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下列关于日冕层特征叙述正确的是,图中城郊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城郊间热岛环流的风向是,与“日照金山”形成相关的是,属于长波辐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绝密★考试结束前2022学年第一学期湖州市期中联考高一年级地理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22年9月27日,夜空上演了极为罕见的“木星冲日”现象。“冲日”是指某一天体绕日公转过程中运行到与日、地成一直线,而地球恰好位于二者之间。完成1、2题。1.下列天体中可能发生“冲日”的行星是A.火星 B.水星 C.冥王星 D.金星2.木星的已知卫星数量众多,最主要原因是A.密度大 B.表面温度高 C.亮度大 D.质量大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回家”,从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距地高度约390km)分离到返回东风着陆场,全程仅用9个多小时。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3、4题。
高一地理学科 试题 第1页(共8页)
日冕物质抛射是太阳系内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能量释放形式,2022年7月15日太阳就发生了一次日冕物质抛射。完成5、6题。5.下列关于日冕层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低,亮度暗 B.物质稀薄,亮度强C.温度高,粒子运动速度快 D.物质稠密,亮度暗6.下列有关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地球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B.太阳风使全球低纬度区出现极光C.黑子变少时,降水趋于减少 D.耀斑爆发可以导致地球产生磁暴据研究预计,未来几十年城市热岛效应会增强。下图示意城市市区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完成7、8题。7.图中城郊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 B.城市天气晴朗,保温作用强C.城市云量较少 D.城市生产生活释放的热量多8.城郊间热岛环流的风向是①白天,城区吹向郊区 ②白天,郊区吹向城区③晚上,城区吹向郊区 ④晚上,郊区吹向城区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日照金山”是指在阳光很弱,太阳高度较低的时候,山体呈现金黄色的壮观景象,多出现在晴朗的天气条件下。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9、10题。9.与“日照金山”形成相关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0.属于长波辐射的是A.①② B.③⑥ C.④⑤ D.④⑥高一地理学科 试题 第2页(共8页)
当天然堤或人工河堤溃决后,河流沿决口处改道,会形成很大范围的决口扇。完成11、12题。11.下列地貌,与决口扇成因相同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2.关于决口扇的表述正确的是A.仅出现在河流凸岸 B.从a到b粒径变小C.仅发生在湿润地区 D.从a到b地势变高下图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反映了地质时期的气候特点是A.干湿相互交替 B.温暖期偏短 K C.寒冷期较长 D.变化周期一致14.动物从海洋向陆地发展时期,气候趋向于A.冷干 B.冷湿 C.暖干 D.暖湿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随深度变化的示意图。完成15、16题。15.组成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的是A.① B.② C.③ D.X16.X表示A.莫霍面 B.古登堡面 C.岩浆发源地 D.岩石圈下界地层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研究发现,青藏高原的某处地层呈现“下红上黑”,下部偏红褐色,揭示地层沉积时是较浅水的干旱炎热环境,而上部青灰色则表示是较深水的湿润环境。完成17、18题。17.红褐色岩层的形成指示了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是A.氧化环境 B.还原环境 C.沼泽环境 D.深海环境18.柴达木盆地北缘呈现出明显的“下黑上红”的岩性差异,记录下了距今约200百万年—145百万年前不一样的柴达木。这说明此时段的气候变化是A.变热、变干 B.变热、变湿 C.变冷、变干 D.变冷、变湿日益突出的臭氧污染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之一。下图为2015-2020年我国337个城市臭氧浓度达标情况示意图。完成19、20题。高一地理学科 试题 第4页(共8页)
19.图中反映了A.大气层中臭氧浓度持续下降 B.城市臭氧浓度低于乡村C.2019年臭氧超标情况最严重 D.臭氧污染问题已经解决20.研究影响臭氧时空变化的因素,主要依靠的地理信息技术为A.RS B.GIS C.GNSS D.BDS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某校学生们开展地理模拟实验,下表为实验准备及相关过程。完成21、22题。实验用品木板和木条制成的可升降水槽(如下图所示);掺杂少量沙子(颗粒粗细不一)的土壤;矿泉水5瓶;量角器与直尺各一把实验步骤1.在木槽A面铺上一层较厚的土壤2.将倾斜角度调至30°,取1瓶矿泉水,从斜面A顶端缓缓倒水,使水流呈线状,观察并记录水槽面A、B砂层的变化3.同时倒入2瓶矿泉水,其他操作同步骤1、24.同时倒入2瓶矿泉水,将倾斜角度调至40°,其他操作同步骤1、221.本实验模拟的地貌是A.风成地貌 B.流水侵蚀地貌 C.流水沉积地貌 D.喀斯特地貌22.模拟实验中直接改变的是A.流量 B.流速 C.输沙量 D.坡度瓦依昂水库横跨意大利东北部的深山峡谷,某年的8-10月,该区域经历多次大雨,几天后瓦依昂水库南岸发生大规模滑坡,造成重大损失。下图为瓦依昂水库滑坡体区南北向剖面图。完成23、24题。23.此次瓦伊昂水库滑坡的诱因是A.强降水天气 B.地下水位上升 C.岩体结构破碎 D.水库两岸陡峭高一地理学科 试题第5页(共8页)
24.下列措施,可降低库岸滑坡发生的是A.保持库区高水位 B.加强监测、预报C.地表设置截、排水沟 D.小型滑体区设置挡墙广西乐业县白洞天坑坑口敞开,坑内的空气与外界连通,温度变化大。冒气洞洞口很窄,与白洞天坑相距不到500米,气温常年保持在18℃左右。冒气洞与白洞天坑地下相互连通,被称之为“会呼吸的洞”。下图为白洞天坑与冒气洞的示意图及白洞天坑景观图。25.影响天坑发育的主要因素是A.岩性 B.地形 C.土壤 D.水文26.冒气洞洞口“冒气、吸气”的时间是A.夏季 冒气 小 红 书B.冬季 冒气 C.夏季 吸气 D.冬季 吸气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2分)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题目。(14分)材料一沙鲁里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这里冰川广布、沟谷纵横,高山湿地众多,是我国蕨类植物(高寒水韭)和裸子植物(黄果冷杉)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材料二2022年9月5日,甘孜州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9月中旬,部分地区出现持续强降雨,导致多地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下图为甘孜藏族自治州位置示意图。高一地理学科 试题 第6页(共8页)
(1)沙鲁里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冰川槽谷、河流谷地地貌众多,请用直线正确连接两类地貌特点。(4分)(2)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繁盛的地质年代分别是 , 。(2分)(3)按地球内部圈层划分,该次地震震源位于 。依据材料,分析甘孜州2022年9月多地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原因。(8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蜿蜒在中国西部边境的219国道北起新疆喀纳斯,南至广西东兴,全长超过一万千米,图1为219国道走向示意图,图2为新月形沙丘,是沿线①地典型地貌,在①地附近设置有草方格(图3)、防护林带等。(1)新月形沙丘迎风坡坡形、坡度为 ;新月形沙丘两翼的延伸方向指向 风向。(4分)(2)在①地附近设置草方格、防护林带的作用是:增大 、降低 ,达到阻沙、固沙的目的。(4分)(3)地处青藏高原的②太阳辐射 (强/弱),解释原因。(6分)高一地理学科 试题 第7页(共8页)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湖陆风是指发生在沿湖地区,由于湖泊与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导致风向存在明显昼夜变化的天气现象。图1中鄱阳湖西侧的甲地湖陆风现象明显。材料二2021年末,鄱阳县发布了霜冻蓝色预警,为了防范农业生产受损,当地农民采用了灌溉法和熏烟法等防御措施。(1)乙地是鄱阳湖畔的著名沙山,该沙山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沙山面积增长最快的季节是 。(4分)(2)在图2中画出鄱阳湖与甲地间的热力环流圈及近地面等压面。(4分)(3)从大气保温作用的角度解释熏烟法防霜冻的原理。(6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1,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24年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三锋教研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双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