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期末押题卷】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高频考点数学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期末押题卷)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单元测试)六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数学试卷(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卷)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单元测试)六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数学试卷(人教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押题卷)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单元测试)
六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数学试卷(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某市3月中旬每天平均空气质量指数分别为84,89,83,92,69,73,78,81,89,82,为了描述这10天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最合适的是( )统计图。
A.扇形 B.条形 C.折线
2.要反映牛奶中水、蛋白质、脂肪等含量,用( )更合适。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统计表
3.为了说明黄豆中各种营养成分所占的百分比,应绘制(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统计表
4.下图是六(1)、六(2)班同学参加学校“阳光体育节”活动的情况,两个班参加的总人数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六(1)班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和六(2)班的一样多
B.六(1)班喜欢足球的人数比六(2)班的少
C.六(1)班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比六(2)班的多
D.六(1)班喜欢篮球的人数比六(2)班的少
5.下面属于收集数据方法的是( )。
A.统计表 B.条形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问卷调查询问法
6.下面的信息资料中,最适合用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 )。
A.某学校各学科教师人数情况 B.各种消费情况与家庭总消费的关系
C.商场2019年每月销售额的变化情况 D.6月份气温变化情况
7.下图是一种奶粉的成分含量情况统计图。已知一桶这种奶粉中乳脂的含量是,这桶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是( )。
A.150 B.200 C.90 D.100
8.在“双减”政策下,学校更关注同学们的睡眠时间,为直观看出同学们睡眠时间与全天时间的关系,可以绘制成( )统计图。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D.表格
9.格力空调需要反映某商家一年销售变化情况,应选择( ),反映每月销售量应选择( )。
A.条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二、填空题
10.如图是601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的扇形统计图.如果打篮球的有20人,那么这个班一共有_____人;打乒乓球的有_____人.
11.下图是笑笑家12月份各项支出情况统计图。其中买衣服花了420元。那么文化教育花了( )元。
12.下图是六年级同学参加课外兴趣小组人数的统计图(每人参加一个小组)。
(1)六年级一共有( )名学生参加兴趣小组。
(2)参加书法小组的同学有( )人。
(3)参加美术小组的同学比武术小组的多( )%。
13.下而是某村去年蔬菜种植面积统计图,看图回答下面问题。
(1)西红柿的种植面积是4.4公顷,三种蔬菜的总种植面积是( )公顷。
(2)茄子的种植面积是黄瓜的( )%。
14.看图回答问题。
小芳家上个月水电费、煤气费、电话费和有线电视收视费一共支出360元,具体情况如图。
(1)从图上看,( )和( )大致相等。
(2)水电费支出150元,大约占上述几项支出总和的( )%。(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3)有线电视收视费的支出占上述几项总和的,有线电视收视费支出了( )元。
15.下图是六年级参加兴趣小组的扇形统计图。
(1)六年级共有( )人。
(2)参加科技小组的有( )人,歌咏组的有( )人。
(3)参加歌咏组的比参加美术组的人数多( )人。
三、判断题
16.要反映新冠肺炎每天新增数据变化情况,我们应选用扇形统计图。( )
17.要想了解各大洲的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应绘制扇形统计图。( )
18.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更容易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出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
19.扇形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百分比关系,还能直观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
20.表示一天的气温变化情况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
21.一周的天气变化情况最好用折线统计图表示。( )
22.要反映牛奶中水、蛋白质、脂肪等含量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
23.要想清楚地看出优优家2019年7月至12月天然气用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最好选用扇形统计图。( )
24.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的关系,用整个圆表示总数。( )
25.表示某学生一学期的数学成绩变化,选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
四、计算题
26.口算.
21-2.897= 0.25×0.12= 3.6÷25%×4=
27.下面各题怎么算简便就怎么算。
÷[×(+)] 9.25×9.9+92.5% 36÷[(-)×3]
×(+)÷ ×+÷
五、解答题
28.红星小学对六年级学生进行环保知识了解程度的调查,制作了如下的统计图表。
红星小学六年级学生环保知识了解程度统计表
了解程度
A.非常了解
B.比较了解
C.基本了解
D.不了解
人数(人)
20
180
120
(1)把统计表的人数填写完整;
(2)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在扇形统计图中标出C所占的百分比。
29.学校五年级50米短跑情况如图所示,已知该校五年级得优秀的人数是90人。
(1)学校五年级参加抽测的学生一共多少人?
(2)达标的学生有多少人?
(3)针对这次抽测结果,如果你是体育老师,你会有什么想法?
30.科技助力绿色能源发展。随着我国“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电力系统大力推动电源结构向绿色、清洁、低碳转型,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风电站和太阳能电站。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河北张家口风能、光伏助力绿色冬奥,冬奥会三大赛区26个场馆100%使用绿电。未来,接近70%的传统能源将由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替代。下面是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统计图。
(1)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一共( )万千瓦。
(2)请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观察统计图,关于几种发电方式,你有什么想说的?
(4)请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注意:提出一个一步计算的问题,并能正确解答;提出一个二步或二步以上计算的问题,并能正确解答。)
31.“校园手机”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五一期间,小记者淘气随机调查了某城区若干名学生和家长对小学生带手机现象的看法,统计整理并绘制了如下统计图。
(1)这次调查的家长有多少人?
(2)把上面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3)说说你对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现象的看法。
32.下图是光明小学课后兴趣小组人数情况统计图,参加篮球兴趣小组的有50人。
(1)参加绘画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
(2)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人数比参加舞蹈兴趣小组的多百分之几?
33.如图是某电器商城2022年3月至6月空调销售情况统计图,已知该电器商城4月份销售18台空调。
(1)该电器商城5月份销售多少台空调?
(2)根据每月销售情况,完善条形统计图。
(3)如果将3月至6月的销售情况绘制成折线统计图,你认为7月份的销售情况会是怎样?请说明理由。
34.学校组织老师去博物馆参展,前往博物馆,自驾车,乘公交车和步行的人数如条形统计图(部分)和扇形统计图所示。
(1)学校共有( )名老师去参展。
(2)步行前往博物馆的有( )名老师。
(3)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5.如图是某区地形分布图。
(1)该区的平原面积是80平方千米,则该区的山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2)该区的山地面积比平原面积多百分之几?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决?
36.为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春明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下面是春明小学六年级全体同学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情况的统计图。
请结合统计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1)春明小学六年级共有学生( )人。
(2)参加农耕劳动的学生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 )%。
(3)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4)你参加过哪些劳动实践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37.联合国规定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一所学校的“环保小卫士”对全校师生开展了以“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问卷调查活动,并将调查结果按照以下三类垃圾处理方式整理后,制成了如图所示的两个统计图。
A.能将垃圾放到规定地点,并会考虑垃圾分类。
B.能将垃圾放到规定地点,但不会考虑垃圾分类。
C.基本能将垃圾放到规定地点,偶尔会乱扔垃圾。
(1)“环保小卫土”一共调查了人。
(2)“能将垃圾放到规定地点,但不会考虑垃圾分类”的有人;“基本能将垃圾放到规定地点,偶尔会乱扔垃圾”的有人。
(3)观察发现条形统计图不完整,请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4)观察两个统计图中的数据,你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一条。
参考答案:
1.C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为了描述这10天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最合适的是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2.C
【分析】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要反映牛奶中水、蛋白质、脂肪等含量,用扇形统计图更合适。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统计表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3.C
【分析】折线统计图能够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条形统计图不但能够使人们一眼看出各个数据的大小而且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扇形统计图既可以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又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
统计图比统计表更能直观、形象的反映数据间的变化和联系;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为了说明黄豆中各种营养成分所占的百分比,应绘制扇形统计图较合适。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统计图的选择,就熟练掌握各种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特点。
4.D
【分析】根据六(2)班的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先用加法求出全班的总人数,因为两个班参加的总人数相等,所以也是六(1)班的总人数;把六(1)班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结合六(1)班的扇形统计图,用总人数分别乘参加各类活动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求出六(1)班参加各类活动的人数,再与六(2)班参加相同活动的人数相比较,得出结论。
【详解】A.总人数:8+14+12+6=40(人)
六(2)班喜欢乒乓球的有6人;
六(1)班喜欢乒乓球的有:
40×15%
=40×0.15
=6(人)
六(1)班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和六(2)班的一样多,原题说法正确;
B.六(2)班喜欢足球的有12人;
六(1)班喜欢足球的有:
40×15%
=40×0.15
=6(人)
6<12
六(1)班喜欢足球的人数比六(2)班的少,原题说法正确;
C.六(2)班喜欢羽毛球的有14人;
六(1)班喜欢羽毛球的有:
40×40%
=40×0.4
=16(人)
16>14
六(1)班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比六(2)班的多,原题说法正确;
D.六(2)班喜欢篮球的有8人;
六(1)班喜欢篮球的有:
40×30%
=40×0.3
=12(人)
12>8
六(1)班喜欢篮球的人数比六(2)班的多,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点睛】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百分数问题。
5.D
【分析】通过统计表可以找出数据分布的规律;利用统计图表示经过整理的数据,能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规律;统计表和统计图都是收集完数据之后的工作。问卷调查询问法是收集数据的方法。
【详解】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数据的表示方法,属于描绘数据,问卷调查询问法是收集数据的方法。
故答案为:D
【点睛】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1、数据收集、2、整理数据、3、描绘数据、4、分析数据、5、得出结论。
6.B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A.要表示某学校各学科教师人数情况,适合用条形统计图;
B.要描述各种消费情况与家庭总消费的关系,就是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适合用扇形统计图;
C.要表示商场2019年每月销售额的变化,适合用折线统计图;
D.要表示6月份气温变化,适合用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综合几种统计图的具体特点,再结合题目里要反映的具体信息来确定答案。
7.D
【分析】把这中奶粉的质量看作单位“1”,用单位“1”减去乳脂、乳糖和其他所占的百分率即可求出蛋白质占总质量的百分率,根据除法的意义,求出奶粉的总量,然后再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出蛋白质的重量即可。
【详解】1-30%-36%-9%
=70%-36%-9%
=34%-9%
=25%
120÷30%×25%
=400×25%
=100(g)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明确用除法是解题的关键。
8.C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在“双减”政策下,学校更关注同学们的睡眠时间,为直观看出同学们睡眠时间与全天时间的关系,可以绘制成扇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9.C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格力空调需要反映某商家一年销售变化情况,应选择折线统计图,反映每月销售量应选择条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统计图的选择,明确各个统计图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0. 50 6
【详解】20÷40%=50(人)
50×(1﹣28%﹣40%﹣20%)
=50×12%
=6(人)
答:这个班一共有50人,打乒乓球的有6人.
故答案为:50,6.
11.440
【分析】把12月的总支出看作单位“1”,已知买衣服占总支出的21%,则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则用420÷21%求出总支出是多少,又已知文化教育占总支出的22%,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则用总支出乘22%即可得文化教育花的钱数。
【详解】420÷21%=2000(元)
2000×22%=440(元)
文化教育花了440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扇形统计图的分析能力以及百分数的应用,需要明确单位“1”是否已知。
12.(1)160
(2)48
(3)60
【分析】(1)把六年级学生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求出参加打羽毛球的占百分之几,已知参加打羽毛球的有8人,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把六年级学生人数看作单位“1”,参加书法小组的占30%,根据一个数乘百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
(3)把参加武术小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
【详解】(1)8÷(1-40%-30%-25%)
=8÷5%
=8÷0.05
=160(人)
六年级一共有160名同学参加兴趣小组。
(2)160×30%=48(人)
参加书法小组的同学有48人。
(3)(40%-25%)÷25%×100%
=0.15÷0.25×100%
=60%
参加美术小组的同学比参加武术小组的同学多60%。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3.(1)8
(2)50
【分析】(1)观察扇形统计图可知西红柿的种植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55%,据此求出总种植面积;
(2)用茄子的种植面积除以黄瓜的种植面积即可。
(1)
(公顷)
(2)
【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题中的数量关系式。
14.(1) 电话费 煤气费
(2)41.7
(3)30
【分析】(1)由统计图可知电话费和煤气费所在的扇形的大小相近。
(2)用水电费除以总支出即可。
(3)总支出乘有线电视收视费的占总支出的分率即可。
(1)
从图上看,电话费和煤气费大致相等。
(2)
150÷360×100%≈41.7%
(3)
360×=30(元)
【点睛】本题考查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15.(1)160
(2) 40 64
(3)16
【分析】(1)根据题意,把六年级参加课外小组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可先计算出书法小组占单位“1”的百分数,然后再用8除以书法小组占单位“1”的百分数即可;
(2)根据题意,可用参加课外小组的总人数乘参加科技组占总人数的百分数,用参加课外小组的总人数乘参加歌咏组占总人数的百分数即可;
(3)先用参加课外小组的总人数乘参加美术组占总人数的百分数,求出参加美术组的人数,再用参加歌咏组的人数减去参加美术组的人数即可。
(1)
1-40%-30%-25%
=60%-30%-25%
=30%-25%
=5%
8÷5%=160(人)
(2)
160×25%=40(人)
160×40%=64(人)
(3)
160×30%=48(人)
64-48=16(人)
【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的应用,以及百分数的运算。
16.×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要反映新冠肺炎每天新增数据变化情况,我们应选用折线统计图。故原题干说法错误。
【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17.√
【分析】由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可知,表示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情况选择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据此解答。
【详解】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要表示各大洲的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百分比绘制扇形统计图最合适。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征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8.√
【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分析题中说法是否正确即可。
【详解】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从图中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部分数量与部分数量之间的关系;
由上可知,题中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理解并掌握各统计图的特征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9.×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扇形统计图能表示数量百分比关系,折线统计图能直观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所以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20.×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表示一天的气温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故原题说法错误。
【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21.√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一周的天气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根据统计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是解题关键。
22.×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要反映牛奶中水、蛋白质、脂肪等含量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所以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23.×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由分析得:要想清楚地看出优优家2019年7月至12月天然气用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最好选用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掌握统计图的特点是解题关键。
24.√
【分析】扇形统计图是以一个圆的面积(看作单位“1”)表示物体的总数量,以相应的扇形面积占整个圆面积的百分数表示各有关部分占总数量的百分数的统计图。
【详解】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的关系,用整个圆表示总数,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扇形统计图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25.×
【分析】一般来说,如果几个数量是并列的,只要求表示数量的多少时,选条形统计图。如果表示一个量或几个量增减变化和发展变化趋势,则选折线统计图。如果要求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则选扇形统计图。
【详解】表示某学生一学期的数学成绩变化,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点睛】扇形统计图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26. 21
18.103 0.03 57.6
【解析】略
27.;92.5;24
;;
【分析】÷[×(+)],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9.25×9.9+92.5%,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36÷[(-)×3],中括号里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再算除法;
×(+)÷,先算加法,再将除法改成乘法,约分后再计算;
×+÷,将除法改写成乘法,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将除法改写成乘法,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详解】÷[×(+)]
=÷[×]
=÷
=
9.25×9.9+92.5%
=9.25×(9.9+0.1)
=9.25×10
=92.5
36÷[(-)×3]
=36÷[×3-×3]
=36÷[-1]
=36÷
=24
×(+)÷
×+÷
=×(+)
=×1
=
=(+)×
=1×
=
28.见详解
【分析】(1)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可知比较了解的人数有80人,填在统计表里即可;
(2)根据统计表里的人数,把条形统计图补全即可;
(3)先求出统计的总人数,再用C基本了解的人数除以总人数,求出C所占的百分比,标在统计图中即可。
【详解】(1)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
(3)
如图所示:
【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征。
29.(1)360人
(2)36人
(3)见详解
【分析】(1)将抽测总人数看作单位“1”,观察统计图可知,优秀人数占总人数的25%,优秀人数÷对应百分率=总人数,据此列式解答。
(2)1-优秀人数对应百分率-良好人数对应百分率=达标人数对应百分率,总人数×达标人数对应百分率=达标人数,据此列式解答。
(3)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详解】(1)90÷25%=360(人)
答:学校五年级参加抽测的学生一共360人。
(2)360×(1-25%-65%)
=360×0.1
=36(人)
答:达标的学生有36人。
(3)优秀人数太少,以后要加强锻炼。
【点睛】利用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就是解决有关不同类型的百分数应用题,按照百分数相关解题思路解答即可。
30.(1)3000;(2)(3)见详解;(4)见详解
【分析】(1)把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看作单位“1”,其中太阳能发电1320千瓦时,占总量的44%,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
(2)把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看作单位“1”,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求出风电是多少千瓦时,据此完成条形统计图。
(3)答案不唯一。我想说应该加大绿色能源发展的空间,加快绿色能源发展的速度。
(4)答案不唯一。提出的问题是:①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中火电比水电多多少千瓦时?②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中太阳能发电是水电和火电的多少倍?据此解答。
【详解】(1)1320÷44%
=1320÷0.44
=3000(万千瓦时)
所以,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一共3000万千瓦时。
(2)3000-(330+570+1320)
=3000-2220
=780(万千瓦时)
作图如下:
(3)答:我想说应该加大绿色能源发展的空间,加快绿色能源发展的速度。
(4)
①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中火电比水电多多少千瓦时?
570-330=240(万千瓦时)
答: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中火电比水电多240万千瓦时。
②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中太阳能发电是水电和火电的多少倍?
1320÷(330+570)
=1320÷900
≈1.47倍
答: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中太阳能发电是水电和火电的1.47倍。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1.(1)400人;(2)见详解;(3)见详解(答案不唯一)
【分析】(1)看图,持无所谓态度的家长有80人,占家长总人数的20%,用80除以20%,求出这次调查的家长有多少人;
(2)用家长总数减去赞成、无所谓的家长人数,求出持有反对态度的家长人数。用赞成和反对的家长人数分别除以家长总人数,求出它们占家长总数的百分比。据此,将统计图补充完整;
(3)根据生活实际,看法合情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详解】(1)80÷20%=400(人)
答:这次调查的家长有400人。
(2)400―40―80=280(人)
280÷400×100%=70%
40÷400×100%=10%
统计图补充如下:
(3)我认为小学生不应该带手机进校园,理由如下:①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手机容易占用小学生的时间,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②小学生三观没有形成,网络世界有很多不良的价值观,容易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③过度使用手机,影响小学生的视力。
【点睛】本题考查了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扇形统计图,能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32.(1)20人;(2)75%
【分析】(1)把总人数看作单位“1”,用1分别减去舞蹈、绘画、围棋和书法兴趣小组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求出参加篮球兴趣小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总人数,已知参加绘画兴趣小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0%,用总人数乘10%即可求出参加绘画兴趣小组的人数;
(2)用总人数分别乘书法、舞蹈兴趣小组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各自求出参加书法、舞蹈兴趣小组的人数,再用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人数减去参加舞蹈兴趣小组的人数,多的人数除以参加舞蹈兴趣小组的人数,即可得解。
【详解】(1)1-20%-10%-10%-35%=25%
50÷25%=200(人)
200×10%=20(人)
答:参加绘画兴趣小组的有20人。
(2)200×35%=70(人)
200×20%=40(人)
(70-40)÷40
=30÷40
=0.75
=75%
答: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人数比参加舞蹈兴趣小组的多75%。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3.(1)36台
(2)见详解
(3)如果将3月至6月的销售情况绘制成折线统计图,我认为7月份的销售情况会突破60台,因为3月至6月的销售情况是上升趋势,另外7月份气温较高,也是空调销量上升的一个关键因素。
【分析】(1)根据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用18÷15%求出3月份至6月份销售的总台数,然后乘5月份所占的百分数即可。
(2)根据扇形统计图的数据,分别计算出每个月的销售量,然后画图即可;
(3)可以根据统计图的情况,合理分析即可。
【详解】(1)18÷15%×30%
=120×30%
=36(台)
答:电器商城5月份销售36台空调。
(2)根据每月销售情况,完善条形统计图如下:
(3)如果将3月至6月的销售情况绘制成折线统计图,我认为7月份的销售情况会突破60台,因为3月至6月的销售情况是上升趋势,另外7月份气温较高,也是空调销量上升的一个关键因素。(答案不唯一)
【点睛】考查了统计图表的填补,关键是根据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然后再根据统计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4.(1)40;(2)8;(3)见详解
【分析】(1)把总人数看作单位“1”,其中自驾去参展的有20人,占总人数的50%,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2)步行前往的占20%,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3)根据步行的人数,完成条形统计图。
【详解】(1)20÷50%=40(名)
(2)40×20%=8(名)
(3)条形统计图补充如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5.(1)128平方千米
(2)60%
(3)提问:该地区的湖泊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67.2平方千米
【分析】(1)把该地区的总面积看作单位“1”,其中平原面积是8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5%,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总面积,再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出山地面积。
(2)把该地区的平原面积看作单位“1”,先用减法求出该区的山地面积比平原面积多多少平方千米,然后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
(3)答案不唯一。提出的问题是:该地区的湖泊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根据求一个数是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
【详解】(1)80÷25%=320(平方千米)
320×40%=128(平方千米)
答:该区的山地面积是128平方千米。
(2)(128-80)÷80×100%
=48÷80×100%
=0.6×100%
=60%
答:该区的山地面积比平原面积多60%。
(3)提问:该地区的湖泊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答案不唯一)
320×21%=67.2(平方千米)
答:该地区的湖泊面积是67.2平方千米。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6.(1)200;(2)20;(3)(4)见详解
【分析】(1)把六年级学生总人数看作单位“1”,参加厨艺坊的有70人,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35%,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
(2)把六年级学生总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
(3)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六年级学生总人数减去厨艺坊、手工制作、农耕劳动的人数,求出木艺坊的人数,据此完成统计图;
(4)答案不唯一,可结合自身的经历进行解答。
【详解】(1)
(人)
(2)
(3)
(人)
作图如下:
(4)我做过农耕劳动,收获是通过参加农耕劳动真正体会到农民的艰辛,一分收获,一份艰辛。(答案不唯一)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7.(1)600;
(2)240;60;
(3)见详解;
(4)见详解
【分析】(1)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A的人数是90人,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总人数。
(2)把三类垃圾处理方式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已知A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0%,B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0%,那么C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50%-40%=10%,再根据一个数乘百分数的意义,用乘法分别求出B、C的人数。
(3)根据(2)中求出的数据以及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完成统计图。
(4)观察两个统计图中的数据,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回答,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详解】(1)300÷50%=600(人)
(2)600×40%=240(人)
1-50%-40%=10%
600×10%=60(人)
(3)如图:
(4)在学校举办垃圾分类科普活动,提高师生环保意识。(答案合理即可)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利用图中已知的信息,结合给出的条件,求得各部分数据解决问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卷)六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数学试卷(苏教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卷)第七单元整理与复习(单元测试)六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数学试卷(苏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卷)专项复习:填空题(试题)六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数学试卷(人教版),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