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三)(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1-2022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三)
1. 下列数据中与实际明显不符的是( )
A. 课桌的高度约80cm B. 高速动车正常运行的速度约200km/h
C. 我们冬天的昼夜温差约30℃ D.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
2. 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
A. “雾凇”的形成 B. “雪花”的形成
C. “露珠”的形成 D. “冰柱”的形成
3. 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两次比较( )
A. 轻敲音调高 B. 轻敲响度大 C. 重敲音调高 D. 重敲响度大
4. 一简易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6cm,则该相机中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为( )
A. 小于6 cm B. 大于6 cm,小于12 cm
C. 大于12 cm,小于24 cm D. 大于24 cm
5. 我国有的地区夏天气温高达40℃,有的地区冬天气温低于−50℃以下。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
物质
水
水银
酒精
乙醚
熔点/℃
0
−39
−117
−114
沸点/℃
100
357
78
35
A. 酒精温度计 B. 乙醚温度计 C. 水温度计 D. 水银温度计
6. 医生在发烧病人身上擦酒精,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酒精升华时吸热,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
B. 酒精汽化时吸热,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
C. 酒精汽化时放热,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
D. 酒精升华时放热,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
7. 振宇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10cm B. 8cm C. 6cm D. 4cm
8. 如图,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下列关于照相机使用及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区别不正确的( )
A. 照相时景物与相机距离应大于2倍焦距 B. 在底片上所成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 倒影中物体的高度比真实物体略大一些 D. 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
9. 学完密度知识后,一位普通中学生对自己的身体体积进行了估算。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30dm3 B. 60dm3 C. 100dm3 D. 120dm3
10. 如图所示,岸上的人觉得水中的游泳运动员“腿变短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
B.
C.
D.
11. 有的黑板易发生“反光”现象,会造成部分同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有的黑板却没有这样的问题,关于甲乙黑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是易发生“反光”现象的黑板,乙不是
B. 甲黑板发生的现象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 甲黑板前坐在a位置的学生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
D. 乙黑板前坐在a位置的学生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
12. 以下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酒精蒸发时放热
B. 98℃的水也可沸腾---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降低
C. 寒冷的北方室外多选用酒精温度计测温---酒精的凝固点低
D.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外壁出现了小水滴---水蒸气凝华
13. 在玉树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所示),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生命探测仪将音频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B. 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音的音调、音色不同
C. 幸存者能听到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D. 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14. 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形成的是( )
A. 雨 B. 雾 C. 露珠 D. 霜
15.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 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C. 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Hz之间的声音
D. 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相同
16. (1)如图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2)图2是一支水银体温计,它是利用水银的______性质制成的。该体温计此时的读数是______℃。
17. 身高为168cm的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则他的像离他本人有______m;像的高度为______cm;当他逐渐靠近平面镜时,镜中的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 “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琴声是通过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_____减弱噪声.
19. 现有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金属球,其中一个是实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cm3、12cm3.实心球是______(填“A”或“B”)球。
20. 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则这个瓶子的容积是______cm3,液体的密度是______kg/m3。
21. 某同学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测量前,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此时指针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为了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1)______ ;
(2)______ .
22. 如图是被水环绕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从远处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鸭蛋”,这是光的______现象(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是一个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23. 如图所示,是两支水平放置的温度计,且这两支温度计的两端都没有画全;甲的示数为______℃,乙的示数为______℃,他们共同的工作原理是______.
24. 依照图由空气射入玻璃表面的入射光线,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5. 如图,请画出由S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
26. 如图A“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探究的是: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水沸腾的温度。图B是实验过程某一时刻的温度,此时水温是______℃.图甲、乙、丙是三位同学作出的水沸腾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图。
27. 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从0点开始的路程s/cm
0
10
20
30
40
50
从0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25
2.50
3.75
5.00
6.25
(1)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讨论“如何测量气泡从0点运动到10cm、20cm、30cm和40cm处所用的时间?”,甲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立即计时”;乙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等气泡运动上升一定距离开始计时”。______(选填“甲”或“乙“)同学的方案更科学。
(2)气泡上升时,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3)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用的时间为7s,则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4)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时间的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选填“快”或“慢”)。
28. 为了测量某油井所产石油的密度,小明收集了该井所产石油样品进行了如下测量.(常温下石油为粘稠的液态)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______ 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 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8.1g.然后将石油样品倒入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油样品的总质量为______ g.
(3)将烧杯中的石油全部倒入量筒中,示数如图乙所示,石油的体积为______ ml.
(4)根据他测量的数据,求得所测石油的密度为______ g/cm3.
(5)按照小明设计的方案测量的石油密度值偏______ .
29. 一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0m,问:
(1)小球前6秒的速度?
(2)小球前6内通过的路程?
(3)通过80m所用的时间?
30. 小明郊游时捡到一块外形不规则的石头。为了测定它的密度,小明称出石头和一个盛满水的容器的质量分别为0.56kg、2kg,然后将石头轻轻放入容器中,又测出了容器的总质量为2.36kg。(石头吸水不计,g取10N/kg)求:
(1)石头的体积;
(2)石头的密度;
(3)若石头吸水,所测石头的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
A、课桌的高度约80cm左右.符合实际;
B、高速动车的速度非常快,正常运行可达200km/h.符合实际;
C、冬天北方白天的温度约0℃,而夜晚是温度在−10℃以下,昼夜温差约10℃;南方白天的温度约10℃,而夜晚是温度在0℃左右,昼夜温差约10℃.不符合实际;
D、体积是1m3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所以水的密度是1.0×103kg/m3.符合实际.
故选:C.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
2.【答案】D
【解析】解:A、冬天,树枝上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A不符合题意。
B、雪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树枝上的冰柱是水滴下落过程中凝固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解答此题要知道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根据物质变化前后的物态特征判断是否属于凝固现象。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
3.【答案】D
【解析】解: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敲击同一个音叉时,音叉振幅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不同.
故选D.
声音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本题考查学生对响度定义的了解情况,需要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解释.
4.【答案】B
【解析】解: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此题中的焦距为6cm,所以胶片距离镜头的距离应该是:大于6cm、小于12cm;
故选:B。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f 当u=f时,不成像。
当u
该题考查了照相机的制作原理及该原理的应用,知道照相机所成的像处于镜头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5.【答案】A
【解析】解:
我国寒冷地区的气温会达到−50℃,低于水银的凝固点−39℃和水的凝固点0℃,故CD错误;
有的地区气温超过40℃,超过了乙醚的沸点,故B错误。
我们各地区气温最高不会超过78℃,最低也不会低于−117℃,故酒精在我国各个地区不会凝固成固态,也不会沸腾变成气态,故A正确。
故选A。
液体温度计的测温范围最低不低于它的凝固点,最高不高于它的沸点。
本题考查了熔点、凝固点和沸点的有关知识。液体温度计使用时必须保证里面的物质是液态,所以最低不低于它的凝固点,最高不高于它的沸点。
6.【答案】B
【解析】解:擦在皮肤上的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而汽化时吸热,所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
故选B。
酒精是液体,擦在身上,变成了气体,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过程,汽化是吸热的。
掌握物态变化名称,以及吸热和放热情况,并能应用于生活中,能解释生活中有关的物态变化。
7.【答案】C
【解析】解:由题意“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得:15cm>2f;
由“当蜡烛距透镜9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得2f>9cm>f,
所以15cm>2f2f>9cm>f
解得4.5cm
故选:C。
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建立不等式后求解。当u
本题主要考查对凸透镜成像条件的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建立不等式求解。
8.【答案】C
【解析】解:
AB、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是: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侧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B正确;
C、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倒影中物体的高度与真实物体等大,故C错误;
D、由于光斜射到水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因此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且清晰度略差一些,但物像的大小是相等的,故D正确;
故选:C。
(1)照相机的制作原理是: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侧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所成像的特点是:物像大小相等,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且物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知道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并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9.【答案】B
【解析】解:中学生的质量约m=60kg,密度ρ=1.0×103kg/m3,
中学生的体积v=mρ=60kg1×103kg/m3=0.06m3=60dm3。
故选:B。
首先估计出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kg,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再用公式V=mρ算出中学生的体积,选出正确的答案。
估算是中学生要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要对日常生活中的质量、长度、体积、密度、电压、功率、速度等物理问题进行留心观察,注意思考,积累和培养估算的能力。
10.【答案】D
【解析】解:游泳运动员腿反射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水面偏折,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游泳运动员“腿变短了”;
A、光由空气射入水中,不符合题意;
B、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图错误,不符合题意;
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不符合题意;
D、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路图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游泳运动员腿反射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水面偏折,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游泳运动员“腿变短了”;
(2)根据光线的传播方向及入射角与折射角间的关系分析各光路图,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本题考查了光折射的光路图,知道水中运动员“腿变短了”,光的传播方向,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反射现象,分析问题时注意反射光线是向一个方向还是向各个不同方向。
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解答】
A.由图甲可知,黑板是凹凸不平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黑板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进入不同方向的人的眼睛,不同方向的人们都能看到,因此光在甲上发生漫反射,因此甲是不易发生“反光”现象的黑板,故A错误;
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则甲黑板发生的现象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
C.由于甲黑板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因此甲黑板前坐在a位置的学生能看清楚黑板上的字;故C错误;
D.由图乙可知,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黑板反射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的光线强,易发生“反光”现象,使黑板前坐在a位置的学生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故D正确。
故选D。
12.【答案】C
【解析】解:
A、酒精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所以在皮肤上涂一些酒精,酒精蒸发时带走部分热量,会感到凉爽.此选项错误;
B、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如果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98℃的水也可以沸腾.说明液体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减低.此选项错误;
C、在北方很冷的地区温度非常低,甚至低于水银的凝固点,水银先凝固了,所以应该选凝固点低的物质做测温物质,一般选酒精温度计.此选项正确;
D、从冰箱中刚取出的易拉罐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其表面液化,形成小水珠.此选项错误.
故选C.
①液体蒸发时需要吸收热量,所以蒸发具有致冷作用;
②液体沸腾时是温度叫沸点.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③温度计内的测温物质的凝固点应该比被测温度低,沸点应该比被测温度高;
④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此题考查的是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热现象,包括蒸发吸热、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温度计工作原理及液化现象,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13.【答案】C
【解析】解:
A、探测仪通过探头将声音传到人耳,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的原理。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及音色,人耳能分辨发声体的不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人的听觉上限的声波,人耳不能听到。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白天受噪声的干扰不如夜晚听得清楚。故 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的传播条件是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且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同时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以及超声波的概念。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的传播条件和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同时还考查了声音特征的应用,要会利用声音解决实际问题。
14.【答案】D
【解析】解:A、雨的形成比较复杂,它既与水蒸气的液化有关,又与水蒸气的凝华有关,还与固体的熔化有关;故A错误;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故B错误;
C、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植物的表面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故C错误;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D正确;
故选D.
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质变化前后所处的状态.
15.【答案】B
【解析】解: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大于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故A错误。
B、道路旁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故B正确。
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0Hz之间的声音,而不是20Hz∼2000Hz.故C错误。
D、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不一定相同,因为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①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植树造林是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
②人耳感觉到声音的响度不但与振幅有关,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正常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之间的声音。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学一些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综合题。也是中招的热点。
16.【答案】−11热涨冷缩 37.8
【解析】解:(1)看图知,数值自下而上是变小的为零下多少摄氏度,比−10℃低一格,即低1摄氏度,为−11℃。
(2)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对应的读数为37.8℃。
故答案为:(1)−11;(2)热胀冷缩;37.8。
(1)温度计的读数关键是区分零上多少摄氏度还是零下多少摄氏度,要点是看数值的变化情况,数值自下而上变大时是零上多少摄氏度,反之是零下多少摄氏度。
(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体温计的读数:首先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的示数,从小数字读向大数字。
本题考查温度计和体温计的原理和读数,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17.【答案】4;168;不变
【解析】解: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该同学距平面镜2m,他的像距平面镜也是2m,则他的像距他本人2m+2m=4m;
像和物体大小相同,他身高168cm,则像的高度也为168cm;
当他逐渐靠近平面镜时,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4;168;不变.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大小相同.
牢记平面镜成像特点,根据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大小相同来分析实际问题.
18.【答案】音调 空气 声源处
【解析】解:(1)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用手指拨动琴弦使琴弦振动而发声;不断地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从而改变了琴弦振动的快慢,也就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2)琴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的;
(3)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音调;空气;声源处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3)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本题考查声音的三要素、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防止噪声的途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台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进行分析解答。
19.【答案】A
【解析】解:A、B金属球的密度:
ρA=mAVA=128g16m3=8g/cm3,ρB=mBVB=60g12m3=5g/cm3,
所以ρA>ρB,故A是实心球。
故答案为:A。
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AB两球的密度,再比较密度的大小;密度大的是实心的。反之,是空心。
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利用密度来判断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这也是鉴别物质的一种方法。
20.【答案】2500.8×103
【解析】已知:m总1=400g,m瓶=150g,m总2=350g,ρ水=1.0g/cm3
求:瓶子的容积V瓶和液体的密度ρ
解:(1)水的质量:
m水=m总1−m瓶=400g−150g=250g,
瓶子的容积:
∴V瓶=V水=m水ρ水=250g1g/cm3=250cm3;
(2)液体的质量:
m=m总2−m瓶=350g−150g=200g,
∴ρ液=mV=mV瓶=200g250cm3=0.8g/cm3=0.8×103kg/m3。
故答案为:250;0.8×103。
(1)根据瓶子质量和装满水后总质量求出水的质量,然后根据密度公式变形,代入数值即可求出水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
(2)根据瓶子质量和装满另一种液体后总质量求出该液体的质量,然后根据密度公式变形,代入数值即可求出该液体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关键是隐含的条件瓶子的容积等于液体的体积,解题过程注意单位的换算。
21.【答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位置,或在中央位置左右偏转的幅度相同
【解析】解:(1)天平已经放在水平桌面上,还要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
(2)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位置,或在中央位置左右偏转的幅度相同.
故答案为:(1)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位置,或在中央位置左右偏转的幅度相同.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方法: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位置,或在中央位置左右偏转的幅度相同.
天平调节前,必须先使游码归零.指针在分度盘中央位置左右偏转的幅度相同,是判断天平横梁的简单方法.
22.【答案】反射 虚
【解析】解:由于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面镜子,由于光的反射,剧院在水中成一等大的虚像,所以从远处观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一个完整的“鸭蛋”;
故答案为:反射;虚。
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面镜子,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所成的是物体的虚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以及光的反射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23.【答案】18;−16;液体热胀冷缩
【解析】解:
两支温度计的分度值都为1℃,由图知,甲温度计数字从左到右越来越大,所以显示的是0℃以上的温度,此时的温度为18℃;
乙温度计数字从左到右越来越小,所以显示的是0℃以下的温度,此时的温度为−16℃.
他们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故答案为:18;−16;液体热胀冷缩.
温度计读数之前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根据液柱上面对应的刻度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并注意分清零上还是零下.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此题考查温度计的读数和原理,明确刻度规律是正确读数的关键.
24.【答案】解:
(1)由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首先过入射点画出法线,法线与界面垂直(虚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
(2)光由空气斜射进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解析】(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在光路图中,法线要画成虚线,如果能够确定反射角,在光路图中,一定要标出反射角的度数;画折射光路时,一定注意光从密介质进入疏介质,还是从疏介质进入密介质,在疏介质中的角度大。
25.【答案】解: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两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发光点S的像点S′.如图所示:
【解析】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出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两条折射光线,即可得到发光点S的像点S′。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26.【答案】85 丙
【解析】解:由图B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是85℃。
水的沸腾特点: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图丙水的温度在达到沸点前吸热温度升高,达到沸点后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丙图是水的沸腾图象。
故答案为:85;丙。
要会进行温度计的读数,一定要注意温度计的分度值。
要正确地选择沸腾图象,需要掌握水的沸腾特点: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此题是水的沸腾实验,实验中要测量水的温度,所以一定要掌握温度计的读数,在读数时,要特别注意分度值。
并且考查了水的沸腾图象。
27.【答案】乙;运动;0.08;慢
【解析】解:(1)因为实验目的是测量气泡从O点运动到10cm、20cm、30cm和40cm处所用的时间,因此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等气泡运动上升到0位置时开始计时,故同意乙同学的方案;
(2)因为塞子向对于气泡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所以,塞子是运动的。因气泡是在上升过程中,所以若以上升的气泡为参照物,塞子是向下运动的。
(3)由题知,路程s=56cm=0.56m,时间t=7s.则气泡的速度:v=st=56cm7s=8cm/s=0.08m/s。
(4)要测量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和对应的时间。由于物体是动态的,由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知,物体运动的越慢,越易于测量。故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
故答案为:(1)乙;(2)运动;(3)0.08;(4)慢。
(1)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速度一直保持不变,路程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并且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不变的。
(2)利用塞子与气泡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否变化,结合机械运动中有关于运动和静止的定义,即可确定答案。
(3)根据题目中告诉的路程与时间结合速度的计算公式,即可求得气泡的平均速度。
(4)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即可知道哪种情况更便于测量气泡的运动时间和距离。
此题考查到了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由于气泡的运动,导致了塞子与气泡间的位置的变化,气泡被选作参照物后,气泡就静止不动,所以位置的变化是由塞子引起的,故塞子是运动的。此外还考查了速度的计算,计算时要注意统一使用国际单位制单位,综合性较强,而且有一定的难度。
28.【答案】零刻度线;左;81.8;46;0.95;大
【解析】解:(1)使用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应该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2)由图甲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以天平的读数为50g+20g+10g+1.8g=81.8g;石油的质量m=81.8g−38.1g=43.7g;
(3)由图乙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所以量筒的读数为46ml=46cm3;
(4)石油的密度ρ=mV=43.7g46cm3=0.95g/cm3;
(5)将烧杯内的石油倒入量筒中时,烧杯中有残留,所以测量的石油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知所测密度偏大.
故答案为:(1)零刻度线;左;(2)81.8;(3)46;(4)0.95;(5)大.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平衡螺母都向指针所在位置的反方向调节;
(2)天平的读数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求出石油的质量;
(3)在进行量筒的读数时,注意量筒的分度值,视线与液面的凹底相平;
(4)根据公式ρ=mV计算出石油的密度;
(5)根据测量体积、质量的误差分析密度的误差.
此题以测量石油的密度例,考查了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及读数,同时考查了有关密度的计算及误差的分析.
29.【答案】解:(1)小球的速度v=st=100m10s=10m/s.
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前6秒的速度等于10m/s;
(2)由v=st可得,小球前6s内的路程:
s1=vt1=10m/s×6s=60m;
(3)由v=st可得,通过80m所用的时间:
t2=s2v=80m10m/s=8s.
答:(1)小球前6秒的速度是10m/s.
(2)小球前6内通过的路程60m.
(3)通过80m所用的时间8s.
【解析】(1)已知路程与运动时间,由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小球的速度;
(2)已知速度与运动时间,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小球的路程.
(3)已知速度与路程,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小球的运动时间.
本题考查了求小球的速度、路程与运动时间,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熟练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30.【答案】解:(1)排出水的质量为:
m排=(0.56kg+2kg)−2.36kg=0.2kg;
∵石块完全浸没
∴V石=V排=m排ρ水=0.2kg1.0×103kg/m3=2×10−4m3;
(2)石头的密度:
ρ石=m石V石=0.56kg2×10−4m3=2.8×103kg/m3;
(3)由于石块吸水,导致排出水的体积小于石头的体积;
根据ρ=mV可知,石头的密度偏大。
答:(1)石头的体积为2×10−4m3;(2)石头的密度为2.8×103kg/m3;(3)偏大,由于石块吸水,导致排出水的体积小于石头的体积,根据ρ=mV可知,石头的密度偏大。
【解析】由题意可知,石头的体积等于它排开水的体积,所以根据盛满水的容器溢出的水求出石头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石块的密度;若石头吸水,则石块排开水的体积减小,由此判断所测石头的密度值的情况。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石头浸没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石头的体积;石头吸水时,排出水的体积小于石头的体积。
2023-2024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九上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九上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八上物理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八上物理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6°C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