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7149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71498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71498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71498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71498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71498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71498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71498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集体备课ppt课件
展开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观/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分析法)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这些现象,说的就是:“矛盾”
空间上看:上下、左右、高低、长短、远近;人的属性:男女、老幼、胖瘦、高矮;物质属性:冷热、软硬、黑白、明暗;社会生活: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福与祸。
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第一目: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事物内部”强调矛盾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 矛盾是客观的,哲学上的矛盾不能被随意制造或消灭。此外,事物内部存在对立统一关系,事物之间也存在对立统一关系,矛盾是普遍的。
(2)矛盾是一种关系,“对立”和“统一”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不能把矛盾的一方叫 “对立”,另一方叫 “统一”。
哲学矛盾≠逻辑矛盾;哲学矛盾≠生活矛盾
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属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互为前提:离开一方,他方则不能存在。(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变成我,我变成你
例如:没有黑,就无所谓白;没有丑,也无所谓美; 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没有正确,就没有错误;没有先进,就没有落后;
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可转化为成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坏事可转化为好事)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进步与落后可相互转化)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垃圾可转化为资源)
注意: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不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一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抹香鲸拉出来的粪便恶臭,燃烧后却香味浓郁,有“龙诞香”之称,可作制高级香水原料。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基本属性
(2)矛盾的斗争性(或对立属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P37 相关链接:哲学上的“斗争”VS 日常生活中的“斗争” 一切差异和对立 VS 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 同理:物质(客观实在) VS 具体的物质形态
下列成语、俗语或名言各包含什么哲学道理?1.居安思危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不象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3.乐极生悲4.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矛盾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依赖
矛盾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斗争性,双方相互对立
只有不同的音符,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只有不同的颜色,才能描绘出美丽的图画;只有不同的味道,才能制作出美味佳肴。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结论: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不同的事物结合才能生成万物,否则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处。
强调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相反相成的事物才能形成统一体。
结论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的同一性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即: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上说法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思考:打是亲,骂是爱。为什么?
打、骂——(斗争性) 亲、爱——(同一性)如果没有任何关系,会无缘要求你早睡,照顾身体吗?
结论: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如:正由于师生关系这一矛盾统一体的存在,所以才有师生之间的矛盾斗争、家长和子女间的矛盾斗争……
eg1:猫和老鼠是一对“老冤家”,他们在同对方的斗争中不断完善自己,从而在竞争中共同生存下来。
结论: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eg2:假如没有小偷,锁的工艺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完备?假如没有假钞,钞票的制造会这样精美吗?”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1、矛盾的普遍性2、矛盾的特殊性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方法论
【原理】 矛盾具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我们要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要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补充)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地位)
注意:①事事有矛盾是指任何一个事物都有矛盾,而不是指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矛盾(两个事物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②矛盾具有客观性,人们尚未认识的,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学解析的事物、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③“时时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不存在无矛盾状态,时时有矛盾,不等于一个具体矛盾永远存在、不是永远无法解决。每个具体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产生。正是具体矛盾的不断更替形成了时时有矛盾。④解决矛盾并不是消灭矛盾。
第二目: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
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注意: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矛盾
矛盾是有条件的,只有处在统一体中的事物才能对立,产生矛盾。
不等于一个具体矛盾永远存在、不是永远无法解决。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产生。
事事有矛盾(横向):自然界各种运动都包含了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
人口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
事事有矛盾:人类社会运动充满矛盾
事事有矛盾:人类思维领域也有矛盾
当我们读小学初中的时候,上补习班读高中压力大还学不会,严重缺觉当我们要读大学的时候,面临就业的压力当我们成家的时候,面临家庭生活中的一地鸡毛中年又有教育孩子的压力老年时身体健康不如年轻的时候
人的一生,每个阶段都有烦恼
事物的运动过程一直存在着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我们要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要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补充)
矛盾普遍性标志词:出现…问题、困难;尽管…但是…;利弊,成就和不足;机遇和挑战;优缺点;双刃剑。
解决矛盾并不是消灭矛盾。
1.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3.讳疾忌医否认了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所以矛盾越多越好,制造的矛盾越多就越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提醒: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提醒:矛盾具有客观性,不能消除矛盾,旧矛盾解决了,新矛盾产生。
提醒:矛盾是客观的,不能制造,人为制造的矛盾只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
即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特点。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骑坐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yǎn) 月刀。
个子不高,面容黑瘦,短平头,头发根根竖立,胡须像隶体“一”字,穿着长衫 ,常咬着烟嘴。
探究问题:你根据什么把他们分辨出来?体现什么哲学道理?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特殊本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
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21世纪中)
中国人民与三座大山之间的矛盾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各有特殊性
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方法论
【原理】 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①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抄)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一定场合下相互转化。
含有VC、多汁、味酸甜、好吃等特点的植物果实
水果的共性是从葡萄、苹果、香蕉等各种不同水果中概括总结出来的。
结论: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思考:不同类别、品种的水果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又都含有VC、酸甜多汁等水果的共性。这些说明了什么?
结论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结论: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一定场合下相互转化。
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方法论
【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做到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体现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关键词:
先试点,后推广; 借鉴……、吸收……、参考……、学习……经验; 示范……、树立榜样、抓好典型; 在……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做…… 。
4、普遍性包含着特殊性
1、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2、制造矛盾、消灭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小张今天碰到烦心事,一堆事情要处理:①家里的自来水管漏水,要找人来修理;②儿子上午放学后,要人接;③乡下老家来电话,说老母亲病危,要送医院;④单位有个重要会议,要参加。
小张该怎么办?请从哲学角度分析理由。
办事情,要抓主要矛盾……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 、对事物发展起 的矛盾。(一个)
第三目: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只有复杂事物才包含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矛盾,有主次之分,其中主要矛盾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
请你指出下列复杂事物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①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次要矛盾也影响主要矛盾
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例:第二天,小张儿子放学自已走路回家,到半路走丢了……
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工作要做到点子上;力气要用在节骨眼上打蛇打七寸;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一个篱笆三个桩;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眉毛胡子一把抓;十个指头按跳蚤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原理】①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②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③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坚持重点论,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
【方法论】P42第一段
注意:每一个矛盾都有主次两个方面。
顾某生病了,在治疗期间需要吃药,但是他坚决不同意,认为是药三分毒,所以他不吃。
思考:顾某的做法做不对?“是药三分毒”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同一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同一矛盾中,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
2、矛盾主次方面含义:
矛盾主要 方面:
在矛盾体中处于 、起着 的矛盾方面。
提问:一个矛盾有多少个面?
在矛盾体中居于 。
双方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请按根据要求填写表格内容:事物的性质由谁决定?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原理】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②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重点论,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主要矛盾与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别(抄在P41空白处)
下面两组说法中哪些体现了主次矛盾的关系,哪些体现了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
(1)抓关键词:主要矛盾关键词:关键、中心、重点、重中之重、着力、着重、主题、亮点、突出位置、集中力量、优先、根本、核心问题、精华、第一要务、把……放第一位、以……为突破口。矛盾的主要方面关键词:本质、性质、主流、主体、总体、大体、大局、多数、总的来看、形势、优势、优劣、方向、但……、然而……。(2)看材料意旨: 材料讲办事情、解决问题的, 一般属主要矛盾;材料讲看问题、评价、认识事物的,一般属矛盾的主要方面。
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技巧:
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方法论: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重点论,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主次矛盾关系的方法论:(P42)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坚持重点论,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
提问: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1)含义: 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地位: 这是马克思主义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思考:双胞胎真的分不清嘛?
比较“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切从实际出发:唯物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法
两者意思相近,都要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不能生搬硬套。
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及其方法论。矛盾的特殊性及其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 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矛盾观包含的主要哲理: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5、矛盾的普遍性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依据
1、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2、首先解决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3、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矛盾中起决定作用
4、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6、抓住主要矛盾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
1.宏观备考:运用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相关知识/矛盾观/矛盾分析法/ 分析 ※※※※※ 【常用答题原理,具体用哪句看材料】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我们要用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②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要求做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⑤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既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⑥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要求我们集中力量,重点解决主要矛盾。⑦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⑧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求我们认识事物时要把握事物的性质和主流。⑨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前预习课件ppt
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课ppt课件,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失败是成功之母”,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各种困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演示ppt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矛盾的含义,二矛盾的基本属性,一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问题的精髓,时时有矛盾,蔡桓公讳疾忌医,二矛盾的特殊性,因地制宜准施策,个性--共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