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赛德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展开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50分钟;命题人:邱玉蓉;审题人:向守华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0题,共计60分)
1.银河系、太阳系、地球三者的关系是( )
A. B. C. D.
2.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地球是宇宙中的普通天体。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
A.行星、卫星 B.太阳、月球 C.陨星、高速飞行的客机 D.彗星、星际物质
3.2017年9月6日19点53分,太阳爆发超级大耀斑。该太阳活动爆发之后数天,是观看和拍摄极光的最佳时机,较佳的观看地点是( )
A.赤道附近 B.青藏高原 C.撒哈拉沙漠 D.北冰洋附近
4.1859年9月1日,英国天文爱好者卡林顿观测到日面上出现两道极其明亮的白光,其亮度迅速增加,远远超过光球背景,明亮的白光仅维持几分钟就很快消失了,这是人类第一次观测到该现象。该现象剧烈爆发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
A.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B.全球许多国家发生强烈地震
C.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D.引起对流层大气的电磁扰动
5.含有煤层的沉积岩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特征可能是( )
A.热带浅海环境 B.寒带冰原环境 C.温带森林环境 D.高山环境
6.关于地层和化石说法正确的是( )
A.变质岩有着层理构造和化石 B.沉积岩形成年代老的在下面,新的在上面
C.沉积岩越老保留的生物化石就越复杂 D.古生代的地层保留有鸟类和被子植物化石
7.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地面称为震中。我国青藏高原某地某日发生较强地震,震源深度约为20千米。这次地震震中的人们会感觉到( )
A.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 B.只有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
C.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8.地理环境中的生物圈是( )
A.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连续而又规则的圈层
C.最活跃且不独自占有空间的圈层 D.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9.下列关于大气成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臭氧能吸收紫外线,有“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之称
B.氮气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
C.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D.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10.2018年5月9日,我国在太平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卫星入轨后,运行在高度为705km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右图示意大气的垂直分层。高分五号卫星升空过程中( )
A.气温越来越高 B.依次经过臭氧层、平流层和对流层
C.气温先降—再升—再降—再升 D.气温先升—再降—再升—再降
11.下列关于对流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②对流运动显著
③云雨雪雾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
④对流层厚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
12.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能对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进行精密观测。这些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臭氧层
13.右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大气中( )
A.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减少 B.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增加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在夜间减少
14.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15.深秋时节,农民有时会在农田里燃烧秸秆制造烟雾,这是为了( )
A.增强大气逆辐射,避免农作物受到冻害
B.增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利光合作用
C.增加地面辐射,减少地面热量的损失
D.增加空气中的水汽,满足植物对水的需求
16.重庆被称为雾都,雾天会造成能见度低,行车视线模糊,影响行车安全,其原因有( )
A.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B.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C.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D.大雾削弱了太阳辐射
17.下列图示的四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A B C D
18.下图示意甲、乙两地某时段的大气受热过程,箭头反映了能量的传递方向及强弱(粗细)。读下图,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热力状况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的强弱有关
B.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的强弱有关
C.甲地的气温日较差较乙地小,与的强弱有关
D.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甲地大,与的强弱有关
19.读高空等压面示意图,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压最高的是① B.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低的是②
C.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晴朗天气的是③ D.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流下沉的是④
20.下图(热力环流)a地比b地冷,则a、b、c、d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abcd B.bacd C.acbd D.adbc
21.关于某地气压高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空是高气压,地面也是高气压 B.高空气压值比地面气压值可能高也可能低
C.气压高低是高空与地面相比较而言的 D.高空为高气压,地面则为低气压
22.若图中的下垫面为同一城市的中心和郊区,下列等压面分布与其对应正确的是( )
A B C D
23.大气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下列大气热力环流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24.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具有供水、发电、旅游等功能。下图为三峡工程水库岸边不同时间游客手中小旗主要飘动方向示意图。若游客手中的小旗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日内主要风向的变化,则( )
A.甲为夜晚,风吹向水面中央 B.乙为白天,风吹向水面中央
C.甲为白天,风吹向库岸陆地 D.乙为夜晚,风吹向库岸陆地
25.只影响风向而不影响风速的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 B.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D.只有地转偏向力
26.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压线越稀疏,表明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B.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相同
C.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等压线垂直并指向低压
D.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垂直
27.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垂直气压梯度力 C.地转偏向力 D.海陆的热力差异
28.关于右图中各箭头说法错误的是( )
A.F1从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B.F3是摩擦力,它不影响风速,只影响风向
C.F2是地转偏向力,它可以影响风向
D.该地风向向右偏转,位于北半球
29.下图表示“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和风向示意图”,其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
A.A B.B C.C D.D
30.读“北半球某地大气的水平运动等压线示意图”,右图中数值①>②>③>④>⑤,则b点的风向为( )
A.北风 B.西风 C.南风 D.西南风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题共计3题,共计40分)
31.(10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点处的箭头表示甲点空气运动及受力状况,则各箭头分别表示: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该图分布在______(填“南”或“北”)半球,判断依据是什么______。
(3)画出图中乙点的风向。(2分)
(4)甲、乙两地风力较大的是______,原因是什么______。
32.(15分)读图,回答下列题目。
(1)从波长长短的角度来说,左图中,编号①为______辐射
(2)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主要是由于大气削弱作用中的______作用
(3)左图中,B层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______,原因是______,风、云、雨、雪等复杂多变的天气现象多发生在右图中的______层(填字母)
(4)近年来,全球变暖的趋势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请用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谈谈为什么“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够减缓全球变暖”?(5分)
33.(15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某时刻海陆等压面示意图,右图为四川某地传统民居穿堂风(穿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在炎热的夏季能取得较好的纳凉效果)示意图。
(1)读图,比较①、②、③、④数值大小并排序:气压:______,气温:______
(2)比较①、②的降水概率:______,昼夜温差:______。
(3)此时白天滨海地区近地面的风向为______,高空的风向为______。(填风向)
(4)屋前石子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
答案
1-5 ACDCC
6-10 BDCBC
11-15 AAABA
16-20 DBCCA
21-25 DBBAD
26-30 CABCA
1.【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银河系包含太阳系,太阳系包含地球,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答案】C
【解析】星际物质、星云、恒星、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彗星等均属于宇宙中主要天体类型,太阳为恒星、月球为卫星;陨星、高速飞行的大型客机位于地球大气层以内,不属于天体。故选C。
3.【答案】D
【解析】地球上的极光是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在地球磁场的引导下,向地球两极上空运行,在极地高层大气使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因此极光主要产生在极地地区,因此该太阳活动爆发之后数天,是观看和拍摄极光的最佳时机,较佳的观看地点是位于极地地区的北冰洋附近,D符合题意;赤道附近、青藏高原和撒哈拉沙漠位于中低纬度地区,不能没看到极光,排除ABC。故选D。
4.【答案】C
【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判断,该现象为太阳活动中的耀斑活动。耀斑爆发时间短、范围小,其释放的能量到达地球的数量有限,基本上不能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排除A;地震是地球内部释放方式之一,没有信息表明,它与太阳活动有关,排除B;耀斑剧烈爆发时,发生出强烈射电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会干扰地球电离层,使得依靠电离层反射传播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干扰,C符合题意;地球大气中的磁层位于高层大气,太阳活动有可能引起高层大气的电磁扰动,而不是对流层,排除D。故选C。
5.【答案】C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煤炭是由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太阳能,是森林埋藏到地下经过长期演变转化而来的。含有煤炭的地层,说明当时的古地理环境适合森林生长,故可能为暖湿的温带森林环境,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答案】B
【解析】具有层理构造、可能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特征,A错误;一般而言,沉积岩形成年代老的在下面,新的在上面,B正确;沉积岩越老保留的生物化石就越简单,C错误;鸟类和被子植物出现的中生代位于古生代之后,因此古生代地层中不会有鸟类和被子植物化石,D错误。故选B。
7.【答案】D
【解析】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在同一介质中,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青藏高原地处陆地,纵波与横波都能通过,所以在地震发生时,震中的人们先感觉到纵波,上下颠簸,接着横波传来,水平摇晃,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答案】C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在的生存环境的总称,A错。是不连续且不规则的圈层,B错。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氮和氧,D错,地理环境中的生物圈是最活跃且不独自占有空间的圈层,C对。故该题选C。
9.【答案】B
【解析】臭氧能吸收紫外线,有“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之称,A正确。二氧化碳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B不正确。二氧化碳能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C正确。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D正确。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答案】C
【解析】题意表明,高分五号卫星入轨后,运行在高度为705km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因此该卫星从地面发射到运行轨道将依次穿过大气层中的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该图可知,从地面到高层大气,有些层次向上降温,有些层次向上升温,A错误;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之中,因此该卫星升空过程中应先经过对流层,然后经过平流层、臭氧层,B错误;读图可知,高分五号卫星从地面发射升空,先经过对流层,气温向上降低,再经过平流层,气温向上升高,又经过高层大气下层,气温向上降低,再进入高层大气上层,气温向上升高,因此气温先降—再升—再降—再升,C正确,D错误。故选C。
11.【答案】A
12.【答案】A
【解析】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是水汽凝结的结果,要形成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必需要有充沛的水汽,大气层的水汽在重力作用下,主要集中在对流层,加上对流层对流运动明显,水汽容易凝结,因此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主要集中在对流层,A正确;平流层水汽含量少,且以水平运动为主,大气稳定,不会出现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臭氧层主要位于平流层中,排除B、D;高层大气空气稀薄,不可能产生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排除C。故选A。
13.【答案】A
【解析】②表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主要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量减少,A正确;①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少量吸收,若臭氧层破坏,臭氧对紫外线的吸收减弱,会导致①减少,B错;③表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增加,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③减少,C错;出现雾霾天气,大气逆辐射增强,④表示大气逆辐射,夜间④增强,D错。故选A。
14.【答案】B
【解析】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大小不同,吸热放热与升温的快慢不同,因此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A正确。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强,B不正确,空气中水汽能够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量,温度越低,空气水汽饱和度越小,湿度越低,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能量少,大气逆辐射越弱,C正确。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选项,故选B。
15.【答案】A
16.【答案】D
【解析】考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的波长是不会改变的,故A项错误;增强大气逆辐射与能见度无关,故C项错误;大雾削弱了太阳辐射,造成能见度较低,故D项正确,B项错误。
17.【答案】B
18.【答案】C
【解析】甲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主要是因为盆地地形,水汽含量较多,云层较厚,大气削弱作用强,导致④(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弱,A错误。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主要是高原地区,大气稀薄,晴天多,⑧(大气逆辐射)较弱,B错误。甲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乙地强,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④较⑥弱,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③较⑧强,气温降低较慢,故气温日较差较乙地小。C正确。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甲地大,主要是因为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弱,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强,D错误。故选C。
19.【答案】C
【解析】读图解析,图中曲线表示高空的等压面,其中①处等压面下凹,说明①处为低压;②处等压面上凸,说明处②为高压;近地面和高空气压状况相反,进而可判断近地面③处为高压,④处为低压;气压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近地面的气压值大于高空;因此四地气压最高的为③处,A错误。③④位于近地面,①②位于高空,所以①②气温低于③④,③处为高压气温低,④处为低压气温高,④处热气流上升,导致②处气温高于①处,所以①处气温最低,B错误。③处为高压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C正确。④处为低压盛行上升气流,D错误。故选C。
20.【答案】A
21.【答案】D
【解析】近地面的气压与高空的气压是相反的,高空是高气压,地面是低气压,A错、D正确;高空的空气密度小于近地面,高空气压值比地面气压值低,B错;气压高低是同一水平面的空气密度的比较,不是高空与地面相比较而言的,C错。
22.【答案】B
23.【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A为海陆风,因为海陆热力差异,白天海洋温度低于陆地,海上应为下沉气流,陆地为上升气流,A错误;B为山谷风,夜晚山谷气流上升,山坡为山风,B正确;C为城市热岛效应,城区温度高于郊区,城市应为上升气流,C错误;D为热力环流示意图,热的地区应为上升气流,冷的地区应为下沉气流,D错误。故选B.
24.【答案】A
【解析】白天陆地升温快,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水库升温慢,相对冷却,大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白天风由水库吹向陆地。夜晩水库降温慢,气温相对高,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陆地降温快,相对冷却,大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夜晚风由陆地吹向水库。据旗帜的标志,甲图风由陆地吹向水库,为夜晚;乙图风由水库吹向陆地,为白天,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5.【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气的水平运动过程中,大致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既影响风速,也影响风向,地球自转偏向力是指地球自转而使地球表面运动物体受到与其运动方向相垂直的力,因此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而不影响风速。由此判断,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26.【答案】C
27.【答案】A
【解析】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风,风总是由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这主要是由于空气受到了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总是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促使空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形成风。所以A对。风指的是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方向气压梯度力无关,B错。空气水平运动之后才有的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是直接原因,地转偏向力不是形成风的原因,C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季风气候成因,不是风的直接形成原因,D错。故选A。
28.【答案】B
29.【答案】C
【解析】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可知,风总是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可排除B、D;南半球风向向左偏,C正确,A错误。故选C。
30.【答案】A
【解析】在等压线图中绘制风向,首先根据b点气压高低分布,如下图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F(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气压),北半球向右偏转45°左右,画出风向。故为北风。A项正确。
31.【答案】(1)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2)南 风向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偏转
(3)略(西北风)
(4)乙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
【解析】(1)相互垂直的箭头BCD为风向、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故A为水平气压梯度力,C为地转偏向力,则相对A左偏一定角度的B为风向,与风向相反的D为摩擦力。
(2)风向偏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故为南半球。
(3)先画指向南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再画左偏的西北风。
(4)乙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32.【答案】(1)短波
(2)散射
(3)随高度升高气温降低 臭氧层吸收紫外线升温 A
(4)开发利用新能源能使大气中的CO2减少(1分),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会减少(1分),大气逆辐射会变弱(1分),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1分),使气温增高趋势减缓(1分)。
【解析】(1)图中①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
(2)晴朗天空呈蔚蓝色,主要是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
(3)B层是平流层,平流层的臭氧可吸收紫外线升温,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风、云、雨、雪等复杂天气现象多发生在对流层,A层。
(4)全球变暖的原因是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多,开发利用新能源能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会减少,大气逆辐射会变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使气温增高趋势减缓。
33.【答案】
(1)②>①>③>④ ①>②>③>④
(2)①>②(②<①) ①<②(②>①)
(3)东风 西风
(4)石子地面比热容小(吸热快),升温快(2分);林地比热容大(吸热慢),升温慢(2分),不同地表使屋前屋后的温差增大,加强了屋前屋后的气压差,加大了空气流动。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气压中高度越高气压越低,故①②大于③④;据“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规律可知,①等压面下凹故为低压,②等压面上凸故为高压,而近地面与倒空相反,故④为低压,③为高压.故气压排列是:②>①>③>④。近地面大气温度越高气压越低,而①为低压故气温高,②为高压故气温低。根据温度随高度递减规律可知,④气温低于③,故综合得知,气温排列是:①>②>③>④。
【解析】①为低压,气流上升,降水概率大,②为高压,气流下沉,降水概率小。阴雨天气温差小,晴朗天气温差大,故昼夜温差:①<②。
【解析】注意图中的方向标,此时滨海地区近地面①气压低于②,风由②吹向的风向①,北半球向右偏转为西北风,④为低压,③为高压,风由③吹向④,由于高空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高空的风向为南风。
【解析】屋前石子地面比热容小,吸热快,升温快,形成低压;屋后林地比热容大吸热慢,升温慢,形成高压,不同地表使屋前屋后的温差增大,加强了屋前屋后的气压差,加大了空气流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
2022-2023学年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初三和十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重庆市第一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第一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