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杨氏之子 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70396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杨氏之子 教学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70396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 | 21. 杨氏之子 | 课时 | 1 课时 | |
备课人 |
| 单位 |
| |
课前 预习 及 教学 准备 | 课前预习: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尝试正确给文言文断句。 2.借助工具书尝试理解本文。 3.回忆学过的文言文句子,至少写出三句并反复吟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 |||
教 学 目 标 | 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有韵味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小组交流,按照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3.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明机智。 | |||
教学 重点 难点 |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 |||
教 学 过 程 | 修 改 建 议 | |||
一、故事导入: 1.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沟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曾在海军中任要职。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问他关于在加勒比海岛上建立核潜艇的计划。罗斯福小声地问他的朋友:“你能保密吗?”他的朋友说:“能保密。”罗斯福接着说:“我也能。” 2.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经典,代代相传。请同学们诵读曾经学过的文言。它们文字简约,却意义深远;我们今天也常常把它们作为座右铭,来警戒自己。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句话作为迎接五湖四海朋友的话。用这样的文言写成的文章叫做“文言文”。虽然时代久远,但是在今天依旧有着独特的魅力。 3.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师简介选自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它主要记载汉末、魏晋时一些名人士族有趣的小故事。 5.读题,解题。 “氏”指对有身份有地位人家的尊称,“杨氏”可以解释为杨家,“杨氏之子”意思是姓杨人家的儿子。老师姓张,在古代就是张氏,那你在古代就是——(指2个不同性别的学生回答。) 简介杨氏之子——杨修。 【采用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来导入课题,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借用奥运会开幕式来拉近文言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对《世说新语》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从而理解整篇文章奠定基础。】 二、初读了解 1.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我们先来读一读课文吧。请大家打开课本,听课文范读。注意朗读的速度、停顿、字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正确,读通课文。 3.检查读通情况 (1)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惠 曰 禽 诣 为 应 (2)引导学生读准停顿: 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 (大屏幕)细心的你发现了吗, 桌子上摆放了新鲜的水果,文中第三句话单说“果有杨梅”特别强调了杨梅。 3.根据提示四人一组自学最后两句。揭示学法:查阅工具书。 孔君平指着什么对杨氏之子说:“此是君家果。”你认为他为什么这样说? 杨氏之子是怎样应答的?他为何如此应答? 4.这句回答妙在哪里? (1)、以姓氏作答,语言风趣机智。 (2)、说话婉转,有礼貌。如果您认为杨梅是我家的水果,那——孔雀就是您家的鸟。还可以说——如果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杨梅当然不是我家的水果! 师去掉未闻比较读,生听,说原因。 5.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从哪里看出杨氏之子“甚聪慧”呢? (1)会听。孔君平说“此是君家果”,杨修能明白这是孔君平拿他的姓和杨梅同为杨字开玩笑,听出了言外之意。 (2)反应快 。 应声 也用孔的姓回敬,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3)会说 。回答之巧妙。 6.杨氏子的话外之意使孔君平无言以对,杨氏子迅速巧妙地婉转应答使孔君平不得不叹服——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齐读。师:请大家看惠的解释是? 对,语言的艺术是来自于智慧。 7.总结学法,指名学生说故事内容。 8.表演读文。通过大家积极的探讨、用心的感悟,有了自己的理解,我们再来读课文,一定能把它的韵味读得更好,来试试。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文章的第一句,让学生明白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后,放手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自己来尝试读懂文言文。在学习中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在这一环节,继续把指导诵读作为重点来学习。】 三、拓展阅读 鼓励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其他小故事,大体了解内容,体会语言妙在哪里。 【通过阅读其他小故事,进一步体会文言文的独特魅力。】 四、小结课文,总结收获 1.今天,大家又积累了一篇古文,你有什么收获? 2.小结:我们的母语汉语言有着无穷的魅力,有“口吐金兰”的语言香气,有“唇枪舌战”的语言战争,有“妙笔生花”的语言表达,有“舌战群雄”的语言典故。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诵读经典,将我们中国的古典文学发扬光大!最后,请全班同学再一次背诵全文,体会我们中华汉字的古朴典雅! 【本次任务布置后,教师要及时掌握信息,适时调控指导,并且要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可与“回顾·拓展”中的“展示台”相配合,也可结合语文课、语文活动积极创造展示机会,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功感。】
|
| |||
板 书 设 计 | 修 改 建 议 | |||
21. 杨氏之子
杨氏子 杨梅 聪惠 语言的艺术
孔君平 孔雀
|
| |||
教 学 反 思 | ||||
| ||||
课堂达标训练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 liáng guō cōng huì zào yì nǎi xiōng kǒng zǐ yuē ( )( )( )( )( ) jiā qín ( ) 二、选词填空。 爱慕 爱惜 珍惜 1.桃子、石榴、苹果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 )之心。 2.我们要( )今天的幸福生活。 3.我们要( )粮食,( )农民用汗水换来的劳动成果。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闻:(1)听见;(2)听见的事情、消息;(3)有名望的;(4)用鼻子嗅;(5)姓。 1.你好,今天有幸能见到你本人,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 2.西湖是全国闻名的风景区。( ) 3.你知道吗?今天晚间的新闻真让人寻味。( ) 4.你闻出这是什么味了吗?( ) 5.闻家的人都搬到外省去了。( ) 四、认真读短文,理解下列词句。 1.聪惠: 2.此是君家果: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五、请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时的恰当停顿。 孔子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父子家禽。” 六、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课题,初读文感知,疏通字词句,理解文言文,精读课文,品味语言精妙之处,熟读成诵,课外拓展,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杨氏之子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杨氏之子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