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慈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返校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浙江省宁波市慈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返校检测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长激素和催化生长激素合成的酶都是蛋白质,可存在于同一细胞中
B.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都有一定的特异性
C.核酶等各种具有催化作用的生物酶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有丝分裂间期合成的蛋白质可用于组建染色体、纺锤体等结构
【答案】C
【分析】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③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④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详解】A、生长激素是由垂体细胞产生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催化生长素合成的酶也是蛋白质,两者可共存于垂体细胞中,A正确;
B、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对运输的物质不同,均具有一定的特异性,B正确;
C、酶的化学本质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C错误;
D、有丝分裂间期可以进行DNA分子复制的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该时期合成的蛋白质可用于组建染色体、纺锤体等结构,D正确。
故选C。
2.下列关于物质的合成场所与产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性激素 B.叶绿体—蔗糖
C.光面内质网—蛋白质 D.高尔基体—果胶
【答案】D
【分析】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根据内质网膜上有没有附着核糖体,将内质网分为光面型内质网和粗面型内质网两种。光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附着,这种内质网所占比例较少,但功能较复杂,它与脂类、糖类代谢有关;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其排列也较光面内质网规则,功能主要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详解】A、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性激素属于脂质,不属于蛋白质,A错误;
B、蔗糖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B错误;
C、光面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车间,C错误;
D、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参与细胞壁的形成,果胶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D正确。
故选D。
3.癌症是指一大类以异常细胞增殖失控为特征的疾病。下列叙述中,属于引起细胞癌变内在因素的是( )
A.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B.长期受到电离辐射或X射线照射
C.霉变或熏制食物中所含有的致癌物质 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答案】D
【分析】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大多数细胞能够正常完成细胞分化。但是,有的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完成细胞分化,因而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癌变后的细胞有些独具的特征:1、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2、能够无限增殖。3、癌细胞的表面也发生了变化。
【详解】A、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不是癌变细胞的特点,A错误;
B、长期受到电离辐射或X射线照射是引起细胞癌变的外因,B错误;
C、霉变或熏制食物中所含有的致癌物质是引起细胞癌变的外因,C错误;
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是细胞癌变的内因,D正确。
故选D。
4.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下列有关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罗伯特森拍摄的细胞膜的电镜照片,能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属于物理模型
B.设计并制作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时,科学性、准确性比美观与否更重要
C.画概念图是构建概念模型的一种方法,可以梳理所学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D.模型要体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联系
【答案】A
【分析】模型法: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
①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片形式直观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②概念模型: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如:对真核细胞结构共同特征的文字描述、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的解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等。
③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酶活性受温度(PH值)影响示意图,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等。
【详解】A、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罗伯特森拍摄的细胞膜的电镜照片是实物,不属于模型,A错误;
B、设计并制作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属于物理模型,科学性、准确性比美观与否更重要,B正确;
C、画概念图是构建概念模型的一种方法,可以梳理所学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C正确;
D、模型要体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联系,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物学中的模型构建,要求考生能够识记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本题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5.下列有关酶的发现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斯帕兰扎尼做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发现了化学消化
B.巴斯德和李比希的观点既有积极意义,又有其局限性
C.毕希纳认为酵母菌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菌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
D.萨姆纳认为酶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答案】D
【分析】酶的发现过程:
1、1773年意大利斯帕兰札尼:鹰的胃液可以消化肉块;
2、19世纪欧洲, 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
3、1857年法国巴斯德:发酵与活细胞有关;起发酵作用的是整个酵母细胞;
4.、1857年德国李比希: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5、19世纪中后期德国毕希纳: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6、1926年美国萨姆纳:从刀豆种子 提纯出来脲酶,并证明是一种蛋白质;7.20世纪80年代美国切赫、奥特曼: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详解】A、斯帕兰札尼用一个金属笼子装肉后放入鹰的胃中,肉块不见了,证明化学消化存在,A正确;
B、巴斯德认为发酵与活细胞有关是合理的,但是认为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在起作用是不正确的;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是合理的,但是认为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是不正确的。因此巴斯德和李比希的观点既有积极意义,又有其局限性,B正确;
C、毕希纳把酵母细胞放在石英砂中研磨,得到不含酵母细胞的提取液,最后该提取液能够将葡萄糖发酵为酒精,说明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作用,C正确;
D、萨母纳尔从刀豆中得到脲酶结晶后,并证明酶是蛋白质,D错误。
故选D。
6.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
A.pH增大后重复该实验,曲线上A点和B点位置都不变
B.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C.酶量增加后,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D.B点后升高温度,酶促反应速率将呈现曲线c所示变化
【答案】B
【分析】题干中提出“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此时的酶活性最强,改变温度或pH都会降低酶的活性,使酶促反应速率下降。除温度和pH外,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酶浓度、底物浓度等。
【详解】A、图示曲线b是在最适pH条件下进行测定的,pH增大后,酶的活性会下降,A、B点位置都会下移,A错误;
B、由图中可以看出,在曲线AB段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呈正相关,因此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B正确;
C、曲线b的AB段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呈正相关,在B点后反应速率不再随反应物浓度增加,此时的限制因素为酶的数量,酶量增加后,酶促反应速率会增大,与曲线a不符,C错误;
D、曲线b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测定的,如果B点后升高温度,酶活性将会下降,即酶促反应速率应降低,与曲线c变化不符,D错误。
故选B。
7.某同学将植物细胞浸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示意图如图,甲、乙分别为实验开始和结束时的细胞形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开始时,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B.实验过程中,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变大,颜色变深
C.实验过程中,水分子通过主动转运进入细胞
D.实验结束时,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答案】D
【分析】据图分析,将植物细胞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吸水,液泡变大,故实验开始时,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详解】A、据图判断可知,植物细胞的液泡变大,整体体积变大,说明细胞吸水,故实验开始时,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A错误;
B、实验过程中,植物细胞吸水后细胞内外浓度差变小,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变弱,液泡颜色变浅,B错误;
C、实验过程中,水分子通过自由扩散方式(易化扩散)进入细胞,C错误;
D、由于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的限制,不能无限增大,故实验结束时,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D正确。
故选D。
8.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转移的途径是( )
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氧→水
C.葡萄糖→丙酮酸→氧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答案】D
【分析】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还原氢,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详解】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根据有氧呼吸过程可推知:第一阶段葡萄糖→丙酮酸,第二阶段丙酮酸+水→CO2,故18O转移的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如图表示光合膜上发生的部分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反应的产物除图中所示外,还有NADPH
B.光照条件下,H+向叶绿体基质扩散并驱动高能磷酸键的形成
C.当光照减弱时,叶绿体中ATP含量下降、五碳糖含量上升
D.若通入18O标记的CO2分子参与光合作用,一段时间后环境中会出现18O2
【答案】C
【分析】图中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过程,光合色素接受光照将水分解成O2和H+,H+穿过膜上的蛋白质(ATP合成酶),利用ADP和Pi生成ATP。
【详解】A、光反应过程的产物有O2、ATP和NADPH,A正确;
B、该膜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从图中看出,H+通过该膜向叶绿体基质扩散并驱动高能磷酸键的形成即ATP的生成,B正确;
C、光照减弱,光反应降低,生成的ATP和[H]减少,C5的消耗量不变,而C3生成C5的量减少,所以C5的量减少,C错误;
D、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式,6C18O2+12H2OC6H1218O6+6H218O+6O2,所以通入加入18O标记的CO2分子参与光合作用,先生成了含18O的水,再经过光反应生成含有18O的O2,D正确。
故选C。
10.如图该曲线表示细胞间隙 CO2浓度对高粱和大豆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如表表示低温响应实验 结果(表中数字代表单位叶面积固定的 CO2量)。低温响应实验流程为:植物在 25℃下生长数周, 然后在 10℃下生长三天。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白天长度、光照强度和环境 CO2浓度保持不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时间
之前
1
2
3
4-10
温度
25℃
10℃
10℃
10℃
25°C
高粱
48.2
5.5
2.9
1.2
1.5
大豆
23.2
5.2
3.1
1.6
6.4
A.25℃条件下,将高粱和大豆种植在同一个密闭玻璃房内,首先死亡的是大豆
B.在自然条件下,大豆植株的光合效率可能低于高粱
C.在10℃条件下,大豆生物量的增长速度快于高粱
D.在10℃下生长的三天,高粱吸收 CO2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参与碳反应的酶活性降低所致
【答案】D
【分析】分析图形:自变量为细胞间隙CO2浓度、植物种类,因变量为光合速率,图中可以看出高粱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最低二氧化碳浓度低于大豆,大豆的二氧化碳饱和点也高于高粱。
分析表格:自变量为温度,因变量为单位叶面积固定的CO2量,随着温度的降低,大豆和高粱固定的CO2量也逐渐降低。
【详解】A、25℃条件下,将高粱和大豆种植在同一个密闭玻璃房内,由于大豆进行光合作用的最低二氧化碳浓度高于高粱,故首先死亡的是大豆,A正确;
B、由曲线图可知,二氧化碳再0-600时,高粱植株的光合效率高于大豆,B正确;
C、由表格数据可知,在10℃条件下,三天中大豆固定二氧化碳的量为5.2+3.1+1.6=9.9,高粱为5.5+2.9+1.2=9.6,故大豆生物量的增长速度快于高粱,C正确;
D、在10℃下生长的三天,温度升高到25℃,高粱的光合作用强度没有增加,所以高粱光合作用下降的原因不是由于温度降低抑制了酶的活性导致,D错误。
故选D。
11.某多细胞动物具有多种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和多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两者可组成多种有活性的CDK-cyclin复合体,细胞周期各阶段间的转换分别受特定的CDK-cyclin复合体调控。细胞周期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同一生物个体中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间长短有差异
B.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有序转换受不同的CDK-cyclin复合体调控
C.抑制某种CDK-cyclin复合体的活性可使细胞周期停滞在特定阶段
D.一个细胞周期中,调控不同阶段的CDK-cyclin复合体会同步发生周期性变化
【答案】D
【分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全过程,分为间期和分裂期。间期又分为G1、S、G2期,S期主要完成DNA复制。
【详解】A、同一生物个体中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周期的持续时间一般不同,A正确;
B、根据题意“细胞周期各阶段间的转换分别受特定的CDK-cyclin复合体调控”,可知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有序转换受不同的CDK-cyclin复合体调控,B正确;
C、由于细胞周期各阶段间的转换分别受特定的CDK-cyclin复合体调控。因此抑制某种CDK-cyclin复合体的活性可使对应阶段的转换受抑制,从而使细胞周期停滞在特定阶段,C正确;
D、由于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阶段的变化不是同步的,因此调控不同阶段的CDK-cyclin复合体不会同步发生周期性变化,D错误。
故选D。
12.二倍体动物某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依次形成四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其染色体组数和同源染色体对数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形成乙过程中,DNA复制前需合成rRNA和蛋白质
B.乙形成丙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粒不分裂
C.丙细胞中,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或Y染色体
D.丙形成丁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组数减半
【答案】A
【分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中,S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均满足甲乙两图中表示的2组染色体组和2N对同源染色体对数;图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断裂后,同源染色体消失,染色体组数暂时加倍的细胞;图丁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形成精细胞后,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和同源染色体对数。
【详解】DNA复制前需要合成rRNA参与氨基酸的运输,需要合成一些蛋白质,如DNA复制需要的酶等,A选项正确;乙形成丙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消失则必然伴随着丝粒的分裂,B选项错误;丙图表示图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断裂后,同源染色体消失,染色体组数暂时加倍的细胞,则性染色体应该是两条X染色体或两条Y染色体,C选项错误;丙形成丁的过程中,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已经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是由于细胞分裂成两个而导致的染色体组数减半,D选项错误。
13.分离的胡萝卜根细胞分化成植株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过程a中的细胞均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
B.过程b的细胞遗传物质会发生改变
C.过程c中会出现细胞分化和凋亡
D.上述过程中的细胞会出现同源体染色体分离
【答案】C
【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其中过程a表示脱分化,过程b表示再分化,过程c表示胚状体通过细胞的分裂与分化形成试管苗,据此分析答题。
【详解】A、过程a表示脱分化,细胞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在有丝分裂后期,因着丝粒分裂而导致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所以过程a中的细胞具有的染色体数不一定相同,A错误;
B、过程b表示再分化,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B错误;
C、过程c是胚状体通过细胞分裂与分化形成试管苗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出现细胞分化和凋亡,C正确;
D、上述过程中的细胞没有进行减数分裂,因此不会出现同源体染色体分离,D错误。
故选C。
14.孟德尔的单因子杂交实验中,下列叙述与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无关的是( )
A.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不同
B.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活性相同
C.个体表现型不受环境影响
D.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
【答案】A
【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一般情况下雌配子的数目比雄配子少,所以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不同与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无关,A符合题意;
B、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活性相同是出现3∶1分离比前提条件,B不符合题意;
C、个体表现型不受环境影响,所有的表现型都可以表现出来是出现3∶1分离比前提条件,C不符合题意;
D、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是出现3∶1分离比前提条件,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某玉米植株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 YR∶ Yr∶yR∶yr=1∶1∶1∶1。若该个体自交,其F1中基因型为YyRR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A.1/16 B.1/8 C.1/4 D.1/2
【答案】B
【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该玉米植株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 YR∶ Yr∶yR∶yr=1∶1∶1∶1,其中Y∶y=1∶1,R∶r=1∶1,故推知该植株基因型为YyRr,若该个体自交,其F1中基因型为YyRR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2×1/4=1/8,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6.如图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遗传病可能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B.Ⅲ10的X染色体可以来自Ⅰ4
C.Ⅰ2和Ⅰ4个体的基因型相同
D.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可以确定Ⅰ3是否带有致病基因
【答案】C
【分析】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为女患父必患,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为父患女必患,因此可根据男性患者的女儿有正常的可排除伴X显性遗传。
【详解】A、分析遗传图谱,有病的父亲生出了正常的女儿,则不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病,A错误;
B、III10的X染色体肯定来自于II6号,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X染色体上不含致病基因,III10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I1或I2,B错误;
C、根据A项分析可知,该病不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但不能排除其它遗传方式,无论是伴X隐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Ⅰ2与I4个体都生有正常的女儿,基因型都相同(均为XAXa、或均为aa、或均为Aa),C正确;
D、致病基因在显微镜下是看不见的,D错误。
故选C。
17.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羊水检查可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B.通过遗传咨询可了解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并计算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C.调查发病率应对多个患者家系进行调查,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
D.若某病为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则此病最可能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
【答案】A
【分析】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3)禁止近亲婚配: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详解】A、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故通过羊水检查可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A正确;
B、通过遗传咨询可了解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但计算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是在足够大的群体中随机调查,B错误;
C、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足够大的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对多个患者家系进行调查,C错误;
D、若调查结果显示该病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则此病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D错误。
故选A。
18.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进行了以下 3 个实验: 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 标记的细菌;②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③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 3H 标记的细菌 , 经过段时间后离心 ,检测到以上 3 个实验中放射性的主要位置依次是( )
A.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
B.沉淀物 、上清液、沉淀物
C.上清液、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
D.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
【答案】D
【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①研究者: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
②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
③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④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⑤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⑥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35S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②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③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3H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故选D。
19.一个双链DNA分子中,G与C 总和占全部碱基的1/3;其中一条单链的碱基中,G占1/4,T占2/5;那么另一条单链中的G和T分别占该单链碱基总数的比例是
A.1/4 和2/5 B.1/12 和4/15 C.1/12 和1/6 D.1/5和4/15
【答案】B
【详解】一个双链DNA分子中,G与C总和占全部碱基的1/3,则A与T之和占全部碱基的2/3,每条单链中,G与C之和占单链全部碱基的1/3,A与T之和占单链全部碱基的2/3,其中一条单链的碱基中,G占1/4,T占2/5,则C占(1/3)—(1/4)=1/12,A占(2/3)—(2/5)=4/15,另一条单链中的G和T分别占该单链碱基总数的比例是1/12和4/15,选B。
【点睛】双链DNA分子中的常用计算规律:
(1)在DNA双链中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相同,即A+G=T+C。
(2)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任意一条链及整个DNA分子中都相同,即若在一条链中=m,在互补链及整个DNA分子中=m。
(3)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在整个DNA分子中为1,即若在DNA一条链中=a,则在其互补链中=,而在整个DNA分子中=1。
20.将植物的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BrdU能取代胸苷掺入新合成的DNA链中。取出根尖组织用她姆萨染料染色,在第二个细胞分裂中期时被染色的染色体出现色差(如图b)。各个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出现色差的原因是其中1个DNA的2条单链都含BrdU
B.c图四个细胞内共有3/ 4的DNA单链含BrdU
C.色差染色体的出现能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
D.接着继续培养,第4次分裂中期共有1 /4的染色体出现色差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和DNA半保留复制特点。据图文分析可知,在DNA半保留复制过程中BrdU能取代胸苷掺入新合成的DNA链中,当新合成的双链DNA都含有BrdU时使该染色单体用她姆萨染料染色时颜色变浅,使染色体出现色差。
染色体上没有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数目与DNA数目相等,当含有染色单体时染色单体数目与DNA数目相等且是染色体数目的2倍。一个双链DNA分子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构成。
【详解】A、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再结合图形a、b与c分析可知,染色体出现色差的原因是在DNA复制过程中BrdU取代胸苷掺入新合成的DNA链中,当1个DNA的2条单链都含BrdU时,用她姆萨染料染色后颜色变浅,使染色体出现色差,A正确;
B、据图分析可知,c图共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16条脱氧核苷酸长链,其中不含有BrdU脱氧核苷酸长链2条,含有BrdU脱氧核苷酸长链14条,因此含BrdUDNA单链所占比例为7/8,B错误;
C、由图形a、b与c相互对比可知,色差染色体的出现是DNA半保留复制的结果,C正确;
D、c图(第3次)接着继续培养,到第4次分裂中期共有染色体8条,这其中出现色差染色体2条,出现色差染色体占比1 /4的,D正确。
故选B。
21.在自然界中,昆虫中的雄蜂、雄蚁等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被称为单倍体。下列关于单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是单倍体
B.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不可能是单倍体
C.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生物体都是单倍体
D.普通六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养所获得的植株不是单倍体
【答案】C
【分析】单倍体通常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不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都为单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为几倍体。
【详解】A、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但含有多个染色体组(奇数)的个体不一定是单倍体,要看是由配子还是受精卵发育而来的,A错误;
B、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由配子发育而来即为单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即为二倍体,B错误;
C、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新个体是单倍体,如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C正确;
D、普通六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养所获得的植株都是单倍体,D错误。
故选C。
22.下图表示发生在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①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内
B.图甲②过程中需要 DNA 聚合酶的参与
C.图乙过程中氨基酸以不同的方式连接形成长链
D.分裂间期细胞核内发生的过程有①②③
【答案】D
【分析】据图分析可知:甲图中①表示DNA的自我复制,②③表示转录过程,④表示翻译过程。乙图表示翻译过程,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AAA是赖氨酸的密码子,GUC是缬氨酸的密码子。
【详解】A、图甲①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也能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A错误;
B、图甲②③过程是转录过程,需要 RNA 聚合酶的参与,B错误;
C、图乙过程中氨基酸以相同的方式也就是脱水缩合连接形成长链,C错误;
D、转录都可以发生在细胞核内,分裂间期细胞核内发生的过程有①②③,D正确。
故选D。
23.选择合适的方法培育新品种可造福于人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杂交育种须经连续杂交、选择、纯合化等手段获得纯合子
B.诱变育种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排除显隐性干扰
C.单倍体育种最终是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单倍体作为新品种
D.用秋水仙素处理种子或幼苗以使其染色体加倍
【答案】D
【分析】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详解】A、杂交育种若选择的性状是显性性状,需要经过连续自交、选择、纯合化等手段获得纯合子,若选择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出现该性状即为纯合子,不需要进行连续自交,A错误;
B、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不能排除显隐性的干扰,单倍体育种可以排除显隐性干扰,B错误;
C、若原有品种为二倍体,则单倍体育种最终是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二倍体作为新品种,C错误;
D、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用秋水仙素处理种子或幼苗以使其染色体加倍,D正确。
故选D。
24.多细胞生命源于一个受精卵,初始的全能或多能细胞中的基因在转录因子作用下被激活或抑制从而使细胞走向了不同的“命运”,而染色质处于解螺旋状态是基因被激活开始表达的前提。研究发现基因上部分碱基被甲基化修饰导致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的变化往往是可遗传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初始的全能或多能细胞中含有个体发育的全部遗传物质
B.核糖体蛋白基因和ATP合成酶基因在初始的全能或多能细胞中均会被激活
C.解旋酶断开DNA的氢键是基因被激活开始转录的前提
D.基因上部分碱基发生甲基化修饰引起DNA构象改变时遗传信息并未改变
【答案】C
【分析】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如甲基化会抑制基因的表达。初始的全能或多能细胞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开始细胞分化。
【详解】A、初始的全能或多能细胞是由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其DNA和受精卵的DNA是一样的,含有个体发育的全部遗传物质,A正确;
B、核糖体蛋白基因激活后表达产生核糖体蛋白,参与组成核糖体,核糖体是所有细胞都必需的细胞器。ATP合成酶基因激活表达后产生ATP合成酶,催化合成ATP,ATP是所有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B正确;
C、转录时DNA打开氢键是由RNA聚合酶催化,C错误;
D、遗传信息是由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决定的,而碱基发生甲基化修饰不改变碱基序列,D正确。
故选C。
2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对于遗传和变异的认识还局限于基因水平
B.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基因型而非表型
C.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就一定越强
D.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答案】D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对于遗传和变异的认识还局限于性状水平,没有认识到遗传和变异的本质,A错误;
B、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表型而非基因型,B错误;
C、生物不论在进化地位上的位置如何,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都具有适应能力,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不一定就一定越强,C错误;
D、生物的进化是共同进化,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D正确。
故选D。
二、综合题
26.探究土壤干旱对某植物A、B两个品种光合作用的影响,设置了正常含水量的对照组(含水量80%-100%)、低度干旱组(含水量55%-60%)、重度干旱组(含水量30%-35%)进行实验,部分实验结果见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叶片中的光合色素时,需要将研磨后的匀浆用单层尼龙布过滤,单层尼龙布比滤纸效果好的理由是______。若光合色素滤液用5%的HCl处理后,叶绿素的Mg2+可被H+置换,滤液呈黄褐色,与研磨时未加______提取的滤液颜色相似。
(2)水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一方面水作为原料,在光下裂解产生的______将NADP+还原为NADPH。另一方面水会影响叶片气孔开放程度,直接影响碳反应中______的反应速率。若给植物提供H218O,检测到空气中的CO2含有18O,其原因是______。
(3)测量净光合速率的指标除本实验采用的之外,还可以采用______。据图分析,重度干旱组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缺水导致______。已知重度干旱组A、B两品种的呼吸强度分别为对照组的45%和61%,结合图中数据,______品种耐旱性较高。
【答案】 滤纸会吸附色素,降低滤液中的色素含量 CaCO3 氢 CO2固定 H218O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与丙酮酸反应生成C18O2 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氧气释放量或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 叶绿素含量下降 B
【分析】分析图形:与对照组相比,A组低度干旱组和重度干旱组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都下降;B组在低度干旱组下的叶绿素含量上升,在重度干旱组叶绿素含量下降;随着干旱程度增加,B组净光合速率保持稳定后下降。
【详解】(1)由于滤纸会吸附色素,降低滤液中的色素含量,故提取叶片中的光合色素时,需要将研磨后的匀浆用单层尼龙布过滤。若光合色素滤液用5%的HCI处理后,叶绿素的Mg2+可被H+置换,滤液呈黄褐色,与研磨时未加CaCO3提取的滤液颜色相似,均是由于叶绿素含量减少导致的。
(2)水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一方面水作为原料,在光下裂解产生的氢将NADP+还原为NADPH;另一方面水会影响叶片气孔开放程度,直接影响碳反应中CO2固定的反应速率。若给植物提供H218O,由于H218O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与丙酮酸反应生成C18O2,故检测到空气中的CO2含有18O。
(3)测量净光合速率的指标除本实验采用的之外,还可以采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氧气释放量或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据图分析,重度干旱组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缺水导致叶绿素含量下降。已知重度干旱组A、B两品种的呼吸强度分别为对照组的45%和61%,结合图中数据,B组呼吸作用速率高于A组,且图中净光合速率也高于A组,故B组更加耐旱。
【点睛】本题以实验为背景,主要考查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等有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图形的分析与处理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27.某昆虫体色的灰色和黑色由A/a基因控制,B基因能促进色素产生,b基因则有抑制作用。现有多只灰色雌性个体与多只白色雄性个体杂交,F1表型及比例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灰色
黑色
白色
雌性
2
0
2
雄性
1
1
2
(1)体色中的____是显性性状,A/a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
(2)雌性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F1雌性个体中纯合子占____。
(3)F1中灰色雌性与白色雄性个体随机交配,后代中黑色个体占___。
(4)若F1出现黑色雌性个体,让其与白色雄性个体杂交,统计子代的雌雄比例,若子代______,则为基因突变;若子代______,则为染色体畸变。(无控制体色基因的个体致死)
(5)若F1出现黑色雌性个体为基因突变,请写出其与亲代雄性个体杂交的遗传图解______。
【答案】(1) 灰色 X
(2) BbXAXa 1/4
(3)3/32
(4) 雌:雄=1:1 雌:雄=2:1
(5)
【分析】根据多只灰色雌性个体与多只白色雄性个体杂交,F1中雌性没有黑色,雄性有黑色,说明控制体色的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B基因能促进色素产生,b基因则有抑制作用”,结合白色个体在子代中出现的概率相同,说明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为灰色和白色,子代出现了黑色,所以黑色为隐性性状,灰色为显性性状,故可推知亲本灰色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BbXAXa,白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bbXAY。
(1)
根据亲本为灰色和白色,F1中雌性有两种表型灰色和白色,雄性有三种表型,灰色、黑色和白色,所以可推测黑色为隐性性状,灰色为显性性状,根据子一代中只有雄性有黑色,可知控制体色的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
(2)
根据(1)中分析可知灰色为显性性状,A/a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B基因能促进色素产生,b基因则有抑制作用”,可知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子一代均出现了白色,说明子一代出现了bb,子一代的雄性个体有灰色和黑色,说明亲本雌性基因型为XAXa,根据亲本雌性表现为灰色可知亲本雌性的基因型为BbXAXa,亲本雄性个体为白色,且子代中雌性中灰色∶白色=1∶1,没有黑色,可知亲本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bbXAY。所以两亲本杂交F1雌性中纯合子bbXAXA占1/2×1/2=1/4。
(3)
F1灰色雌性中有1/2BbXAXA、1/2BbXAXa,白色雄性个体有1/2bbXAY、1/2bbXaY,随机交配,由于黑色的基因型为B-XaY或B-XaXa,所以只计算能出现黑色的杂交组合即可,1/2BbXAXa和1/2bbXAY交配后代出现黑色的概率为1/2×1/2×1/2×1/4=1/32,1/2BbXAXa和1/2bbXaY交配后代出现黑色的概率为1/2×1/2×1/2×1/2=1/16,所以后代出现黑色的概率为1/32+1/16=3/32。
(4)
若F1出现了黑身雌性昆虫,如果是发生了基因突变,则黑身雌性昆虫基因型为BbXaXa,让其与白色雄性(bbX-Y)个体杂交,则子代雌∶雄=1∶1;如果出现染色体畸变,可能是BbXAXa的个体A基因所在的片段缺失,缺失的染色体记为X0,则黑身雌性昆虫基因型为BbX0Xa,让其与白色雄性(bbX-Y)个体杂交,子代基因型为1BbX0X-、1BbXaX-、1bbX0X-、1bbXaX-、1BbX0Y、1BbXaY、1bbX0Y、1bbXaY,由于无控制体色基因的个体致死,所以BbX0Y和bbX0Y致死,则子代雌∶雄=2∶1。
(5)
遗传图解如下:
三、实验题
28.1897年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发现,利用无细胞的酵母汁可以进行乙醇发酵;还有研究发现,乙醇发酵的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小分子和离子辅助。某研究小组为验证上述结论,利用下列材料和试剂进行了实验。
材料和试剂:酵母菌、酵母汁、A溶液(含有酵母汁中的各类生物大分子)、B溶液(含有酵母汁中的各类小分子和离子)、葡萄糖溶液、无菌水。
实验共分6组,其中4组的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表。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①
葡萄糖溶液+无菌水
-
②
葡萄糖溶液+酵母菌
+
③
葡萄糖溶液+A溶液
-
④
葡萄糖溶液+B溶液
-
注:“+”表示有乙醇生成,“-”表示无乙醇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
(1)除表中4组外,其它2组的实验处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中,这些起辅助作用的小分子和离子存在于酵母菌、___________。
(2)若为了确定B溶液中是否含有多肽,可用___________试剂来检测。若为了研究B溶液中离子M对乙醇发酵是否是必需的,可增加一组实验,该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
(3)制备无细胞的酵母汁,酵母菌细胞破碎处理时需加入缓冲液,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以确保酶的活性。
(4)如何检测酵母汁中是否含有活细胞?(写出2项原理不同的方法及相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葡萄糖溶液+酵母汁 葡萄糖溶液+A溶液+B溶液 酵母汁和B溶液 双缩脲 葡萄糖溶液+A溶液+去除了离子M的B溶液 保护酶分子空间结构和提供酶促反应的适宜pH 染色后镜检,原理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酵母汁接种培养观察,原理是酵母菌可以繁殖。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分析题干信息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为验证“无细胞的酵母汁可以进行乙醇发酵”及“乙醇发酵的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小分子和离子辅助”,所给实验材料中,葡萄糖溶液为反应的底物,在此实验中为无关变量,其用量应一致;酵母菌为细胞生物,与其对应的酵母汁无细胞结构,可用以验证“无细胞的酵母汁可以进行乙醇发酵”;而A溶液和B溶液分别含有大分子和各类小分子、离子。
【详解】(1)结合分析可知:为验证上述无细胞的酵母汁可以进行“乙醇发酵”及“乙醇发酵的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小分子和离子辅助”的结论,还需要加设两组实验,一组为葡萄糖溶液+酵母汁(预期实验结果为有乙醇生成),另外一组为葡萄糖溶液+A溶液(含有酵母汁中的各类生物大分子,包括相关酶)+B溶液(含有酵母汁中的各类小分子和离子),此组预期结果为有乙醇生成;本实验中,起辅助作用的小分子和离子可在酵母菌(细胞中含有各类物质)、酵母汁和B溶液(含有酵母汁中的各类小分子和离子)中存在。
(2)多肽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据题干信息可知,M离子存在于B溶液中,故为验证M对乙醇发酵的是否为必需的,则应加设一组实验,即葡萄糖溶液+A溶液+去除了离子M的B溶液:若有乙醇生成,则证明B不是必须的,若无乙醇生成,则证明B是必须的。
(3)酶的作用条件温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等条件,实验中缓冲液的作用是保护酶分子空间结构和提供酶促反应的适宜pH。
(4)检测酵母汁中是否含有活细胞的方法有:染色后镜检,原理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若为死细胞,则能被染色;酵母汁接种培养观察,原理是酵母菌可以繁殖:一段时间后若酵母菌数量增加,则为活细胞。
【点睛】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酶的特性及酶促反应的原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慈溪中学A9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暑假返校联考生物试题(PDF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慈溪中学A9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暑假返校联考生物试题(PDF版),共14页。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高一下学期期初返校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高一下学期期初返校考试生物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