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部编版 “的地得”的区别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7018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部编版 “的地得”的区别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部编版 “的地得”的区别 教案,共2页。
《的、地、得的用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的”、“地”、“得”的用法区别本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常识,但在使用中也最容易发生混淆。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的、地、得”的基本用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的讲解及例子,引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的、地、得”。能在平时的造句,作文等实际的学习中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
的、地、得”的实际应用
课前准备:
教师自制课件,学生课前对这部分知识的大概了解。教学过程:
讲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个结构助词“的、地、得”的用法。“的、地、得”是连接文章中词与词、字与字之间的桥梁。所以,用对“的、地、得”,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它们的正确用法。“的”,我们称为“白勺的”。它的后面一般跟着名词,如“新鲜的苹果,漂亮的衣服,灿烂的笑容,动人的歌声 ”等。(怎么判断是名词?也很简单,名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用“什么”来概括,名词可以放进“有+什么”中进行判断。)“地”,我们称它“土也地”。它的后面一般跟着动词,如“飞快地跑来,伤心地哭泣,大声地呼喊,认真地工作”等。(动词是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语,用“干什么”来概括,动词可以放进“在+干什么”中判断。)
“得”,我们称为“双人得”。它的前面一般是动词,后面跟着形容词,如“扫得干净,玩得欢乐,笑得开心 ”等,“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形容词是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和特征的词语,形容词可以放进“很+怎么样”中去判断。)以上是“的、地、得”的常见用法,另有一点特别说明:
“得”+程度词,如:激动得手舞足蹈,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等。“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词,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用“的”、“地”“得”填空—小试牛刀
深深( )水沟 快乐( )歌唱
勤恳( )工作 清澈( )泉水
跳 ( ) 真高 尽情( )欢呼
热情( )招待 宽广( )马路
理解( )很透彻 结实( )身体
认真( )劳动
吃 ( )太快 积极( )思考
专心( )听讲 搅动( )飞快 欢快( )嬉戏活学活用:1.清晨,可爱( )多多兴高采烈( )来到金灿灿( )葵花园。他兴奋( )东瞧瞧,西看看,一会儿轻轻( )摸摸,一会儿细细( )闻闻,情不自禁( )翩翩起舞。
2.机灵( )猴子在宁静( )湖边尽情( )玩耍,它高兴( )
忘了回家。
3.小明( )心情好( )不得了,他( )嘴里哼着歌,脸上挂着甜甜( )笑容。
4.他这次考( ) 不错,所以一路走( )飞快,迫不及待( )
想把这个好消息与妈妈分享。“的、地、得”的用法口诀
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
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
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空白云飘。
左边土,右边也, 地字站在动词前,
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
勤奋地学习要积极,辛勤地劳动花力气。
左边两人就使得,形容词前要用得,
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
清晨锻炼起得早,加班加点睡得晚。小结:
正确使用“的、地、得”并不难,首先要明确它们的使用规则,其次要实践中根据词性加以判断,再加上多多练习,我想,大家一定能掌握好它们的用法。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再见!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部编版 “的地得”的用法 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部编版 “的地得”的运用 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部编版 “的地得”的用法 教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