市A是 ______;省级行政区B是 ______。
(2)山脉C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其名称是 ______;图示区域主要属于我国温度带中的 ______带。
(3)4、5月份,东北还没有到雨季,河流的水量却开始增大,其原因是 ______。
(4)地形区F为 ______山脉,此处的干湿地区为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4.【答案】A、B、B、A【解析】1. 【分析】 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 56 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91.5% ;其他民族人口总数约占 8.5% ,统称为少数民族。中国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 1 700 万;人数少的民族仅几千人,如珞巴族、赫哲族等。
本题考查我国省区的概况,掌握其轮廓及特点,读图解答即可。【解答】 解:读图可知,图中甲是云南省,乙是广东省,丙是内蒙古自治区,丁是陕西省,四个省区中,云南省少数民族最多。
故选: A 。2. 【分析】 我国共有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23 个省、 5 个自治区、 4 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其中面积最大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自治区。
本题考查了我国省区的分布,结合图示及教材知识点分析解答。【解答】 解:读图可知,图中甲是云南省,乙是广东省,丙是内蒙古自治区,丁是陕西省,四个省区中,广东省纬度最低,内蒙古自治区跨经度最广。
故选: B 。3. 【分析】 我国共有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23 个省、 5 个自治区、 4 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本题考查我国省区的概况,掌握其轮廓及特点,读图解答即可。【解答】 解:读图可知,图中甲是云南省,乙是广东省,丙是内蒙古自治区,丁是陕西省,四个省区中,云南省傣族的传统民居是竹楼,土楼的福建省的传统民居,内蒙古自治区的传统民居是蒙古包,陕西省的传统民居是窑洞。
故选: B 。4. 【分析】 我国共有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23 个省、 5 个自治区、 4 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本题考查我国省区的概况,掌握其轮廓及特点,读图解答即可。【解答】 解:读图可知,图中甲是云南省,乙是广东省,丙是内蒙古自治区,丁是陕西省,四个省区中,都有大江大河流经,广东省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秦岭穿过陕西省南部,内蒙古自治区在秦淮线以北,广东省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故选: A 。 5~6.【答案】D、C【解析】5. 【分析】 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23 个省、 5 个自治区、 4 个直辖市、 2 个特别行政区。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和简称,记忆即可。【解答】 解: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长沙是湖南省的省会,南昌是江西省的省会,三省区简称分别是鄂、湘、赣。
故选: D 。6. 【分析】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指标是活动积温,自北向南习惯上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五个温度带,青藏高原属于以高寒为特征的高原气候区。我国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亚热带,物熟制是一年两熟到三熟;北方地区大部分是暖温带,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东北地区属于中温带,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作物熟制,牢记即可。【解答】 解:读图可知,“中三角”位于亚热带,一年中热量较多,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以种植春水稻为主。
故选: C 。 7~10.【答案】B、C、C、D【解析】7. 【分析】 地形地势特征:①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②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倾斜方向和走势、区域极值(地势最高值、最低值);③(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空间排列方式;④海拔状况,(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本题以地形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形地势特征的判读,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解答】 解: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 200 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 200 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 500 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 500 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结合图例信息可知,该区域大部分地区的海拔在 800 米以上,主要以山地为主。
故选: B 。8. 【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
考查部分地区的气候,认真分析解答即可。【解答】 解:由图可知,该区域的纬度范围在 29.5°N — 30.5°N ,经度范围在 109.5°E — 110°E ,且有清江流域,因此可以判断,此地是湖北省,位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故选: C 。9. 【分析】 清江,长江一级支流,古称夷水,因“水色清明十丈,人见其清澄”,故名清江。清江发源于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之齐岳山,流经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东、长阳、宜都等七个县市,在宜都陆城汇入长江。
花生分布比较普遍,山东、河南两省为主要产区;甜菜是一种性喜温凉的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内蒙古到北疆地区;甘蔗性喜湿热,主要分布在华南及四川盆地,广西壮族自治区为最大产区。
本题考查我国南方湖北省的主要经济作物,结合图示判断出该区域,理解作答即可。【解答】 解:由图可知,该区域的纬度范围在 29.5°N — 30.5°N ,经度范围在 109.5°E — 110°E ,且有清江流域,因此可以判断,此地是湖北省,位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南方地区,湖北省主产农作物有:水稻、棉花、茶叶、烟叶、黄麻等;主产水果有:各类柑橙桔子、黄桃、李子、麻梨等。
故选: C 。10. 【分析】 清江,长江一级支流,古称夷水,因“水色清明十丈,人见其清澄”,故名清江。清江发源于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之齐岳山,流经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东、长阳、宜都等七个县市,在宜都陆城汇入长江。
本题考查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结合题意解答即可。【解答】 解:由图可知,该区域的纬度范围在 29.5°N — 30.5°N ,经度范围在 109.5°E — 110°E ,且有清江流域,因此可以判断,此地是湖北省,该区域农业发达,自古就有“千湖之省”、“江汉鱼米乡”的美誉,是全国最大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湖北省地处于长江流域,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北京的传统民居是四合院;湖北省又被称为“千湖之国”,星罗棋布的湖泊是远古时代的大泽—“云梦泽”留下的遗迹,它们像散落的珍珠,与交错的河流组成了江汉平原的水乡泽国风光,自然风光秀美。
故选: D 。 11.【答案】粤 台风 菲律宾 越南 琼州海峡 台湾岛 曾母暗沙【解析】 解:( 1 )读图可知, A 广东省是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其简称是粤,该省多发的自然灾为洪涝和台风。
( 2 )读图可知,邻国: B 是菲律宾、 C 是越南。内海: E 是琼州海峡岛屿: F 是台湾岛。
( 3 )南海是我国的固有领土。我国领土的最南端位于曾母暗沙。
故答案为:
( 1 )粤;台风;
( 2 )菲律宾;越南;琼州海峡;台湾岛;
( 3 )曾母暗沙。
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 11. 万多千米,有 14 个陆上邻国,其中与朝鲜、越南两个国家海岸相邻。此外,中国还与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 6 个国家隔海相望。
我国疆域辽阔,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约 53°N ),最南端在曾母暗沙(约 4°N ),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约 73°E ),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约 135°E )。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疆域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2.【答案】94.9 凌汛灾害 干旱区 壤盐碱化和土地荒漠化 依靠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 贺兰山 贺兰山两侧降水量差异大 贺兰山东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西坡是背风坡,降水较少【解析】 解:读图分析可知:( 1 )根据人口密度计算公式,人口密度 = 人口数 . 量 / 土地面积 =6301350 人 ÷66400 平方千米 12. 人 / 平方千米。
( 2 )宁夏平原是由黄河冲积而成。读图可知,黄河 A 段的流向是自南向北流淌。该河段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凌汛。每年的秋末或初春,下游河段结冰,上游河段不结冰或开河,流冰容易堵塞河道,发生凌汛灾害。
( 3 )宁夏平原所属的干湿区是干旱区。宁夏平原地处西北内陆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如果不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土壤盐碱化和土地荒漠化。
( 4 )宁夏平原依靠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该地区是西北地区的重要农业基地。
( 5 )读图可知,图中 B 是贺兰山脉,贺兰山东侧为温带季风气候,西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贺兰山两侧降水量差异大。造成贺兰山两侧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西坡是背风坡,降水较少。
故答案为:
( 1 ) 13. ;
( 2 )凌汛灾害;
( 3 )干旱区;土壤盐碱化和土地荒漠化;
( 4 )依靠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
( 5 )贺兰山;贺兰山两侧降水量差异大;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西坡是背风坡,降水较少。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中国五大自治区之一。处在中国西部的黄河上游地区,东邻陕西省,西部、北部接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甘肃省相连。
本题考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城市、气候、农业、生态问题等,结合地图熟记课本知识,理解答题即可。
13.【答案】(30.3°N,101.7°E) 西北高东南低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岷江 四川盆地 二滩水电站 藏族 川或蜀【解析】 解:读图可知,( 1 )康定地震震中的经纬度位置是( 13. , 14. ),震中地区西北是横断山脉,所以地势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此区域经常发生地震的原因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 2 )图中字母所示的地理事物名称是: A 岷江; B 四川盆地; C 二滩水电站。
( 3 )地震所在地康定,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四川省的简称是川或蜀。
故答案为:
( 1 )( 15. , 16. );西北高东南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 2 )岷江;四川盆地;二滩水电站;
( 3 )藏族;川或蜀。
康定别名打箭炉。其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甘孜州州府。是川藏咽喉、茶马古道重镇、藏汉交汇中心。康定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辖市,全市幅员面积 17. 万平方公里。
考查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地震发生的相关知识,理解作答。
14.【答案】哈尔滨 长春 大兴安岭 中温 春季气温回升,高山上的冰雪融化,导致河流水量增大 长白 湿润区【解析】 解:读图分析可知:( 1 )城市 A 是黑龙江省的行政中心哈尔滨;省级行政区 B 是长春。
( 2 )山脉 C 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其名称是大兴安岭;图示区域主要属于我国温度带中的中温带,农作物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
( 3 ) 4 、 5 月份,东北还没有到雨季,河流的水量却开始增大,其原因是春季气温回升,高山上的冰雪融化,导致河流水量增大。
( 4 )地形区 F 为长白山脉,此处的干湿地区为湿润区。
故答案为:
( 1 )哈尔滨;长春;
( 2 )大兴安岭;中温;
( 3 )春季气温回升,高山上的冰雪融化,导致河流水量增大;
( 4 )长白;湿润区。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本题主要考查了东北地区的概况,读图解答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全安镇初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湖北省阳新县木港镇东春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湖北省恩施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