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模试卷(试题)-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9)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7047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模试卷(试题)-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9)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7047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模试卷(试题)-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9)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70472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期末模拟卷汇编
期末模试卷(试题)-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9)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模试卷(试题)-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9),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卷面书写,基础题,填空题,阅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分)将下面的古诗书写在竖格中,要求书写正确,格式规范,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基础题。(25分)
2.(8分)根据情境看拼音写词语。
2020年,是极不xún cháng 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bà fā ,打破了人们平静的生活。这场疫情huǐ miè 了很多人的生命。但是,我们英雄的中国人民tóng xīn xié lì 、万众一心,以令人nán yǐ zhì xìn 的速度,仅用10天时间建起了“火神山”医院,解决了人们看病难的问题。从“天使白”“橄榄绿”到“守护蓝”“志愿红”,千千万万普通人挺身而出,坚持抗疫,一起迎来了lí míng 和希望。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9分)
3.(1分)下面的词语中与“新冠病毒”中的“冠”读音一样的词语是( )
A.冠军B.位居全国之冠
C.勇冠三军D.怒发冲冠
4.(1分)”竟”在字典中有多种解释:①完毕;②从头到尾;③终于;④表示出乎意料。“竟然”“竟日”“未竟之业”“有志者事竟成”四个词语中,“竟”的意思依次是( )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②①③D.③①②④
5.(1分)下面各组词语中,感情色彩相同的是( )
A.临危不惧 智勇双全B.视死如归 贪生怕死
C.足智多谋 气急败坏D.畏首畏尾 举世闻名
6.(1分)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是( )
A.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B.今年七月的洪涝灾害,使得人们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C.清朝末年是多事之秋,内忧外患,人们生活在苦难之中。
D.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让农村重新兴起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良好社会风气。
7.(1分)下面句子中,修辞手法不同的一组是( )
A.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B.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
C.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D.春天来了,河水唱着欢快的歌,向大海跑去。
8.(1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汉字虽然神奇、有趣,但是还有着悠久的历史。
B.爷爷不仅八十多岁了,腿脚还是那样利落。
C.不管你愿不愿意干,这件事你都要把它干好。
D.只要没有父亲的小渔船,我就不能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四、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1分)
9.(3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精神食粮:朱熹的 读书方法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率;朱用纯的名言 提醒我们节约粮食;抗金名将岳飞又告诉我们 。
A.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C.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D.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0.(8分)填空题。
(1)一诗一文一情。
①“家国情”:读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 ”,感受到诗人至死不变的爱国热情;读张继的“ ,江枫渔火对愁眠”,感受到诗人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忧愁及忧国忧民的情感;读梁启超的“少年智则国智, ”,感受到作者的强国之梦。
②“自然情”:“夕阳西沉, 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 ”,秋天最美的黄昏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2)本学期我们读了特别有意思的民间故事,你最喜欢 ,他(她)出自《 》,理由是 。
三、阅读题。(10分)
11.(11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18年浙江省居民综合阅读调查汇总表
ㅤㅤ①综合阅读包括了图书阅读、报纸阅读、期刊阅读和数字化阅读。浙江人总体爱阅读,综合阅读率远远高于去年全国平均水平(80.3%),成年居民的综合阅读率为88.0%,成年人一年人均看书5.16本。
ㅤㅤ②成年人数字化阅读涨势明显,接触率为84.8%。这里的数字化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数字化,是以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方式呈现的,较2014年的56.8%提高了28.0%,人均电子书阅读量3.64本,较2014年的3.19本增加了0.15本。
ㅤㅤ③青少年图书阅读量远超成人。未成年人(0﹣17周岁)人均图书阅读量12.08本,较2014年的10.52本多。
ㅤㅤ④0﹣8周岁儿童的家庭中83.6%的家长有陪孩子读书的习惯,平均每天亲子阅读时间为25.7分钟。
(1)什么是数字化阅读?
(2)根据上述信息,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①2018年衢州的综合阅读率排名浙江省第四。
②综合阅读只包括图书阅读、报刊阅读和数字化阅读。
③浙江人综合阅读率稍高于去年全国平均水平。
④未成年人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2.08本,远超成人。
(3)第①段画线句子用了 和 说明方法,说明了 。
(4)“青少年图书阅读量远超成人。”请结合材料,写出两条理由。
12.(9分)文言文阅读。
ㅤㅤ牛郎织女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①(zhù)劳役②,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③(rèn)。天帝怒,责令④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注释】①机杼:指织布机。②劳役:劳作。③织衽:指织作布帛之事。④责令:责备命令。
(1)解释加点词。
怜:
废:
(2)与“天帝之女也”中“之”的用法一样的是
A.送孟浩然之广陵
B.天河之东有织女
C.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D.至之市,而忘操之
(3)梳理情节。
→ →嫁后废织衽→
(4)天下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织女贵为天帝之女,因婚后废织衽而被天帝所惩罚,对于天帝的这一做法,你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13.(20分)现代文阅读。
小桥流水人家
ㅤㅤ①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ㅤㅤ②即使天旱,这条小溪也不会干涸。村民平时靠它来灌溉田园,清洗衣物,点缀风景。有时,它只有细细的流泉,从石头缝里穿过。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我们并不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儿。
ㅤㅤ③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
ㅤㅤ④我的家离小桥很近,走路五六分钟就到了。沿着溪岸向东行,还有一座长石桥,那是通到茶山去的。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过茶叶,我喜欢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至今一看到茶树,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当时的情景来。
ㅤㅤ⑤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父亲的书房就在前面,我可以天天去玩。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清晨,可以看到太阳从后山上的树丛里钻出来。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ㅤㅤ⑥故乡所有的居民都姓谢。村庄有大有小,大的有五六十户人家,小的只有三四家。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1)在正确的读音上打上“√”。
粼粼(lín líng)的波纹
唱和(hé hè)
(2)到文中给下面的词找一个近义词。
动听——
枯竭——
(3)细读②至⑤段,作者描写了家乡生活中的哪些场景?请把表格填写完整。
(4)第①段中画线句运用了 态描写,把杨柳 的情形写得很具体,表现了 。
(5)“日出而作”是个什么样的情景呢?请你具体地写一写吧。
(6)“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①“那段日子”指 那段时间。
②你认为以上句子中哪个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③读着以上两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习作。(30分)
14.(30分)ㅤㅤ题目:我最喜欢的
ㅤㅤ内容:生活中,我们常会喜爱一个人,离不开一个小物件,珍藏一张照片,流连一处风景……一本书、一首歌、一个人、一件心爱之物,其中定有你最喜欢的,请你写下来,与他人分享分享。
ㅤㅤ要求:①抓住特点,有一定顺序;②写具体喜欢的原因,表达出你的喜爱之情;③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不少于400字。
2020-2021学年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五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卷面书写。(5分)
1.(3分)将下面的古诗书写在竖格中,要求书写正确,格式规范,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解答】故答案为:
二、基础题。(25分)
2.(8分)根据情境看拼音写词语。
2020年,是极不xún cháng 寻常 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bà fā 爆发 ,打破了人们平静的生活。这场疫情huǐ miè 毁灭 了很多人的生命。但是,我们英雄的中国人民tóng xīn xié lì 同心协力 、万众一心,以令人nán yǐ zhì xìn 难以置信 的速度,仅用10天时间建起了“火神山”医院,解决了人们看病难的问题。从“天使白”“橄榄绿”到“守护蓝”“志愿红”,千千万万普通人挺身而出,坚持抗疫,一起迎来了lí míng 黎明 和希望。
【解答】故答案为:
寻常 爆发 毁灭 同心协力 难以置信 黎明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9分)
3.(1分)下面的词语中与“新冠病毒”中的“冠”读音一样的词语是( )
A.冠军B.位居全国之冠
C.勇冠三军D.怒发冲冠
【解答】冠【guān】①帽子:衣~。~戴。~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楚楚。
②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子。鸡~。树~。~状动脉。
【guàn】①把帽子戴在头上:沐猴而~。②超出众人,居第一位:~军。③姓。
题干“新冠病毒”的“冠”也读【guān】;A、B、C三个选项都读【guàn】;D选项读【guān】。
应选:D。
4.(1分)”竟”在字典中有多种解释:①完毕;②从头到尾;③终于;④表示出乎意料。“竟然”“竟日”“未竟之业”“有志者事竟成”四个词语中,“竟”的意思依次是( )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②①③D.③①②④
【解答】“竟然”的“竟”是表示出乎意料的意思。故选④。“竟日”的“竟”从头到尾的意思。故选②。“未竟之业”的“竟”是完毕的意思。故选①。“有志者事竟成”的“竟”是终于的意思。故选③。
故选:C。
5.(1分)下面各组词语中,感情色彩相同的是( )
A.临危不惧 智勇双全B.视死如归 贪生怕死
C.足智多谋 气急败坏D.畏首畏尾 举世闻名
【解答】A.“临危不惧、智勇双全”都是褒义词。
B.“视死如归”是褒义词,“贪生怕死”是贬义词。
C.“足智多谋”是褒义词,“气急败坏”是贬义词。
D.“畏首畏尾”是贬义词,“举世闻名”是褒义词。
故选:A。
6.(1分)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是( )
A.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B.今年七月的洪涝灾害,使得人们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C.清朝末年是多事之秋,内忧外患,人们生活在苦难之中。
D.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让农村重新兴起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良好社会风气。
【解答】A、C、D正确。
B.有误,民不聊生: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不符合句子语境。
故选:B。
7.(1分)下面句子中,修辞手法不同的一组是( )
A.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B.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
C.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D.春天来了,河水唱着欢快的歌,向大海跑去。
【解答】ABC三项都运用了对比的修择手法,D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选:D。
8.(1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汉字虽然神奇、有趣,但是还有着悠久的历史。
B.爷爷不仅八十多岁了,腿脚还是那样利落。
C.不管你愿不愿意干,这件事你都要把它干好。
D.只要没有父亲的小渔船,我就不能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解答】A.有误,句子之间是递进关系,应用“不仅……而且……”。
B.有误,句子之间是转折关系,应用“虽然……还是……”。
C.正确。
D.有误,句子之间是假设关系,应用“如果……就……”。
故选C。
四、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1分)
9.(3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精神食粮:朱熹的 C 读书方法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率;朱用纯的名言 D 提醒我们节约粮食;抗金名将岳飞又告诉我们 B 。
A.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C.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D.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解答】A.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不要整日就只是吃饱喝足(却不去多思考多探索),不要因为懒惰少花一点时间造成功亏一篑。
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不要空空将青春小莫,等年老时徒自悲伤。
C.朱熹的“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
D.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饭时,应该想想这粥饭的来之不易。
故答案为:
C D B
10.(8分)填空题。
(1)一诗一文一情。
①“家国情”:读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感受到诗人至死不变的爱国热情;读张继的“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感受到诗人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忧愁及忧国忧民的情感;读梁启超的“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感受到作者的强国之梦。
②“自然情”:“夕阳西沉, 夜幕 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 心旷神怡 ”,秋天最美的黄昏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2)本学期我们读了特别有意思的民间故事,你最喜欢 织女 ,他(她)出自《 牛郎织女 》,理由是 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敢于追求自由生活 。
【解答】(1)①分别出自宋代陆游的《示儿》、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和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②选自课文《四季之美》。
(2)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一则民间故事即可。如:我最喜欢织女,她出自《牛郎织女》,因为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敢于追求自由生活。
故答案为:
(1)①家祭无忘告乃翁 月落乌啼霜满天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②夜幕 心旷神怡;
(2)织女 牛郎织女 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敢于追求自由生活。
三、阅读题。(10分)
11.(11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18年浙江省居民综合阅读调查汇总表
ㅤㅤ①综合阅读包括了图书阅读、报纸阅读、期刊阅读和数字化阅读。浙江人总体爱阅读,综合阅读率远远高于去年全国平均水平(80.3%),成年居民的综合阅读率为88.0%,成年人一年人均看书5.16本。
ㅤㅤ②成年人数字化阅读涨势明显,接触率为84.8%。这里的数字化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数字化,是以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方式呈现的,较2014年的56.8%提高了28.0%,人均电子书阅读量3.64本,较2014年的3.19本增加了0.15本。
ㅤㅤ③青少年图书阅读量远超成人。未成年人(0﹣17周岁)人均图书阅读量12.08本,较2014年的10.52本多。
ㅤㅤ④0﹣8周岁儿童的家庭中83.6%的家长有陪孩子读书的习惯,平均每天亲子阅读时间为25.7分钟。
(1)什么是数字化阅读?
数字化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数字化,是以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方式呈现的阅读方式。
(2)根据上述信息,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①2018年衢州的综合阅读率排名浙江省第四。 √
②综合阅读只包括图书阅读、报刊阅读和数字化阅读。 ×
③浙江人综合阅读率稍高于去年全国平均水平。 ×
④未成年人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2.08本,远超成人。 √
(3)第①段画线句子用了 列数字 和 列数字 说明方法,说明了 浙江人总体爱阅读 。
(4)“青少年图书阅读量远超成人。”请结合材料,写出两条理由。
①成年人大多以数字化阅读为主,青少年多以图书阅读为主。②大多数青少年在儿童阶段养成了良好的图书阅读习惯。
【解答】(1)考查获取材料关键信息的能力。由“这里的数字化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数字化,是以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方式呈现的”可知答案。
(2)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分析。①根据表格内容可知,2018年衢州的综合阅读率排名浙江省第四。故题干表述正确。②根据“综合阅读包括了图书阅读、报纸阅读、期刊阅读和数字化阅读”可知,题干表述错误。③根据“综合阅读率远远高于去年全国平均水平(80.3%)”是“远高于”,故题干表述不正确。④根据“青少年图书阅读量远超成人。未成年人(0﹣17周岁)人均图书阅读量12.08本,较2014年的10.52本多”可知题干表述正确。
(3)考查了说明方法。句子“浙江人总体爱阅读,综合阅读率远远高于去年全国平均水平(80.3%),成年居民的综合阅读率为88.0%,成年人一年人均看书5.16本”中将浙江人的综合阅读率和去年全国水平作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80.3%”“88.0%”“5.16本”这些数据的列举,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浙江人总体爱阅读。
(4)考查提取材料内容的能力。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青少年图书阅读量远超成人”的原因为:①成年人大多以数字化阅读为主,青少年多以图书阅读为主。②大多数青少年在儿童阶段养成了良好的图书阅读习惯。
故答案为:
(1)数字化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数字化,是以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方式呈现的阅读方式。
(2)①√;
②×;
③×;
④√;
(3)列数字 作比较 浙江人总体爱阅读;
(4)①成年人大多以数字化阅读为主,青少年多以图书阅读为主。②大多数青少年在儿童阶段养成了良好的图书阅读习惯。
12.(9分)文言文阅读。
ㅤㅤ牛郎织女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①(zhù)劳役②,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③(rèn)。天帝怒,责令④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注释】①机杼:指织布机。②劳役:劳作。③织衽:指织作布帛之事。④责令:责备命令。
(1)解释加点词。
怜: 可怜、怜惜。
废: 荒废。
(2)与“天帝之女也”中“之”的用法一样的是 B
A.送孟浩然之广陵
B.天河之东有织女
C.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D.至之市,而忘操之
(3)梳理情节。
年年机杼劳役 → 许嫁牵牛郎 →嫁后废织衽→ 一年一度相会
(4)天下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织女贵为天帝之女,因婚后废织衽而被天帝所惩罚,对于天帝的这一做法,你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赞成,每个人都应该辛勤劳作,织衽是织女的职责,但织女婚后就荒废了织衽,理应受到惩罚。
【解答】(1)考查了字词解释。结合译文作答,怜:可怜、怜惜。废:荒废。
(2)考查了字词解释。“天帝之女也”中“之”译为“的”。A.之:到。B.之:的。C.之:代词,代指所学的知识。D.第一个之:到去。第二个之:代词,代指“度”。故选B。
(3)考查内容理解。在结合译文梳通文意的基础上概括文章大致内容,注意准确、简洁。示例:年年机杼劳役——许嫁牵牛郎——嫁后废织衽——一年一度相会。
(4)考查了拓展延伸。赞同角度可以从织女荒废纺织的工作来说,反对角度可以从牛郎织女爱情可贵,天帝惩罚一年一度相会十分残忍来说。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示例:赞成,每个人都应该辛勤劳作,织衽是织女的职责,但织女婚后就荒废了织衽,理应受到惩罚。
故答案为:
(1)可怜、怜惜 荒废;
(2)B;
(3)年年机杼劳役 许嫁牵牛郎 一年一度相会;
(4)赞成,每个人都应该辛勤劳作,织衽是织女的职责,但织女婚后就荒废了织衽,理应受到惩罚。
13.(20分)现代文阅读。
小桥流水人家
ㅤㅤ①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ㅤㅤ②即使天旱,这条小溪也不会干涸。村民平时靠它来灌溉田园,清洗衣物,点缀风景。有时,它只有细细的流泉,从石头缝里穿过。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我们并不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儿。
ㅤㅤ③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
ㅤㅤ④我的家离小桥很近,走路五六分钟就到了。沿着溪岸向东行,还有一座长石桥,那是通到茶山去的。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过茶叶,我喜欢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至今一看到茶树,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当时的情景来。
ㅤㅤ⑤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父亲的书房就在前面,我可以天天去玩。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清晨,可以看到太阳从后山上的树丛里钻出来。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ㅤㅤ⑥故乡所有的居民都姓谢。村庄有大有小,大的有五六十户人家,小的只有三四家。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1)在正确的读音上打上“√”。
粼粼(lín líng)的波纹 lín
唱和(hé hè) hè
(2)到文中给下面的词找一个近义词。
动听—— 悦耳
枯竭—— 干涸
(3)细读②至⑤段,作者描写了家乡生活中的哪些场景?请把表格填写完整。
(4)第①段中画线句运用了 动 态描写,把杨柳 飘动 的情形写得很具体,表现了 柳枝随风飘动,很轻盈很有美感 。
(5)“日出而作”是个什么样的情景呢?请你具体地写一写吧。
天刚微微亮,农民们就扛着锄头出发了,他们要去田间除草。
(6)“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①“那段日子”指 在家乡居住的 那段时间。
②你认为以上句子中哪个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印”字用得好。表达了故乡的童年生活在我脑海中留下的记忆深刻,给了我来自内心的深深的温暖。
③读着以上两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美好的童年生活和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解答】(1)考查了字音。粼粼lín lín形容波光明净。故选“lín”。和hé 和平。hè附和。故选“hè”。
(2)考查了找近义词。近义词是意思相同和相近的词。故“动听”的反义词是“悦耳”;“枯竭”的反义词是“干涸”。
(3)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概括。对内容的概括,我们可以遵循“地点+事件”原则。故结合②至⑤段内容可知,作者依次描写了家乡生活中的溪中捉鱼虾,桥上丢野花,采茶的乐趣,去父亲书房玩的情景。
(4)考查了描写方法。
(5)考查了思维拓展。“日出而作”太阳升起就做工。泛指简朴单纯的生活。写出农民们具体劳作的情景即可。如:天刚微微亮,农民们就扛着锄头出发了,他们要去田间除草。
(6)考查了内容理解及思维拓展。①联系上下文理解,从“故乡依次所有的居民都姓谢。村庄有大有小,大的有五六十户人家,小的只有三四家。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可知,“那段日子”是指在家乡居住的日子。
②选择你认为用得好的字,说出好在哪里即可。如:“印”字用得好。表达了故乡的童年生活在我脑海中留下的记忆深刻,给了我来自内心的深深的温暖。
③围绕语句含义,结合内容理解,要表现自己的真实感受。如: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美好的童年生活和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故答案为:
(1)lín hè;
(2)悦耳 干涸;
(3)溪中捉鱼虾 桥上丢野花 去父亲书房玩;
(4)动 飘动 柳枝随风飘动,很轻盈很有美感;
(5)天刚微微亮,农民们就扛着锄头出发了,他们要去田间除草。
(6)①在家乡居住的;
②“印”字用得好。表达了故乡的童年生活在我脑海中留下的记忆深刻,给了我来自内心的深深的温暖。
③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美好的童年生活和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四、习作。(30分)
14.(30分)ㅤㅤ题目:我最喜欢的
ㅤㅤ内容:生活中,我们常会喜爱一个人,离不开一个小物件,珍藏一张照片,流连一处风景……一本书、一首歌、一个人、一件心爱之物,其中定有你最喜欢的,请你写下来,与他人分享分享。
ㅤㅤ要求:①抓住特点,有一定顺序;②写具体喜欢的原因,表达出你的喜爱之情;③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不少于400字。
【解答】范文:
我最喜欢的一种花
人人都有自己最喜欢的花,有的人喜欢鲜艳夺目的桃花,有的人喜欢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的人喜欢婀娜多姿的菊花,可我最喜欢坚韧不拔的梅花。
梅花是在冬天里开放的,也是一年中第一个开放的花。梅花有多种颜色,有浅绿色、深粉色、白色……梅花的叶子是纯嫩绿色的,边缘有细锯齿。梅花的干是褐紫色,干上有许多条纹路。梅花的干饱含着一种沧桑有力感,从远处看好像是一条长龙。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分外夺目,好似一个又大又甜的水蜜桃,馋得我直流口水,真想咬上一大口。每一节枝干上都开放着一至两朵梅花。盛开的梅花非常美丽,花瓣有五片,叠叠层层、错落有致的组成一朵红梅。当它开放时,就像是小孩们灿烂的笑脸一样。梅花的花蕊是黄色的,更加衬托出梅花美丽。
梅花与兰花、竹子、菊花并称为“花中四君子”,与松树、竹子一同称为“岁寒三友”。
我不仅欣赏梅花的美丽,更欣赏梅花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在冬天,梅花能忍受住呼啸的北风,经得起无情冰雪的考验。不管下多大的雪,刮多大的风,梅花依然傲然挺立地绽放着,冬日的梅花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梅花所体现出的这种坚忍不拔,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花——永远乐观向上的梅花。
4:33;排名
城市
综合阅读率
1
杭州
93.7%
2
温州
90.8%
3
宁波
90.3%
4
衢州
89.8%
5
金华
88.6%
排名
城市
综合阅读率
1
杭州
93.7%
2
温州
90.8%
3
宁波
90.3%
4
衢州
89.8%
5
金华
88.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模试卷(试题)-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2),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模试卷(试题)-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7),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书写,积累运用,阅读实践,习作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模试卷(试题)-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6),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项题,阅读短文及材料,完成练习,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