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实例中,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是( )
①新冠肺炎患者打喷嚏时,会有大量新型冠状病毒随飞沫散布于空气中
②手触碰到盛有沸水的电水壶会迅速缩回
③体操运动员完成单杠动作离不开肌肉细胞的收缩和舒张
④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不断地进行分裂增殖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分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细胞中进行生活。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是指单细胞生物每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通过各种分化细胞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
【详解】①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但流感病人打喷嚏时,会有大量新型冠状病毒随飞沫散布于空气中,这不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①错误;
②手触碰到盛有沸水的电水壶会迅速缩回,说明多细胞生物需要通过各种分化细胞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②正确;
③体操运动员完成单杠动作离不开肌肉细胞的收缩和舒张,说明多细胞生物需要通过各种分化细胞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③正确;
④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不断地进行分裂繁殖,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④正确。
故选A。
2.下列不具有细胞壁的生物有( )
①金黄色葡萄球菌②蓝藻③支原体④酵母菌⑤乳酸菌⑥人口腔上皮细胞⑦噬菌体
A.①②④⑤ B.④⑥⑦
C.②③④⑥⑦ D.③⑥⑦
【答案】D
【分析】生物包括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是指病毒类生物,而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其中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原生动物、低等植物、真菌等。具有细胞壁的生物包括:真核生物中的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真菌,原核生物(除支原体以外)。
【详解】①②⑤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细胞壁;④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具有细胞壁;③支原体是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⑥人口腔上皮细胞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⑦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物的分类以及细胞结构的统一性等方面的知识,考生要能够识记高等植物、低等植物、真菌和原核生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壁,但是原核生物中的支原体属于特例,因此必须加强记忆;同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也不含细胞壁。
3.下图为某二十肽,其中含天门冬氨酸4个,分别位于第5、6、15、20位;肽酶X专门作用于天门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肽酶Y专门作用于天门冬氨酸氨基端的肽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二十肽含有肽键数为20个
B.该二十肽游离的氨基和羧基至少为1个和4个
C.肽酶X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中氮原子数目比二十肽少3个
D.肽酶Y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中氧原子数目比二十肽少4个
【答案】D
【分析】氨基酸有几个就是几肽,该二十肽中应含有20个氨基酸,肽酶X专门作用于天门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如果用肽酶X处理二十肽,第5、6、15、20位右侧被切割,肽酶Y专门作用于天门冬氨酸氨基端的肽键,如果用肽酶Y处理二十肽,第5、6、15、20位左侧被切割。
【详解】A、该肽为二十肽,那么该多肽含有二十个氨基酸,该肽链为一条多肽链,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19个,A错误;
B、根据天门冬氨酸的结构,每个天门冬氨酸含2个游离的羧基,4个天门冬氨酸含8个游离的羧基,再加上该条肽链至少含有1个氨基,一个羧基,因此该二十肽至少含有1个游离的氨基和5个游离的羧基,B错误;
C、左侧为氨基端,右侧为羧基端,肽酶X专门作用于天门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第6位天门冬氨基酸被完全切除,每个天门冬氨基酸含有1个氮原子,因此肽酶X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中氮原子数目比二十肽少1个,C错误;
D、肽酶Y专门作用于天门冬氨酸氨基端的肽键,水解4处肽键,每断开一个肽链增加1个氧原子,故增加4个氧原子,又因第5位和第20位天门冬氨基酸被切除,每个天门冬氨基酸中有4个氧,共脱去8个氧,故总氧数少4个,D正确。
故选D。
【点睛】为快速计算肽酶X、Y作用后各原子数目变化,可根据失去的原子数目和增加的原子数目计算,不必书写切割后的多肽,然后再与二十肽相比较,此方法难度大且复杂。
4.下列有关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①水能溶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并维持细胞形态
②细胞中无机盐含量很少且大多数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③哺乳动物的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高,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④无机盐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⑤休眠种子与萌发种子相比,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更小 ⑥缺碘会引起儿童佝偻病
A.六项 B.五项 C.四项 D.三项
【答案】B
【分析】1、水: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结合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
作用:细胞内良好溶剂;运输养料和废物;许多生化反应有水的参与。
2、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关系:自由水和结合水可相互转化,细胞含水量与代谢的关系:代谢活动旺盛,细胞内自由水含量高;代谢活动下降,细胞中结合水水含量高。
3、无机物: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无机盐的作用:(1)细胞中许多有机物的重要组成成分;(2)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4)维持细胞的渗透压;(5)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详解】①自由水能自由流动,能溶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可以维持细胞坚实的形态,①正确;
②细胞中无机盐含量很少且大多数是以离子形式存在,②错误;
③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过高,会引起肌无力,③错误;
④无机盐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提供能量的是糖类,④错误;
⑤休眠种子与萌发种子相比,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更大,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与细胞的代谢强度有关,⑤错误;
⑥碘是我们人体很重要的必需的营养素,当碘缺乏时,就会造成甲状腺肿大,⑥错误。
故选B。
5.将某动物细胞破碎后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三种细胞器,分别测定细胞器上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B.乙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上面有合成磷脂所需的酶
C.若丙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将直接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
D.乳酸菌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可能有甲和丙
【答案】C
【详解】本题结合图形考查细胞器的知识,要求考生掌握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成分、结构和功能,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图形,判断出图中甲是线粒体,丙是核糖体,乙可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细胞器,可据此分析答题。
结合题意分析图形可知,甲细胞器蛋白质含量很高,且含有脂质与少量的核酸,脂质中的磷脂是各种生物膜的主要成分,说明甲不含膜结构,不可能是核糖体,而可能是线粒体,A错误;乙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可能是动物细胞内线粒体以外的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细胞器,因此上面不一定有合成磷脂所需的酶,B错误;丙的成分只含有蛋白质与核酸,因此丙一定是核糖体,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中,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是在粗面型内质网上的核糖体进行的,若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将直接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C正确;动物细胞属于真核细胞,乳酸菌属于原核细胞,乳酸菌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能是丙(核糖体),D错误。
6.用丙酮从口腔上皮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S1,设细胞膜表面积为S2,则S1与S2关系最恰当的是( )
A.S1=2S2 B.S1>2S2 C.S2>2S1 D.S2
【分析】生物膜系统包括核膜、细胞膜、细胞器膜。
【详解】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因此将细胞膜的磷脂分子铺成单层的面积恰好是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但由于口腔上皮细胞中除了细胞膜外,还要一些细胞器具有膜结构,细胞核也具有膜结构,因此上皮细胞中的脂质铺成单层的面积大于细胞膜面积的2倍,故选B。
7.下列关于细胞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核仁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②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③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 和 RNA;④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 D 都属于固醇;⑤蛙红细胞、人肝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不断更新
A.③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答案】A
【详解】核仁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结构,存在于细胞核中,不是细胞器,故①错误。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来自细胞的分裂,并非细胞为什么产生新细胞,故②错误。硝化细菌和颤藻都属于原核细胞,霉菌的细胞属于真核细胞,它们均含有核糖体、DNA和RNA,故③正确。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脂质中的固醇,故④正确。蛙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一般认为不具有细胞周期;人肝细胞已高度分化,不具分裂能力,不再具有细胞周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具有细胞周期;由于新陈代谢不断的进行,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在不断更新,故⑤正确。综上所述,①②错误,③④⑤正确。
故选A。
8.现有两个临时装片,材料分别取自菜青虫和卷心菜,在显微镜下对这两个装片进行观察。下列观察结果和对应的判断,错误的有
①若发现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可判断该细胞来自卷心菜
②若发现细胞中不含叶绿体,可判断该细胞来自菜青虫
③若发现细胞中含有纤维素,可判断该细胞来自卷心菜
④若发现细胞中含有中心体,可判断该细胞来自菜青虫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A
【详解】菜青虫是动物,卷心菜是植物,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植物细胞可能含有叶绿体,所以若发现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可判断该细胞来自卷心菜,①正确;若发现细胞中不含叶绿体,则该细胞可能来自菜青虫,也可能来自卷心菜,②错误;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若发现细胞中含有纤维素,可判断该细胞来自卷心菜,③正确;低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中心体,而卷心菜是高等植物,若发现细胞中含有中心体,可判断该细胞来自菜青虫,④正确;综上分析,错误说法只有1个,故选A。
9.下列有关生物膜及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卵细胞运输营养和代谢废物的效率比白细胞的运输效率低
B.改变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可能会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C.温度能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一定是因为温度影响了酶的活性
D.物质能否进出细胞核与物质的分子大小无关
【答案】C
【分析】1、生物膜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
2、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需要载体)和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
【详解】A、卵细胞的体积大于白细胞的体积,卵细胞的相对表面积低于白细胞,故卵细胞运输营养和代谢废物的效率比白细胞的运输效率低,A正确;
B、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均需载体蛋白的协助,故改变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可能会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B正确;
C、温度可以影响到组成膜的磷脂和蛋白质的流动性,可以说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磷脂和蛋白质的流动性加快,物质交换效率提高,也可以影响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主动运输,C错误;
D、一般来说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小分子物质通过核膜进出细胞核,构成细胞核的核膜与核孔均具有选择透过性,这是根据自身代谢活动的需要选择性的吸收一些物质分子,与分子大小无关,D正确。
故选C。
10.下列有关细胞中“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不是原核生物②呼吸作用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③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④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⑤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⑥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①⑤⑥ D.②③⑥
【答案】A
【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一种核酸组成.
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详解】①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为病毒,一定不是原核生物,①正确;
②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其中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的场所也不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如需氧型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其有氧呼吸的场所不在线粒体,②错误;
③光合作用不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如蓝藻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③错误;
④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④正确;
⑤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因此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⑤正确;
⑥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不是原核生物,因为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⑥错误。
故选A。
11.将水稻、番茄幼苗分别放在含Mg2+、Ca2+和SiO44-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番茄营养液中Mg2+、Ca2+浓度下降,而水稻培养液中Mg2+、Ca2+浓度升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培养液中Mg2+、Ca2+浓度升高,是水稻细胞外排离子的结果
B.植物根成熟区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主要依靠渗透作用
C.番茄与水稻相比, 其对Mg2+、Ca2+ 需要量大,而对SiO44-需要量小
D.此实验说明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差异取决于培养液中离子的浓度
【答案】C
【分析】据题文的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主动运输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水稻培养液中Mg2+、Ca2+浓度升高,是水稻吸收Mg2+、Ca2+的速度小于吸收水的速度,的结果,A错误;植物根成熟区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B错误;一段时间后,水稻培养液中Mg2+与Ca2+浓度升高、SiO44-浓度降低,而番茄培养液中Mg2+与Ca2+浓度降低、SiO44-浓度升高,说明水稻吸收Mg2+与Ca2+量小于番茄吸收Mg2+与Ca2+量,水稻吸收SiO44-量大于番茄吸收SiO的量,即番茄与水稻相比,其对Mg2+、Ca2+需要量大,而对SiO44-需要量小,C正确;水稻和番茄对Mg2+、Ca2+、SiO44-离子的吸收方式都是主动运输,其吸收差异取决于根细胞膜上运输相应离子的载体数量与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D错误。
【点睛】解答此题需要明确: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以图中虚线为参照线。当培养液中某离子浓度小于初始浓度,是因为植物吸收该矿质元素离子的速度大于吸收水的速度;当培养液中某离子浓度大于初始浓度,说明植物对该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度小于吸收水的速度,而不是植物分泌矿质元素进入到溶液中。在此基础上,以题意和图中信息为切入点,围绕植物对水、矿质元素的吸收等相关知识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12.将相同的植物根毛区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或KNO3溶液中后(溶液体积远大于细胞),原生质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最终不再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①是蔗糖溶液中的变化,②是KNO3溶液中的变化
B.原生质体最终体积b与溶液初始浓度无关
C.若用甘油溶液,体积变化可与①或②相似
D.①曲线中的细胞,a时刻细胞液浓度最大
【答案】C
【分析】分析曲线①可知:在某浓度的溶液中,原生质层先变小后变大,说明先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现象,该溶液为KNO 3;
分析曲线②可知:甲组将细胞置于某浓度的溶液中,测定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植物原生质层变小,细胞失水,说明该溶液为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
【详解】A、由分析可知,①是KNO3溶液中的变化,②是蔗糖溶液中的变化,A错误;
B、原生质体最终体积b与溶液初始浓度有关,溶液浓度越大,最终体积越小,B错误;
C、若用甘油溶液,甘油可进入细胞,当溶液浓度过高时,体积变化可能与②相似,当甘油浓度相对较低时体积变化可能与①相似,C正确;
D、①曲线中的细胞,a时刻之前的拐点时细胞液浓度最大,D错误。
故选 C。
13.对下面柱形图的相关含义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Y表示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则b最有可能是蛋白质
B.若Y表示生物体内Hg含量,a、b、c、d表示四种不同生物,则a最有可能是生产者
C.若Y表示一段时间后不同离子在培养液中所占原来的比例,则该培养液中培养的植物,其根细胞膜上a离子的载体少于c离子的载体
D.若Y表示细胞液的浓度,a、b、c、d表示不同细胞,则在0.3 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可能性大小为b<d<c<a
【答案】C
【分析】组成活细胞的化合物中,水最多,蛋白质含量次之;而组成活细胞的有机化合物中,蛋白质最多。一些重金属元素或者不易分解的有机农药随食物链传递过程中,营养级越高,该物质在生物体内积累越多。纵坐标表示一段时间后不同离子在培养液中所占原来的比例,则某种离子所占比例越多,表示培养植物吸收越少,进而推断其根细胞膜上该离子的载体越少。在外界溶液浓度一定时,细胞液浓度越大,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程度越小。
【详解】若Y表示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b有机物最多,b最可能是蛋白质,A正确;
若Y表示生物体内Hg含量,由于Hg在随食物链的传递,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积累的Hg越多,所以a最少为第一营养级即最有可能是生产者,b最多为最高营养级,c、d次之为中间营养级,B正确;
若Y表示一段时间后不同离子在培养液中所占原来的比例,则某种离子所占比例越多,表示培养植物吸收越少,进而推断其根细胞膜上该离子的载体越少,所以结合图示可知,植物根细胞膜上a离子的载体多于c离子的载体,C错误;
在外界溶液浓度一定时,细胞液浓度越大,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程度越小。若Y表示细胞液的浓度,a、b、c、d表示不同细胞,由于b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最大,a细胞液浓度最小,则在0.3 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可能性大小为b<d<c<a,D正确。
【点睛】本题易错选项C,容易对纵坐标的含义理解出现差错。
14.某同学设计的渗透装置实验如图所示(开始时状态),烧杯中盛放有蒸馏水。图中猪膀胱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微量)。有关该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
B.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下降,最后保持内外液面基本相平
C.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保持一定的液面差不变
D.加酶后在烧杯中可检测出的有机物仅有葡萄糖
【答案】B
【详解】长颈漏斗中有蔗糖溶液,渗透压较高,液面上升,加酶后水解为单糖,分子数目增多,渗透压更高,液面继续上升,但是单糖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进入烧杯中至两边渗透压相等,漏斗中渗透压降低至内外液面基本相平,B项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及原理。
15.某同学进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将观察到的某细胞中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初始大小相对值记为1)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c段,由于失水过多,细胞可能已经死亡
B.c~d段,水分子的运动方向是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C.d~e段,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D.e时液泡的颜色比a时浅
【答案】D
【分析】据图分析,a~c细胞的相对值减少,说明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c〜d段,细胞的相对值增加,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d〜e段,细胞的相对值大于细胞的初始大小,说明细胞吸水,但是由于细胞壁的存在细胞的体积不能无限增加。
【详解】A、c后细胞大小相对值变大,说明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因此b~c段细胞是活细胞,A错误;
B、图中c~d段水分子的运动方向既有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也有从细胞内到细胞外,但进入细胞内的水分子数多于离开细胞的水分子数,B错误;
C、d~e段细胞大小相对值大于1,说明细胞吸水,故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C错误;
D、e时细胞大小相对值大于1,说明细胞吸水,故e时液泡内细胞液浓度降低,液泡的颜色比a时浅,D正确。
故选D。
【点睛】
16.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所示。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A.H2O通过生物膜不需要蛋白质的协助
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
C.甘油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人工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相同,而生物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且大于人工膜,说明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且离子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的协助。人工膜对物质的通透性与物质的大小有关。
【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膜对H2O的通透性大于人工膜,说明生物膜上存在协助H2O通过的蛋白质,A错误;
B、由图可知,人工膜对K+、Na+、Cl-的通透性相同,并且均处于较低值,而生物膜对这三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说明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B正确;
C、由图可知,甘油的运输不需要转运蛋白参与,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C正确;
D、不同分子的大小不同,图中人工膜对不同分子的通透性不同,可见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及其特点,能列表进行比较,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17.如图是夏季连续两昼夜内,某野外植物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S1~S5表示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B点和I点,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同
B.图中DE段不是直线的原因是夜间温度不稳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
C.如果S1+S3+S5>S2+S4,表明该植物在这两昼夜内有机物的积累量为负值
D.图中S2明显小于S4,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CO2浓度
【答案】D
【分析】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受光照的限制,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B和Ⅰ点植物既不吸收二氧化碳也不释放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为光补偿点,A正确;
B、图中DE段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不是直线的原因是夜间温度不稳定,温度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B正确;
C、S1+S3+S5为无光时呼吸的消耗量,S2+S4为有光时净光合量,若前者大于后者,则有机物积累量为负,C正确;
D、图中S2明显小于S4,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光照强度不同,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
18.下列有关同位素标记法的相关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给水稻提供14CO2,其根细胞在缺氧环境有可能出现14C2H5OH
B.给玉米提供H218O,其体内可能产生18O2,C18O2,H218O,C6H1218O6,C3H4l8O3
C.用15N标记某种氨基酸,形成的蛋白质中含有15N的部位一定是肽键
D.小白鼠吸入18O2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呼出的气体中也可能含有C18O2
【答案】C
【分析】用15N标记氨基酸,探究分泌性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合成、运输与分泌途径;用14CO2探究光合作用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利用18O作为示踪原子研究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的转变途径,揭示呼吸作用的机理,例如,用18O标记的氧气(18O2),生成的水全部有放射性,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无放射性,即18O→H218O。
【详解】A、给水稻提供14CO2,14C在水稻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6H12O6,根细胞在缺氧状态下进行无氧呼吸时,14C6H12O6会分解形成14C2H5OH,A正确;
B、给玉米提供H218O,18O在玉米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转移途径大致是H218O→18O2,在玉米有氧气呼吸第二阶段中H218O→C18O2,在玉米有氧气呼吸第三阶段中18O2→H218O,在玉米光合作用过程中C18O2→C6H1218O6,有氧气呼吸第一阶段中C6H1218O6→C3H4l8O3 (丙酮酸),因此给玉米提供H218O,其体内可能产生18O2,C18O2,H218O,C6H1218O6,C3H4l8O3,B正确;
C、用15N标记某种氨基酸,N存在于氨基酸的氨基和R基上,因此用15N标记某种氨基酸,形成的蛋白质中含有15N的部位有肽键或R基或肽链一端的氨基上,C错误;
D、小白鼠吸入18O2,有氧气呼吸第三阶段中18O2→H218O,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0,水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18O,D正确。
故选C。
19.在真核生物细胞中,下列过程一定不或不一定在生物膜结构上进行的一组是( )
①氧气的生成 ②NADPH变为NADP+ ③ADP转变为ATP④光能转变为电能 ⑤DNA复制和转录 ⑥抗体的合成⑦构成细胞板的物质的合成 ⑧NADP+变为NADPH ⑨星射线或纺锤丝的形成
A.①④⑦⑧⑨ B.②③⑤⑥⑧ C.②④⑦⑧⑨ D.②③⑤⑥⑨
【答案】D
【分析】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叶绿体和线粒体;无膜的细胞器—核糖体和中心体;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等。
另外细胞膜、细胞核均具有膜结构。
【详解】①氧气的生成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一定在生物膜上发生,①不符合题意;
②NADPH变为NADP+发生在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一定不在生物膜上,②符合题意;
③ADP转变为ATP可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或叶绿体中,不一定在生物膜上,③符合题意;
④光能转变为电能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一定在生物膜上,④不符合题意;
⑤DNA复制和转录发生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中,通常不在生物膜上,⑤符合题意;
⑥抗体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无膜结构,一定不在生物膜上,⑥符合题意;
⑦构成细胞板的物质纤维素在高尔基体合成,一定在生物膜上,⑦不符合题意;
⑧NADP+变为NADPH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一定在生物膜上,⑧不符合题意;
⑨星射线或纺锤丝的形成是细胞两极直接发出或中心体形成,一定不在生物膜上,⑨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0.下列情况中,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的是
A.人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体积增大、破裂的现象
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C.分布在水绵受极细光束照射部位的好氧细菌
D.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分布
【答案】B
【详解】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其余属于光镜下可以看到的显微结构。
【考点定位】显微镜
【名师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题干中要求的“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的”,普通光学显微镜只能呈现显微结构,而对于更加精细的亚显微结构,需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如生物膜上各种分子的排布特点。
21.如图表示一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气体交换的相对值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曲线QR区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氧气浓度增加,有氧呼吸受抑制
B.Q点只进行无氧呼吸,P点只进行有氧呼吸
C.若图中的AB段与BC段的距离等长,此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等于无氧呼吸
D.氧浓度应调节到Q点的对应浓度,更有利于水果的运输
【答案】B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曲线OBP表示氧气吸收量,曲线QRP表示二氧化碳的生成量,氧气浓度为0时,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氧气浓度大于0、低于10%时,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氧气浓度等于或大于10%时,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详解】A、图中曲线QR区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氧气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A错误;
B、Q点不吸收氧气,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P点O2吸收量等于CO2生成量,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B正确;
C、若图中的AB段与BC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根据反应式可知此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1∶3,C错误;
D、图中Q点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表现为最高,即无氧呼吸最强,此时水果重量减少最多,酒精生成量多,不利于水果的运输,图中R点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表现为最低,则有机物的分解量最少,即呼吸作用最弱,该点氧对应浓度,更有利于蔬菜、水果的运输和储存,D错误。
故选B。
22.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在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H2O 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②由氨基酸形成多肽时,生成物 H2O 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③有氧呼吸时,生成物中 H2O 中的氢全部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分解;④H2O 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 CO2 还原成(CH2O);⑤贮藏中的种子不含水分,以保持休眠状态 ;⑥缺水时,动物体通过调节能使机体减少水的散失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答案】D
【分析】1.细胞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3. 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CO2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是O2和[H]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详解】①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细胞内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①正确;
②氨基酸形成多肽时,产物水由氨基中脱出-H和羧基中脱出-OH结合而成,故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②正确;
③有氧呼吸时,产物H2O中的氢一部分来自葡萄糖的分解,一部分来自原料水中的氢,③错误;
④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参与暗反应,用于固定的CO2即C3还原成(CH2O),④正确;
⑤贮藏中的种子仍然在进行微弱的代谢,所以含有一定量的水分,⑤错误;
⑥缺水时,动物体通过调节能使机体减少水的排出和增加饮用水,⑥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有4项,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3.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关于该酶促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pH=c,H2O2不分解,e点永远为0
B.pH=a,e点下移,d点左移
C.温度降低5 ℃条件下,e点不移,d点右移
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答案】C
【分析】(1)H2O2在常温下也能缓慢分解,但在生物体内H2O2酶的催化下其分解速度会加快;O2的最大释放量只与H2O2的量有关,与酶的活性无关。(2)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其中pH=b时,H2O2酶的活性最强;pH高于或低于b时H2O2酶的活性都会降低;pH=c时,H2O2酶变性失活。(3)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e点时O2量最大,说明H2O2已经完全被分解,因此d点表示H2O2完全被分解所需的时间。
【详解】A、pH=c,H2O2酶变性失活,H2O2在常温下也能缓慢分解,因此e点不为0,A错误;
B、pH=a时,酶的活性降低,H2O2完全分解产生的O2量不变,所以e点不移动,但H2O2完全分解所用的时间延长,所以d点右移,B错误;
C、图乙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温度降低5 ℃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H2O2完全分解产生的O2量不变,所以e点不移动,但H2O2完全分解所用的时间延长,因此d点右移,C正确;
D、H2O2量增加时,H2O2完全分解产生的O2量增加,所用的时间延长,所以e点上移,d点右移,D错误。
故选C。
【点睛】知道O2的最大释放量只与H2O2的量有关,而与酶的活性无关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前提。据此,以题意“H2O2酶活性受pH影响和在最适温度下且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为切入点,把握横、纵坐标的含义以及曲线的变化趋势、起点、转折点、终点等点的含义,围绕“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的相关知识加以分析、合理地解释特定情境下的曲线含义,在解题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处理,得到答案。
24.除了温度和pH对酶活性有影响外,一些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图甲为酶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示意图,图乙为相同酶溶液在无抑制剂、添加不同抑制剂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非竞争性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机理与高温、低温对酶活性抑制的机理不同
B.根据图甲可推知,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具有类似结构而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
C.图乙中底物浓度相对值大于15时,限制曲线A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浓度
D.图乙中曲线B和曲线C分别是在酶中添加了非竞争性抑制剂和竞争性抑制剂的结果
【答案】D
【分析】图1中的竞争性抑制剂和底物争夺酶的同一活性部位,使酶和底物的结合机会减少,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反应速率,而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通过改变酶的结构,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反应速率。
图2中的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三条曲线中,底物浓度较低时,曲线A的反应速率最高,表示未加入抑制剂时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加入竞争性抑制剂后酶对底物的结合机会降低,但升高底物浓度后酶和底物的结合机会又会升高,其催化反应速率又升高,可知曲线B是表示加入竞争性抑制剂时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后酶会失去催化活性,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反应速率,可知曲线C是表示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时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
【详解】A、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通过改变酶的结构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高温会使酶的空间结构破坏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但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在低温下酶的空间结构没有改变,A正确;
B、竞争性抑制剂和底物能够争夺酶的同一活性部位,说明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可能具有类似结构,B正确;
C、底物浓度相对值大于15时,曲线甲中的酶促应速率随着底物浓度的不再增加,表明此时底物浓度不再是限制酶促反应的因素,此后限制曲线甲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浓度,C正确;
D、由以上分析知,曲线B是表示加入竞争性抑制剂时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曲线C是表示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时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D错误。
故选D。
25.从没有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厚薄相同的叶圆片,称其干重。假定实验过程中温度不变,叶片内有机物不向其他部位转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整个实验过程中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y)g/4h
B.三个叶圆片的质量大小关系一定是z>x>y
C.叶圆片Z在4小时内的有机物积累量为(z-x-2y)g
D.叶圆片Z在后2小时内的有机物制造量为(z+x-2y)g
【答案】D
【分析】分析实验装置,在上午10时移走的叶圆片可以作为后续的对比。上午10时取下的叶圆片重x,置于黑暗环境下,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要消耗有机物,因此x-y可表示呼吸作用消耗量;在中午12时后装置又放在光照条件下,此时叶片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因此z-y可表示这段时间的净光合作用量。
【详解】A、整个实验过程中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y)g/2h,A错误;
B、上午10时取下的叶圆片重x,置于黑暗环境下,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要消耗有机物,所以x>y,12时-14时经2小时的光照,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且从上午10时至下午14时,经过4小时的呼吸消耗,2小时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不一定大于4小时消耗的有机物,因此不能确定z>x,B错误;
C、4小时前叶圆片重xg,4小时后叶圆片重zg,因此在4小时内的有机物积累量为(z-x)g,C错误;
D、前两小时的(x-y)g可表示2小时的呼吸作用消耗量,后两小时的(z-y)g可表示这两小时的净光合作用量,而有机物制造量=净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z-y)+(x-y)=(z+x-2y)g,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属于考纲中理解层次的要求,解题关键是考生能够分析不同条件下所进行的生理作用,从而判断物质的变化量为呼吸作用量还是净光合作用量。
二、综合题
26.根据下图回答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问题:
(1)图甲A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导致该植物叶肉细胞内有机物的质量增加的图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是_________________结构,其上分布着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完成对光能的吸收等。②是氧气,可参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
(3)科学家通过对绿色植物转换CO2的研究中得知,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绿色植物对外界CO2的转换为定值(实际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外界CO2量×转换率+呼吸作用CO2释放量);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CO2来自于外界与呼吸作用两方面。已测得呼吸作用释放CO2为0.6 μmol/h,现用红外测量仪在恒温不同光照下测得如下的数据,实际光合量用葡萄糖表示。
1.2
2.4
3.6
4.8
光照强度(klx)
1
0.1
0.1
0.1
0.1
2
0.27
0.44
0.61
0.78
从表中数据的对比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2 klx时,实际光合量为0.44 μmol/h时,植物从外界吸收CO2为____________ μmol/h,植物对外界CO2转换率为_____________。若外界CO2浓度为6.0 μmol/h,则该条件下绿色植物的实际光合量为___________ μmol/h。
【答案】 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D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或基粒) 色素 (光合色素) 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外界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 2.04 μmol/h 0.85 0.95 μmol/h
【分析】分析题图甲可知,A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B图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C图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D图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外界二氧化碳的浓度和光照强度,因变量是实际光合量。
【详解】(1)分析题图甲可知,A图中,线粒体释放的二氧化碳一部分进入叶绿体中被利用,一部分释放到外界,因此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B叶绿体不吸收二氧化碳,说明该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ATP合成的过程是细胞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当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能导致该植物叶肉细胞内有机物的质量增加,即图中D图。
(2)据图示乙可知,①为光反应的场所,故为叶绿体类囊体膜,因上面有光合作用的色素,②为光反应的产物氧气,在有氧呼吸中,参与第三阶段,和还原态氢结合形成水.
(3)分析题图可知,同一光照条件下二氧化碳浓度不同,实际光合量不同,同一二氧化碳浓度下,光照强度不同,实际光合量不同,由此可以看出外界C02的浓度和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1mol葡萄糖需要消耗6mol二氧化碳,因此实际光合量0.44μmol/h时,消耗二氧化碳量为0.44×6=2.64mol/h,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是0.6umol/h,那么植物从外界吸收CO2为2.64-0.6=2.04umol/h;植物对外界CO2转换率为2.04÷2.4=0.85;若外界CO2浓度为6.0μmol/h,则该条件下绿色植物的实际光合量为(6.0×0.85+0.6)÷6=0.95μmol/h。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ATP的合成场所,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际光合量、外界二氧化碳转化率的计算方法,分析题干和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27.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它通过溶酶体途径对细胞内受损的蛋白质、细胞器或入侵的病原体等进行降解并回收利用,其局部过程如下图:
(1)衰老线粒体的功能逐渐退化,会直接影响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自噬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
(2)细胞中水解酶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____。自噬溶酶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_。
(3)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由于突变蛋白质在神经细胞中堆积而引起的神经系统失调症。研究发现,提高细胞的自噬能力能治疗该类疾病,这是因为细胞自噬能__________。
(4)研究表明,溶酶体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其内的pH为5左右,若有少量溶酶体酶进入细胞质基质也不会引起细胞损伤,推测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氧呼吸(能量供应) 一定流动性 核糖体 排出细胞或在细胞内被利用 清除细胞内突变的蛋白质 细胞质基质的pH高于溶酶体内的pH,导致水解酶的活性降低
【分析】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它通过溶酶体途径对细胞内受损的蛋白质、细胞器或入侵的病原体等进行降解并回收利用。分析图解可知,细胞内由内质网形成一个双膜的杯形结构,衰老的细胞器从杯口进入,杯形结构形成双膜的小泡,后其与溶酶体结合,自噬溶酶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排出细胞或在细胞内被利用。
【详解】(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衰老线粒体的功能逐渐退化,会直接影响细胞的有氧呼吸.分析图解可知,细胞内由内质网形成一个双膜的杯形结构,衰老的线粒体从杯口进入,杯形结构形成双膜的小泡,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2)水解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自噬溶酶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排出细胞或在细胞内被利用。
(3)由于细胞自噬能清除细胞内突变的蛋白质,因此提高细胞的自噬能力能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
(4)酶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同一生物个体,温度相同。若有少量溶酶体酶进入细胞质基质也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细胞质基质的pH高于溶酶体内的pH,导致水解酶的活性降低。
【点睛】本题以示意图为载体,考查了细胞自噬现象,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分析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明确该自噬过程中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并且该过程对细胞是有利的。
三、实验题
2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紫色洋葱开展了一系列生物学实验,下图1为洋葱纵切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实验时,应取图1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部位作实验材料,提取色素时添加碳酸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图2是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装置图,层析后得到不同的色素带,在暗室内用红光照射四条色素带,较暗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3)A同学为探究图1中③处细胞中是否有还原糖,他将③部位组织榨汁后获取滤液。然后取斐林试剂甲液1mL滴入滤液中振荡摇匀,再取乙液1mL滴入滤液中振荡摇匀,将以上混合液置于60℃水浴中加热一段时间,溶液出现砖红色沉淀,实验结果说明洋葱的③处细胞中含有还原糖。同做实验的B同学指出A同学实验中没有按教材中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从实验原理的角度分析A同学的实验结果依然出现砖红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B同学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所看到的现象如图3所示,此时⑩处充满了____________。⑨处成熟细胞不呈现紫色的原因可能是操作过程中____________。
(5)选用图1中的④进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D同学看到C同学剪取洋葱的一 条幼根根尖所做的实验效果很好,于是D同学也从该条幼根上剪取一段进行实验,经规范操作后始终没能观察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防止色素被破坏 ⑦⑧ 甲液和乙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细胞外液 撕取洋葱表皮时将细胞撕破了(或细胞本来是死细胞) 该幼根的根尖已经被C同学剪去
【分析】据图分析:图1中①为洋葱的管状叶,是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材料;②为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可以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③为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可用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④为洋葱根尖,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2为纸层析法分离色素获得的结果,其中⑤为胡萝卜素,橙黄色;⑥为叶黄素,黄色;⑦为叶绿素a,蓝绿色;⑧为叶绿素b,黄绿色。图3中⑨表示细胞,⑩表示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的外界溶液,⑪表示液泡。
【详解】(1)图1中①为洋葱的管状叶,是绿色的,可以用于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叶绿体色素提取时加入碳酸钙可以防止色素被破坏。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2中的⑤是胡萝卜素,⑥是叶黄素,⑦是叶绿素a,⑧是叶绿素b,其中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因此,在暗室内用红光照射四条色素带,较暗的是⑦⑧。
(3)根据题意分析,A同学做还原糖鉴定实验室,先加了甲液,后甲了乙液,而甲液和乙液应该混合以后再加入,而水浴加热后却出现了砖红色沉淀,其原因可能是在水浴加热前甲液和乙液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Cu(OH)2,然后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与还原糖反应生成了砖红色的氧化亚铜。
(4)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3中⑩处充满的是细胞外液;⑨处成熟细胞不呈现紫色的原因可能是操作过程中破坏了细胞结构,液泡被撕破了。
(5)根据题意分析,已知D同学从根尖被C剪掉的幼根上取了一段做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而其取的部分已经没有分生区细胞了,不能进行细胞分裂了,所以尽管其后续实验操作规范,也不能观察到分裂期的细胞。
【点睛】本题以洋葱为实验材料,考查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还原性糖的鉴定实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等相关知识,了解每一个实验的取材、实验原理、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与结论等,并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29.酶是一类极为重要的生物催化剂,在生物体的细胞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 ______________ 的特性。真核细胞内合成酶的场所有 ______________ ,这些酶被合成后往往需要进一步加工才具有催化活性。
(2)在达到最适温度之前,适当升高温度可使酶促反应速率加快:一方面是温度升高会为参加反应的底物分子提供一定的 ______________ ;另一方面,适当升温会提高酶分子 ______________ 的能力,从而使反应加快。
(3)以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过氧化氢酶和蒸馏水为实验材料探究酶具有催化作用,请写出简要的实验设计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作用条件较温和 核糖体、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活化能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将一定量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均分为两组,一组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酶溶液,另一组加入等量的蒸馏水,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3.酶的作用机理: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
【详解】(1)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的特性。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因此真核细胞内合成酶的场所有核糖体和细胞核。
(2)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在达到最适温度之前,适当升高温度可使酶促反应速率加快:一方面是温度升高会为参加反应的底物分子提供一定的活化能;另一方面,适当升温会提高酶分子降低反应的活化能的能力,从而使反应加快。
(3)以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过氧化氢酶和蒸馏水为实验材料探究酶具有催化作用,实验的自变量为有无过氧化氢酶,因变量为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以气泡的产生情况作为实验观察的指标。实验设计时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因此实验设计思路为:将一定量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均分为两组,一组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酶溶液,另一组加入等量的蒸馏水,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酶的特性、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酶的催化作用,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出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是解题的突破口,对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的掌握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考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考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江西省万载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西省万载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双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中学高二下期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中学高二下期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