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三12.3第2课时实验 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71168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三12.3第2课时实验 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71168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三12.3第2课时实验 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教学设计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71168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3 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第2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3 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第2课时教案,共7页。
第2课时 实验: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1.实验原理(1)电容器的充电过程如图所示,当开关S接1时,电容器接通电源,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自由电子从正极板经过电源向负极板移动,正极板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负极板因获得电子而带负电。正、负极板带等量的正、负电荷。电荷在移动的过程中形成电流。在充电开始时电流比较大(填“大”或“小”),以后随着极板上电荷的增多,电流逐渐减小(填“增大”或“减小”),当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时电荷停止移动,电流I=0。(2)电容器的放电过程如图所示,当开关S接2时,将电容器的两极板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电容器正、负极板上电荷发生中和。在电子移动过程中,形成电流,放电开始电流较大(填“大”或“小”),随着两极板上的电荷量逐渐减小,电路中的电流逐渐减小(填“增大”或“减小”),两极板间的电压也逐渐减小到零。2.实验器材6 V的直流电源、单刀双掷开关、平行板电容器、电流表、电压表、小灯泡。3.实验步骤(1)按图连接好电路。(2)把单刀双掷开关S打在上面,使触点1和触点2连通,观察电容器的充电现象,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3)将单刀双掷开关S打在下面,使触点3和触点2连通,观察电容器的放电现象,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4)记录好实验结果,关闭电源。实验记录和分析:实验项目实验现象电容器充电灯泡灯泡的亮度由明到暗最后熄灭(选填“明”“暗”或“熄灭”)电流表1电流表1的读数由大到小最后为零(选填“大”“小”或“零”)电压表电压表的读数由小(选填“大”或“小”)到大(选填“大”或“小”)最后为6__V电容器放电灯泡灯泡的亮度由明到暗最后熄灭(选填“明”“暗”或“熄灭”)电流表2电流表2的读数由大到小最后为零(选填“大”“小”或“零”)电压表电压表的读数由大(选填“大”或“小”)到小(选填“大”或“小”)最后为0__V4.注意事项(1)电流表要选用小量程的灵敏电流计。(2)要选择大容量的电容器。(3)实验要在干燥的环境中进行。(4)在做放电实验时,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以免烧坏电流表。核心要点 电容器充、放电现象的定性分析[观察探究]按如图所示电路连接好器材,使开关S先后接触a、b,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当S先后接a和接b时,会观察到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是怎样的呢?(2)电容器的工作过程是怎样的?工作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3)电容器的带电量Q与两极板间的电压U有什么关系?反映了电容器怎样的特性?怎样描述?答案 (1)当S接a时,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当S接b时,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2)①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②充电过程中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放电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3)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随电荷量的增加而增加,电荷量和电势差成正比,它们的比值是一个恒量,每一个电容器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常数,与所带电荷量的多少无关。这个比值反映了电容器容纳电荷的能力大小,因此可用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大小即电容器的电容C=。[探究归纳]电容器的工作基础(1)充电:使电容器的极板上带上电荷的过程称为充电,充电后两极板带等量异种电荷,充电过程,带电荷量Q逐渐增大,板间电压U增大,板间电场强度E增大。(2)放电:使充电后的电容器不带电荷的过程叫作放电,放电过程,带电荷量Q减小,板间电压U减小,板间电场强度E减小。[试题案例][例1] 如图所示实验中,关于平行板电容器的充、放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关接1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正电B.开关接1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负电C.开关接2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正电D.开关接2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负电解析 开关接1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上极板与电源正极相连而带正电,A正确,B错误;开关接2时,平行板电容器放电,放电结束后上、下极板均不带电,C、D错误。答案 A方法归纳 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1)充电:把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使两个极板上带上等量异号电荷的过程。充电后,跟电源正极相连的极板带正电,跟电源负极相连的极板带负电。充电过程如图甲所示。(2)放电:用导线把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接通,两个极板上的电荷中和,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放电后,电容器任一极板带电荷量均为零。放电过程如图乙所示。 甲 乙核心要点 电容器充、放电现象的定量计算[试题案例][例2] 电流传感器可以像电流表一样测量电流,不同的是反应比较灵敏,且可以和计算机相连,能画出电流与时间的变化图像。图甲是用电流传感器观察充、放电过程的实验电路图,图中电源电压为6 V。先使开关S与1接通,待充电完成后,把开关S再与2接通,电容器通过电阻放电,电流传感器将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显示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估算出电容器全部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为________C,该电容器电容为________μF。(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解析 根据题图乙的含义,因Q=It,可知图形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电荷量;根据横轴与纵轴的数据可知,一个格子的电荷量为8×10-5 C,由大于半格算一个,小于半格舍去,因此图像所包含的格子个数为38,所以释放的电荷量为q=8×10-5 C×38=3.04×10-3 C。根据电容器的电容C=可知,C= F≈5.07×10-4 F=507 μF。答案 3.04×10-3 5071.(多选)关于电容器的充、放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充、放电过程中外电路有瞬间电流B.充、放电过程中外电路有恒定电流C.充电过程中电源提供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D.放电过程中电容器中的电场能逐渐减少解析 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会有电荷发生定向移动,电路产生变化的瞬间电流,电容器充、放电结束,电流消失,A正确,B错误;充电过程中电源提供的电能部分转化为电容器的电场能,C错误;放电过程中电容器中的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D正确。答案 AD2.据国外某媒体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型超级电容器,能让手机几分钟内充满电。某同学假日登山途中,用该种电容器给手机电池充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容器给手机电池充电时,电容器的电容变大B.该电容器给手机电池充电时,电容器存储的电能变少C.该电容器给手机电池充电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可能不变D.充电结束后,电容器不带电,电容器的电容为零解析 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大小的物理量,与电容器的电压及电荷量无关,故A、D错误;当该电容器给手机电池充电时,电容器存储的电荷量减小,则电能变少,故B正确,C错误。答案 B3.(多选)如图所示是一个由电源、电阻R与平行板电容器组成的串联电路,在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器充电B.电容器放电C.电阻R中有从a流向b的电流D.电阻R中有从b流向a的电流解析 解题关键是电容器与电源相连,其电压不变。由C=可知,当d增大时,C减小,而电容器始终与电源相连,故U不变,由C=可知,Q变小,即电容器将放电,电流从a流向b。故正确答案为B、C。答案 BC4.如图所示,将平行板电容器接在电池组两极间,两板间的带电尘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若将两板缓慢地错开一些,其他条件不变,则( )A.电容器带电荷量不变B.电源中将有电流从正极流出C.尘埃仍静止D.电流计中将有电流,电流方向为b→a解析 电容器与电池组连接,其电压不变,带电尘埃静止,静电力与重力平衡,qE=mg,两极板错开时电场强度不变,故C正确;因电容减小,由Q=CU,知电荷量Q减小,电容器放电,电流方向为a→b,A、B、D错误。答案 C5.电流传感器可以把电容器放电电流随时间变化规律描绘出来。一个电容器先把它接到8 V的电源上充电,然后通过电流传感器放电,其电流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由图线和坐标轴所围的面积知道电容器放电前所带的电荷量,已知如图所围的面积约为40个方格,由图可算出电容器的电容为________F。解析 根据Q=It以及图像的含义可知,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电荷量,则可知:电荷量q=40×0.2×10-3×0.4 C=3.2×10-3 C,电容器的电容C==4×10-4 F。答案 4×10-4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3 电场 电场强度教案,共23页。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2 库仑定律教案设计,共19页。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三册第十三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2 磁感应强度 磁通量教案设计,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