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参与民主生活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参与民主生活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播放视频,导入新课,问题导学,探究平台,学习达标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2《参与民主生活》 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时按照“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有哪些怎样才能更好地参与民主生活”的逻辑展开。第一目是“行使民主权利”,理解行使民主权利体现在参与民主生活,知道其主要形式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第二目是“增强民主意识”,知道作为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培养必要的民主素养,增强民主意识,这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认同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并使之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2.法治观念:学会依法参与公共事务,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看问题,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3.责任意识:体会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必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做有素养的公民。教学重点行使民主权利,增强民主意识。 教学难点增强民主意识。教学方法自主阅读、归纳要点,讲授法、讨论法、活动探究法。教学过程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十四五”规划编制开展网上意见征求》,让学生了解广大网民可以就“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知道这种行为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表现,是依法参与民主生活的行为,从而导入新课。 教师随笔 二、问题导学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1.公民参与的内涵和必要性分别是什么?2.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有哪些?3.民主选举的地位、形式、原则、要求分别是怎样的?4.民主决策的地位、要求、方式(保障制度)分别是怎样的?5.民主监督的地位、意义分别是怎样的?6.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7.公民应怎样增强民主意识?8.公民怎样参与民主生活? 教学过程三、探究平台探究一:行使民主权利1.展示中学生小林通过热线举报侵权的有关材料。学生思考:(1)小林是通过哪种方式行使民主权利的?他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反映问题?(2)结合小林拨打市长热线电话的行为,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公民参与的。教师点拨:(1)小林通过民主监督的形式行使民主权利。小林还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问题;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问题;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反映问题等。(2)公民参与:①含义: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②必要性: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③要求: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2.知识拓展:展示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有关材料,理解这些基本概念。3.展示在选举中“投谁一票”问题上的一些常见观点。学生思考:在“投谁一票”的问题上,你同意上面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教师点拨:对上面五种观点都不同意。理由:(1)民主选举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2)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4.展示不同选举形式的图片。学生思考:上述图片体现了公民通过哪种形式参与民主?它的具体形式有哪些?这些民主形式对人民有何重要意义?教师点拨:民主选举,包括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等形式。这些都是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的重要形式。5.展示山西省保德县举行集中供水价格调整听证会有关材料。学生思考:(1)查找相关法律法规,说说为什么要举行价格调整听证会。(2)阅读教材,说说除了听证会以外,公民参与民主决策还有哪些方式。教师点拨:(1)举行价格调整听证会的原因:消费者、经营者及其他利益相关方、专家、学者、政府部门人员广泛参与,充分表达意见,提出建议,能够使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保障人民利益充分实现。(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知识拓展: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制度。通过了解这些知识,加深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6.播放市民举报公务员上班时间玩手机的视频。学生思考:视频中的这位市民是通过哪种方式参与民主生活的?这一民主方式有何重要性?教师点拨:(1)视频中的这位市民通过民主监督参与民主生活。(2)民主监督的重要性:①地位: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②意义: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教师随笔 教学过程7.知识归纳:上面学习了公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民主生活,教师指导学生对其进行归纳。学生思考: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途径)有哪些?教师点拨:(1)民主选举: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2)民主决策: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决策(政策)实施前。(3)民主监督: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决策(政策)实施后。探究二:增强民主意识1.学生思考:你知道生活中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哪些具体体现吗?教师点拨: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关心社区建设;热心公益活动;参与班集体建设;关注学校建设;参加社团活动;等等。2.展示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有关材料。学生思考:结合材料,谈谈青少年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怎样才能更好地参与民主生活。教师点拨:(1)增强民主意识的原因:①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②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③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2)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①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②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③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④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3.播放视频《警惕依法监督变味》。学生思考:结合视频,运用教材知识,谈谈公民应怎样增强民主意识。教师点拨:(1)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2)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3)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教师随笔 四、学习达标训练(见课件)要点梳理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参与民主生活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课讲授,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参与民主生活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参与民主生活教案,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