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海市行知中学高一10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上海市行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的操作过程正确顺序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装片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⑤→④→③→② D.④→⑤→①→②
【答案】C
【分析】图中看出,视野(1)为低倍镜下的视野(2)为高倍镜下的视野,要将图(1 )中甲放大,首先需将甲向左移动,移到视野的中央后在换用高倍镜。
【详解】据图可知,图(2)为图( 1 )中甲的放大,因此首先⑤移动装片, 可将装片向左移动,然后④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患上高倍镜,此时视野可能变暗,需③调节光圈,最后再②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
故选C。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是原核细胞( )
A.有核糖体这一重要细胞器 B.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有质膜和细胞质,没有核膜 D.遗传物质位于细胞特定区域,称为拟核
【答案】B
【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①蓝细菌 ②酵母菌 ③草履虫 ④小球藻 ⑤支原体 ⑥青霉菌 ⑦金黄色葡萄球菌 ⑧链霉菌
A.①⑤⑦⑧ B.①②⑥⑧ C.①③④⑦ D.①②⑥⑦⑧
【答案】A
【分析】与真核生物相比,组成原核生物的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详解】①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①正确;
②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②错误;
③草履虫是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③错误;
④小球藻是一种低等植物, 属于真核生物,④错误;
⑤支原体是一种病原体, 属于原核生物,⑤正确;
⑥青霉菌是一种真菌,属于真核生物,⑥错误;
⑦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⑦正确;
⑧链霉菌是一种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⑧正确。综上所述,①⑤⑦⑧正确,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
【答案】B
【分析】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2、显微镜放大的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所以在显微镜下,物体放大的倍数=长度的放大倍数×宽度的放大倍数=(物镜×目镜)。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物体的放大的倍数=长度的放大倍数×宽度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放大倍数是原来的4倍,则细胞的放大倍数是原来的16倍,看到的细胞的数目是原来的1/16,即4个,即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睛】
5.孙杨正在思考如何回答记者的问题时,直接参与这一活动的最小结构是( )
A.血液 B.神经细胞 C.大脑 D.神经系统
【答案】B
【分析】思考如何回答记者的问题时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而神经系统的最小的结构是神经细胞,也就是神经元。
【详解】孙杨正在思考如何回答记者的问题时直接参与这一活动的是神经系统,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此最小的结构层次是神经细胞。
故选B。
6.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 )
A.玻片上 B.物镜上 C.载物台上 D.目镜上
【答案】D
【分析】(1 )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 2 )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
【详解】我们视野中能看到污点的位置只有目镜、物镜、与玻片标本,在实验中移动玻片污点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这就排除了污点在玻片标本上与物镜上的可能,只能是在目镜上了。载物台是放置玻片的,在视野中观察不到载物台。
故选D。
7.下列关于组成人体细胞的化学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成人体细胞的常见的元素有、、、、、共6种,最基本的元素是碳元素
B.人体中的钠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牙齿等器官中
C.人体红细胞中含有较多的铁元素,参与形成血红蛋白
D.人体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糖类
【答案】C
【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0、N、P、S、K、Ca、Mg等,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3 )细胞的鲜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是O、C、H、N,干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是C、O、N、H;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蛋白质、脂质、糖类和核酸,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干重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详解】A、组成人体细胞的常见的元素有20多种,其中最常见的元素是C、H、O、N、P、S ,最基本的元素是碳元素,A错误;
B、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牙齿等器官中,B错误;
C、人体红细胞中含有较多的铁元素,参与形成血红素,是微量元素, C正确;
D、人体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D错误。
故选C。
8.生物学家在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发现了几种细菌,该类细菌具有耐寒、耐热、抗干旱等特征。下列有关该细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无核糖体 B.无内质网 C.无核膜 D.无叶绿体
【答案】A
【分析】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详解】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和染色体,没有各种复杂的细胞器(比如叶绿体、线粒体等),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在生物学的研究过程中,一般经历下列过程( )
A.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B.进行实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C.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D.提出疑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答案】D
【分析】生命科学的研究过程中,一般经历的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详解】生命科学的研究过程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实验,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即验证假设,从而得出结论,即提出疑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故选D。
10.下列哪一选项不能证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
A.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能进行摄食和分裂
B.人体的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C.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条件下能释放氧气
D.用笔写字需要一系列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协调配合
【答案】C
【分析】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它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
【详解】A、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其单个细胞就能进行运动和分裂,可以体现出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A正确;
B、人体的生长和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可以体现出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B正确;
C、叶绿体不是细胞,因此离体的叶绿在适宜条件下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体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C错误;
D、用笔写字需要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协调配合,可以体现出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D正确。
故选C。
11.通过对内源基因进行精准定点改造,可以构建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该过程涉及的生物技术最可能是( )
A.细胞融合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基因编辑技术 D.人工变异技术
【答案】C
【分析】基因编辑是指对基因组进行定点修饰的一项新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精确地定位到基因组的某一位点上,在这位点上剪断靶标DNA片段并插入新的基因片段。
【详解】A、细胞融合技术是在细胞层面上进行的,不涉及对内源基因的改造,A错误;
B、转基因技术是将原来不存在于该细胞中的外源基因导入目的细胞,B错误;
C、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将细胞中的基因精准改造,C正确;
D、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人工诱变不能精准地定向改变基因,D错误。
故选C。
12.每年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肥胖率接近20%。小胖墩越来越常见,有的学生甚至无法正常上体育课,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小胖墩们”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水 B.脂肪 C.糖类 D.蛋白质
【答案】A
【分析】活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蛋白质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
【详解】A、活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因此“小胖墩们”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A正确;
B、“小胖墩们”体内脂肪的含量较多,但不是含量最多的化合物,B错误;
C、糖类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不是含量最多的化合物,C错误;
D、蛋白质是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D错误。
故选A。
13.使用高倍镜观察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的正确方法是( )
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换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B.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换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C.低倍镜对焦,换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D.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答案】A
【分析】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时的一般步骤是:先在低倍物镜下找到清晰的物像→移动装片→将要观察的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动 转换器,使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变亮→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
【详解】A、显微镜的使用时,先用低倍镜找到物像,然后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增加进光量,调节细准焦螺旋观察,A正确;
B、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因此应增加进光量,B错误;
C、应在转用高倍镜之前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并且需要增加进光量,C错误;
D、在显微镜使用时,应先使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D错误。
故选A。
14.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植物叶片中上表面的栅栏组织细胞排列整齐,充分吸收和释放
C.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繁殖等
D.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
【答案】B
【分析】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 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表现 出生命活性。因此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
【详解】A、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A正确;
B、植物叶片中上表皮紧邻的叶肉细胞称为栅栏组织,再下是海绵组织,而海绵组织是植物吸收CO2的主要细胞,B错误。
C、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 C正确;
D、多细胞生物必须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B。
15.在10×目镜和10×物镜构成的视野中,一个酵母菌在目镜测微尺的测量下,测的细胞长度为5格,如果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则酵母菌在目镜测微尺上的格数是( )
A.1.25 B.5 C.10 D.20
【答案】A
【分析】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放大的是长度或宽度。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在10×目镜和10×物镜构成的视野中,细胞长度为5格,则在10×目镜和40×物镜构成的视野中,长度放大了4倍,测得酵母菌长度为5格/4=1.25格,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6.下列关于神经细胞、念珠藻、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含有细胞壁 B.都具有细胞质膜 C.都属于原核生物 D.都含有气孔
【答案】B
【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它们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
【详解】A、神经细胞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A错误;
B、神经细胞是动物细胞,念珠藻和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三者均有细胞质膜,B正确;
C、神经细胞是动物细胞,不属于原核生物,只有念珠藻和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C错误;
D、气孔一般分布在叶片下表皮中,神经细胞、念珠藻、大肠杆菌三者均没有气孔,D错误。
故选B。
17.人们生产实践过程有很多微生物,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藻细胞内可观察到叶绿体,叶绿体均匀分布于细胞中心,可用来净化水体
B.酵母菌有细胞壁和核糖体,属于单细胞原核生物,可用来酿酒
C.草履虫属于原核生物,结构简单,可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
D.破伤风杆菌细胞内不含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利用破伤风毒素可生产破伤风针
【答案】D
【分析】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真核生物: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有复杂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
【详解】A、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观察到叶绿体,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一般是叶肉细胞,A错误;
B、酵母菌有细胞壁和核糖体,含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单细胞真核生物,利用酵母菌无氧呼吸可产生酒精来酿酒,B错误;
C、草履虫属于真核生物,常用作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是果蝇、豌豆等,C错误;
D、破伤风杆菌属于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内不含线粒体,该菌为厌氧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利用破伤风毒素可生产破伤风针,D正确。
故选D。
18.如图表示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部分操作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的长度和宽度,不是面积或体积
B.利用图①视野中的图像,要看清处于左侧5个植物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左移动
C.图②表示将显微镜物镜由甲转换成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
D.图②中显微镜物镜由甲转换成乙的过程中,为了方便操作,可以将镜筒升高
【答案】D
【分析】题图分析:图①表示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的观察到的一个视野,其中呈正方形,排列紧密的细胞为分生区细胞,位于视野的左侧。图②为观察过程中物镜与装片的距离,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因此甲→乙表示转换到高倍镜进行观察。
【详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这里放大的是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或体积,A正确;
B、要利用图①视野中的图像看清视野的左侧的细胞,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因此要将其移到视野的中央时还应向左移到装片,B正确;
C、图②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甲转换成乙,即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应减少,C正确;
D、在低倍镜换用高倍镜的过程中不再调节粗准焦螺旋,即图②中显微镜镜头由甲转换成乙的过程中,不需要将镜筒升高,D错误。
故选D。
19.下列有关组成人体化学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
B.、、、等属于大量元素
C.糖类不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D.是人体必不可缺的微量元素,缺乏可能会导致肌肉抽筋
【答案】D
【分析】组成细胞的元素按照含量分为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微量元素包括Fe、Mn、B、Zn、Mo、Cu等;主要元素是C、H、O、N、P、S等,C、H、O、N是基本元素,其中C是最基本元素。
【详解】A、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因此C元素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A正确;
B、组成细胞的元素按照含量分为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B正确;
C、糖类不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C正确;
D、钙是大量元素,不是微量元素,D错误。
故选D。
20.下列关于疗法叙述正确的是( )
A.疗法是利用化学药物来清除肿瘤
B.疗法没有任何副作用且成功率较高,给肿瘤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全新的希望
C.疗法使淋巴细胞具有更强的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D.疗法发挥作用的是淋巴细胞
【答案】C
【分析】CAR−T 是一种被动免疫治疗法,能维持免疫系统对对患者肿瘤细胞的监视、识别和杀伤功能。
【详解】A、CAR−T 疗法没有利用化学药物来清除肿瘤,而是对患者的T细胞加以改造修饰,A错误;
B、CAR−T 疗法的确给肿瘤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全新的希望,但该技术难度大,成功率较低,B错误;
C、CAR−T 疗法中将患者的T淋巴细胞取出来加以修改使T淋巴细胞具有更强的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C正确;
D、CAR−T 疗法发挥作用的主要是T淋巴细胞,D错误。
故选C。
21.下图是一些细胞的模式图,由图可以看到生物体的细胞( )
A.形态多样 B.结构相同 C.外形一样 D.大小一致
【答案】A
【详解】由图可知生物体细胞形态多样,外形大小不同,A正确。
故选A。
【点睛】
22.下列有关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有关问题,错误的是( )
A.视野中一草履虫向右游动,可向右移动装片进行追踪
B.如果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cm,若改用4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大于0.5cm
C.在10×1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32个细胞,而且在视野的直径上排成一行,则转换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看到的一行细胞数为8个
D.下降镜筒时,双眼须从显微镜侧面注视,避免镜头与装片相碰
【答案】B
【分析】在使用高倍显微镜时首先用低倍镜找到物像,然后将要观察的物体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在移动的过程中物像在哪,装片要朝哪移),然后换用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载玻片与物镜的距离缩短。
【详解】A、在显微镜下的成像是倒立的虚像,显微镜下看到向右游动,实际上是向左移动,因此可向右移动装片进行追踪,A正确;
B、物镜中低倍镜长度小于高倍镜长度,故若改用40倍物镜观察时,则物镜长度增大,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小于0.5cm,B错误;
C、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或宽度,在10×1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32个细胞,而且在视野的直径上排成一行, 则转换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看到的一行细胞数为32÷4= 8个,C正确;
D、下降镜筒时,双眼须从显微镜侧面注视,避免镜头与装片相碰导致镜头被压坏,D正确。
故选B。
23.实验研究“一块玉米田被一分为二,其中一半种植基因改造玉米并使用新的强力除草剂,另一半则种植传统玉米及使用传统除草剂。”该实验设计的不严谨之处是( )
A.不符合等量对照实验原则 B.不符合重复实验原则
C.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D.不符合随机原则
【答案】C
【分析】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重复实验原则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实验结果的说服力。
【详解】实验设计思路为:一块玉米田被一分为二,其中一半种植基因改造玉米并使用新的强力除草剂,另一半则种植传统玉米及使用传统除草剂。该实验设计中存在是否经基因改造和是否使用新的强力除草剂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4.如图为生物种类的概念图,对、、所代表的生物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原核生物、—真菌、—变形虫 B.—真核生物、—真菌、—大肠杆菌
C.—真核生物、—植物、—蓝藻 D.—原核生物、—细菌、—乳酸菌
【答案】D
【分析】从图中的关系可以看出,a、b、c之间属于从属关系,a的范围最大,c的范围最小。
【详解】A、真菌属于真核生物,不属于原核生物,且变形虫属于原生动物,不属于真菌,A错误;
B、真菌属于真核生物,而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中的细菌,B错误;
C、植物属于真核生物,而蓝藻属于原核生物,C错误;
D、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而乳酸菌属于细菌,D正确。
故选D。
25.下列有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蓝细菌和立克次氏体中都含有核糖体
B.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成形细胞核
C.原核细胞构成的都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细胞构成的都是多细胞生物
D.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质膜和细胞质结构
【答案】C
【分析】原核细胞(如细菌、蓝藻)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 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 DNA和RN A )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A、蓝细菌和立克次氏体是原核生物,均具有核糖体,A正确;
B、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B正确;
C、真核细胞不-定都是构成多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都是真核的单细胞生物,C错误;
D、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和细胞质结构,D正确。
故选C。
26.某同学要做“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应选择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组合是( )
试管
加入物质
温度
时间
加入碘液
1
淀粉糊+唾液
10分钟
不变蓝
2
淀粉糊+唾液
15分钟
不变蓝
3
淀粉糊+胃液
10分钟
变蓝
4
淀粉糊+唾液
10分钟
变蓝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分析】“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加入碘液后溶液是否变蓝。
【详解】“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自变量是温度,其它条件如加入物质(唾液)、反应时间、加入的碘液都相同且适宜,通过图表可以看出应选择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组合是①④,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7.下图表示在不同温度下,密西西比鳄孵化后的性别比例曲线,请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温度低于时,密西西比鳄孵化的雄雌比例是相等的
B.在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密西西比鳄孵化的雄性比例上升
C.温度高于后密西西比鳄孵化后全部为雄性
D.随着全球温度升高,可能会影响密西西比鳄种族延续
【答案】A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温度对爬行动物性别发育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表中数据分析方面来切入。
【详解】A、由题图可知温度在26°C时密西西比鳄孵化的雄性比例为零,因此不能说明温度低于26°C时密西西比鳄孵化的雌雄比例是相等的,A错误;
B、由题图可知在26°C-34°C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密西西比鳄孵化的雄性比例上升,B正确;
C、由题图可知温度高于34°C后密西西比鳄孵化后全部为雄性,C正确;
D、温度会影响密西西比鳄孵化性别比例,随着全球温度升高,可能会引起种群中雌雄比例失调,可能会影响密西西比鳄种族延续,D正确。
故选A。
28.在低倍显微镜下用目镜测微尺测量细胞长径(如图),则转换高倍物镜后能直接读到正确读数的视野是()
A. B.
C. D.
【答案】B
【分析】目镜测微尺安装于目镜镜筒的光阑上,是直接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但是它的刻度所代表的长度依着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而改变,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下观察的测微尺的刻度相同。
【详解】A、该图中没有目镜测微尺,A错误;
B、该物像中,气孔及保卫细胞的放大倍数增大,目镜测微尺与细胞直径平行,B正确;
C、该物像中的目镜测微尺与细胞直径不平行,C错误;
D、该物像中的目镜测微尺没有沿细胞直径方向,D错误。
故选B。
29.在将显微镜的高倍镜转换成低倍镜并寻找物像的过程中,不应出现的操作是( )
A.移动装片 B.更换目镜 C.转动转换器 D.调节光圈
【答案】B
【分析】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物像→移动装片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详解】A、低倍镜和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不同,故在将显微镜的高倍镜转换成低倍镜并寻找物像的过程中,可能需要移动装片,A不符合题意;
B、在将显微镜的高倍镜转换成低倍镜并寻找物像的过程中,不需要更换目镜,B符合题意;
C、由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需要通过转动转换器完成,C不符合题意;
D、换用低倍物镜后,可以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0.下列各元素中,以( )为主,形成骨架组成相对稳定分子结构。
A.氧元素 B.钾元素 C.硫元素 D.碳元素
【答案】D
【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其中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为最基本元素,C、H、O、N为基本元素,C、 H、O、N、P、S这六种元素的含量占到了细胞总量的97%,称为主要元素。
【详解】C、H、O、N为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由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因此形成骨架组成相对稳定分子结构是元素是碳元素,D正确。
故选D。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行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行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文件包含涟源市行知高级中学2023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涟源市行知高级中学2023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生物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行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行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文件包含涟源市行知高级中学2023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试卷生物学docx、涟源市行知高级中学2023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试卷生物学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川沙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线下)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川沙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线下)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题,选择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