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含解析)
展开1.“我是南宁市市民,是某中学的学生,是社区的居民,是博物馆的游客,是超市的消费者,是祖国大家庭中的成员……”这反映了( )
A.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C.每个人的身份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确定的
D.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个人可以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
B.社会的发展需要个人做出各种牺牲
C.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D.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3.“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在社会生活中有很多规则,如“中学生不得带手机进课堂”、“坐高铁要自觉过安检”等。我们遵守这些规定是因为( )
A.社会秩序的实现需要社会规则的保障
B.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C.我们要敬畏规则,提醒他人遵守规则
D.规则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4.如图漫画反映网络( )
①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②为商品销售搭建新平台
③为乡村振兴提供大数据
④为科技创新拓展新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5.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八年级某班同学在公园里看到这样的牌子:“芳草萋萋,踏之何忍!”在图书馆,见到这样的提醒:“这里最需要你的沉默!”来到汽车站,看到这样的横幅标语:“自觉排队,文明候车。”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生产秩序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
③维护社会秩序离不开规则
④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道德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②尊法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③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④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社会危害性最严重的行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7.2015年3月21日,在“世界零歧视日”主题活动中,主持人白岩松将写有“绝不歧视”的纸分别粘在眼上、嘴上和胸前。他说,我们要把歧视的眼光和嘴遮上,把不歧视的字眼贴在心上。材料说明( )
A.现实生活中各种歧视现象依然存在
B.每个人的人格都会得到平等的尊重
C.平等待人就要做到真诚和发自内心
D.要为被歧视者提供更多的物质帮助
8.在复习过程中,“智慧之光”小组的同学们用图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
A.B.
C.D.
9.2022年冬奥会期间,吉祥物“冰墩墩”深受大家喜爱,出现“一墩难求”现象。中学生小雯通过网络平台购买了一个“冰墩墩”。随后,小雯发现购买的是某商家“私人订制”的盗版“冰墩墩”。她向商家协商退货无果后向工商行政部门投诉,但仍未得到合理解决,于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小雯的维权手段依次是( )
A.和解、调解、行政诉讼B.和解、仲裁、刑事诉讼
C.和解、调解、民事诉讼D.和解、仲裁、民事诉讼
10.八年级学生小琴在偏僻的小路上遭到社会青年的敲诈,无奈之下,她将身上的零花钱全部交出。事后,小琴立即拨打“110”电话报警,不法青年受到了法律制裁。小琴的做法说明( )
A.她软弱,不应将零花钱全部交出
B.她不敢与违法犯罪分子搏斗
C.她敢于抵制不公平、非正义行为
D.她懂得自我保护,做到用智慧进行斗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计30分)
11.(10分)2020年7月1日实施的《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备案非标电动自行车自备案之日起使用期满七年的,不得上道路行驶。使用期未满七年的备案非标电动自行车自2023年1月1日起不得上道路行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几番周折出《条例》
(1)运用规则的相关知识,说说材料蕴含的道理。
材料二:七嘴八舌话《条例》
(2)请运用自由与规则的相关知识,评析小金的观点。
(3)小东的话告诉我们应怎样正确对待规则?
12.(10分)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理想。阅读两则广角镜头,回答问题。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镜头一中时髦女子的错误言行。
(2)根据社会关系的建立基础,判断小文和小马的社会关系类型。并说说参加志愿者活动对他们成长的意义。
(3)两则广角镜头启示我们如何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13.(10分)生活在共享时代,共享信息让我们幸福的同时也让我们遇见烦恼。
(1)根据图片,谈谈“共享生活”给我们带来哪些幸福?
(2)结合法律链接和所学知识,从道德和法律角度对韩某共享信息的行为加以评析。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共享时代我们怎样让自己更幸福。
2022-2023学年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解答】题干内容体现了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这是由个人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决定的,故D符合题意;AB与题意不符;C错误,个人身份是由社会关系确定的。
故选:D。
2.【解答】题干中的材料说明了社会对个人的重要性,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种种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人的全面进步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密不可分的。题干描述说明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故C符合题意;选项A错误,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选项B的观点是错误的,社会的发展并不需要个人做出各种牺牲;选项D与题意不符。
故选:C。
3.【解答】题干中的描述,体现了社会生活中有很多规则,我们要遵守这些规则,是因为生活需要秩序,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C是遵守规则的要求,并不是原因,不合题意;D说法错误,诚信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故选:A。
4.【解答】漫画说明了网络为商品销售搭建了新平台,推动了经济发展,创造了新业态,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故①②符合题意;③④在漫画中体现不出来,均可排除。
故选:A。
5.【解答】题干中的标语等说明了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秩序离不开规则,启示我们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做到自律和他律,敬畏规则。故①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②排除,材料未涉及生产秩序的内容。
故选:D。
6.【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尊法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我们要自觉遵纪守法;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②③正确,不符合题意;①错误,但符合题意,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④错误,符合题意,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社会危害性最严重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故选:D。
7.【解答】主持人白岩松将写有“绝不歧视”的纸分别粘在眼上、嘴上和胸前。他说,我们要把歧视的眼光和嘴遮上,把不歧视的字眼贴在心上。这启示我们要做到平等待人。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不凌弱欺生,不因他人的家境、身体、智力等不如自己而看不起别人,要做到真诚待人,尊重他人。因此选项C是对的。选项A,虽说现实生活中各种歧视现象依然存在,但从题文中看不出来,不符合题意。选项B,本身表述是对的,但不符合题意。选项D本身表述对,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解答】分析可知,A正确,规则包括道德和法律等,道德包括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等;B错误,规则包括道德和法律等;C错误,规则包括道德,而不是道德包括规则;D错误,规则包括道德和法律等,道德包括文明有礼、诚实守信等。
故选:A。
9.【解答】分析可知,小雯向商家协商退货,体现的是和解;向工商行政部门投诉,体现的调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体现的是民事诉讼,故C符合题意;排除不合题意的ABD。
故选:C。
10.【解答】学生小琴面对社会青年的敲诈,选择了勇敢机智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守护了社会正义,是懂得自我保护,又善于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的表现。故D正确;AB选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中的小琴是见义智为,不是不敢与违法犯罪分子搏斗;C错误,题目中没涉及到不公平行为。
故选:D。
11.【解答】(1)本题考查运用规则的相关知识,说说材料蕴含的道理。解答时,结合材料信息“几番周折出《条例》”,联系教材知识点,可从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等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评析小明的观点。分析可知,小金的观点是错误的,理由可从自由和规则是不可分的、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等方面作答。
(3)本题考查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规则。解答时,可从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等方面作答。
故答案为:
(1)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发生变化,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2)小金的观点是错误的,他没有正确认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自由和规则是不可分的。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3)①自觉遵守规则。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②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③积极改进规则。
12.【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明有礼和尊重他人的认识。题文中时髦女子对他人破口大骂,是不尊重他人,没有做到以礼待人的表现,既可以从文明有礼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回答,也可以从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和尊重他人的表现回答,紧扣材料,言之有理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对服务社会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的认识。首先要求学生认识到,题文中小文和小马服务社会的行为属于社会公益活动,所以作用可以从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社会实践能力、提升人生价值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
(3)本题考查服务和奉献社会的知识。作为当代社会公民,我们要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在奉献和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等角度答题。
故答案为:
(1)镜头一中时髦女子的行为是缺乏文明礼貌的表现。对人不礼貌,就会对人造成伤害,妨碍我们与人交往;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我们要做文明有礼的人,要做到语言文明、态度谦和。
(镜头一中时髦女子的行为是没有尊重他人的表现。尊重是交往的起点,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果得不到他人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能够减少摩擦,消
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等。我们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等。)
(2)小文和小马服务社会的行为时在社会公益行为。意义:①能帮助其成长,有利于体现人生的价值、得到人们的尊重与认可;②有利于促进全面发展,开拓视野,不断丰富知识,增强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得到境界等。
(3)①我们要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②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热心公益、服务社会;③在奉献和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13.【解答】(1)本题考查根据图片,谈谈“共享生活”给我们带来哪些幸福。根据材料内容,从网络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等方面作答。
(2)本题考查从道德和法律角度对韩某共享信息的行为加以评析。根据题干材料和教材知识,从韩某共享他人信息的行为是违法的,是法律意识缺乏的表现等方面作答。
(3)本题考查谈谈共享时代我们怎样让自己更幸福。依据课本知识,从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等方面作答。
故答案为:
(1)网络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可以网上购物、购买物品,学习新知等;网络让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快捷。
(2)韩某共享他人信息的行为是违法的,是法律意识缺乏的表现。韩某把客户信息出售给他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其行为违反了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相关规定,违法情节严重,具有刑事违法性,应受到刑罚处罚。
(3)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网络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等,自觉遵守法律和道德要求,不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利益,做一个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11/23 20:13:54;用户:18315918588;邮箱:18315918588;学号:45905946广角镜
现场回放
镜头一
在市中心的一条步行街上,一时髦女子一路嗑瓜子且随地吐壳,保洁员上前阻止,她说“我不吐,要你做什么?”保洁员一路跟着扫地,她又破口大骂:“你这个人这么没素质,一路跟着我干嘛!”
镜头二
为响应第17届省运动会志愿者招募令,浙师大学生小文和小马结伴报名。在省运会期间,他们用语言和行动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诠释了志愿精神,赢得了参赛选手和观众的好评。
【共享生活】
【共享信息】
韩某利用工作便利,违反保密要求,将500多条客户信息,通过网络出售给他人,从中获利。导致客户不断受到骚扰,个别客户还遭遇微信“扫一扫”诈骗,经济损失超过数十万元。客户追究责任,她还振振有词:“共享时代,个人信息就应该共享。”
【法律链接】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8,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这是一份28,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中考道德与法治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中考道德与法治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享受健康生活我们应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法治中考道德与法治适应性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法治中考道德与法治适应性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