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统编版16.1 阿房宫赋优秀ppt课件
展开阿房宫赋
杜牧
[课程目标]
1.掌握文言知识,包括文中词语活用的现象,文言句式以及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2.把握“赋”的文章体裁特点,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3.掌握本文描写、议论与铺排相结合的写法
4.把握作者忧国忧民、匡时济世的情怀
5.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学法指导]
1.自学法。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全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诵读法。通过诵读,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
3.演讲法。通过演讲,督促自己熟悉文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4.改写法。通过自主选择典型片段改写成散文的形式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高考导航]
1.常见文言词语“”“流”“爱”“走”“族”的意思和“之”“焉”“夫”“而”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高考重点知识
2.本课属于《课程标准》规定的必背篇目,高考会直接选取本课内容出古诗文名句默写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督学到校巡视,与学生交谈间随口问道:“你知道阿房宫是谁烧的吗?”学生答:“不是我。”督学啼笑皆非,向校长指责:“ 贵校的学生国文程度低落,居然说阿房宫不是他烧的。”校长平静地说:“本校学生一向诚实,既然他说不是他烧的,就一定不是他烧的。”盛怒之下,督学写了封呈文给教育局局长,禀明原委。不久,收到局长复函说:“烧掉就算了,再拔经费重建阿房宫。”
二、知人论世
(一)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 字牧之, 号樊川, 晚年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称他为“杜樊川”。京兆万年人, 太和三年进士及第, 由于性情刚强、直陈利弊, 得罪当权, 所以不为重用, 使他有怀才不遇的感觉,于是浪迹于江湖, 饮酒赋诗以自遣, 他作诗技巧甚高, 文字鲜明华丽, 却又充满对人生的感慨,后世认为杜牧的诗豪迈气慨,在晚唐中自成一格,为别于杜甫, 世称“小杜”,又因他与李商隐齐名,称为“小李杜”。
(二)代表作品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几首诗歌的作者是晚唐时期的诗人杜牧。从这几首诗歌中我们约略可以知道:杜牧善于将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熔铸于诗情画意之中。他的诗歌作品与晚唐气象紧密结合,同样也体现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三)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这时的唐王朝,藩镇割据,拥兵自重,宦官专权,民不聊生。唐敬宗李堪年少即位,好游乐,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本文就是作者23岁时有感于时政而写的。这篇赋体散文,借古讽今,通过描述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王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向唐朝统治者提出了警示,表达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民的情怀。
阿房宫,秦始皇所建造的宫苑,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阿房村。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因其前殿所在地为阿房,故称“阿房宫”。当时动用的役夫七十余万,工程浩大,耗费民力财力极多,加剧了当时的社会危机,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秦亡后,此宫为项羽所焚,现尚存夯土台基。
这是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阐明这个历史教训,就是杜牧在赋中所要表现的讽喻意义。
根据历史记载,阿房宫东西宽三里,南北长五里,可容纳十五万人居住。里面道路纵横交错,宫殿屋宇林立。其前殿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高达十数丈,可以容纳万人。而这,只是阿房宫的主体建筑。以此为中心与咸阳相连接,周围三百里内星罗棋布修建了二百七十余座离宫别馆祠堂庙宇。各个建筑之间有宽阔平整的道路或阁道相连接,直通到终南山下。当时有运石工人编的歌唱道:“千男呼哟万男喊,巨石大如山。 渭水河啊甘泉口,石落水断流。”
(四)关于阿房宫命名的传说三则
1、秦始皇在讨伐六国的过程中,掠来大量美女和珍宝古玩,咸阳城里的宫殿已显得拥挤,他便下令在咸阳附近修阿房宫。把尽有的珍宝和宫女搬到阿旁宫。大臣问造在哪里,秦始皇操陕西方言说:“阿房”。阿房并不是一个实际地名,它的意思是“近旁”、“旁边”。听了秦始皇的话,大臣们就命工匠在咸阳宫旁边的上林苑建了一个“复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庞大宫殿,取名“阿房宫”。
2、阿房宫早在秦始皇曾祖父惠文王时就开始修建了,原名阿城。阿的意思是高大的丘陵,言其宫殿很高。惠文王死,工程就停下了。直至几十年后的秦始皇,才又接着修。因为在高大的丘陵上修房,故名阿房宫。
3、传说中秦王赢政爱上过一一个美丽的民间女子,芳名阿房,但这段美丽的爱情终究没有换来美丽的结局,为了纪念这位他深爱过的女子,秦始皇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了极度奢华的阿房宫。
(五)阿房宫结局
数十年后,楚霸王项羽入关推翻秦朝暴政,听说爱妾虞姬被擒,一时恼怒移恨于物,竟一把火烧掉阿房宫,大火烧了整整三个月,方圆百里尽成灰烬。
如同美女般风华绝代的阿房宫就这样结束了它来去匆匆而又凝聚着无数血泪和情愁的生命。
(六)写作目的——以史为鉴
唐太宗有言: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七)文体知识
赋,是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始于战国赵人荀卿的《赋篇》,汉代成为一种特定的文学体裁。至唐代已散文化,称“文赋”“散赋”。其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它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常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舒展;散布;铺陈)文,体物写志也。”
艺术表现:注重铺陈、讲究声韵之美、使用华丽词藻、着上绚丽色彩
内容重在:摹写事物、抒发情感、表达思想
按照赋的形式特点,可分为古赋(短赋、骚赋、辞赋)、骈赋、律赋和文赋四大类。文赋是在唐宋古文运动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散文化的赋体,不刻意追求对偶、声律、辞采、典故,句式参差错落,押韵比较自由,通篇贯串着散文的气息,清新流畅,苏轼的《赤壁赋》是文赋的代表作品。
三、初读文本(字音详见PPT)
四、研读文本(字词翻译详见PPT)
(一)第一段
1、补充实词:
(1)一:①数词(黄鹤一去不复返)/统一、一致(六王毕,四海一)/一体 (合纵缔交,相与为一)②专一(上食埃土,下应黄泉,用心一也)③全、都(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④乃、竟(靖国君之于寡人,一至于此乎)/ “一何”:多么(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焉:①助词,用在形容词后。相当于“然”(盘盘焉)②哪里(且焉置土石)③“于之”在那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④怎么(焉用亡郑以陪邻)
2、第一段小结:
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宏伟豪华、奇丽壮观、歌舞纷繁
交代阿房宫建造背景和巨大耗资
概括外貌(概括 → 具体)整体→局部
细写内部(先写楼阁、次写长桥复道、后写宫中歌舞盛况)建筑→人物
(二)第二段
1、宫中奢侈铺张的生活、为下文秦亡做铺垫
宫人:美人数量之多、命运之惨、秦之荒淫
来历:六国的妃嫔媵嫱,王子皇孙
人数:明星荧荧……焚椒兰也
命运: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珍宝:财物数量之多、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来历:六国剽掠其人,秦输来其间
数量:倚叠如山
用途: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态度: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2、课文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
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写建筑,先展开广阔而高峻之全貌,进而细绘宫中楼廊飞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
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写美女,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备加渲染;
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多:写珍宝,既写六国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掷,视若瓦砾。
(三)第三段
1、补充实词
(1)爱:①爱(爱其子)/喜爱(秦爱纷奢,人亦爱其家)/怜惜(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喜欢(晋陶渊明独爱菊)②舍不得,不愿意放弃,吝惜(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2)取:①拿,拿来占有(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取出,提取(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攻取,攻下(秦人伐晋,取武城)/夺取(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③同“娶”(取妻如之何?)④助词,“着”(留取丹心照汗青)
2、第三段小结
议论谴责秦亡宫毁: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侈(排比、对比)将秦始皇和老百姓之间天壤之别的生活状况进行对比,自然写到暴秦的灭亡
(四)第四段
1、补充实词
族:①同姓的亲属(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灭族(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种类,类(万物百族、士大夫之族)②聚结(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众,普通,一般(族疱月更刀)
2、第四段小结——卒章显志:以史为鉴
慨叹六国与秦之灭亡:
指出六国和秦都是自取灭亡
指出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不爱民
讽谏唐王朝勿悲剧重演:哀之,鉴之
(五)全文归纳小结
阿房宫:秦皇自掘的坟墓/秦皇骄奢的见证/封建独裁的象征/秦朝灭亡的标志
(六)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1、2段)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第1段: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
一层(段首前12字)两句偶句,交待建宫背后的巨大耗资。
二层(“覆压”……“直走咸阳”)写宫之宏伟规模。
三层(“二川溶溶”……“不知西东”)渲染宫内的宏伟、豪华、奇丽、壮观。
四层(“歌台暖响”……“气候不齐”)宫中人物活动。
第2段:铺叙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
一层(前6句)写供玩乐的宫人来源。
二层(“明星荧荧”……“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三层(余下各句)从珠宝陈设写荒淫,揭示抢掠行径。
第二部分(第3、4段)议论分析,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灭亡的命运,规劝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王朝之覆辙。
第3段:指出秦必亡之命运。
一层(嗟乎……“用之如泥沙”)斥秦统治者只图私利不顾民槽,横征暴敛,挥霍无度的罪行。
二层(“使负栋之柱”……“不敢言而敢怒”)痛斥始皇纵欲纷奢,以致众叛亲离。
三层(余下各句)简练概括地写出了秦皇无道,导致了农民起义、宫殿被焚的后果,进而走上了自取灭亡的道路。
第4段:讽谏唐王李湛勿蹈秦皇覆辙。
一层(开头到“谁得而族灭也”)引历史教训,指出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
二层(余下各句)讽谏唐王朝勿悲剧重演。
五、思考探究
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描写阿房宫的?这些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富。
写建筑,课文先描写广阔而高峻之全貌,进而细绘宫中楼、廊、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写美女,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倍加渲染;写珍宝,既写六国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掷,视若瓦砾。
这些描写用墨如泼,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充分体现了赋体的特色。然而铺陈阿房宫规模大、宫室多、美女众、珍宝富并非作者作赋的目的。透过楼台殿阁、脂粉金玉,作者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
2、杜牧写这篇赋,既然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借以讽谏时弊,为何开头要从六国覆灭下笔?
【明确】作者讽谏时弊,以秦王朝灭亡为借鉴;写秦朝覆灭,又以六国衰亡为铺垫。六国何以会灭亡?赋中说道“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可见,六国灭亡,是不能爱民的结果。从何看出六国不爱民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秦之珍宝(财富之代称)来自六国,六国之珍宝取自百姓,统治者为满足奢华生活之需要,对百姓肆意搜刮,锱铢不留。“六王”因不爱民而“毕”其统治;秦若吸取教训,“复爱六国之人”,那就不至于迅速灭亡。然而“蜀山兀,阿房出”,秦王朝又走上了六国灭亡的老路。开头十二个字,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覆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
3、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喻朝政。但为什么写阿房宫被焚,却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里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用“可怜”这二字,使无穷感慨充溢字里行间。一度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土崩瓦解,迅速灭亡;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也在一场烈火之中化为灰烬。秦朝速亡的史实说明,不能爱民,难图久安。但是,当时的唐朝统治者无视历史教训,沉湎声色,又大起宫室,身居积薪之上,仍以为安。历史兴亡,激荡胸中;目睹现实,感慨万千。
神奇瑰丽之阿房宫被付之一炬令人可惜,显赫一时的秦王朝毁于一旦令人可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料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后尘,唐王朝的命运不也令人担忧吗?“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句话流露出作者的不安与忧愤。文赋不同于论文,许多地方并不直说,读者需细加品味,方能体会作者的用心。
4、铺叙、夸张、渲染是赋体的特征。就本文而言,把阿房宫写得穷奢极丽,才能更有力地显示秦王朝崩溃的必然性。反复诵读本文,结合学过的《赤壁赋》等文章仔细体会赋体的特征。
【明确】“赋”这种文体以楚辞为滥觞。“赋”出现于战国后期,到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铺采摛文”指赋的形式特征,即注重铺叙,辞藻华美,浓墨重彩;“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特征,即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寄托讽喻之意。按照赋的形式特点,可分为古赋、骈赋、律赋和文赋四大类。文赋是在唐宋古文运动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散文化的赋体,不刻意追求对偶、声律、辞采、典故,句式参差错落,押韵比较自由,通篇贯串着散文的气息,清新流畅,苏轼的《赤壁赋》是文赋的代表作品。
杜牧的《阿房宫赋》是开文赋先声的作品。赋体“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特点在这篇文章中体现得很鲜明。文章通过用华美的辞采对阿房宫的建筑和宫中人的奢靡生活进行了详尽的铺叙和渲染,文末言志,阐述天下兴亡的道理,并委婉地讽劝唐敬宗,希望他不要“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同时,本文和《赤壁赋》,都体现了文赋的典型特征。文中句式灵活多变,骈散相间,错落有致,气势畅达。
六、素材
【课内素材】
阿房宫绵延几百里,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六国粉黛齐聚一官,天下珍宝堆叠如山。但是这美丽壮观的宫殿最终化为焦土。由此,杜牧发出千古一叹:“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即六国被自己打败了,秦也被自己打败了。“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翻看历史,几乎所有覆灭的王朝、更迭的政权的警示牌上都写着“骄奢淫逸”“荒淫误国”等诸如此类的字眼。杜牧用意味深长的语言告诉我们:打败他们的不是别人,而是他们自己。历史是一面镜子,前人的教训警示着后人。诵读《阿房宫赋》,历史的回音从阿房宫的熊熊大火中传来,告诉今人,也告诉后人:戒之慎勿忘。
【适用话题】
“不爱惜民力,就是自掘坟墓”“水(民)能载舟,亦能覆舟”“淫逸可以亡国”“居安思危”“不要被自己打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写作借鉴】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穷奢极欲导致亡国的教训屡见不鲜。夏桀、商纣亡于奢靡无度,荒淫暴虐;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宫豪华盖世,终为楚人一炬,化为焦土;隋炀帝沉迷于灯红酒绿,不理朝政,落得个身死国灭的结局;唐明皇沉醉于美色,以致盛唐趋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时刻不忘勤俭节约,并尽力使这一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1 阿房宫赋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1 阿房宫赋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8-16-1《阿房宫赋》课件-高一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下册pptx、8-16-1《阿房宫赋》杜牧教案-高一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下册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下册第六单元14(促织 * 变形记(节选))14.1 促织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第六单元14(促织 * 变形记(节选))14.1 促织优秀课件ppt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六单元12 祝福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六单元12 祝福精品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