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5 我与地坛(节选)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5 我与地坛(节选)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课时及方法,教学活动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应用:鉴赏史铁生在抒情中展现的语言特色。
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母亲与地坛的关系,探究母亲对于作者的人生启迪意义。
3.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母亲人物性格特点,体会亲情美、人性美、生命美。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地坛对于史铁生的“精神家园”价值。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作者对于母亲感情的理解。
2.教学难点:母亲对于史铁生人生成长的意义。
【教学课时及方法】
精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1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一、预习引入
课前预习讨论:上完第一课时,再阅读《我与地坛》第二部分,你有什么感受?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本课时核心问题探究:作者在写“我”与地坛的故事中,为什么会回忆起母亲,这两者有什么关联?
二、整体感知
通读课文第二部分,说说这一部分的行文脉络?
通过阅读发现,衔接第一部分,第二部分1-3段,从“我”常独自跑到地坛去,过渡到对于母亲的回忆:回想“我”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第4段,作者话锋一转,插叙了一段作家朋友的写作动机,是为了让母亲骄傲,从而在5-10段写到“我”自己的人生:“我”在地坛中回想起往事,自责与哀怨,并开始理解母亲,母亲却再不能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
三、精读探究
史铁生的残疾病痛是突然发生的,却伴随了他漫长的人生,在遭遇突如其来的人生变故时,他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颓废与绝望,这在他很多的文学作品中都能看到。
当他终于在地坛的包容和启迪中冷静下来,他回想起,他曾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阅读第二部分第二段,思考:“我”曾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段2)“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跟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
明确:这一段中,作者连续用了五个“知道”,因为母亲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呢?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这五个知道充分表明了母亲对儿子的理解,但我们又发现,母亲虽然都知道,但却不能停止担心,犹豫,和对漫长未来的“不知道”, 儿子的遭遇和表现,对母亲而言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
阅读后文,思考:母亲面对这个难题有怎样的表现?
(段2)“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
明确:在作者的回忆里,很容易找到母亲的很多表现:面对脾气坏到极点、情绪极度低落却执意要独自去地坛的儿子,她无言地送“我”出门。
(段3)“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
问:我们试着揣摩,说这句话的时候母亲内心在想什么?
(段3)“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
(段3)“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明确:许多年后作者明白了,母亲充满了担忧,作者连用四个“是”,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说出了一个母亲的矛盾,“我”独自去地坛躲避现实的那些日子里,母亲是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的,她自然担心我在地坛里胡思乱想,害怕我无法接受命运的重创寻了短见。所以后文第八段的回忆里,作者反复说起了母亲来地坛找我的画面,她四处张望,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步履茫然又急迫,只要看见我平安,她就会缓缓离去。
问:但如果看不见我呢?试想母亲那么多次寻不着我却不得不回家的时候,她的心理状态如何?但母亲是那样聪慧坚忍,她在这状态下对孩子唯一的祈求是什么呢?
明确:是平安,是孩子总要自己面对未来的路,是独自承担命运的苦难。
但在这样艰难的日子里,母亲却从未给过“我”压力,试着理解这句话:
“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明确:这句话先说自己“不幸”,后说母亲“不幸”。对儿子来说,不幸是肢体的残疾,对母亲来说,不幸是心灵的苦难。将两个人两种不同的不幸联系在一起,以自己的不幸来衬托母亲的更不幸,写出了作者此刻的醒悟以及对母亲深深的歉意。
母亲为什么“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
问:我们试想,既然母亲那样担忧,那为了保证“我”的安全,寸步不离地守着我,坚决不让“我”独自前往地坛不是更好的选择吗?
明确:母亲理解儿子,尊重儿子,维护着他的自尊,送他去地坛,但是出于一个母亲的本能,她又无法不为儿子担忧,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忧虑中。“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还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
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往自己幸福的道路。
作为母亲的儿子,作者是不是一直都能理解母亲的“不幸”和“苦难”?
(段1)现在我才想到
(段6)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
明确:显然不是,这一部分一开篇,作者就说,现在我才想到,第6段作者也说,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这三个才字,凸显了作者幡然醒悟的自责与感慨,也说明在过去的那些年里,“我”的情绪以及对母亲的情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请分析第二部分中“我”对母亲的感情变化。
明确:其实我们很容易找到“我”的感情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是什么呢?对,是母亲的猝然离世。在母亲在世的时候,正是“我”沉溺在自己的不幸命运中,脾气坏到极点的那些年,“我”给母亲出了难题,我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执意躲避现实,即使知道母亲焦灼茫然地找寻我,我也决意不喊她。母亲离世时,我即便文学创作上开始小有成就,也仍是沉郁和哀怨,因为我开始理解母亲,想用自己的一些成就回报母亲,希望母亲还活着。我甚至对上天充满了仇恨和厌恶。但后来理解了,母亲心里太苦了,上天看她受不了,就招她回去。因此感到安慰。到后来,我终于读懂了母亲的苦难与伟大,读懂了母亲真挚、深沉而毫不张扬的爱,对母亲的离世,充满了失落与惆怅,对来不及报答母亲,充满了自责与悔恨。
四、群文拓展
说到这里,我们想起初中学过的课文《秋天的怀念》还有配套阅读练习《合欢树》,这几篇文章里史铁生都有过类似的回忆,请用三分钟的时间快速填表。
明确:根据史铁生的回忆,他的母亲应该是在1980年底离世的,在20世纪80年代,他先后写下了很多跟母亲有关的小说和散文,我们今天提到的三篇,写作的时间也有先后,我们可以找到,在秋天的怀念里他很详细地描写了自己初病时的喜怒无常、母亲的包容、敏感和小心翼翼,母亲希望带我去北海看花散心,隐瞒了自己的肝病,在临终前还嘱托儿女要好好活下去,在合欢树里他回忆了小时候和母亲关于写作的小故事,母亲全副身心想要为我寻医问药,支持我写作,母亲种下了合欢树,在她离世后开了花,勾起了作者的怀念,在我与地坛里他回忆了自己执意要自己前往地坛时母亲的理解和担忧,结合这些作品,我们看到了那样一个聪慧而坚忍、苦难却不抱怨、始终包容、始终理解,对儿女爱得深沉的伟大母亲,而随着岁月的沉淀,我们发现作者对于母亲的感情是越发深刻的,从怀念、自责、悔恨,到写作我与地坛的时候,他对母亲更多了深刻地理解。
五、深入探究
思考:第六段作者说,“只是到了这时候”,这是什么时候?第7段的四个“又是”意味着什么?
(段6)“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上天的考虑,也许是对的。”
(段7)“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明确: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母亲已经不在了。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地坛里有太多我与母亲的回忆。我反复在地坛里经历清晨到黄昏的日子,反复想起母亲已经离开了我。这时候我才开始理解母亲的深沉的爱。
为什么作者对母亲的感情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明确:因为母亲离世的冲击,让我意识到我失去了母亲的关心、理解和包容,再也来不及报答母亲的爱,因为写作上的成就使我走出了完全自我的状态,开始理解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更因为地坛治愈了我,让我更平静而敏锐地感知生活的意义,才能从单纯的丧母哀怨中走出,逐渐理解母亲的爱与救赎对我的重要意义。而这一切,真是因为母亲“毫不张扬”,没有对我提出期盼,没有留下“隽永的誓言”,但她的长久包容,让我在自认为不幸的困境里不易发觉她的伟大,却 “随光阴流转”,陪伴“我”找到并实现了生命的意义。
如何理解最后一段中“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
明确:“车辙”是作者在地坛里走过的路,是作者心灵求索的轨迹。“脚印”是母亲伴随、找寻作者走过的路,是关爱理解的体现。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车辙和脚印的交织,不仅说明作者的每一次精神跋涉,都不是独立完成的,其中都有母亲的精神支持;而且还象征了地坛和母亲的重合——地坛是我重新获得生命信念的地方,也是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母亲与地坛融为一体,一起融入了我的生命。
我们可以说,母亲是我走出困境的精神支柱。与第一段遥相呼应,作者在地坛里怀念母亲,也完成了对生命的解读,对母爱的诠释。阅尽沧桑的地坛以宽阔的胸怀静静地接纳包容了曾经痛不欲生的“我”。历尽苦难的母亲以聪慧坚忍的关爱默默地理解容忍着茫然失措的“我”。没有地坛,“我”不知道该不该活下去,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没有母亲,“我”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
六、核心问题总结:作者在写“我”与地坛的故事中,为什么会回忆起母亲,这两者有什么关联?
地坛具有怎样的特点?荒芜但并不衰败,给予作者生命的感悟,生死观的启迪,母亲呢?母亲坚忍而毫不张扬,给予作者的是生存的启发。
这两者都对作者生活下去起了很大作用,一个让作者感悟生命应该乐观、坚强、豁达,一个用自己的言行让作者感受到爱并鼓起生活的勇气。她们都是作者由自伤走向自强的精神源泉。地坛是史铁生获得生存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地坛是我的地坛,也是我和母亲的地坛。
所以我们可以说,地坛与母亲,共同构成了史铁生困境突围的精神支柱。
写作
时间
与母亲相关的回忆
母亲的形象
对母亲的感情
《秋天的怀念》
1981
“我”初病时喜怒无常、母亲的包容
母亲想带“我”去北海看菊花
母亲病逝时对“我”和妹妹的牵挂
聪慧、坚忍
苦难、不抱怨
包容、理解
对儿女爱得深沉
深切的怀念
后悔、自责
《合欢树》
1985
十岁时和母亲的一次小冲突
二十岁时母亲全副身心想帮“我”治病
母亲鼓励“我”写作
母亲栽种合欢树,开了花
《我与地坛》
1989
母亲理解“我”,帮“我”去地坛
母亲担忧“我”,在地坛里寻“我”
我在地坛里读懂母亲、怀念母亲
更加深刻地读懂母亲的爱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5 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教学素养,预习任务,作者背景常识,鉴赏活动,文本研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5 我与地坛(节选)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简介史铁生及其作品,介绍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结构,解读课文,学习第一部分,鉴赏第一部分的写景,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5 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