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期末专项练习题(古诗词)(八)(含答案)
展开六年级(上)期末专项练习题(古诗词)(八)
(一)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
B.第一二句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静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喧闹、绝对的空旷,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
C.第三四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
D.诗题是“江雪”。但是作者入笔并不点题,他先写千山万径之静谧凄寂。栖鸟不飞,行人绝迹。然后笔锋一转,推出正在孤舟之中垂纶而钓的蓑翁形象。一直到结尾才著“寒江雪”三字,正面破题。
2.这首《江雪》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第三、四句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什么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析。
2.请对三四两句作简要赏析
3.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分)
4.说出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及体现这些思想情感的关键词语。
(三)村居
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1.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2.诗人写景突出运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带得寒鸦两两归”一句中“带”和“两两”这两个词淡淡写来,却形神兼备,这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试结合作品内容加以简析。
3.诗的三、四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四)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这首诗中的“裁”字,用词有什么特点?对表现诗的意境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答案
(一)1.B
2.描绘了一幅怎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二)1.最生动传神的是“独”字。“独”是“独自”、“一个”的意思。千山耸立,万径纵横,山无鸟飞,径无人行,只有一个孤独的垂钓者。“独”字准确形象地刻画出钓者远离尘俗、清高脱俗、傲岸不群的个性特征。
2.三、四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小船,船上有位渔翁,身披蓑衣,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
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3.夸张、对偶
4.“绝”、“灭”、“孤”、“独”表现出孤独、凄凉;“独钓”表现出倔强、执着、孤傲。(或者思想感情:孤独、凄凉,倔强、执着、孤傲。表达情感的词语:“绝”、“灭”、“孤”、“独”、“独钓”)
(三)1.这首诗描写了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夕阳、寒鸦、老牛等意象。营造了一幅静谧、清寂、淡雅的秋日村居图。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境。
2.诗人突出运用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艺术表现手法。一、二两句主要描写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静景,三、四两句主要描写了行步迟迟的老牛,悄立牛背的寒鸦等动景,前后动静结合,烘托出了宁静平和的氛围。“带”与“两两”用语质朴自然,写出了牛的怡然自得、牛和鸦的自然无猜,神态毕现,以形传神,抒发了诗人迟暮清寂的情感。
3.以动写静,动静结合。老牛自行归来,寒鸦寒鸦之静附于牛之动,牛之动包含了寒鸦之静,动静相衬,构成了宁静和谐的意境。
(四)1.用拟人手法,使诗中的意象变被动为主动,形象生动可爱,充分表现了春光的美丽,垂柳蓬勃生机、优美姿态。
2.贺知章生活在盛唐,仕途顺利,思想积极乐观,《咏柳》表达了他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课外阅读练习题②(含答案): 这是一份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课外阅读练习题②(含答案),共17页。
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期末专项练习题(课外阅读)(含答案): 这是一份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期末专项练习题(课外阅读)(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正确读音,你怎样看待优势和劣势?,这篇文章说明了什么道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期末专项练习题(课外阅读)六(含答案): 这是一份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期末专项练习题(课外阅读)六(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中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