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上海市徐汇区西南模范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70219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徐汇区西南模范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70219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徐汇区西南模范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70219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1——2022学年初中物理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徐汇区西南模范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上海市徐汇区西南模范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N/kg表示1kg=9,30ms、0,【答案】B,【答案】C,【答案】D,【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徐汇区西南模范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1. 城市道路上常出现下图几种标志,其中与控制噪声源有关的标志是( )
A. B.
C. D.
2. 下列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
A. 橙光 B. 黄光 C. 绿光 D. 紫光
3. 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 迎面走来的行人 B. 路旁的树木 C. 小红骑的自行车 D. 从身边超越的汽车
4. 以下关于重力及其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重力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B. 正在空中飞行的飞机不受重力作用
C. g=9.8N/kg表示1kg=9.8N D. 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5. 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手影
B. 用放大镜看字
C. 水中筷子“弯折”
D. 湖中倒影
6. 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 )
A. M点 B. N点 C. P点 D. Q点
7. 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A. 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 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 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D. 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8. 在进行管乐器的演奏过程中,当用手指堵住管上不同位置的孔时,就改变了振动部分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所产生的乐音的( )
A. 音色 B. 音调 C. 响度 D. 振幅
9. 下列做法能增大摩擦力的是( )
A. 在手提包的拉链上涂些蜡 B. 减小物体间的压力
C. 在轴承的滚珠上加润滑油 D. 鞋底上做些凹凸不平的花纹
10. 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变小
B. 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
C. 物体靠近平面镜,像的位置不变,像的大小不变
D. 物体靠近平面镜,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
11. 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想看清楚邮票上的细微之处,如图所示这时放大镜与邮票间的距离应
A. 等于10cm B. 小于10cm
C. 大于20cm D. 在10cm与20cm之间
12. 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下列选项中一定是平衡力的是( )
A.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B.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
C.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
D. 木块所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
13. 位于P、Q两点的甲、乙两小车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5秒甲、乙两小车正好相遇,则( )
A. P、Q两点距离一定是15米 B. P、Q两点距离可能是20米
C. 继续行驶2秒,两车还能相遇 D. 继续行驶2秒,甲、乙两车可能相距10米
14. 一物体置于距凸透镜的焦点10厘米处时,通过凸透镜成缩小的像,对于该透镜的焦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可能为3厘米
②可能为5厘米
③可能为10厘米
④可能为8厘米
A. 只有①正确 B. 只有①②和④正确
C. 只有②④正确 D. ①②③④均正确
15. 如图所示,物体在F左F右两个水平拉力作用下,仍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已知F左=4牛,F右=10牛。下列情况下,物体可能会发生运动的是( )
A. F左、F右同时减小2牛 B. F左、F右同时增大2牛
C. F左不变,F右增大2牛 D. F右不变,F左增大2牛
16. 给下列测得的数据补上适当单位:
(1)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______。
(2)半场足球赛的时间为45 ______。
(3)一支钢笔的长度约为140 ______。
(4)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15 ______。
17.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75厘米=______米;
800克=______千克;
5分钟=______秒;
2小时=______分钟。
18. 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的物理量。一架飞机在1分钟内飞行了18000米,它的速度是______米/秒,其意义是飞机每秒飞行的______。
19. 百米赛跑起跑时,运动员用力蹬助跑器后飞速冲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在冲过终点减速的过程中,该运动员的质量______ ,惯性______ (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0. 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若入射角为25∘,则反射角为______度;如果入射光线逐渐靠近法线,则反射光线逐渐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当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反射角为______度。
21. 如图所示是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则______是法线,折射角为______度,界面的______(选填“上”、“下”、“左”、“右”)边是玻璃。
22. 小明在家里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他看到的其实是吊灯______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 (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3米,则像到吊灯的距离为______ 米。
23. 小张同学行走时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体向前倾倒。对此情景合理的解释是:小张原来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当他的______(选填“脚”或“上身”)的运动状态突然改变时,______,所以身体向前倾倒。
24.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指纹识别属于第三代指纹识别技术,其工作原理与声呐探测海底深度类似。超声波能穿透材料,而且材料不同,超声波被反射、吸收的情况会有变化,产生的反射声波也不同,皮肤与空气对超声波的阻碍不同,就可以区分指纹波峰和波谷的位置,可做出指纹的三维图像。
超声波指纹识别的优点很明显:首先,手指无需接触指纹模块,不会出现指纹模块被磨损的情况,意味着超声波指纹识别模块可以隐在手机内部,手机外观得到提升。其次,超声波的识别深度可以穿过手指表皮,手指脱皮也不怕识别不了,如果手指有水或汗液,照样能识别。最后,安全性上,因为超声波识别的是三维图像,像以前那样只需一张指纹平面图是无法蒙混过关的。
(1)超声是指频率______(选填“低于20”或“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能够识别指纹是利用了超声波______(选填“能传递信息”或“具有能量”)的特点。
(2)放大手指局部,表面是凸凹不平的。下面是超声波指纹识别系统,手机发出超声波遇到手指上A、B、C、D、E五个位置,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ms、0.36ms、0.30ms、0.36ms、0.26ms,根据时间,求出手指与手机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指纹的大致形状。则该处指纹的大致形状是图中的______(选填“甲”、“乙”、“丙”或“丁”)。
25. 根据图中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度数。
26. 图中画出了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中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并标出其焦点F。
27. 重10牛的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它所受的重力。
28. 一列火车在某段平直轨道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以72千米/时的速度通过了36千米路程。求:
(1)列车行驶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
(2)若列车长为300米,当它以相同速度直线通过一山洞时,共用时3分钟,求山洞的长s洞。
29. 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A物体的重力。求:
(1)A物体所受的重力。
(2)A物体的质量。
(3)现有质量为0.6千克的B物体,能否用这把弹簧测力计测出它的重力。(通过计算加以说明)
30. 重力大小为20牛的物体,在大小为10牛的水平向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物体受到地面的阻力(阻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大小为物体重力的0.2倍,求:
(1)物体所受阻力f的大小。
(2)物体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F合的大小和方向。
31. 在用如图______[选填“(a)”或“(b)”]所示装置进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时,应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_状态;如图______[选填“(a)”或“(b)”]所示的是研究两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关系的实验,此时两个力的______相等,方向相反。
32. 小卢和小蒋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卢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A.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B.接触面的粗糙程度;C.物体运动的速度。接下来小卢通过在不同的表面拉动同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进行探究(如图所示),并记录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次数
接触面
接触面受压力大小
物块运动速度
弹簧测力计拉力F/N
1
木板表面
G物
v
2.8
2
木板表面
G物
2v
2.8
3
木板表面
G物+GP
v
4.4
4
毛巾表面
G物
v
4.0
5
毛巾表面
G物
2v
(1)根据______知识,实验中滑动摩擦力大小f 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拉力F。
(2)根据实验次数1、4可得出初步结论:______。
(3)研究第3、4两次实验,小蒋认为可以得出“接触面所受压力越大,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也越大”的结论。小蒋的分析过程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原因是______。
(4)根据前4次实验,得出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小卢又做了第五次实验,请判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该为______ N。
(5)小蒋发现小卢上述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稳定,于是改进了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改进后长木板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做匀速直线运动。
33. 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将点光源放在A点时,像在B点;将点光源放在B点时,像在C点。则凸透镜的精确位置在______点的______侧。(选填“左”或“右“)
34. 两个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50∘,在两镜面夹角的角平分线上有一个点光源S,如图所示,它在两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个数为( )
A. 7个
B. 8个
C. 9个
D. 10个
35. 一个身高为h(可看成是眼睛到地面的高度)的人面对竖直墙站立,身后有一棵高为H的树,人到墙和人到树的距离相等,在墙面上挂一面镜子,为了使人能从镜子中看到树的最高点,则平面镜的最高点离地面的最小高度是( )
A. 2H+h3 B. H+2h3 C. H+h2 D. 2H−h3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标志表示禁止载货汽车驶入,故A不符合题意;
B、标志表示禁止鸣笛,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产生,故B符合题意;
C、标志表示严禁玩火,故C不符合题意;
D、标志表示前方路口禁止一切车辆向左转,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根据物理常识以及生活中常见标志的认识即可判断。
本题意图是让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达到由物理走向社会的最终目的。
2.【答案】C
【解析】解:红、绿、蓝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故绿光是光的三原色之一。
故选:C。
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光的三原色需要牢固记忆和掌握;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容易混淆,要正确区分。
3.【答案】C
【解析】解: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和小红之间的位置肯定没发生变化,只有和她自己骑得自行车之间的位置没发生变化,和迎面走来的人、路旁的树木、从身边超越的汽车之间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故ABD错误。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4.【答案】D
【解析】解:A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A错误、D正确;
B、地面附近的物体均受重力,空中的飞机同样受重力作用,故C错误;
C、质量和力是两个不同的量,故1kg=9.8N错误,故C错误。
故选:D。
地面附近的物体均受到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质量和重力是两个不同的量。
本题考查重力的性质,是一道基础题。
5.【答案】A
【解析】解:A、灯光下,墙上的手影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用放大镜看字,字被放大,是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插入水中的筷子,由于筷子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看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是向上弯折,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湖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3)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6.【答案】B
【解析】解:光线从O点斜射入玻璃中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所以从玻璃砖再射出,射出点可能是图中的N点。
故选:B。
光线通过玻璃砖再进入空气发生两次折射:第一次是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砖,折射光线应该靠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是从玻璃砖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应该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本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7.【答案】C
【解析】解:月球上没有空气,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宇航员不会听到流星撞击月球的声音;
故选:C。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知道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8.【答案】B
【解析】解:吹笛子是笛子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用手分别按住不同的笛孔,空气柱的长度不同,质量不同,体积不同,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故选:B。
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
掌握弦乐、管乐、打击乐的音调、响度的影响因素。
9.【答案】D
【解析】解:A、在手提包的拉链上涂些蜡,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
B、减小物体间的压力,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可以减小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
C、在轴承的滚珠上加润滑油,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
D、鞋底上做些凹凸不平的花纹,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本题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摩擦力问题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解答此题类问题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
10.【答案】B
【解析】解:A、平面镜成的像始终与物体的大小相等,故A错误;
B、平面镜成像的大小始终与物体自身的大小相同,与距镜面的远近无关。故当人远离平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将不变,故B正确;
C、物体靠近平面镜,像也靠近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故C错误;
D、物体靠近平面镜,像靠近平面镜,像大小不变,选项D错误。
故选:B。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要理解成正立、等大虚像的真正含义,并做到灵活运用。
11.【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小于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判断出放大镜与邮票间的距离,选出正确的选项.熟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上海市徐汇区八上物理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2页。
这是一份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作图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