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三 第1讲 文言基础知识(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第1讲 文言基础知识(练)(原卷版).docx
    • 解析
      第1讲 文言基础知识(练)(解析版).docx
    第1讲 文言基础知识(练)(原卷版)第1页
    第1讲 文言基础知识(练)(原卷版)第2页
    第1讲 文言基础知识(练)(原卷版)第3页
    第1讲 文言基础知识(练)(解析版)第1页
    第1讲 文言基础知识(练)(解析版)第2页
    第1讲 文言基础知识(练)(解析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三 第1讲 文言基础知识(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三 第1讲 文言基础知识(练),文件包含第1讲文言基础知识练解析版docx、第1讲文言基础知识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3 文言文阅读1文言基础知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公孙杵臼、程婴者,晋大夫赵朔客也。晋赵穿弑灵公,赵盾时为贵大夫,亡不出境,还不讨贼,故《春秋》责之,以盾为弑君。屠岸贾者,幸于灵公,晋景公时,贾为司寇,欲讨灵公之贼。盾已死,欲诛盾之子赵朔。韩厥告赵朔趣【注】亡,赵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予死不。”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等,皆灭其族。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后生男。公孙杵臼谓程婴曰:“立孤与死孰难?”婴曰:“立孤亦难耳!”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吾请先死。”婴谓诸将曰:“婴不,不能立孤,谁能予吾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婴攻杵臼。杵臼曰:“小人哉,程婴!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之。纵不能立孤儿,忍卖之乎?”抱而呼天曰:“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也。”诸将不许,遂并杀杵白与儿。诸将赵氏孤儿死,皆喜。然赵氏真孤儿乃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居十五年,景公问:“赵尚有后子孙乎?”韩厥具实告。景公因韩厥之众,胁诸将,诸将不得已,乃曰:“昔下宫之难,屠岸贾为之,以君命,并命群臣。非然,孰敢作难微君,群臣固将请立赵后。今君有命,群臣愿之。”于是乃召赵武、程婴遍拜诸将,遂俱与程婴赵氏攻屠岸贾,灭之。复兴赵氏田色如故。孤儿名武,,程婴乃辞大夫,曰:“昔下宫之难皆能死,我非不能死,思立赵氏后。今子既立为成人,赵宗复故,我将下报赵朔与公孙杵臼。”赵武号泣,固请曰:“武愿苦筋骨报子至死,而子忍弃我而死乎?”程婴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皆先我死,今我不下报之,是以我事为不成也。”遂自杀。赵武服衰三年,为祭邑,春秋祠之,世不绝。君子曰:“程婴、公孙杵臼,可谓信交厚士矣。婴之自杀下报,亦过矣。”(取材于《说苑》《新序》)【注】趣():赶快。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子必不绝赵祀,予死不             相见B.婴不,不能立孤                      性妙惟C以君命,并命群臣                   枉过正D.孤儿名武,                           三军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将赵氏孤儿死                        以:认为B.韩厥具实告                              以:把C胁诸将                                   以:所以D.武愿苦筋骨报子至死                   以:来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亡不出境,还不讨没有逃到边境之外,还不惩处弑君的凶手B.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您就勉强做那件难的,我去做那件容易的C.非然,孰敢作难如果不是这样,谁敢发动叛乱D.赵武服衰三年,为祭邑赵武为程婴穿孝服,守学三年,安排了祭祀用的土地4.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1)微君,群臣固将请立赵后  2)可谓信交厚士矣。  5.依据原文,请分别用三个恰当的成语、熟语或诗句概括程婴的形象特点。  2022·浙江·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临川县古永安寺复寺田记(明)汤显祖天下有闲人有闲地,有忙地则有忙人。何谓忙人?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此皆天下之忙人也,即有忙地焉以苦之。何谓闲人?知者乐山,仁者乐水,此皆天下之闲人,即有闲地焉而甘之。甘苦二者,诚不知于道何如,然而趣则远矣。朝市之积,则有田庐;山水之馀,则为寺观。故寺观者,忙人之所不留;而田庐者,闲人之所不夺也。临川古为名郡,五峰、三市在焉。三市者,市也。五峰之间,闻有观九,寺十三。盖入明以来,大忙人割夺尽,乃至稗粥无所。而古永安寺境界岿然独,其田则大半无有矣。邑侯袁公起于蕲、黄,来宰于兹。披图而叹曰:临川人之憎闲人也,一至此乎!有能从吾言而反其田者,吾徒也。于是郡弟子刘某首所买田若干亩,上之侯以归于寺,侯为欣然。而适是时,有僧大千购得南都藏经以至,而尊置之寺。侯曰:有其书矣,而无其人何?于是有浮梁僧水月,精心苦行,通于评唱之义,适来寓斯。人士与游,始知有所谓宗门者。久之,长干寺僧大初来讲《莲华经》,听者千余人。得田而食,无不欢喜赞叹,曰:此固我侯之福田也。嗟夫!当忙之急得此田也,岂不曰彼无父母妻子之属,先王所禁游民者,吾非真有所憎利其田,姑以蕃其种类云耳。嗟夫!此所谓夺闲人之物以将养忙人也,固一其说。然试以语彼使天下皆忙人而无一闲人皆忙地而无一闲地则亦岂成其世相也哉且今所从游于二氏者彼亦有所业非所禁游民也。如其为游民,法固禁之久矣。所惜者,游人之非游,而闲人之未尝闲也。非闲非游,不可以涉道。如以食百千万人之闲者夺以养百千万忙人,其必无冀于有道者矣,则亦蕃其种类而已。然则侯所为存寺者,或不在田而在道。饭器无,香色有异。后之游闲往来食于兹田者,其亦有感于侯之弘愿云。(选自《汤若士小品》,有删节)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古永安寺境界岿然独       完:完好B.于是郡弟子刘某首所买田若干亩     籍:登记C.姑以其种类云耳                      蕃:捍卫D.饭器无,香色有异                   殊:不同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有闲人有闲地        于其身也,耻师焉B.此皆天下之闲人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C.大忙人割夺尽              我呼入D.当忙人急得此田也        师道不传也久矣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天下有闲人也有忙人,朝市的忙人忙于积累财富,闲人纵情山水着意寺观,两者志趣不同。B.临川县原来有很多的寺观,但后来忙人将寺观田产掠夺殆尽,大多寺观景象衰败,僧人稗粥无所。C.僧人大初在长干寺讲习《莲花经》时,听众有上千人,都能得到寺田的供给,大家非常感激袁公。D.作者非常看重悠游闲适的状态,他认为把供养闲人的财富掠夺去供养忙人,是不利于道的弘扬的。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然试以语彼使天下皆忙人而无一闲人皆忙地而无一闲地则亦岂成其世相也哉且今所从游于二氏者彼亦有所业非所禁游民也10.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此皆天下之忙人也,即有忙地焉以苦之。  2)临川人之憎闲人也,一至此乎!有能从吾言而反其田者,吾徒也。  22年新高考全国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B. 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C. 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D. 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1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B. 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C. 为赵蔽的“蔽”指屏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D. 国门,文中是实指,指魏国国都的城门;现在则用来指一个国家的边境。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孟尝君表示有了诸侯帮助,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B. 孟尝君见赵王不愿出兵,劝说赵王,指出魏国每年地危民死,而赵国土地与民众一直安全,如果不救魏,赵国将面临危险,赵王这才同意出兵。C. 孟尝君请燕王出兵救魏,燕王犹豫不决,孟尝君指出魏国倘若联合他国合力攻打燕国,将会对燕国十分不利。燕王听从了建议,出兵救助魏国。D. 孟尝君计谋得以实现,魏王非常高兴,夸奖他短时间内搬来很多援军。秦王非常恐慌,割地给魏国,魏王于是让燕、赵援军返国,封赏孟尝君。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  (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15. 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相关试卷

    【备战2023高考】语文全复习——第1讲《文言基础知识》练习(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语文全复习——第1讲《文言基础知识》练习(全国通用),文件包含备战2023高考语文全复习第1讲《文言基础知识》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备战2023高考语文全复习第1讲《文言基础知识》练习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三 第3讲 对照教材文言实词(练):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三 第3讲 对照教材文言实词(练),文件包含第3讲对照教材文言实词解析版docx、第3讲对照教材文言实词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三 第2讲 文言断句(练):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三 第2讲 文言断句(练),文件包含第2讲文言断句练解析版docx、第2讲文言断句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