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含答案)
展开2022年秋季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物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 共32 分)
1. 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1.7m=1.7m×100cm=170cm B. 2h=2×60s=120s
C. 85dm=85÷100m=0.85m D. 850mm=850×10-3m=0.85m
2. 下列数据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一个乒乓球的直径约为9cm
B.中学生的课桌高度约为 80cm
C.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为 280s
D.茶杯的高度为 10mm
3. 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参照物的选取只能选地面
B.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
C.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结论一般也不同
D.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4. 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 s﹣t 图象如图所示,物体在 OA 段的速度为 v 1 ,物体在 OC 段
的平均速度为 v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 AB 段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B.v1 = 2m/s
C.物体在BC 段通过的路程sBC=25m
D.v2 =2.5m/s
5.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低声细语 ”中的“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低
B.考试时,考生翻动试卷发出的声音是由试卷振动产生的
C.航天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面对面直接交谈
D.通过居民区的高架路两侧设有隔音墙,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6. 人们听到声音的响度
A.只是由声源的振幅决定的
B.只是由人耳的敏感度决定的
C.只是由声源到人耳的距离决定的
D.是由声源的振幅、声源到人耳的距离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7. 下列关于声音的表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A.公共场所要小声交谈,是减小声音的响度
B.学校周围种花植树,可以减弱噪声的产生
C.超声波的频率小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D.做“B超”检查,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特性
8. 一般成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A.30℃ B.33℃ C.37℃ D.42℃
- 国家速滑馆采用了制冰新技术:用液态二氧化碳在管道中吸热变成气态二氧化碳,使
管外的水结冰。该技术中二氧化碳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熔化
10. 霜打以后的黄心菜是河南信阳地区的冬季美味。霜的形成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A.汽化 B.升华 C.液化 D.凝华
11. 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 、
“请不要使用手机”等。原因是常温下汽油容易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
12. 下列措施中,能加快蒸发的是
A.将水果包上保鲜膜 B.把酱油瓶的盖子盖严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处 D.将蔬菜放入冰箱冷藏
13. 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斗争中,医务人员所戴的护目镜上经常起了一
层水雾,影响视线。这些水雾的的产生属于下列哪种物理现象
A.升华 B.凝华 C.液化 D.汽化
14.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冬天,向手上“哈气”可以使手变湿,同时觉得变暖和,这是液化放热的结果
B.零下30o C的环境里,空气中不存在水蒸气
C.寺庙里焚香产生的“ 烟雾袅袅”和深秋江面上的“烟雾袅袅”是同样的物态变化
D.冰棍冒的“白气”和热水冒的“白气”,它们的形成过程是不同的物态变化
15. 在水蒸气含量很高的高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干冰吸热变成二氧化
碳气体,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在上述人工降雨
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物态变化,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凝华、液化、升华 B.升华、凝固、熔化
C.升华、熔化、凝华 D.升华、凝华、熔化
16. A、B 两位同学骑自行车沿同一条直线向南行走,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 O 的路程 s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两同学从同一位置 O 点开始运动,A同学比B同学
迟3s才开始运动
B.A同学的速度为2m/s,B同学速度为 1m/s
C.第5s 时两人同时到达同一地点
D.5s 内,A、B 两同学的平均速度相等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5 分)
17. 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______ 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 。
- 如表是几种物质在通常情况下的熔点和沸点。由表可知,水银在固液共存时的温度是
_____ ℃,当温度为100℃时,甲苯是 _____ 态;既能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又能
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 _____ (水银 / 酒精)温度计。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水银 | -39 | 357 |
甲苯 | -95 | 111 |
酒精 | -117 | 78 |
- 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与人不同。大象的语言可以用人耳听不到的 ___________ 波交
流,蝙蝠可以利用 ___________ 波进行捕食。
- 某人做了一个“天女散花”实验,将装有液体氮的饮料瓶封紧瓶口,放入一个坚固的
空桶中,迅速放入大量的乒乓球,几秒钟后,密闭在饮料瓶中的液体氮 ______ (填
物态变化的名称)成了氮气。这种物态变化要 ______ 大量的热,所以在乒乓球被向
上喷出时,还能观察到空气中水蒸气 ______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了 “ 白气 ”
的现象。
- 汽车在瘦西湖隧道中行驶,看到以下提示信息:限高 4.5_____ (填写单位)限速
60_____(填写单位)。
- 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小球每隔1s
所处的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______
球运动时间长,______球运动速度越来越
大。右图中的图像描述的是_____球的运动。
三、作图题、简答题(每题4 分,共8 分)
23. 室内温度为 20℃ ,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画出能正确
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大致图像。
23题 24题
24. 在寒冷的冬天经常会看到窗花,如图所示,请问窗花出现在玻璃内侧还是外侧?请解
释这个现象。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 分,共20分)
25.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 小车从斜面顶端滚下过程中速度的变化 ”的实验装置,图
中秒表每格为 1s ,根据记录,完成下列题目:
(1)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是 ____ m/s ,
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_____ m/s ;
(2)通过上述几段路程小车的运动速度的比较,
你认为在全过程的速度变化是 _______;
(3)在实验中,为了减小误差,斜面的倾斜度
应该适当_____些,(填“大”或“小”)
这样可使小车运动的时间更______;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起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
测上半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填“大、小”)。
- 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
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编号 | 琴弦的材料 | 琴弦的长度 /cm | 琴弦的横截面积 /mm 2 |
① | 钢 | 40 | 0.5 |
② | 钢 | a | b |
③ | 尼龙丝 | 30 | 0.5 |
④ | 尼龙丝 | 40 | 0.5 |
(1)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两根编号分别为 __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
(2)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两根编号分别为 __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
(3) 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
a 应______40,b 应______0.5;(选填“等于”或“不等于”)
(4) 探究过程常采用下列主要步骤:A.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B.设计和进行实验;
C.提出问题与猜想。这些探究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只填代号);
(5) 上述实验探究过程中主要采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 法。
27.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
的 “温度 — 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
(1)小华在组装装置甲时,要分别调节铁圈M、铁夹N的高度,其中首先调节的是
___________的高度;(选“M”或“N”)
(2)图乙可知水在沸腾的过程中吸热,温度将 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
“不变”);
(3)另外两同学也选用相同的装置做该实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丙所示,则
a、b图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中发现了如图A、B的两种情形,其中图_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5)用烧瓶装水加热至沸腾后,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
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丁所示,烧瓶温度降低,瓶内水蒸气遇冷______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6)另一组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适当改变,如图所示,试管
甲管口朝上,试管乙管口朝下,均内有适量水,放在大烧
杯的水中固定,然后对大烧杯进行加热,待大烧杯内的水
沸腾后,会发现试管甲中的水 ___________沸腾(均选填
“能”或“不能”),因为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
,同时还能持续从外界 。
五、计算题(6+9+10 分,共25 分)
28. 为开辟新航道,科学家利用装有回声探测仪器的探测船,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已知探
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 0.8s 被探测器接收到。问:暗礁到船的距离有多远?(声音
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1500m/s )
- 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 t图像如图所示。求:
(1)甲物体的速度;
(2)5s时间内乙物体的平均速度;
(3)3s时,乙物体与甲物体相距多远?
- 超声波测速仪是有效地监控汽车行驶速度的仪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小汽车进
入监控区域时,测速仪向汽车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又被测速仪接收。已
知测速仪每隔1s发出一次信号,当一辆匀速行驶的小汽车进入测控区时,测速仪第
一次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整个过程用时0.4s,第二次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
整个过程用时0.3s。已知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340 m/s。求:
(1)当汽车第一次反射信号时距测速仪有多少米?
(2)这辆小汽车的速度为多少m/s?(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32 分)
1、D 2、B 3、A 4、A 5、B
6、D 7、A 8、C 9、A 10、D
11、B 12、C 13、C 14、A 15、D
16、C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5 分)
17、 热胀冷缩 36.5 18、 -39 液 水银
19、 次声 超声 20、 汽化 吸收 液化
21、 m km/h 22、 甲 乙 甲
三、作图题、简答题(每题4 分,共8 分)
23、 (曲线段2分,水平段2分)
24、 内侧(1分),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1分),遇到温度低的玻璃(1分),在其内表面凝华形成的小冰晶。(1分)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 分,共20分)
25、 0.1 0.12 逐渐变大 小 长 大
26、 ③④ ①④ 等于 不等于 CBA 控制变量
27、(1) N (2)不变 (3)被加热的水的质量不同
(4)A (5)液化
(6)不能 沸点 吸收热量
五、计算题(6+9+10 分,共25 分)
28、超声波从船所在的位置到暗礁所用的时间为 ( 1分)
暗礁到船的距离 s = vt ( 2分)=1500m/s×0.4s( 2分)=600m ( 1分)
29、(1) 由图像可知甲物体的速度为 ( 2分)
(2) 由图像可知 5s 时间内乙物体运动的路程为 8m ,平均速度为
( 3分)
(3) 由图像可知 3s 时,乙物体运动的路程为 8m ,甲物体运动的路程为
( 2分)
乙物体与甲物体相距 ( 2分)
30、(1)测速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时到达了汽车处所用时间
;(1分)
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时,汽车距测速仪:
;(2分)
(2)测速仪第二次发出超声波时到达了汽车处所用时间 ;(1分)
第二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时,汽车距测速仪:
;(2分)
因此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的过程中,行驶了:;(1分)
这17m共用了:;(2分)
所以汽车的车速为:。(1分)
19,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19,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共17页。
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这是一份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教学质量监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学习成果监测(二)物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学习成果监测(二)物理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