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中考语文复习九年级古诗词曲训练课件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曲训练第77首十五从军征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曲训练第77首十五从军征课件,共8页。
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全诗以老兵回家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满怀希望—希望落空—彻底失望—悲哀流泪,有波澜起伏,且引人沉思。B.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服役几十年的老兵回家后所看到的一派荒凉破败的景象。C.“不知饴阿谁”以饭熟不知给谁,说明主人公的家乡已成寂寥无人的荒村。D. 最后一句“泪落沾我衣”将全诗的思想感情推向高潮,既是辛酸孤凄之泪,又含愤慨控诉之情。
【点拨】“不知饴阿谁”说明主人公已家破人亡,自己一人孤苦伶仃。
2.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第一、二句将“十五”和“八十”相对照,极言主人公从军之久,揭露了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极端不合理。B. 第五、六句通过乡里人之口写出了主人公已家破人亡的事实。C. 第七至十句通过描写主人公回家所见到的物是人非的景象,揭露了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D. 最后两句通过心理和细节描写,将主人公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点拨】“心理和细节描写”表述有误,应是“动作和细节描写”。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总复习语文古诗词曲鉴赏专题第35首 十五从军征课件,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安徽·中考,诗歌精讲,九年级下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曲第77首十五从军征课时教学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重点注释,作品主旨,理解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曲训练第60首水调歌头课件,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