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1月期中调研测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1月期中调研测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5页。
2023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11月调研测试卷地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地图APP就是移动地图应用软件,在该地图APP上可以方便的对地图进行缩放从而查阅地理事物。图为重庆某移动地图爱好者在平板手机上运用地图APP查阅南美洲某国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为进一步详细了解该国,该爱好者通过缩放功能将屏幕上地图比例尺变为1∶3500000时,该手机上能够观察到的该国面积大约是该国总面积的( )A. 1/5 B. 1/15 C. 1/25 D. 1/352. 在图1所示时间,位于晴天的甲地的某漂流爱好者正顺流而下,此时太阳位于其( )A. 左前方 B. 右前方 C. 左后方 D. 右后方【答案】1. C 2. A【解析】【1题详解】据图所知,图中比例尺为1∶17500000;将屏幕上地图比例尺变为1∶3500000时,即将比例尺放大到原来的5倍,则图幅面积就是原图的5²倍。而手机屏幕不变,故手机上能够观察到的该国面积大约是该国总面积的1/25,故选C。【2题详解】图示时间为北京时间(120°E)2022年1月20日22∶30,甲地为60°W,此时为2022年1月20日10∶30,为上午,太阳从东北方照来,甲地河段大致为由西向东流,太阳在其左前方,故选A。
【点睛】比例尺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将原图的比例尺扩大(或缩小)N倍,则图幅面积就是原图的N2(或1/N2)倍。我国东北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石炭-二叠纪沉积层,目前残存厚度超过3000米。当地在早石炭世-中二叠世时期为半深海-滨浅海沉积环境,发育有巨厚的生物碎屑灰岩,在晚二叠世为滨浅湖沉积环境,发育有厚度较大的烃源岩。生物碎屑灰岩和烃源岩是天然气的有利勘探区。下图示意东北地区石炭-二叠纪岩层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生物碎屑灰岩和烃源岩在形成过程中缺失的地质作用是( )A. 风化与侵蚀 B. 搬运与沉积 C. 固结成岩 D. 变质作用4. 图中最有利于勘探天然气的区域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答案】3. D 4. A【解析】【3题详解】生物碎屑灰岩和烃源岩都是在沉积环境中形成,都属于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先经过侵蚀、搬运作用,最后在低处沉积下来,固结成岩形成岩石,故A、B、C说法正确;变质作用发生在地壳内部,形成变质岩,D说法错误。据题意,本题选缺失的地质作用,即说法错误的选项,则本题选D。【4题详解】根据材料中“生物碎屑灰岩和烃源岩是天然气的有利勘探区”,图中①地既有巨厚的生物碎屑灰岩分布,也有烃源岩分布,是勘探天然气的最有利区域,故选项A正确;由图可以看出,②地生物碎屑灰岩的厚度较小,③地没有烃源岩分布,④地两者都不具备,故选项B、C、D错误。本题选A。【点睛】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及特点:1.岩浆岩:地幔中的岩浆上升或喷出、冷凝形成侵入岩(花岗岩)或喷出岩(玄武岩)。喷出岩的气孔构造明显(岩浆喷出后冷凝的速度快,气体溢出后形成的)。⒉沉积岩:已经形成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沉积岩有层理和化石(包括生物的遗体和遗迹)。3.变质岩: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的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得出结论∶全球范围内的森林是一个巨大的碳汇,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和林木生产所吸收的碳多于其呼吸和腐烂所释放的碳使地球降温————如热带森林就被认为是显而易见的气候”冷却器”。但研究表明,并非所有森林都具有降温作用,受气候变暖影响,在贮存大量碳的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北方针叶林的脱针型落叶松逐渐转变为常绿针叶树,树叶较暗,反而引起温度上升,这种效应在高纬度地区、干燥地区尤其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在中高纬度地区,冬季森林里较森林外温暖,其原因最可能是冬季森林里( )A. 光合作用强 B. 风速减小多 C. 蒸腾作用强 D. 光照强度高6. 热带森林被认为是显而易见的气候”冷却器”,其原理是热带森林( )A. 树木生长快,蒸发水汽多 B. 林冠密集,反射太阳光线C. 光合作用强,释放氧气多 D. 温度较高,微生物分解快7. 西伯利亚的落叶松转变为常绿林会引起地表升温,导致全球变暖恶化,其中引发全球变暖的碳源主要来自( )A. 岩石圈 B. 生物圈 C. 大气圈 D. 水圈【答案】5. B 6. A 7. A【解析】【5题详解】在中高纬度地区,冬季森林里较森林外温暖,其原因最可能是林外风大,散热快,森林里风速减小多,B对;而光合作用与温度关系不大,A错;冬季太阳高度小,光照强度较小,D错;蒸腾作用林内可能较多些,但中高纬度地区气温较低,冻土广布,空气湿度林内外差异较小,且冬季树的光合作用以及蒸腾作用的速率降低,有的处于休眠状态,这样植物体吸收的热量便大为减少,C错。故选B。
【6题详解】热带森林被认为是显而易见的气候“冷却器”,其原理是热带森林树木生长快,蒸发(蒸腾)水汽多,云量多,吸收热量,从而使气候冷却,A对;林冠密集,只会反射掉一小部分太阳辐射能,不能使其显著降温,B错;光合作用强,释放氧气多对气温没有影响作用,C错;温度较高,微生物分解快,对土壤得肥力有影响,而热带森林被认为是显而易见的气候”冷却器”,应能明显降温,D错;故选A。
【7题详解】据材料可知,气候变暖,加之落叶林变为常绿针叶树,树木深色的叶子会吸收阳光,使温度上升,会使冰雪消融、冻土解冻,使冻土中贮存的大量碳释放出来,导致全球变暖恶化,冻土属于岩石圈,故答案选A。【点睛】全球变暖是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释放。青藏高压是指盛夏季节中心位置在青藏高原上空的反气旋,其东西范围可达120个经度,南北范围可达30~40个纬距。当其中心位置移到南亚地区上空时也称为南亚高压。青藏高压的反气旋环流强、尺度大、位置稳定,是夏季副热带对流层上部最主要的大气环流,对我国夏季气候影响很大。下图示意夏季青藏高原(90°E)上空大气增温速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青藏高压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 气旋抬升 B. 锋面移动 C. 动力作用 D. 热力作用9. 盛夏季节,青藏高原上空大气对流上升的高度可达( )A. 100百帕 B. 200百帕 C. 300百帕 D. 400百帕10. 青藏高压东移常常给我国南方地区带来高温干旱天气,主要原因是它( )A. 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合并 B. 转变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C. 推动副热带高压向东退出大陆 D. 阻挡来自低纬海洋的台风西进【答案】8. D 9. B 10. A【解析】【8题详解】青藏高压出现在盛夏季节的青藏高原上空,是近地面大气被加热后上升,在高空聚集形成的高气压,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近地面大气被加热上升,导致青藏高原上空大气密度增加,形成高压,因此属于热力作用,D正确,ABC错误。故选D。【9题详解】受地面加热作用的影响,近地面大气出现增温,离地面越远,增温强度越小。当增温速率为0时,表明地面增温的影响停止,结合图片可知,增温率为0的点应位于高度200百帕范围,由此可知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由于青藏高原位于30°N左右,与我国南方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的区域纬度范围相近,当青藏高压东移时,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合并,使我国南方多晴朗炎热天气,A正确,C错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成因是动力因素,与青藏高压性质不同,故不能转变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B错误;青藏高压位置偏内陆,一般不会阻挡台风西进,D错误。应选A。【点睛】在夏季,高原受到强烈的太阳辐射,使其温度远高于周围大气温度,相对于环境大气,青藏高原便成为一个热源,不断向它上方大气输送热量,使其上方大气温度高于周围大气温度。从高原表面直到对流层顶深厚的大气层内,都维持着高温的特征。这决定了青藏高原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下部是高压,而接近高原的表面为低压。泥炭是全球陆地最大的碳库,是由苔藓植物的遗体在冷湿环境下堆积成层的有机物,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南极圈附近的南极半岛升温快速,融化退缩的冰川区和永久积雪区均出露不同年代形成的泥炭,对研究南极气候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南极半岛冰川和积雪融化区地表泥炭的年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南极洲泥炭形成时期( )A. 气候较暖 B. 植被茂密 C. 蒸发量小 D. 积雪增多12. 目前在南极半岛大片出露的泥炭区,出现概率最小的是( )A. 地表植物增多 B. 气温日较差变小 C. 冰川退化加剧 D. 冻融作用强烈【答案】11. A 12. B【解析】【11题详解】泥炭形成需要有苔藓类的植被为基础,需要气候转暖,才能生长植被,故此时期蒸发量较大、积雪减少,A正确,CD错误。由材料可知南极洲泥炭是由苔藓植物的遗体形成的,说明该地区生存环境较差,限制了绝大多数陆生植物的生长,植被种类少,植被并不茂密,B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12题详解】南极冰川和永久积雪区融化,泥炭区出露,可能会有植物生长;A不符合题意。相比于反射率高的冰川与积雪,泥炭吸收的太阳辐射量较大,会加速冰川融化,加剧冻融作用,白天气温增加,昼夜温差将会增大,B符合题意,CD不符合题意。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融化退缩的冰川区和永久积雪区出露了泥炭,说明在过去历史时期,该地气候较暖,存在一定数量的苔藓植物,苔藓植物的遗体在冷湿环境下堆积成层的有机物形成了泥炭。随着气候变化,温度降低,该地成为了冰川区和永久积雪区。海底麻坑是一种大陆边缘海底常见的,类似火山口状的海底凹陷,通常发育在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区。天然气水合物在向海底猛烈喷发或者缓慢渗漏的过程中,可能会剥蚀海底上覆细粒沉积物,形成规模不等、形态各异的海底凹坑.麻坑发育地区多出现活动断层、泥火山(泥浆与气体同时喷出地面后,堆积而成)等地质活动,麻坑不仅是海底流体活动的记录和指示,也是海底地质灾害的标志。下图中甲图为莺歌海盆地西南海域某处麻坑分布图,乙图为麻坑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甲图中,可能是泥火山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14. 海底麻坑附近可( )A. 寻找海底油气资源 B. 适宜铺设海底电缆 C. 建造石油钻井平台 D. 发现大型海洋渔场15. 图中断层形成原因,可能性最小的是( )A. 背斜顶部水平张裂 B. 海洋板块张裂运动 C. 海水重力挤压岩层 D. 上覆沉积物重力滑动【答案】13. C 14. A 15. C【解析】【13题详解】根据材料:“泥火山为泥浆与气体同时喷出地面后,堆积而成”,泥火山应当高于海底,根据等深线分布,③处等深线向内数值变小,意味着地势变高,C正确,ABD错。故选C。【14题详解】据材料,海底麻坑通常发育在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故其附近可寻找海底油气资源,A正确;由于海底麻坑是海底地质灾害的标志,故不适宜铺设海底电缆和建造石油钻井平台(或应避开),BC错误;海底麻坑类似火山口状的海底凹陷,是气体逸出构造,与渔场的形成没有关系,D错误。故选A。【15题详解】图中断层的形成原因有背斜顶部水平张裂、海洋板块张裂运动、上覆沉积物重力滑动等,ABD可能造成断层;海水重力挤压应当对该区域的海底岩石影响一样,难以出现图示断层状况,故海水重力挤压岩层的可能性最小,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田间持水量是指土壤剖面所能维持的较稳定的土壤水含量,是大多数植物可利用的土壤水上限,是土壤水分的重要参数之一。不同土质的田间持水量存在差异,通常黏土>壤土>沙土。甘肃省跨越我国四类干湿地区。下图示意甘肃省表土层田间持水量分布。(1)归纳甘肃省表土层田间持水量的分布规律。(2)简要说明土壤固态物质组成对田间持水量的影响。(3)从图中甲、乙、丙三处中,任选一处推测该处的土质特点,并从气候角度简析其形成原因。【答案】(1)规律∶自西北向东南增加,最大值出现在东南部及南部一带,最小值出现在西北部及北部一带。 (2)影响:矿物质成分的吸水性越好,田间持水量越大,有机质含量越高,田间持水量越大由不同比例矿物质和有机质形成的土壤结构疏松度适宜,有助于提高田间持水量。 (3)位置土质特点形成原因甲田间持水量低,推测以沙土为主。当地气候干旱,风沙活动强烈,容易形成沙土。乙田间持水量居中,推测以壤土为主。当地属于温带干旱和半干旱区,适宜有机质积累,容易形成壤土。丙田间持水量高,推测以黏土为主。当地大部分属于暖温带湿润与半湿润区,降水量较大,淋溶作用较强,容易形成黏土。【解析】【分析】本题以甘肃省表土层田间持水量分布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土壤的组成,土壤质地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甘肃省表土层田间持水量分布图,可知表土层田间持水量分布不均匀,趋势表现出自西北向东南增加,最大值出现在东南部及南部一带,最小值出现在西北部及北部一带。甘肃省地处温带干旱区,土壤的水分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因而表土层田间持水量的分布规律与降水分布规律联系密切。【小问2详解】土壤固态物质组成主要为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腐殖质),矿物质成分的吸水性越好,田间持水量越大,土壤含水量高有利于土壤腐殖质的形成,有机质含量越高,此外有机质含量也会对田间持水量产生影响,田间持水量越大使得不同比例矿物质和有机质形成的土壤结构更加疏松度适宜,由矿物质与有机质组成的土壤也能有助于提高田间持水量。【小问3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不同土质的田间持水量存在差异,通常黏土>壤土>沙土。所以从土壤田间持水量可以判断土质特点,甲地田间持水量最低,推测以沙土为主,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当地位于甘肃省的西北部,气候干旱,风沙活动强烈,土壤田间持水量低,容易形成沙土;乙地田间持水量居中,推测以壤土为主,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当地属于温带干旱和半干旱区,土壤田间持水量较好,适宜有机质积累,土壤质地疏松,容易形成壤土;丙地田间持水量高,推测以黏土为主,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当地大部分属于暖温带湿润与半湿润区,降水量较大,淋溶作用较强,土壤质地黏重,容易形成黏土。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在人类成为一个重要的扰动因素之前,自然界通过碳循环维持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相对稳定。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活动极大地改变了碳循环过程,碳排放增加引起的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挑战。我国一直是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图左是全球燃料排放二氧化碳和地球表面平均气温的逐年变化图,图右示意碳循环。(1)据图左说明1900年以来图中两条曲线的变化特点及二者的关系。(2)阐释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二氧化碳浓度增大的。(3)参考范例,分别概括表中我国制定的控制碳排放的措施所要达到的目的。措施目的范例:清洁利用化石能源、开发非化石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或促进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发展低能耗、高效益的新兴产业①____植树造林,恢复湿地②____设立南南合作基金③____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④____ 【答案】(1)变化特点∶1900年以来,全球气温变化呈波动上升(1900-1940年,1950-2000年气温明显上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后上升速度呈越来越快趋势,二氧化碳浓度呈持续上升,20世纪50年代以来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二者的关系∶全球温度与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趋势较吻合,说明全球变暖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有关。 (2)阐释∶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规模开采、使用化石燃料,使浸长地质时期固定的碳,生成二氧化碳回到大气中;人类砍伐森林、开垦土地、湿地破坏等扰动土地的行为,都能使有机碳转化为二氧化碳,重新返回大气;虽然大气中部分二氧化碳可以被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吸收,但短时间内进出大气的二氧化碳难以形成新的收支平衡,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 (3) ①. ①推动传统产业向低碳化转型(产业结构转型或升级)。 ②. ②增强自然界吸收温室气体的能力。 ③. 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提升他们的节能减排能力。 ④. ④推动公众参与,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解析】【分析】本题以全球燃料排放二氧化碳和地球表面平均气温的逐年变化图和碳循环为材料,涉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和减少碳排放的措施,考查学生读图分析总结能力。【小问1详解】读图中地球表面温度曲线可知,1900-1940年,1950-2000年气温明显上升,1940-1950年气温下降,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后上升速度呈越来越快趋势,读图中全球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曲线可知,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上升,20世纪50年代以前增长速度较慢,10世纪50年代以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读图可知,自1900-2000年,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上升的同时,地球表面平均气温总体上升,全球温度与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趋势较吻合,说明全球变暖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有关。【小问2详解】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有:有机物的燃烧(煤炭、甲烷天然气、汽油等等) ,动植物的呼吸,绿化环境的减少(大量开采树木等等破坏自然环境等)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规模开采、使用化石燃料,使浸长地质时期固定的碳,生成二氧化碳回到大气中;人类砍伐森林、开垦土地、湿地破坏等扰动土地的行为,都能使有机碳转化为二氧化碳,重新返回大气;虽然大气中部分二氧化碳可以被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吸收,但短时间内进出大气的二氧化碳难以形成新的收支平衡,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小问3详解】①发展低能耗,高效益的新兴产业,能够推动传统产业向低碳化转型(产业结构转型或升级),优化产业结构。②植树造林,恢复湿地,能够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增强自然界吸收温室气体的能力。③设立南南合作基金,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提升他们的节能减排能力。④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推动公众参与,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查干湖位于吉林省西部,是我国第七大淡水湖。湖区水草丰美,栖息着上百种鸟类,蒙古族古老的渔猎文化传承至今。1962年霍林河修建了几座大型水库,查干湖的主要补给水源逐年减少,到1974年,湖泊干涸,查干湖处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水的丧失引发环境要素连锁变化,使查干湖成为危害当地的“害湖”。1976年,当地政府(前郭县)动员民众,修建了一条”草原运河”——引松人工河,水的滋养,使查干湖恢复了”天然宝库”的美称,2007年,查干湖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左为查干湖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图,图右示意引松工程。(1)说明查干湖水源枯竭导致湖泊服务功能降低的具体表现,并指出人们选择人工修复而不是自然修复的原因。(2)查干湖自然保护区分为三个功能区,请阐述核心区的主要功能。(3)查干湖自然保护区内是否可以开展旅游活动请给予解释。【答案】(1)湖泊服务功能降低具体表现为:湖泊调节能力降低,干旱频率增加或降水变率大,湖底裸露出盐碱滩,加剧风沙侵蚀,危害农田、草原和村舍;湖泊供给能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渔业资源遭受灭顶之灾,已严重威胁渔民及农牧民的生存。原因∶查干湖地处农牧过渡带,自然生态环境脆弱,水源断绝后,湖泊大面积萎缩,难以自我修复,人工修建引水工程,可更快修复湖泊生态系统,事实证明效果良好。 (2)核心区主要功能:野生鸟类及植物分布密集,具有典型性或特有性,是重要的物种基因储存库(生物多样性丰富);原生湖泊自然环境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保证野生动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和进化(天然);是理想的科研场所。 (3)在查干湖自然保护区内开展旅游活动,要减少人类活动干扰,在核心区和缓冲区禁止从事旅游和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实验区位于缓冲区外围,可以进行对保护区内重点保护对象不构成威胁的活动,如旅游、参观考察,还可以按规定从事一些生产活动,保留少量居民点、旅游设施,但严禁开设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旅游项目。【解析】【分析】本题以查干湖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湿地作用、生态环境的保护、旅游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体现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湖泊属于湿地资源,湿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供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等;提供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净化水体;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等。查干湖的作用主要为调节气候和提供水源。由材料“湖泊干涸”可知,查干湖水源枯竭,导致湖泊调节气候的能力降低,造成当地干旱频率增加或降水变率大,使得湖底盐碱滩出露,风沙侵蚀作用加剧,危害周围的农田、草原和村舍;由“湖泊干涸”可知,湖泊提供水源的能力大大降低。查干湖大面积萎缩,野生鸟类的栖息地和食物减少,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泊干涸限制了渔业资源发展,严重威胁渔民的生存环境,也不能给牧民提供生活和生产水源,严重影响农牧民的生存。人工修复的原因:由于该区域地处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本来就脆弱,再加上补给水源逐年减少,最终导致湖泊干涸,湖泊自身难以修复,所以选择人工修建引水工程,快速引水至湖泊,为湖泊提供水源,使湖泊生态系统快速恢复。【小问2详解】自然保护区分为三个功能区: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核心区是最重要的地段,主要是各种原生性生态系统类型保存最好的地方,是保护对象最典型最集中的地方,“湖区水草丰美,栖息着上百种鸟类”,所以查干湖核心区具有典型性或特有性,是重要的物种基因储存库,很好地维持着湖区生物多样性;原生自然环境的生物多样性越高,其抵抗力和稳定性越高,越能保证野生动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和进化(天然);湖区“栖息着上百种鸟类”,说明核心区野生动植物分布密集,是相关科研人员研究生态系统稳定性、群落演替规律和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场所。【小问3详解】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旅游活动时,首要原则是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而且,核心区是保护区最重要的地段,主要是各种原生性生态系统类型保存最好的地方,是保护对象最典型最集中的地方,严禁任何方式的干扰与破坏;缓冲区对核心区起到保护和缓冲作用,是核心区和试验区的过渡地带,因此,缓冲区也要重点保护,禁止任何方式的干扰与破坏,让其更好地发挥对核心区的保护作用;试验区是保护区中人类活动相对频繁的区域。所以,在查干湖开展旅游活动时,核心区和缓冲区禁止从事任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避免对核心区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破坏;实验区位于缓冲区外围,离核心区相对较远,所以可以适当进行对保护区内重点保护对象不构成威胁的活动,例如旅游、参观考察,还可以按保护区的相关规定从事一些生产活动,保留少量居民点和旅游设施,但严禁开设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旅游项目。【点睛】湿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产出功能和生态功能两方面,即提供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等;提供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净化水体;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等。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丹麦政府计划在图11中M岛附近建造人工岛,并以人工岛为核心,在周围海域建设海上风电场,通过海底电缆直接与人工岛相连,电力将在岛上就地通过电转气技术制备氢气,再通过管道运输到陆地。得益于海上风机愈来愈巨型化的趋势,海上风电场所需的风机数量大幅下降。科研人员以底栖生物、鱼类、鸟类和海洋哺乳动物多样性为评价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发现风电场已成为生物群落的新栖息地。图中甲图示意该风电场的生产和传输,乙图示意甲图中风电场桩基附近海流及生物。(1)简述图中风电场建设的有利条件。(2)与传统电网相比,简析图中风电场生产和传输的优势。(3)分析图中风电场成为生物群落的新栖息地的原因。【答案】(1)条件∶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盛行西风,风力强劲;周围海洋空气阻力小,风力大;海域面积辽阔,便于巨型风机的安装;依托较大岛屿,可提供风电场相应的物资保障。 (2)生产∶由风电电解制成的氢气,实现对风电的有效储存;避免风电的不稳定对电力市场和经济的影响。传输∶通过管道运输,安全性高,输送量大,并降低成本。 (3)原因∶海水流经风电机组桩基和半潜式平台时,迎流面会产生上升流,随上升流上涌的底层营养盐与表层海水充分交换(或底层营养盐随着上升流上涌),促进各种浮游植物生长,诱集各类海洋生物;背流面则会产生下降流、涡流,流速缓慢,是多数鱼类喜欢栖息和躲避强潮流的地方;海底由较软的砂质构成,风机底座的建造意味着硬底的引入,方便藻类、贝类等生物的附着;远离陆地,人类活动的干扰较小。【解析】【分析】本题以丹麦政府发展风电场材料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风场建立的有利条件,风场建立的优势,海洋生物资源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风电场建设的条件主要从风速大小,设备建设,物资保障等内容分析。从风速大小角度分析,图中风电场处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受西风带影响,常年盛行西风,风力强劲,周围海洋空气阻力小,风速大,风力资源丰富;从风电设备建设角度,海域面积辽阔,便于巨型风机的安装;从物质保障角度分析,风电场依托较大岛屿,大岛屿物资贮藏能力更强,可提供风电场相应的物资保障。【小问2详解】紧密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电力将在岛上就地通过电转气技术制备氢气”,由风电电解制成氢气,可以实现对风电的有效储存,风力发电受到风力资源丰富程度的影响,根据自然规律发生变化,转化为氢气可以避免风电的不稳定对电力市场和经济的影响。结合材料可知,“氢气通过管道运输到陆地”,通过管道运输,安全性高,输送量大,并且运输成本较低,资源损耗较少。【小问3详解】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与饵料丰富程度,生物习性,人类活动等内容联系密切,饵料丰富的原因为,海水流经风电机组桩基和半潜式平台时,迎流面会产生上升流,随上升流上涌的底层营养盐与表层海水充分交换,促进各种浮游植物生长,为海洋生物提供丰富的饵料,诱集各类海洋生物;从海洋生物的习性进行分析,背流面则会产生下降流、涡流,流速缓慢,是多数鱼类喜欢栖息和躲避强潮流的地方,水流平稳适宜海洋生物的习性;海底由较软的砂质构成,风机底座的建造意味着硬底的引入,方便藻类、贝类等生物的附着,藻类、贝类的丰富会吸引以藻类贝类为食的鱼类等生物;从人类活动影响角度分析,远离陆地,且具有大型的风电设备渔船多为躲避不会靠近捕鱼作业,人类活动的干扰较小,为生物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