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6947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贵州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6947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贵州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6947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贵州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贵州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高一年级期中联合考试地理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一前三章。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哈雷彗星是太阳系中一颗体积较大的彗星,围绕太阳做公转运动,公转方向和木星相反,其回归周期约 为76年。哈雷彗星在太阳风的作用下,表层物质会挥发,形成一条云雾状的尾巴,彗星总是背对着太阳。下 图为哈雷彗星、木星绕太阳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哈雷替星距离太阳越近,彗尾长度将( )A.不变 B.忽短忽长 C.变短 D.变长 图中木星和哈雷彗星的绕日公转方向是()A.木星自东向西 B.哈雷彗星自东向西C.方向相同 D.哈雷彗星自西向东2022年9月29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云南澄江动物群化石中,发现了全 球最古老的有颌类牙齿化石。其中,奇迹秀山鱼是当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有颌类生物,奇迹秀山鱼生活在4.4 亿年前,科研人员表示,奇迹秀山鱼等一批古鱼类化石的发现,是鱼类登陆并最终演化为人的关键证据。据 此完成3-4题。3.奇迹秀山鱼生活在( )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元古宙4.在奇迹秀山鱼生活的时期可以看到A.被子植物在陆地上繁盛 B.裸子植物在陆地上繁盛C.三叶虫游于浅海地区 D.成群的恐龙在陆地漫步
右图示意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圏层中传播速度的变化情况,在地下33km处因存在一个不连续界面,地震
波在此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据此完成5-6题。 关于图中A波和B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B波传播速度较快 B.B波不能穿过液态物质C.A波传播速度较慢 D. A波不能穿过固态物质 若地震波在某地地下6km处传播速度迅速加快,该地可能是( )A.喜马拉雅山 B.青藏高原 C.四川盆地 D.洋底岩层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并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下图为金沙江青岗坝附 近河流阶地剖面图。据此完成7-9题。 7.河流阶地属于( )A.流水堆积地貌 B.流水侵蚀地貌 C.风积地貌 D.风蚀地貌
8.与T3阶地相比,Ti阶地( )A.发育时间晚 B.沉积物较细C.常被洪水淹没 D.更适合农耕9.T3、T4阶地形成时期,该河段( )A.河水流速快 B.上游来沙多C.河道淤塞 D.滑坡多发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保护区",位于澳大利亚中北部的北领地,在城市艾利斯斯普林斯以北,随处可见 大小球状石头(如图),这里的圆形大石头不是大理岩,而是典型的花岗岩。据此完成10-11题。 10.“魔鬼大理岩”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为( )A.干早的荒漠 B.暖干的沿海地区C.湿润的雨林 D.湿润的河谷地区11.图中形态各异的球状石头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 B.风化剥蚀C.海浪侵蚀 D.冰川侵蚀探空气球是把探空仪器带到高空测量温度、气压、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的气球。一般上升3万- 4万多米后,其直径已变成原来的4倍多,会发生爆裂,即完成探测任务。据此完成12-13题。12.探空气球发生爆裂处的大气环境( )A.臭氧相对集中 B.大气电离度高C.容易成云致雨 D.气温比地面高13.探空仪器升空后,其测得的气压变化情况是( )A.持续升高 B.持续降低C.先降低,后升高 D.先升高,后降低新邵县隶属于湖南省邵阳市,当地气象部门以县城气象站与乡村气象站气温差表示城市热岛强度。下图示意该县多年平均和四季平均的逐时热岛强度。据此完成14-15题。 14.新邵县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最高值出现在( )A.凌晨 B.午后 C.傍晚 D.夜间15.该县午后气流运动( ) 县城上空上升 乡村上空下沉 由县城近地面流向乡村 由乡村近地面流向县城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从2022年2月份开始,科学家监测到太阳黑子的日平均相对数为65.71,是去年同期的9倍多。2022年 4月20日,太阳大气表层释放出近五年最强耀斑,我国许多在轨卫星迅速调整轨道参数。监测表明,2022年 随着太阳表面黑子数量急剧增多,太阳正进入第25个高峰年活动周期之中。右图为太阳大气外部圏层结构示 意图。
(1)耀斑出现在太阳外部大气层的 (填字母)层,其名称是 。太阳活动爆发时,会引起地球大 气电离层的剧烈扰动,使地球出现 现象,进而影响短波通信安全。(3分)(2)太阳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以 年为一个周期;2022年是太阳活动的第25个高峰年,太阳 活动的第24个高峰年在 年左右。(2分)(3) 2022年小明在北极地区旅游时看到了极光,极光是因为图中 (填字母)层中的高能带电粒子轰 击地球电离层产生的。小明旅游时是我国的 (夏季/冬季)。(2分)(4)分析2022年4月我国调整在轨卫星轨道参数的原因。(6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根据成因类型,天坑可分为塌陷型天坑和侵蚀型天坑。塌陷型天坑主要分布于巨厚的可溶性岩大片裸露 的河谷深切(地壳上升)区;侵蚀型天坑则出现在覆盖型岩溶区,是在下伏可溶性含水层的局部从侧向被打 开的条件下形成的,其上部通常保存较好。下图示意侵蚀型天坑演化模式。 (1)比较塌陷型天坑和侵蚀型天坑的地层结构差异。(4分)(2)指出在塌陷型天坑和侵蚀型天坑演化过程中的共同作用力。(4分)(3)描述侵蚀型天坑的形成过程。(6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天气变化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很大,特别是果农、菜农,尤其要防范极端天气带来的损失。右图示意
哈尔滨市2022年10月1日前后天气变化情况。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哈尔滨国庆节当日温差小的原因。(6分)(2) 10月4日,当地果农为防范低温冻害可能带来的损失,釆取了不同措施。试从以下措施中任选其一并 分析其原理。(4分)①燃烧秸秆,释放烟雾 ②果园灌水(3)推测一日内果农最应实施防冻措施的时间,并说明理由。(4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海陆风是一日内海陆加热不均匀产生的局地次级环流,海陆风环流与大气环境的污染密切相关,对大气 中污染物的稀释扩散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左图为某研究团队2004年10月通过观测得到的海陆风日番禺与新 垦逐时湿度图(番禺站是内陆观测点,新垦站是沿海观测点),右图为番禺和新垦PM2.5浓度逐时变化图。 (1)描述番禺和新垦8: 00至16: 00气温的变化特点,并运用大气受热原理说明原因。(6分)(2)在图中画出16: 00至次日7: 00番禺与新垦之间大气运动的示意图。(4分)(3)结合左图,从海陆风角度分析番禺PM2.5浓度在17: 00后持续升高的原因。(4分)贵州省高一年级联合考试地理参考答案1. D 2. B 3. A 4. C 5. B 6. D 7. B 8. A 9. C 10. A 11. B 12. A 13. B 14. D15.C16.(1) B (1分)色球层(1分)磁暴(1分)(2) 11 (1 分)2011 (1 分)(3) A (1分)冬季(1分)(4) 太阳活动爆发时,到达地球的强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增多;干扰卫星电子设备的运行,造成设备损坏; 高能带电粒子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地面与卫星通信不畅。(6分)17.(1)塌陷型天坑:以单一的可溶性岩石(石灰岩)为主。侵蚀型天坑:上层覆盖非可溶性岩石,下层为 可溶性岩石,以二元地层结构为主。(4分)(2)岩石的崩塌作用;地下水对崩塌物质的溶蚀、侵蚀搬运。(4分)(3) 地表非可溶性岩石被侵蚀后,地表水入渗,溶蚀下部可溶性岩石,并通过地下裂隙逐渐形成地下河;随 着流水溶蚀、侵蚀加剧,上游岩壁后退;下游上方形成洞顶,当洞顶受重力影响坍塌后,形成天坑。(6分)18.(1)国庆节当日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白天产生的地面辐 射少,大气获得热量少,气温较低;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强,气温相对较高,故国庆节当日温差小。(6 分)(2) ①原理:燃烧秸秆后产生大量烟雾和二氧化碳;能够吸收大量地面辐射从而产生大气逆辐射,对果园起 到保温作用,从而降低冻害影响。(4分)[或②原理:果园灌水以后,利用水结冰释放潜热;提升果园局地气温,降低冻害影响。(4分)](3)日出前。理由:日出前,地面辐射损失最多,气温最低。(4分)19(1)变化特点:8: 00至16: 00气温不断升高。(2分)原因:8: 00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不断增温。(4分)(2)作图如下:(4分) (3) 17:00后,番禺温度高于新垦,海风出现且影响逐渐增强:海风将污染物从沿海输送回内陆,并在番禺 停滞,导致番禺的PM2. 5浓度持续升高。(4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调考地理试题 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山东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调考地理试题A2pdf、山东省多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pdf、地理A2答题卷pdf、地理A1答案pdf、地理A2答案pdf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山西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地理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山西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山西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西省名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