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跷跷板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北师大版跷跷板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传授新知,练习拓展,小结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跷跷板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经验,在看、掂、称等活动中经历物体两两间的轻重比较过程,初步学习三个物体最轻与最重的比较,进一步体验两个物体之间的轻重比较。2.过程与方法:在比较与交流中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体验数学源于生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2.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看、掂、称等方式让学生获得物体之间轻重比较的活动经验;2.通过与同学之间的交流,能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难点:1.由两两物体之间的轻重比较推理出三个物体之间的最轻、最重;2.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3.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玩过跷跷板吗?有没有同学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玩跷跷板的感受呢? (跷跷板一上一下,轻的翘起来,重的压下去)师:大家说的都很好,今天呀,动物园也开展了一场跷跷板比赛,大家想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吗?二、传授新知1、看一看出示情境图(1)师:来看,狮子和老虎正在玩跷跷板,认真观察图片,我们能不能知道老虎和狮子谁轻谁重呢?谁来说一说?请同学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因为老虎翘起来,狮子沉下去,所以狮子重,老虎轻)师:也就是说,老虎跟狮子相比,狮子重,老虎轻,谁能像老师这样把这句话完整地说一遍?请两个同学说,然后全班一起说。(2)师:看,豹子也说要一起来玩跷跷板,我们看一下豹子和老虎玩跷跷板,结果会是怎么样的呢?(因为豹子翘起来,老虎沉下去,所以老虎重,豹子轻)请同学来回答师:同学们能完整地说出谁轻谁重,真棒!现在我们来看看,狮子,老虎和豹子,谁是最轻的,谁是最重的呢?请你和同桌合作,一起来找一找,并且说一说你是怎么发现的。同桌之间交流讨论,请同学回答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因为狮子比老虎重,老虎比豹子重,所以狮子最重,豹子最轻。师:经过学习前面的知识我们知道了,通过我们的眼睛看一看,我们可以比较出谁轻谁重,下面我们还有更难一点的问题等着我们,同学们要不要跟老师一起继续学下去?2.掂一掂(1)师:老师这里有一本数学书和一个笔盒,大家觉得书和铅笔盒哪个轻哪个重呢?你是怎么判断的呢?请同学上来展示,用手掂一掂师:原来我们除了用眼睛看一看,我们还可以通过用手掂一掂来判断轻重。(2)掂一掂,说一说师:通过用手掂一掂,我们可以感受东西的轻重,大家想不想亲自感受一下?请大家选择自己桌面上的两样东西,用掂一掂的方法判断谁轻谁重,并且把结果告诉你的同桌。师:有时候用眼睛不能准确地判断谁轻谁重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小手用掂一掂的方法来判断。3.称一称师:刚刚我们已经学会了两个比较轻重的方法,看一看和掂一掂,请看老师手里的梨和苹果,老师想请大家帮忙,看看用什么方法才能判断出梨和苹果谁轻谁重。(请学生观察梨和苹果,请两个学生来说一说观察的结果,两个学生给出的意见不一致,再请两个学生上来掂一掂,两个学生的答案仍然不一样)师:有时候两个物体,他们的重量相似,这时候不管是看一看还是掂一掂,都不能判断他们的轻重,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利用工具(天平称)来帮忙。(向学生介绍天平称的原理,像跷跷板一样,把物体放在称的两端,重的一端会沉下去,轻的会被翘起来,也可以观察天平秤上面的指针,指针指向中间,说明两端一样重,指针偏向哪边,则哪边比较重。)4.圈一圈师:大家都学会用称来判断谁轻谁重了吗?这时候请大家来看一看图中的皮球和铅球,他们已经站在了称的两端,想请大家来看一看,说一说,谁能判断皮球和铅球谁轻谁重呢?三、练习拓展经过我们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三个判断物体轻重的办法了,那就是看一看、掂一掂、称一称,大家有没有把这些知识记在小脑子里呢?接下来就是考验大家的时候了,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我们的练习题。习题1-4题,让学生先自行做题,请同学回答,然后纠正讲解。习题第五题,请学生课后自行思考,与同学交流解决的办法。四、小结巩固师:在这节课里,我们已经学到了三个判断物体轻重的办法,分别是看一看、掂一掂、称一称,老师还有一个任务要交给大家,请大家回到家中与家长分享我们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并且用这些办法来帮家长判断家里物体的轻重,大家能完成这个任务吗?5.板书设计 6.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和学生课堂反馈来看,整体教学设计较为合理,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同时照顾到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低年级小学生熟悉的游戏——玩跷跷板出发引入新课,并以学生为主体,在看一看、掂一掂这两个环节中,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参与其中,感受知识的乐趣,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纠正和评价,让学生对知识记忆地更加深刻。一、以学生喜欢的游戏跷跷板导入新课,让学生轻松自然地学习轻重,并懂得比较轻重。二、每个环节我都注重说明要求后再进行操作,如在掂一掂环节,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比的两种学习用品掂一掂,并向同桌说一说,再请几组同桌汇报一下自己的结果,学生通过这个环节,初步懂得谁轻谁重,为后面用天平称,称东西比较物体轻重做准备。三、在习题环节,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出正确的答案,仍有少部分学生对知识点疑惑,在讲解的过程中一知半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一节生动有趣的课堂,不仅需要老师在了解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认真备课,也需要学生的配合,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吾将上下而求索。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二 比较跷跷板优秀表格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预习反馈,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拓展提升,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跷跷板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求新知,巩固练习,课题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跷跷板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总结全课,板书设计,作业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