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九年级化学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九年级化学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原卷版).docx
    • 解析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九年级化学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解析版).docx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九年级化学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原卷版)第1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九年级化学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原卷版)第2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九年级化学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原卷版)第3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九年级化学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解析版)第1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九年级化学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解析版)第2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九年级化学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解析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九年级化学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九年级化学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文件包含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九年级化学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解析版docx、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九年级化学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B·能力提升练)(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Cu-64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022·江苏镇江句容月考下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石墨烯是一种混合物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22022·黑龙江鹤岗期末用木质电线杆时,常把埋入地下的表层部分烧焦,其主要目的是    A.烧死蛀虫 B.使木杆变硬C.烘干木材防止腐烂 D.形成化学性质稳定的炭层32022·陕西洋县月考下列有关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是无色固体 B.都能导电 C.硬度都很大 D.都有可燃性42022·江苏无锡中考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B.石墨具有导电性,可制作铅笔芯C.炭黑具有还原性,可制作墨水           D.木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燃料52022·内蒙古赤峰期末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焦炭能用于冶金工业,是因为其具有氧化性B.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C.木炭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碳D.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62022·山东菏泽月考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当导管口不再冒气泡时,则反应已经完成了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72022·湖南模拟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炭黑常用来制作碳素墨水,是因为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C.在一定条件下,CO2CO可以相互转化DCO有毒,冬季用燃煤取暖时为了防止CO中毒,应该在煤炉旁放一盆凉水82022·湖南邵阳武冈竞赛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高温条件下,碳具有还原性B.在一定条件下CO2能够转变成COCCO2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92022·安徽模拟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CuO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中CCO都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B.反应前后CCuO三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C.反应都必须在高温的条件下才能进行D.反应导出的气体都有毒,需进行处理以防止空气污染102022·江西寻乌模拟下列有关CO2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验CO2 B.验满CO2C.干燥CO2 D.收集CO2112022·江苏扬州邗江月考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主要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加入大理石C.产生二氧化碳 D.收集二氧化碳122022·江苏徐州东苑中学月考化学研究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用途和制法等。下列有关O2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都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用途:氧气作灯泡填充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制法: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用相同的装置132022·江苏常州新北区月考下面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能使石蕊变红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吸热,因而可作制冷剂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142022·山东滨州中考我国宣布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与此低碳理念不相符的是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满足用电需求 B.全民参与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C.限制燃放烟花爆竹,文明庆贺节日 D.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提倡绿色出行152022·湖南娄底中考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金刚石和石墨都很硬C.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活泼              DCOCO2都具有可燃性二、填空(本题共6小题,共36分)1642022·江苏淮安涟水月考现有A.氮气;B.干冰;C.石墨;D.金刚石等四种物质,请用合适物质的字母代号填空:(1)可用作人工降雨的是_____(2)可用作粮食、瓜果保户气的是______(3)可用作切割玻璃的是______(4)可用作电池电极的是______1732022·湖南株洲模拟九年级我们爱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木炭与CuO反应时,完成了如图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很快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1)请写出C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结束时,应______(填写下列操作代号)。先撤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先熄灭酒精灯,再撤出导管1882022·四川成都月考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且分布极广。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_________,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_______(填活泼不活泼)。(2)对应三种碳单质:其中图单质的名称是 ________,用途是_______(答一点即可)图单质的名称是 _________,用途是________(3)是由__________构成。(4)今年,在环保大会习总书记向世界庄严承诺,我国将2035碳达峰2060碳中和,因此要求每一名公民尽量低碳出行。这里的低碳指的是 _________1982022·福建龙岩月考习总书记于20214月宣布: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意味者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这也是应对全球变暖的中国行动。请回答下列问题(1)二氧化碳的来源途径 _______________(写一点)(2)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升级能源消费方式,请写出一种新能源______________(3)利用化学方法吸收二氧化碳也是实现碳中和的方法之一,请写出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4)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根据实验一中的现象可以得出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实验二中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________(不变”)红,要证明CO2能与水反应,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5)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的是_______________A.绿色出行 B.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C.大肆焚烧秸杆 D.爱护花草树木2082022·安徽合肥模拟化学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和创造物质。试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CO2(1)分类角度,CO2属于______(填字母)。A.单质 B.氧化物 C.混合物(2)微观角度,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CO2H2转化为甲醇(CH3OH)和X。若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画出X分子的微观示意图:______(3)性质角度,三百多年前,人们发现一些洞穴内有一种能使燃烧的木柴熄灭的气体,后来该气体被证实是CO2。据此推测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4)变化角度,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物质间转化图。实验室中常用CO2→CaCO3检验CO2气体,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5)应用角度Al-CO2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电池的工作原理:在O2的催化下,AlCO2生化合反应生成Al2(C2O4)3。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6)环保角度,全球参与控制CO2的排放量是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下列限制CO2排放量的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A.制定旨在限制CO2排放的国际规定B.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C.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含CO2的废气2152022·重庆璧山模拟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CO2排放,实现CO2零排放(1)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吸收CO2(2)风化的岩石如CaCO3粉末可吸收空气中的CO2H2O转化为Ca(HCO3)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捕捉。利用NaOH捕捉CO2,得到高纯度CO2的流程如图。转化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CaO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4)“利用。将CO2作为资源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方法。以CO2H2为原料,在一定条件可合成C2H6O和一种氧化物,参加反应的CO2H2的质量比为_______实验(本题共3小题,共24分)2282022·河北模拟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2)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_____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检验该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3)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2382022·江苏常州月考关于二氧化碳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任务一】认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1)该小组同学按下表进行实验,取等质量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实验编号药品大理石粉末、7% HCl溶液块状大理石、7% HCl溶液块状大理石、10% H2SO4溶液根据图1可知乙组实验速度造宜,收集400mL二氧化碳气体,时间为______s(2)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任务二】认识二氧化碳收集的方法(3)兴趣小组通过氧气传感器测出收集气体中残留的氧气(来自于空气),推算出空气的含量,再求出CO2的含量。甲组用向上排空法测得氧气含量为6.6%,推算出CO2含量为69%,乙组用排水法测得氧气含量为4.2%,推算出CO2含量为80%,通过实验可知,若对CO2纯度要求较高)应该使用______收集二氧化碳。【任务三】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4)将干燥的CO2气体通入如图2所示的装置中。证明CO2能与H2O反应的现象是______若看到烧杯d中蜡烛从下往上依次熄灭,说明CO2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2482022·黑龙江鸡西期末小平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1)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入一氧化碳?______(2)为了保证安全,在通入CO气体之前应该______(3)实验过程中,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4)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5)当装置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说明______计算(共10分)252022·四川宜宾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废弃的氧化铜样品中CuO的质量分数,称取5g该氧化铜样品,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样品中杂质不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B装置的质量增加了2.2g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2)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g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