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河南省安阳五中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翻开泛着油墨香的七上语文课本,四时景物美不胜收,人间亲情永驻,童真、童趣、永恒再现。_____朱自清的春,让我们嗅到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的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各种花的美味儿;_____母亲一起去散步,巧妙地化解分歧,一shà时让我们感受到生活中流淌着的人间温情;_____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我们与鲁迅的童年隔空相遇,共同品尝小珊瑚珠攒成的覆盆子小球,敬仰先生读书入境时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ǎo过去的难忘时刻。由此开启我们的初中语文学习曼妙之旅。
(1)根据语境需要给拼音处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shà
ǎo
歧
攒
(2)结合语境把下面三个词语填写在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走进
②美读
③陪伴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②③①
2.(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很多人在长期使用新的输入方法后,出现了提笔忘字和书写不够规范。
B.我们在生活中要有改正错误、认识错误的勇气。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D.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新昌的空气更加清新。
3.(2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排序是( )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忽略了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 , , 。
①玉兰花肥大的绿叶上闪烁着太阳的金光
②连平常我非常喜欢听的清脆的鸟鸣,也听而不闻了
③窗外碧水粼粼,垂柳依依
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景致,现在都视而不见了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4.(2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喻修辞手法能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比如“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写出了春的生机与希望;“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写出小雪后山的特殊神韵。
B.谦辞和敬辞在古文中比较常见,我们要学会区分。如,“家父”“家慈”“舍弟”是谦辞;“令尊”“高见”“惠赠”是敬辞。
C.《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编撰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大夫的言谈、轶事。《咏雪》就出自《言语》篇,这类文章多记载了古人巧妙应对的故事,小学学过的《杨氏之子》也出于此。
D.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我们学习过的《观沧海》是乐府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绝句,《次北固山下》是律诗,《天净沙•秋思》是散曲,其中“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5.(10分)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ㅤㅤ古诗文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徜徉其间,你会惊喜地发现:景纷呈,情各异,志亦殊。我们能欣赏到“峨眉山月半轮秋,① ”景色的融合变幻;能领略到“② ,山岛辣峙”磅礴壮观;能体会到“夕阳西下,③ ”的浓浓乡愁;似乎还能看见“回乐烽前沙似雪,④ ”大漠的苍茫。面对自然美景,朱自清也不禁发出感慨“’⑤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杜甫江南逢故旧,慨叹“正是江南好风景,⑥ ”,花中寄寓着他深沉的悲慨;同样以花入诗,岑参却说,“⑦ ,⑧ ”,寄托着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情如此动人,志亦坚定不移。孔子告诫我们,“⑨ ,⑩ ”,人要有志向不可轻易改变。
6.(4分)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语段一)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语段二)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心着,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1)语段二选自《朝花夕拾》中的《 》一文,讲的是 的事情。
(2)从上文可以看出童年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7.(3分)综合性学习。
《论语•学而》中孔子说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是我们每一个人人生旅程中不可或缺的心灵旅伴,暨华中学七年级某班将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来参与。
(1)请你仿照示例,再拟写一个活动形式。
例:活动一:交友之道名家说
活动二:历史好友故事会
活动三:
(2)活动过程中,将全班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搜集、阅读、整理有关交友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等。请举出一个交友的典故名称,并简要说说典故内容。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8.(13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列各题。
奶奶的星星
史铁生
①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哭得好伤心。窗外的山墙上剥落了一块灰皮,形状象个难看的老头儿。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噢﹣﹣”地哼着。我倒更觉得委屈起来。“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么……?”我愣愣地听,不哭了,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飘飘的、缓缓的…….是鸽哨儿?是秋风?是落叶划过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轻轻地哼唱?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噢噢﹣﹣,睡觉吧,麻猴来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屋顶上有一片晃动的光影,是水盆里的水反射的阳光。光影也那么飘飘的、缓缓的,变幻成和平的梦境,我在奶奶怀里安稳地睡熟……
②我是奶奶带大的。不知有多少人当着我的面对奶奶说过:“奶奶带起来的,长大了也忘不了奶奶。”那时候我懂些事了,趴在奶奶膝头,用小眼睛瞪那些说话的人,心想:瞧你那讨厌样儿吧!翻译成孩子还不能掌握的语言就是:这话用你说么?
③奶奶愈紧地把我搂在怀里,笑笑:“等不到那会儿哟!”仿佛已经满足了的样子。
④“等不到哪会儿呀?”我问。
⑤“等不到你孝敬奶奶一把铁蚕豆。”
⑥我笑个没完。我知道她不是真那么想。不过我总想不好,等我挣了钱给她买什么。爸爸、大伯、叔叔给她买什么,她都是说:“用不着花那么多钱买这个。”奶奶最喜欢的是我给她踩腰、踩背。 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身上去,来来回回地踩。她趴在床上“哎哟哎哟”的,还一个劲夸我:“小脚丫踩上去,软软乎乎的,真好受。”我可是最不耐烦干这个,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行了吧?”我问。“再踩两趟。”我大跨步地打了个来回:“行了吧?”“唉,行了。”我赶快下地,穿鞋,逃跑……于是我说:“长大了我还给您踩腰。”“哟,那还不把我踩死?”过了一会我又问:“您干嘛等不到那会儿呀?”
⑦“老了,还不死?”
⑧“死了就怎么了?”
⑨“那你就再也找不着奶奶了。”
⑩我不嚷了,也不问了,老老实实依偎在奶奶怀里。那又是世界给我的第一个可怕的印象。
⑪一个冬天的下午,一觉醒来,不见了奶奶,我扒着窗台喊她,窗外是风和雪。“奶奶出门儿了,去看姨奶奶。”我不信,奶奶去姨奶奶家总是带着我的;我整整哭喊了一个下午,妈妈、爸爸、邻居们谁也哄不住,直到晚上奶奶出我意料地回来。这事大概没人记得住了,也没人知道我那时想到了什么。小时候,奶奶吓唬我的最好办法,就是说:“再不听话,奶奶就死了!”
⑫夏夜,满天星斗。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个星星。
⑬“怎么呢?”
⑭“人死了,就变成一个星星。”
⑮“干嘛变成星星呀?”
⑯“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
⑰我们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开了,各种颜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时候能吹响。奶奶用大芭蕉扇给我轰蚊子。凉凉的风,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⑱那时候我还不懂得问,是不是每个人死了都可以变成星星,都能给活着的人把路照亮。
⑲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但到夏天的晚上,我却时常还象孩子那样,仰着脸,揣摸哪一颗星星是奶奶的……我慢慢去想奶奶讲的那个神话,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
(1)文中写了我和奶奶的哪四件生活琐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文章题目能替改为“奶奶”M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3)联系文章语境,谈谈你对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
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
(4)联系上下文,结合括号中的提示,简要分析下列句子表达上的妙处。
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从修辞的角度)。
(5)请说说第⑰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9.(14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谢谢你,人生中的第一场暴击
①初中时代,我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学渣,学习成绩总是在班级排行榜的倒数三位,每科成绩都“渣”得让老师不想承认教过我。但老天爷为人关上一道门时,必然要为其开一扇窗。就因为爱读课外书且喜欢说话,我写的文字被当成范文念给班级同学听,更有几次作文被当成年级范文的经历、这是我得到过的与学习相关的不多的喜悦,它像星光一样散乱微弱,我却把它当成骄阳。
②那些日子,我就像哈利•波特坐在看得见自己梦想的镜子前,被自己想象中的虚幻影像迷醉着,痴迷于写作,忘记除了作文,还有别的学业。
③就在这个时候,我迎来了人生中第一场暴击,其冲击力度,至今想来,还隐隐有牙痒之感。
④那是初三上学期,学校要举行一场作文大赛,为全县中学生作文大赛选拔人才和作品。A我理所当然地以为,这场比赛,就是为我设的一个擂台。
⑤比赛的日期一天天临近。
⑥但班里的气氛却并不浓烈,主要原因是语文老师出差了,班主任对班级的写作情况不够了解:他点了几个人让他们去参加作文比赛。那几个人的成绩在班上算是靠前的,但论作文没一个能令我服气。B我像一个满以为能稳得冠军却连入围资格都没得到的选手,心里只有三个字:不公平!
⑦作文比赛在学校大礼堂如期举行,从全校选出的上百个作文达人,春风满面地去参加比赛。礼堂外,我坐立不安,用阴冷的目光看着远处由喧哗到安静的赛场,还尽量装得若无其事。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时间可以过得如此缓慢。
⑧我在礼堂对面的篮球架和花台之间晃悠着,甚至想去搞几个马蜂窝扔过去,或在不远处扔个石子搞个什么响动,但我都没干。周围太空旷,作案之后是跑不掉的。被抓住了,受处分、被家长揍事小,被别人知道了我的在乎和恼羞成怒,才是最难受的。
⑨我背起书包,气呼呼地冲出校门。但我的眼睛,似乎已丢落在礼堂里了,不论走在哪里,眼前都是同学们奋笔疾书的场景,以至于妈妈做了我最喜欢的红烧肉,也被我无视了。
⑩那晚,我心里乱糟糟的,总觉得不搞出点什么就心绪难平。我撕掉了心爱的课外书和作文书,将它们点燃,险些惹出一场火灾。一向粗心的妈妈都看出了我的反常﹣﹣我毁的都是自己最心爱的东西,这表现跟生无可恋的绝望者很像。
⑪她苦口婆心地问了半天,我挤牙膏似的道出原委,并且咬牙切齿地发誓,从此再也不写作文了,反正也不受待见。
⑫妈妈笑了笑,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别人瞧不起他,他就破罐子破摔地干蠢事,让人更瞧不起;另一种人则是,你瞧不起我,我偏不让你说中,我偏要活成与你的误解和敌意相反的样子。这是蠢人和聪明人的区别。你今天的表现,很像前者……”
⑬我若有所思,没继续烧书,也没放弃作文,而是凭记忆把礼堂黑板上的作文题目写下来,卡着时间不翻资料,认认真真地写出一篇作文来。
⑭星期一我把作文交给了语文老师,请她斧正。他当时正在为自己出差没来得及安排作文比赛名单,致使本班竞赛颗粒无收而大为光火。看着我的作文,她不时地点头,眼角、眉梢渐渐漾出了笑意,并伸出手摸摸我的头。于我而言,这比得了奖还开心。
⑮事后回想,我的被忽视其实是因为自己还没有优秀到不容忽视的地步,那段时间,我比任何时候都努力、期末,我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从班级53名上升到17名!
⑯生活中一次经历或已云消雾散,而那次成长足以让我铭记于心,感怀不已。谁的青春不失落,努力向前,发现并塑造优秀的自己,才是对生命的尊重。谢谢你,人生中的第一场暴击!
(选文有改动)
(1)分析选文标题的含义。
(2)结合语境分析A、B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A.我理所当然地以为,这场比赛,就是为我设的一个擂台。
B.我像一个满以为能稳得冠军却连入围资格都没得到的选手。
(3)选文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阅读选文⑨~⑪段,概括写出“我”受到“暴击”的具体表现。
(5)选文⑭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6)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A.选文以第一人称叙事,亲切真实,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B.选文⑦段加点词“春风满面”写出参赛选手的高兴、自蒙,反衬了“我”在礼堂外内心的不安、失落。
C.选文⑧段“我”想往礼堂扔马蜂窝、扔石头,但最终没有那么做,从中可以看出“我”的胆小怯懦。
D.选文⑫段妈妈的话引人深思,它是“我”思想转变的关键,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三、古诗文阅读。(14分)
10.(10分)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回答问题。
【甲】
ㅤㅤ①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途矩。”(《为政》)
ㅤㅤ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ㅤㅤ③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ㅤㅤ④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央。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ㅤㅤ⑤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乙】
ㅤㅤ⑥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①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②成名?”
(《里仁》)
【注释】①处:安居,可以理解为接受。②恶(wū)乎;于何处,哪里。恶,疑问代词,哪,何。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不逾矩:
②可以为师矣:
③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④饭疏食,饮水: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节奏。(划两处)
好 之 者 不 如 乐 之 者。
(4)请结合【甲】④和【乙】⑥两章的内容,简要说说孔子对待“义”与“利”的态度。
11.(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的“客路”“行舟”将诗人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其间,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领联“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描绘了江水浩瀚、江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尾联感叹家书无法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D.全诗境界开阔,情景交融,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2)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四、作文。(50分)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12.(50分)作家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记述了自己小时候的一个星期天的经历,表达了真实感体验。在你的记忆中是否有一个星期天,发生过特别的事情,遇见过特殊的风景,获得了别样的体验?在你的想象中是否有一个星期天,经历一场奇遇,解开一个谜团,见一个奇迹?
ㅤㅤ请以“那个星期天”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ㅤㅤ要求:
①表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13.请以“最_______我的那个人”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表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安阳五中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翻开泛着油墨香的七上语文课本,四时景物美不胜收,人间亲情永驻,童真、童趣、永恒再现。_____朱自清的春,让我们嗅到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的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各种花的美味儿;_____母亲一起去散步,巧妙地化解分歧,一shà时让我们感受到生活中流淌着的人间温情;_____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我们与鲁迅的童年隔空相遇,共同品尝小珊瑚珠攒成的覆盆子小球,敬仰先生读书入境时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ǎo过去的难忘时刻。由此开启我们的初中语文学习曼妙之旅。
(1)根据语境需要给拼音处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shà 霎
ǎo 拗
歧 qí
攒 cuán
(2)结合语境把下面三个词语填写在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D
①走进
②美读
③陪伴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②③①
【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掌握。根据积累以及语境可知,“一shà时”的“shà”应写作“霎”,“ǎo过去”的“ǎo”应写作“拗”,“歧”应读作“qí”,“攒”应读作“cuán”。
(2)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结合语境可知,“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美文,所以要“美读”;“母亲一起去散步”应该用“陪伴”;“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两个地方,所以要“走进”。
故选:D
【解答】答案:
(1)霎 拗 qí cuán
(2)D
2.(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很多人在长期使用新的输入方法后,出现了提笔忘字和书写不够规范。
B.我们在生活中要有改正错误、认识错误的勇气。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D.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新昌的空气更加清新。
【分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然后结合句子进行辨析。尤其要注意否定词误用这种病句,结合句意,然后分析其修改方法。
【解答】A.有误,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问题”;
B.有误,语序不当,应把“改正错误”和“认识错误”互换位置;
C.正确;
D.有误,成分残缺,把“通过”去掉。
故选:C。
3.(2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排序是( )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忽略了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 , , 。
①玉兰花肥大的绿叶上闪烁着太阳的金光
②连平常我非常喜欢听的清脆的鸟鸣,也听而不闻了
③窗外碧水粼粼,垂柳依依
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景致,现在都视而不见了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排序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先要仔细阅读所给文字,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然后理清思路,注意句子之间的过渡、对应关系,把握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抓住标志词语,如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有指代意义的词语等分析判断。句子顺序排好后,通读一遍,检查一下句子之间衔接是否顺畅,是否符合逻辑。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排序能力。紧承前句应该是③句,然后①句是写窗外的景色,紧承其后的应该是第④句,然后话题一转,第②句做结束。因此,这几个句子的排序应该是③①④②。
故选:A。
4.(2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喻修辞手法能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比如“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写出了春的生机与希望;“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写出小雪后山的特殊神韵。
B.谦辞和敬辞在古文中比较常见,我们要学会区分。如,“家父”“家慈”“舍弟”是谦辞;“令尊”“高见”“惠赠”是敬辞。
C.《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编撰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大夫的言谈、轶事。《咏雪》就出自《言语》篇,这类文章多记载了古人巧妙应对的故事,小学学过的《杨氏之子》也出于此。
D.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我们学习过的《观沧海》是乐府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绝句,《次北固山下》是律诗,《天净沙•秋思》是散曲,其中“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与文化常识表述正误的辨析。根据平时的积累作答。
【解答】A.有误,“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
BCD.正确。
故选:A。
5.(10分)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ㅤㅤ古诗文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徜徉其间,你会惊喜地发现:景纷呈,情各异,志亦殊。我们能欣赏到“峨眉山月半轮秋,① 影入平羌江水流 ”景色的融合变幻;能领略到“② 水何澹澹 ,山岛辣峙”磅礴壮观;能体会到“夕阳西下,③ 断肠人在天涯 ”的浓浓乡愁;似乎还能看见“回乐烽前沙似雪,④ 受降城外月如霜 ”大漠的苍茫。面对自然美景,朱自清也不禁发出感慨“’⑤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杜甫江南逢故旧,慨叹“正是江南好风景,⑥ 落花时节又逢君 ”,花中寄寓着他深沉的悲慨;同样以花入诗,岑参却说,“⑦ 遥怜故园菊 ,⑧ 应傍战场开 ”,寄托着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情如此动人,志亦坚定不移。孔子告诫我们,“⑨ 三军可夺帅也 ,⑩ 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要有志向不可轻易改变。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①影入平羌江水流
②水何澹澹(注意“澹”的书写)
③断肠人在天涯
④受降城外月如霜(注意“降”的书写)
⑤吹面不寒杨柳风
⑥落花时节又逢君
⑦遥怜故园菊(注意“遥”的书写)
⑧应傍战场开
⑨三军可夺帅也
⑩匹夫不可夺志也
6.(4分)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语段一)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语段二)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心着,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1)语段二选自《朝花夕拾》中的《 五猖会 》一文,讲的是 我们准备去看五猖会,父亲让“我”背书,“我”很不情愿 的事情。
(2)从上文可以看出童年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分析】《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和故事情节的能力。结合掌握的知识可知,语段二选自《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结合名著内容可知,《五猖会》主要讲述了我们准备去看五猖会,父亲让“我”背书,“我”很不情愿的事情。
(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结合语段内容,从“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等语句中可知,童年的鲁迅是一个有好奇心、向往自由、不喜欢受拘束的孩子。
答案:
(1)五猖会;我们准备去看五猖会,父亲让“我”背书,“我”很不情愿。
(2)童年的鲁迅是一个有好奇心、向往自由、不喜欢受拘束的孩子。
7.(3分)综合性学习。
《论语•学而》中孔子说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是我们每一个人人生旅程中不可或缺的心灵旅伴,暨华中学七年级某班将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来参与。
(1)请你仿照示例,再拟写一个活动形式。
例:活动一:交友之道名家说
活动二:历史好友故事会
活动三: 朋友互助图片展
(2)活动过程中,将全班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搜集、阅读、整理有关交友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等。请举出一个交友的典故名称,并简要说说典故内容。
【分析】(1)本题考查设计活动的能力。适合中学生的活动主要有演讲比赛、合唱比赛、知识讲座、手抄报等,可仿照示例的句式,选择一种形式作答。
(2)本题考查积累能力。由题意可知,本题要求写一个有关交友的典故及典故内容。作答时,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任选其一作答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解答】答案:
(1)示例一:朋友互助图片展。
示例二:感恩朋友分享会。
(2)示例:知音之交。伯牙弹奏表现高山巍峨的曲子,钟子期赞叹不已说弹奏出了高山的气象;伯牙弹奏表现大海波涛汹涌的曲子,钟子期又听出了大海的感觉。伯牙激动地说钟子期是他的知音。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8.(13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列各题。
奶奶的星星
史铁生
①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哭得好伤心。窗外的山墙上剥落了一块灰皮,形状象个难看的老头儿。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噢﹣﹣”地哼着。我倒更觉得委屈起来。“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么……?”我愣愣地听,不哭了,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飘飘的、缓缓的…….是鸽哨儿?是秋风?是落叶划过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轻轻地哼唱?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噢噢﹣﹣,睡觉吧,麻猴来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屋顶上有一片晃动的光影,是水盆里的水反射的阳光。光影也那么飘飘的、缓缓的,变幻成和平的梦境,我在奶奶怀里安稳地睡熟……
②我是奶奶带大的。不知有多少人当着我的面对奶奶说过:“奶奶带起来的,长大了也忘不了奶奶。”那时候我懂些事了,趴在奶奶膝头,用小眼睛瞪那些说话的人,心想:瞧你那讨厌样儿吧!翻译成孩子还不能掌握的语言就是:这话用你说么?
③奶奶愈紧地把我搂在怀里,笑笑:“等不到那会儿哟!”仿佛已经满足了的样子。
④“等不到哪会儿呀?”我问。
⑤“等不到你孝敬奶奶一把铁蚕豆。”
⑥我笑个没完。我知道她不是真那么想。不过我总想不好,等我挣了钱给她买什么。爸爸、大伯、叔叔给她买什么,她都是说:“用不着花那么多钱买这个。”奶奶最喜欢的是我给她踩腰、踩背。 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身上去,来来回回地踩。她趴在床上“哎哟哎哟”的,还一个劲夸我:“小脚丫踩上去,软软乎乎的,真好受。”我可是最不耐烦干这个,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行了吧?”我问。“再踩两趟。”我大跨步地打了个来回:“行了吧?”“唉,行了。”我赶快下地,穿鞋,逃跑……于是我说:“长大了我还给您踩腰。”“哟,那还不把我踩死?”过了一会我又问:“您干嘛等不到那会儿呀?”
⑦“老了,还不死?”
⑧“死了就怎么了?”
⑨“那你就再也找不着奶奶了。”
⑩我不嚷了,也不问了,老老实实依偎在奶奶怀里。那又是世界给我的第一个可怕的印象。
⑪一个冬天的下午,一觉醒来,不见了奶奶,我扒着窗台喊她,窗外是风和雪。“奶奶出门儿了,去看姨奶奶。”我不信,奶奶去姨奶奶家总是带着我的;我整整哭喊了一个下午,妈妈、爸爸、邻居们谁也哄不住,直到晚上奶奶出我意料地回来。这事大概没人记得住了,也没人知道我那时想到了什么。小时候,奶奶吓唬我的最好办法,就是说:“再不听话,奶奶就死了!”
⑫夏夜,满天星斗。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个星星。
⑬“怎么呢?”
⑭“人死了,就变成一个星星。”
⑮“干嘛变成星星呀?”
⑯“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
⑰我们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开了,各种颜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时候能吹响。奶奶用大芭蕉扇给我轰蚊子。凉凉的风,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⑱那时候我还不懂得问,是不是每个人死了都可以变成星星,都能给活着的人把路照亮。
⑲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但到夏天的晚上,我却时常还象孩子那样,仰着脸,揣摸哪一颗星星是奶奶的……我慢慢去想奶奶讲的那个神话,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
(1)文中写了我和奶奶的哪四件生活琐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文章题目能替改为“奶奶”M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3)联系文章语境,谈谈你对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
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
(4)联系上下文,结合括号中的提示,简要分析下列句子表达上的妙处。
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从修辞的角度)。
(5)请说说第⑰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分析】本文记述了有关奶奶的几件小事:小时候奶奶搂我在怀里哄我睡觉,我决心长大后挣钱买东西孝敬奶奶;一到晚上,我给奶奶踩腰踩背;一个冬天的下午,“我”误把奶奶出门当成奶奶离世,我哭喊着找奶奶;(夏夜庭院里,)奶奶给我讲人死了天上就多了一颗星星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奶奶深情的怀念。
【解答】(1)本题考查文中事件的概括。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根据“我和奶奶”活动,从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这个方面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找出文段的关键句加以概括。可分别以“奶奶”和“我”作为陈述的主体。概括出奶奶哄“我”睡觉、“我”给奶奶踩背、“我”误认为奶奶离世、奶奶给“我”讲故事等事件。
(2)本题考查标题的赏析。这种题型一般回答不可以,然后分析文本原标题的妙处,重点理解“星星”的象征含义。从全文内容可知,“奶奶的星星”暗示奶奶离世,更能表现“我”对奶奶的怀念。同时这个标题暗示奶奶对后人的奉献、指引后人前行的主旨,且“奶奶的星星”有诗情画意,引人遐思。而“奶奶”则体现不出这些效果。所以不能把文章题目改为“奶奶”。
(3)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理解与表达效果的分析。“漫长”本义指长的看不到尽头。形容时间或者道路长得看不见尽头。根据语境,在此处是指我为奶奶踩腰背的时间很长,可见我为奶奶踩背时的焦急,所以觉得那并不大的背如此的“漫长”,怎么踩也踩不完。答题时一定要答出词语对表现人物心理的意义。
(4)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解答此题从比喻的角度,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想象地写出什么。“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既是比喻又是排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无论价值大小,每一个活过的人可以为后人奉献自己,指引后人。根据语境从词语“巨星”“火炬”“烛光”的比喻义和情感色彩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本题考查景物描写作用的分析。阅读第17段,先了解文段内容,再了解作者的描写的景物,根据语境从词语的含义和情感色彩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作答。“草茉莉都开了,各种颜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时候能吹响,奶奶用大芭蕉扇给我轰蚊子,凉凉的风,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所描写的景物舒适自然,从而烘托了“我”夏夜有奶奶陪伴的惬意与舒适,以及放松与温暖。一定要答出景物描写的对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答案:
(1)①奶奶哄“我”睡觉②“我”给奶奶踩背③“我”误把奶奶出门当成奶奶离世
④奶奶给“我”讲关于人死后变成星星的故事
(2)不能。表层意义:奶奶去世化作了天上的一颗星星。
深层意义:点明主题,奶奶给我的鼓励就像天上的星星,一直照亮、指引我的人生之路。
标题新颖独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①“漫长”原指时间长;此处写出了年幼的“我”认为为奶奶踩腰背的时间很长;(认为奶奶的腰背总是踩不完)表现出了“我”为奶奶踩背时的不耐烦。
(4)示例一: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活过的人比做巨星、火炬或烛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无论价值大小,每一个活过的人可以为后人奉献自己,指引后人。
示例二:运用了排比手法,句式整齐,增强文章气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无论价值大小,每一个活过的人可以为后人奉献自己,指引后人。
(5)渲染了夏日夜晚宁静样和的氛围,烘托了祖孙二人乘凉时的惬意和温馨。深化主题,点明奶奶关于星星的故事让我消除了对死亡的恐惧。为下文奶奶去世后,我仰望星空怀念、感激奶奶作铺垫。
9.(14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谢谢你,人生中的第一场暴击
①初中时代,我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学渣,学习成绩总是在班级排行榜的倒数三位,每科成绩都“渣”得让老师不想承认教过我。但老天爷为人关上一道门时,必然要为其开一扇窗。就因为爱读课外书且喜欢说话,我写的文字被当成范文念给班级同学听,更有几次作文被当成年级范文的经历、这是我得到过的与学习相关的不多的喜悦,它像星光一样散乱微弱,我却把它当成骄阳。
②那些日子,我就像哈利•波特坐在看得见自己梦想的镜子前,被自己想象中的虚幻影像迷醉着,痴迷于写作,忘记除了作文,还有别的学业。
③就在这个时候,我迎来了人生中第一场暴击,其冲击力度,至今想来,还隐隐有牙痒之感。
④那是初三上学期,学校要举行一场作文大赛,为全县中学生作文大赛选拔人才和作品。A我理所当然地以为,这场比赛,就是为我设的一个擂台。
⑤比赛的日期一天天临近。
⑥但班里的气氛却并不浓烈,主要原因是语文老师出差了,班主任对班级的写作情况不够了解:他点了几个人让他们去参加作文比赛。那几个人的成绩在班上算是靠前的,但论作文没一个能令我服气。B我像一个满以为能稳得冠军却连入围资格都没得到的选手,心里只有三个字:不公平!
⑦作文比赛在学校大礼堂如期举行,从全校选出的上百个作文达人,春风满面地去参加比赛。礼堂外,我坐立不安,用阴冷的目光看着远处由喧哗到安静的赛场,还尽量装得若无其事。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时间可以过得如此缓慢。
⑧我在礼堂对面的篮球架和花台之间晃悠着,甚至想去搞几个马蜂窝扔过去,或在不远处扔个石子搞个什么响动,但我都没干。周围太空旷,作案之后是跑不掉的。被抓住了,受处分、被家长揍事小,被别人知道了我的在乎和恼羞成怒,才是最难受的。
⑨我背起书包,气呼呼地冲出校门。但我的眼睛,似乎已丢落在礼堂里了,不论走在哪里,眼前都是同学们奋笔疾书的场景,以至于妈妈做了我最喜欢的红烧肉,也被我无视了。
⑩那晚,我心里乱糟糟的,总觉得不搞出点什么就心绪难平。我撕掉了心爱的课外书和作文书,将它们点燃,险些惹出一场火灾。一向粗心的妈妈都看出了我的反常﹣﹣我毁的都是自己最心爱的东西,这表现跟生无可恋的绝望者很像。
⑪她苦口婆心地问了半天,我挤牙膏似的道出原委,并且咬牙切齿地发誓,从此再也不写作文了,反正也不受待见。
⑫妈妈笑了笑,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别人瞧不起他,他就破罐子破摔地干蠢事,让人更瞧不起;另一种人则是,你瞧不起我,我偏不让你说中,我偏要活成与你的误解和敌意相反的样子。这是蠢人和聪明人的区别。你今天的表现,很像前者……”
⑬我若有所思,没继续烧书,也没放弃作文,而是凭记忆把礼堂黑板上的作文题目写下来,卡着时间不翻资料,认认真真地写出一篇作文来。
⑭星期一我把作文交给了语文老师,请她斧正。他当时正在为自己出差没来得及安排作文比赛名单,致使本班竞赛颗粒无收而大为光火。看着我的作文,她不时地点头,眼角、眉梢渐渐漾出了笑意,并伸出手摸摸我的头。于我而言,这比得了奖还开心。
⑮事后回想,我的被忽视其实是因为自己还没有优秀到不容忽视的地步,那段时间,我比任何时候都努力、期末,我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从班级53名上升到17名!
⑯生活中一次经历或已云消雾散,而那次成长足以让我铭记于心,感怀不已。谁的青春不失落,努力向前,发现并塑造优秀的自己,才是对生命的尊重。谢谢你,人生中的第一场暴击!
(选文有改动)
(1)分析选文标题的含义。
(2)结合语境分析A、B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A.我理所当然地以为,这场比赛,就是为我设的一个擂台。
B.我像一个满以为能稳得冠军却连入围资格都没得到的选手。
(3)选文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阅读选文⑨~⑪段,概括写出“我”受到“暴击”的具体表现。
(5)选文⑭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6)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C
A.选文以第一人称叙事,亲切真实,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B.选文⑦段加点词“春风满面”写出参赛选手的高兴、自蒙,反衬了“我”在礼堂外内心的不安、失落。
C.选文⑧段“我”想往礼堂扔马蜂窝、扔石头,但最终没有那么做,从中可以看出“我”的胆小怯懦。
D.选文⑫段妈妈的话引人深思,它是“我”思想转变的关键,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分析】这篇文章写“我”上初中时,对作文有极度自信却意外落选作文竞赛而受到了人生第一场“暴击”,妈妈的引导使“我”走出困境,重新振作,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使“我”感谢这“人生第一场暴击”。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含义。本文写的是“我”上学期间没被作文竞赛选中的一次经历,是对“我”的第一次“暴击”。虽是打击,却在妈妈的引导下重新振作起来,取得了更大的进步,对“我”以后的人生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我”感谢这次“暴击”。
(2)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通过读文,“我”对自己作文能力的自信,使“我”认为这次作文竞赛自己肯定能参加和胜出,所以“我理所当然地以为,这场比赛,就是为我设的一个擂台”。极度自信带来极度失望,意外落选使“我”很受打击,“像一个满以为能稳得冠军却连入围资格都没得到的选手”。
(3)本题考查语段的作用。此题要结合上下文体会“我”的心理活动,上文“我”对作文竞赛极度自信的心情,使“我”非常期待和渴望参加这次比赛。一句话独立成段,在表达效果上有强调作用。
(4)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此题可从第9﹣10段中提取有关“我”行为和动作的语句,适当加工后作答。
(5)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眼角、眉梢渐渐漾出了笑意”是神态描写,“她不时地点头”“伸出手摸摸我的头”是动作描写,表现的是老师对作文的肯定和对“我”的鼓励与喜爱。
(6)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ABD.正确。
C.有误,“受处分、被家长揍事小,被别人知道了我的在乎和恼羞成怒,才是最难受的”是“我”原因所在。
故选:C。
答案:
(1)“暴击”指“我”没被选中参加作文比赛而受到的打击,强调了这个打击对“我”的冲击之大;这次特殊的经历让“我”懂得了要努力向前,发现并塑造优秀的自己,突出这次暴击给“我”影响之大;“谢谢”表达了“我”对这次成长经历的无比珍视。
(2)A.表现了“我”对参加这次作文比赛的极度自信。B.表现了“我”没被选中参加作文比赛的挫败感。
(3)独句成段,起强调作用;强调了“我”对作文比赛的期待;以及渴望参加比赛的急切心情。
(4)气呼呼冲出校门;没有心思吃最喜欢的红烧肉;撕掉并点燃了心爱的课外书和作文书;发誓不再写作文。
(5)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师对“我”作文的肯定(或侧面烘托“我”作文写得好),表现了老师对“我”的鼓励与喜爱。
(6)C
三、古诗文阅读。(14分)
10.(10分)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回答问题。
【甲】
ㅤㅤ①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途矩。”(《为政》)
ㅤㅤ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ㅤㅤ③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ㅤㅤ④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央。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ㅤㅤ⑤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乙】
ㅤㅤ⑥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①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②成名?”
(《里仁》)
【注释】①处:安居,可以理解为接受。②恶(wū)乎;于何处,哪里。恶,疑问代词,哪,何。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不逾矩: 法度
②可以为师矣: 凭借
③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以……为乐
④饭疏食,饮水: 吃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节奏。(划两处)
好 之 者 不 如 乐 之 者。
(4)请结合【甲】④和【乙】⑥两章的内容,简要说说孔子对待“义”与“利”的态度。
【分析】【参考译文】
【甲】
①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②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③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④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⑤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乙】
⑥孔子说:“富有与显贵,是人人都想要拥有的。但如果使用了不合乎道义的方法来得到,是不可以接受的。穷困与贫贱,是人人都厌弃的,但是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来摆脱它,也是不能接受的。君子如果放弃了仁德,又哪里可以称得上是君子呢?”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不会超过规矩。矩:法度。
②句意: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以:凭借。
③句意: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乐:以……为乐。
④句意: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饭:吃。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逝,往,离去。斯,代词,这,指河水。句意: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3)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句意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故断为: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从“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可以看出,孔子不反对追求私利,但是不能违背道义。
答案:
(1)①法度;②凭借;③以……为乐;④吃。
(2)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孔子不反对追求私利,但是不能违背道义。
11.(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首联的“客路”“行舟”将诗人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其间,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领联“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描绘了江水浩瀚、江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尾联感叹家书无法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D.全诗境界开阔,情景交融,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2)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分析】《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ABC.正确;
D.有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而不是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故选:D。
(2)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答案:
(1)D
(2)示例:(含义角度):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内容角度):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表现手法):日”“春”象征新生的美好事物,表现作者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修辞角度):对偶工整,形象生动;“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
译文:
客行在碧色苍翠的青山前,泛舟于微波荡漾的绿水间。潮水上涨,两岸更显开阔;风势正顺;白帆高高扬起。残夜将去,旭日初升海上;一年未尽,江南已初入春。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捎到远方的洛阳亲人身边。
四、作文。(50分)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12.(50分)作家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记述了自己小时候的一个星期天的经历,表达了真实感体验。在你的记忆中是否有一个星期天,发生过特别的事情,遇见过特殊的风景,获得了别样的体验?在你的想象中是否有一个星期天,经历一场奇遇,解开一个谜团,见一个奇迹?
ㅤㅤ请以“那个星期天”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ㅤㅤ要求:
①表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以“那个星期天”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那个”一定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可以把关键词定位为“帮助”“难忘”,由此我们可以写我们对别人的帮助,让我们难忘;也可以写别人对我们的帮助,让我们难忘。难度不大,但好写,不等于写得好。越是普通的题目,要出彩就越不容易。因为你想到的别人也想到了,你用的素材说不定别人也在用,而且还不少。因此,最主要的,还是要有自己的视角以及一定要写出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可以选择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贴近生活,内容真切具体,有真情实感。
【解答】
那个星期天
那个星期天,阳光明媚,春风和煦。我带着耳机听着歌,欢快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忽然,看到前方有个人影,走近一看,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爷爷。
“老爷爷,你一个人在这里干嘛呢,怎么不回家?”“我出来找我的老伴儿,我还带了她最喜欢的茉莉花。但我走了很长时间,也没看见我老伴,小姑娘,你可以帮帮我吗?”“好!”我爽快地回答。
我带着老爷爷走了将近半小时的路程,都没有发现老爷爷所说的老伴。忽然,我发现事情不大对劲:看着老爷爷的动作神情,应该是一个老年痴呆患者。老爷爷的嘴中一直传出“找老伴儿”的声音。我心想,这可怎么办呀?我忽然看到老爷爷的口袋里有一张卡片儿。我想拿出来看,可是老爷爷死活都不愿意给我。还说这是我老伴儿留给我的,谁都不能碰。过一会儿,老爷爷让我送他去某某医院,我很疑惑。但这是老爷爷的意图,我只好带着她去。
到了医院,只见老爷爷走进一间病房,躺在最里面的那张床上。怀里抱着那束茉莉花。嘴里念叨着:“老伴,我来了,还带了你最爱的茉莉花,你回来看看我好不好?我真想你呀。”老爷爷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看着老爷爷痛苦的表情,我鼻子不禁一酸。这时,我看到那张掉落的卡片,我悄悄地捡了起来,才发现到老爷爷的确是一个老年痴呆患者。我按照卡片的电话给他的家人打了电话,那人来了之后。我才知道,那卡片上的是老爷爷儿子的电话。
他儿子告诉我:“半个月前我母亲因病去世,我爸爸因过度悲伤患了老年痴呆,茉莉花是我妈妈最爱的花,那张床也是我母亲住院时的床。谢谢你小妹妹,是你帮助我找到了父亲。”
这次我帮助老爷爷的事情真的是让我难忘,难忘老爷爷对老奶奶的真情,难忘老奶奶对老爷爷的真情,难忘两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不会随时间、随生命的流逝而消失。
13.请以“最_______我的那个人”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表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分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请以“最_______我的那个人”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审题可知,横线上可以补充的内容很多,比如:爱、懂、理解等等。比如我们以“最懂我的那个人”为题目,首先我们要确定题目是要写一个人。题目中的“最”有对比的意思,所以在写作时要有铺垫,学生可以先写一些人对自己的不理解,然后再写“那个人”对自己的理解。“懂”的意思是理解,很多学生不琢磨题意,直接写父母之爱让自己感动等,虽然事例感人,但是不扣题。写作时的重点应该是“那个人”“懂我”的过程,既要写“懂”的事例和镜头,又要写出曲折来。同时“懂我”的过程要写出“那个人”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让人物形象丰满、鲜活。选材时一定要有高度,你要让“那个人”理解你什么,这个“什么”要有“格调”,有“水平”,即你想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是独特而有意义的。
【解答】
最懂我的那个人
是谁,总能用那个并不高大的身躯保护我?是谁,总能想方法给我想要的东西?是谁,总可以让我躺在她怀里哭诉?是谁,总是那么地理解我、懂我。
饭桌上亲戚朋友正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孩子们的成绩,他们那双会放太阳光的眼神,即使不看也会让人觉得惊慌。父母那不屑的表情,更使我无地自容,手足无措,心如土灰,一根针正刺在心的表面渐渐深,渐渐痛。那根纤细脆落的心弦似乎被拨断,我跑进房间。在房间里,胸口不断地上下起伏,终于,一股酸楚刺痛了我的眼睛,我的鼻梁,泪憋不住地往外涌。外表看似坚强乐观,自己内心深处的脆弱、软弱谁又能够懂?没有人会理解的,为自己拼命努力却又见不着人的成绩而哭泣。
泪眼朦胧中,一个熟悉的身影来到我的床前,带着熟悉的味道。那熟悉的方言让我张开了红肿的双眼,看见了那慈祥的脸,她正用那双手慢慢地抚摸着我的头。就像小时候那样,我趴在奶奶的腿上,不知为何,看到奶奶之后,心中的苦闷如泻闸而出的潮水,再次奔涌而出。泪水浸湿了奶奶的裤子,不禁想到了以前的我,在摔倒之后,也经常埋在奶奶的大腿上大哭。
抬起头,在明亮的灯光下,奶奶那银灰色的头发显得特别耀眼。“还可以再努力的。”奶奶说。一句简单的话似乎将我的烦闷都褪尽了。小时候,奶奶的衣服上,裤子上,不知浸透了我多少的泪水。
奶奶总能知道我在想什么。奶奶,与你同行,心中不缺温暖,就不再孤单,你总知道我需要什么,我需要的是鼓励与支持,你的鼓励与支持永远照亮着我。
[语文][期中]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有答案): 这是一份[语文][期中]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有答案),共9页。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根据名著答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诚实守信,同心共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