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曲第7首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课时教学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157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曲第7首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课时教学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157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曲第7首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课时教学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1577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曲第7首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课时教学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1577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曲第7首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课时教学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1577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曲第7首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课时教学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1577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中考语文复习七年级古诗词曲课时教学课件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曲第7首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课时教学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曲第7首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课时教学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学常识,写作背景,重点注释,作品主旨,理解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岑参(约715—770),江陵(今属湖北)人,唐代边塞诗人。
本诗写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重阳节,当时正是安史之乱期间。天宝十五年(756),长安被攻陷。第二年二月唐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在重阳节写下这首诗。岑参是边塞诗人,“九日”是指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①送酒:此处化用有关陶渊明的典故。陶渊明重阳日在宅边的菊花丛中闷坐,刚好江州刺史王弘送酒来,于是痛饮至醉而归。②傍:靠近。
这首诗写诗人“强欲登高”而“无人送酒”,又联想到故园的菊花,慨叹故园已成战场,抒发了诗人思乡的惆怅,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渴望。
1、“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思想感情:这两句诗寄托着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和平的渴望。
方法:一是直接抒情,“遥怜”一词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担忧直接表现出来;二是以想象的手法描绘了长安故园纷飞的战火、断壁残垣间丛丛寂寞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让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从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曲附录古诗词曲对比整合课时教学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根据题材分类整合,一忧国忧民,二羁旅思乡,三咏物抒怀,四寄情山水,六咏史怀古,七酬答送别,八边塞征战,九爱情生活,五叙事抒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曲第46首蒹葭课时教学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重点注释,作品主旨,理解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曲第37首春望课时教学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背景,重点注释,作品主旨,理解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